小市民的奋斗(校对)第7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4/730

  “不需要回答他,五十一区是不存在的,无论是对于国务院或是军方!”
  几乎是不假思索的,司马便一口作出了决定,五十一区虽然是个技术中心,但绝不能让政府意识到他的存在,从而对其产生依赖心理,尽管五十一区是军方属地,同样是禁飞区,但即便是军方,对于那地方也是一无所知,所有的基地警卫和军官均是“鹰营”出身。
  “如你所愿!”石磊点下头,然后又能继续说了下去,“另外,我们得到情报显示,日本最近可能会发生大变故,自卫军中下层军官正在酝酿发动军变,国务院更倾向于原敬的政府,而非军队。”
  石磊的话让司马深吸了一口气,重新镇定了一下,国务院的决定出乎了他的意料:“上原有泽还能控制军队吗?”
  ……
  1951年初春,在日本首都京都的中国驻日大使馆,在宽敞、明亮的大使办公室里,办公桌、书架上摊满了一些资料。经常在这里埋头看报告的大使,此时却皱紧着眉头。他是中国驻日第一任特命全权大使,作为驻日大使,与驻其它国家截然不同,因为日本还是战败国,驻日大使所担负的使命,除去普通大使的使命之外,他还要直接参与到这个国家事务之中。
  尽管两个月前,中国邀请了52个国家,在青岛举行对日和会。青岛会议完全是中国力图扶持日本,迅速在亚洲建立起冷战秩序的重要产物,虽然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南法拒绝在和约上签字,但和约的签定,却使得日本临时政府得已过度为日本共和国政府,享有了国与国的同等对话权。
  可即便如此,中国驻日大使馆以及国防军驻日司令部,依旧享有着左右这个国家一切事物的影响力,这个国家或许建立了,但是他的一切仍然在中国的操纵之中,这种操控甚至远超过其它任何一个亚洲国家。
  “如果你想欺骗一个外交官,你就对他说真话。”尽管并不是职业外交官出身,但是李南林却知道这句外交界的名言,也正因如此,他才如此的困惑,在过去的几个月中,政府与自卫队之间的矛盾已经趋于白热化,内阁与自卫队军令部更是达到了互不理会的地步。
  这种矛盾实际上是由来已久,从47年日本投降后,原敬的临时政府回到京都,半年后,庞大的多达200余万人的日本警备队因“投降协议”解散,缩编为仅只有5.7万人保安部队,而对内阁国民保安省拥有的25万警察,上原有泽和警备队对内阁的影响力降至最低。
  在原敬的主持下“历史罪行调查委员会”开始了自上而下的清算调查,他们的调查并不是俄罗斯式的,而是日本式的,甚至带着浓浓的“福井作风”,短短两年中,调查委员会对超过一千六百万日本人进行了调查,超过六百万人被确定有罪,相当于日本十分之一的人口被定罪。
  在内阁和警察部队的支持下,调查委员会锐变类似福井国安委的机构,不经审判宣布有罪,不经审判处决罪犯,在长达两年零三个月中,调查委员会带走了多少人,处决了多少人,这是一个秘密。
  对于日本民众来说,这是秘密,但是对于身为驻日大使的来说,这并不是秘密,他知道数字,那个数字很简单,只是临时政府内阁制定的一个简单的比例罢了,如果发生在其它国家,国务院或许早已经干涉,但在这里……
  “上原有泽!”李南林轻道了一句这个名字,军令部部长,自卫队总司令官,在过去的一个月中,告病在家的他已经多次用措词强硬的话语,批评政府的两年间的“滥杀”比之福井二十三年,有过之而无不及。
  “福井用二十三年做到的事情,原敬只用了两年!”
