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228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82/3147

  能肆无忌惮的砸钱真的很爽啊!
  可他是宰辅,不能这般放肆。关键是……他没沈安有钱,没底气啊!
  “背后有五人,那五人当即出逃,臣率人追赶,苏轼果敢,率人堵住了他们。”
  这里要为好兄弟表个功,只是想起苏轼头下脚上栽进淤泥里的画面,沈安不禁就为之叹息。
  “臣擒获了他们,只是手滑了一下……”
  他低下头。
  赵曙的眼皮子眨了一下,但怀着最后一丝希望问道;“你手滑……打断了谁的腿?”
  这是常规操作,韩琦笑了笑,心想这等事某担保了,哈哈哈哈!
  沈安很纠结的道:“那潘颖出言不逊,臣怒不可遏,手一滑,就剁了他。”
  赵曙捂额仰头,觉得自己真是太难了。
  什么手一滑就剁了他,多半是想杀一个人来震慑那些人吧。
  权贵豪绅,外加豪商。
  这些就是反对免役法的主力。
  沈安宰了潘颖,就是在宣告:谁要是反对免役法,就得做好了掉脑袋的准备。
  人杀的朕很欢喜,但也很头痛啊!
  赵曙看了韩琦一眼。
  韩卿,你答应的担保,现在朕就指望你了。
  韩琦觉得这个案子不复杂,所以很乐意借此来展示自己的胸襟和担当。
  可现在老夫有些扛不住啊!
  韩琦正色道:“陛下,臣以为,那潘颖竟然敢持刀反抗,死有余辜,沈安错手杀了他,活该!”
  这事儿瞒不住,所以大伙儿先对个口供吧。
  他回身看着曾公亮,曾公亮淡淡的道:“那潘颖狼子野心,竟然说了些大逆不道的话,还动手反抗,换做是臣在那也要杀了他。是可忍孰不可忍嘛!”
  老曾上道啊!
  韩琦很满意,至于包拯就不用说了,铁定会护着沈安。
  欧阳修揉揉老眼,“臣觉着这等人怕是想谋反吧?否则怎会有这么多持刀的家仆?”
  啧啧啧!
  大家看着欧阳修,都觉得往日看低了他,没想到竟然是最狠的一个。
  谋反的大帽子一扣,谁还敢为他们说话?
  韩琦赞道:“这话不错。”
  赵曙很满意,“如此就对外这般说吧。”
  众人一番安排,就把这事儿安排的清清楚楚的,不禁都很欢喜。
  可等看到在边上装老实的沈安时,不禁都气得不行。
  惹祸你来,背锅我去,有这么做事的吗?
  “陛下,那个私通寡妇之事也是假的,那孩子被拐子拐卖,臣顺藤摸瓜,找到了那些拐子的所在,一举捣毁,还带回了几个孩子,已经交给了祥符县处置。”
  “好!”
  若说前面的事儿让赵曙很头痛,这事儿让他却很是欢喜。
  “这等拐子就该打,抓到打断腿,然后拖回来。”
  他叹道:“朕也是人父,想着孩子小的时候那般可爱,可一朝被拐子拐走,这做父亲的心就会痛不可当。所以这些拐子都该处置了,回头问问哪里最差就发配到哪去。”
  “陛下英明。”
  群臣颂圣,沈安却尴尬的没跟上。
  赵曙觉得很奇怪,心想这厮以往可是很喜欢拍朕的马屁,今日这是怎么了?
第1399章
童子尿,辟邪的
  若说拍马屁,这也算是一门本事。
  这门本事修炼到家之后,几乎是无往而不利。
  可沈安的马屁功夫却很差劲,很是赤果果,一点都不懂得含蓄的道理。
  但他再不含蓄也是马屁啊!
  赵曙很奇怪,就问道;“沈安这是累了?那便早些回去歇息吧。”
  “臣不累。”
  沈安想起了那一滩滩烂泥般的尸骸,就一脸内疚的道:“臣押解那些拐子进城时,百姓义愤填膺,一拥而上,竟然把他们给打死了。”
  赵曙想到了拐子的可恨之处,不禁点头,“这便是民心所向。唐太宗有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可见一斑。”
  沈安想到张八年就在后面,赶紧请退。
  “去吧去吧。”赵曙笑道:“潘颖之死,你此行的功劳都没了。”
  这是抵消了沈安此行的功劳,想到不用封赏沈安,赵曙的心情愉悦之极。
  “是。”
  沈安看着很老实,赵曙想到他毕竟花了五千贯,就叹道:“可抓到拐子终究是立功了,罢了,宫中正好进了一批好瓷器,给你带一套回去。”
  宫中的瓷器啊!
  那可是御制的。
  沈安记得上次听赵顼说过