  “最近上原有泽有什么举动吗?”问了句,然后又翻看着关于自卫队的情报,毫无疑问,原敬的滥杀已经让他失去了民心,现在对于他来说,最大的依持在于中国的支持以及国民保安省控制的警察部队。
  “大使先生,上原有泽在今天下午十五时十二分,进入了京都自卫队第一旅!”旁站着的情报参赞汇报着上原有泽的动态。
  “今天晚上,日本政府将举行临时政府‘一·二三宣言’发表二十周年纪念晚会,内阁成员将全部参加,受邀请的还有各国大使以及企业界人士,我们怀疑……”
  几个小时后,李南林便整装出发了,宴会是在日本共和国国务院举行,国务院的前身是京都“人民革命宫”,而人民革命宫却是在拆毁的二良城上建成,尽管京都人民革命宫的规模远不及毁于战火的东京“革命宫”,但这座典型“福井式建筑”,却依旧气势磅礴,高耸雄伟,布局对称,装饰富丽堂皇。
  汽车停在“国务院”高大的廊柱与大门前走廊下后,李南林便在两名保镖的护送下步行入宫。高大的台阶下站立着几个身着警察制服的卫兵,这或许是日本政府的特色,政府不相信军队,而相信警察,彬彬有礼的礼宾官员在查看完请柬之后引领来宾进入宫中。
  而此时原敬次郎却已经走出了大门,几乎是在看到李南林就露出了笑来,笑得满面横肉都在颤动,距离尚有数米时,他便伸出了手来,虽说国防军驻日司令部推说长官需按日程前往北海道基地视察,但大使还是来了,而且提前了十几分钟,中国政府对他的支持从未改变过,在三个月前,眼前的李大使可是直接向他转达了中国政府的意见,中国政府将继续支持他以及他的政府,至少在下次大选之前。
  “欢迎您大使阁下!”虽说知道他这般恭敬的原因,但李南林还是保持着外交官的礼节,并未因他的这种举动而心生骄横之意。
  “总理阁下,劳您亲自迎接,实在是惶恐至极。”在两人寒暄时,一名官员在在原敬的耳边轻声言语数句后,原敬才笑着抱个歉离开了,作为主人,他还要迎接其它国家的使节。
  进入大厅后,看着宾朋满厅的大厅,李南林扫视了一圈后,却是一皱眉,盛大的宴会即将拉开了序幕了,甚至乐队已经开始在一旁演奏乐曲,各国的使节和工商界人士正在与日本政府的高官在那交谈着,可这样的场合,却没看到原本应该出现的人来。
  国防军驻日司令官似乎根本没派来参加,这种宴会少了他们,还有意义吗?难道说……李南林的心底突然升出一阵不妙来,国务院是不支持日本政局发生变化的,难道国防军……这个发现倒是让李南林一皱眉。
  “大使阁下,根据宴会安排,你将在总理发言后,上台发言!”日方的礼宾官员在李南林身旁轻声言语着,就在这时,李南林却看到大厅的入口出现几名军人,是国防军驻日司令部的高级军官,其中甚至还有他的老熟人,于是便笑着走了过去,可就在他将走过去时,脸色却一变。
第391章
军变风波
  李南林之所脚步一停,脸色一变,原因非常简单,他看到一队十数名身着自卫队野战服的官兵荷枪实弹的闯了进来,门在门旁的警卫刚一想动,突然“砰砰砰”的几声枪响撕破了大厅内原本悠扬的乐曲声。
  宴会大厅内的人们先是莫名其妙地纷纷朝宴会厅入口看去,只见宴会厅大门处的几个卫兵应声倒地,紧接着一队队身穿迷彩服全副武装的军人迅速冲进大厅,边走边向天空鸣枪,向厅中冲去。
  这时人群大乱,慌不择路的人们急忙向侧门跑去,试图逃离。但不幸的是大门外站着一排军人,他们用机枪向人群扫射过来,顿时血肉横飞,一片人倒下毙命,其中有司法省省长、最高法院院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外交使节中也有人被打死,李大使身旁的比利时大使被击中胸部死去,血溅到他的身上。
  他还看见缅甸大使也负重伤倒地,几乎是在枪声响起的瞬间,原本一直呆在他附近的陆战队警卫便立即护送了他,将他掩着朝大厅角落里撤退。而这会宴会厅里的人群却像像涨潮一般地向大门涌去,又像退潮一样迅速退回。
  大厅里日本国务院特勤局的特工几乎是在枪声响起的瞬间,便取出武器与那些军人隔着人群对射起来,横飞机的子弹不断擦耳而过,人们惊恐万状,不知所措地站在那里,随着人们的尖叫声,原本准备逃离的使节、工商界代表们才开始趴在地上。
  “李大使!请呆在这里!”负责李南林安全的宋明是一个身经百战的陆战队老兵,有着丰富的战场经验,在他掏出武器护着大使朝宴会厅角落撤去时,同时已经冷静下来,对形势进行了判断分析。枪声是从南门打过来的,显然从南面已经无法突围出去,宴会厅只有三个出口,东边的侧门已经响起了枪声。那么只有从西边的侧门或许可以通向海滩,再向北或向南绕出国务院,上就可以上车逃离危险。
  可就在思索的功夫,却已经错过良机,东西两边的侧都有出现了军人的身影,他们形成两边夹击之势,在不断的枪声中他们被迫趴在宴会厅角落里。
  “千万别动,只要不动就不要紧!”被压趴在角落里李南林并没忘记朝着叮嘱身旁的陆战队员,这些年轻人负责他的安全,如果他们反抗的话,等待他们的只有死路一条,作为大使自己同样也要为他们的安全负责,无论这些军人的目的是什么,总之,他们绝对不会伤害中国大使和大使馆职员,前提是不能激怒他们。
  在外交部安全司的培训课上,李南林曾学习过在政变中应对的策略,那就是在政变时不予抵抗,大使的死亡的只会让局势变得更为恶劣,而此时源源不断的自卫队官兵已经冲进了宴会大厅,几是在短短几分钟内就完全占据了上峰,警察或是特勤局的特工显然不能和军队相比,他们的抵抗被击溃并未出乎李南林的意料。
  “是日本最精锐的第一旅团,上原有泽的亲卫队!”同样趴在角落里驻日国防军司令部的张培兴准将说了句,他只是奉命代表司令官参加这场宴会,却没想到会碰到这场变故。
  “张准将,你们……”
  “我不知道!”未待李南林说出话来,张培兴便是一耸肩,一副颇为无奈的模样。
  不过他的心里却是乱了起来,这件事透着古怪,司令官、参谋长,同时不在京都,没有他们的直接命令,驻日部队绝不可能介入这场政变,可等到他们反应过来,怕政变已经结束了。
  此时的国务院宴会大厅里,已经是一片狼藉不堪。当参加政变的军队冲进国务院后,就立即像作战一样,果断而没有一丝犹豫的发起了进攻,自卫队第一旅是上原有泽的亲信,虽然只有一万多人,可是个个都是从澳洲军身经百战的老兵精挑细选出来的,这支军队无论是训练或者战斗力,都远超过普通军队,警察、安全特工与他们这群人相比,根本就像是童子军一般的不堪一击。
  激烈的而短暂的战斗,在不到五分钟的内就结束了,尽管原敬和国民保安省省长以及调查委员会主席的呼喊和命令下,但仅只有手枪和少量冲锋枪的警察以及卫队,最终还是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卫队就被迅速解除了武装。一位少校率领的几名士兵冲到原敬的面前,那名少校狠狠地盯着原敬,以至于人们都怀疑,他会不会立即处决原敬。
  “原敬次郎,根据人民的意志,现在你被逮捕了!”
  人民的意志!大厅里几乎所有人都听到了少校的话语,甚至于连远在角落里的李南林,也听到这句话,忍不住在心下一笑,这些人那,发动军变就军变吧,还个什么人民的意志作为幌子。
  随后原敬和一众政府官员被武装的士兵看管起来了,而身为调查委员会主席的松井由里却被士兵们拉到宴会厅的中央,然后一名士兵举起了手中的步枪。伴着的一声枪响,他便倒在台阶上,血象泉水般喷了出来。躺在地上的松井痛苦地挺直胸膛,象参加检阅一般,但仍禁不住呻吟起来。
  一个中尉推开一排呆若木鸡宾客,走到的松井的面前,那个中尉犹豫了一下,然后转向身后的士兵命令道:“补他一枪。”
  显然那个士兵似乎有些不大情愿,在他看来这样杀死他,不如让他痛苦至死。
  “立即执行命令!”中尉一声轻吼后,士兵违心地举起枪朝松井连开两枪,一枪击中胸膛,另一枪打翻了脑壳,鲜血瞬间淌了一地。
  这时在一队武装军人的护卫下,政变的指挥者露面登场了。
  “是他!”看来走在众人前方,在一众的军官和士兵的保护下,走进大厅的军官,李南林由不得一愣,上场的是松岛将军,他是上原有泽的亲信,日本陆上自卫队指挥官学校校长,正是他率领着指挥军官学校1000多名士官和第一旅搜索营,在短短十几分钟内,便包围并占领了国务院,几乎将政府所有官员一网打尽。
  走到大厅内里后,松岛将军站在前台上。
  “各位,对此次事件给大家造成的影响和不快,我感到非常抱歉,请相信这是出于无奈的选择,对于这里发生的友人流血事件,我们将会给各友国以解释,现在暴君已经被清除,日本将会很快恢复秩序,由上原元帅组成的全国紧急委员会掌管国家一切权力,希望大家能够见谅,很快你们就会获得自由。”
  说完话后,他便一转身便命令下属将人民保安省省长和调查委员会主席等多名官员,带到大厅外就地处决,大厅内顿时杀气腾腾,让人不寒而栗,连气也不敢喘一下。在松岛率领部队把总理以及政府高层官员一网打尽后,国务院的大局已定,而此时在国务院外还可以听到枪声,甚至爆炸声,显然那是自卫队在攻占电台、火车站、机场等重要部门。
  在接连下达数数道命令后,松岛走到李南林的面前,先是一鞠躬。
  “李大使,非常抱歉,让你们受惊了!”
  “大使阁下,这里有些混乱,为了您和各位的安全,请随我来!”可以不去吗?当然不能拒绝他的邀请!此时宴会厅里的那些受伤的各国使节和工商界代表不时的发出呻吟声。
  “松岛将军,宴会厅的伤员,还请你们给予治疗!”
  “那是自然!大使阁下,这边请!”接着他又作了个请的手势。李南林、张培兴等人正了一下衣襟,在四名陆战队员的护送下,在松岛的引领下离开了宴会大厅。
  轻轻打开窗户,透过春雨纷飞的夜幕,上原有泽瞥见军营内的第一旅的老兵们,正在军官们的命令下,乘卡车离开军营,夜幕中时而可以听到枪炮声,枪是发动政变的军队和警察的交火声,炮声同样是军队在用坦克攻击某些坚固的据点。
  “元帅,无论你是否发表告全体国民书,现在已经无可挽回了!”
  “元帅,为了日本,也只能如此了!”
  “元帅,我们已经控制了国务院,邮政大楼、广播电台等要地,只需要您站出来,发表一个讲话,全日本的国民都会支持您的!”
  “元帅!”在上原有泽看着春雨绵绵的窗外时,在他的身后,一众军官正不停地劝说着他。
  上原有泽回过头,看着这些自己曾竭力保护的下属们,今天下午,他们用在军营内正在鼓动军变的消息,把他哄到了军营之中,接着他就被软禁了,所有一切他们都计划好了,实际上在过去一个月中,自己告病在家时,他们就开始策划了这次军变。参与者不仅是自卫队上下全部军队,甚至还包括一部分警察,他们选择了一个最合适的时间,对原敬发动了致命一击。
  “和驻日华军勾通过吗?”几名将军颇此看了一眼,摇了摇头。
  “元帅,华军更倾向于原敬,原敬是受到中国政府支持的,为了确保行动成功,我们并未与其进行沟通,但是我们相信,如果元帅站出来的话,在既成事实面前,中国方面也只能接受。”
  上原有泽无奈的一笑,如果中国方面不知道的话,两位最高长官又岂会先后离开京都司令部,他们总是把一切问题想的太过于简单了,中国已经默认了这次军变,至少军方无意干涉这次军变。心下一叹,上原有泽朝着外走了过去,同时吩咐了一声,“准备汽车,去广播电台吧!”
  李思琦想从她办公室的侧门挤出去,但办不到。一群同事加上十几个国务院的员工在走廊里乱成一团,她刚一出门就被推来搡去,他们每个人手里的记事本上都满是紧急的问题。整个早上,电话变得像水烧开了的茶壶一样,铃声大作,响个不停,议员们,外国大使们,以及平常可以直接同总理通话的重要商界人物。
  所有人都在询问一个问题,日本的军事政变。对于外国政府来说,他们唯一需要知道的是国务院对日本军变的反应,而商界人物之所以打电话来,却是为了他们在日本的投资,没人知道怎样回答这些人,而每个来电活的人手头都有要事。
  李思琦知道人们要的是回答,但她没时间同他们谈。她要参加总理的例会,她已迟到了五分钟,这可是从未有过的事,作为一名国务总理顾问,她已经在这间办公室工作了五年,自然知道该如何应付这种场合,一如过去一样,她面带迷人的微笑,不理会任何人,径直穿过人群往前走。
  这会她手下的第一副主管管志安里看到了她,一步跨到她面前,急急地说道:“全国新闻说他们要播发新闻,宣告驻日国防军可能会干涉日本军变,除非你现在就打电话否认此事。”
  作为国务总理新闻办公室主任的李思琦当然知道那些媒体为什么要这么做,她只是耸耸肩,“如果他们不怕自己落入窘境,悉听尊便。”这些媒体以为这种“敲诈”就能得到第一手新闻吗?
  “亚盟和泛欧亚的代表们,一早上都在我屁股后面团团转!”一个困倦不堪的总理顾问已经开始抱怨道:“他们都在询问我们的官方立场,尤其是比利时,他们的代表认为军变部队杀害比利时大使,已经违反了外交公约,他们已经提请泛欧亚公约组织立即就日本军变进行商讨。”
  “我们的官方立场是!”李思琦肯定的回答了一句,“我们还没有官方的立场。”
  面带微笑的康明复目光直视挂在走廊尽头司马华之的画像,看着画像上他的笑容,他忍不住会想,如果是他面对这种事情会如何做何选择,作为一名老顾问,他能够清楚的感觉到舟冠升和先生间的不同。
  在先生主政时对外可以说是一味强调利益,军变就像家常便饭一般,但舟内阁却强调联盟内部的稳定,这次日本政变可以说是舟内阁上台以来,整个亚盟所发生的第一次政变,所以才会引得外界的注意,在过去,这只是一个小事情而已。
  在总理办公室里,舟冠升已经宣布开会了。他身边坐着国防军参谋总长王公亮,国防部长罗臣伯,他是共和中国第一任文官部长,中调局局长石磊同样是必不可少的一员,还有几名他的亲信顾问。
  “但我想提醒大家注意,”在朝着石磊看去的时候,舟冠升正了正神色,“现在,就日本发生的政变,我希望听取一下大家的看法,我们应该作何选择!”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4/73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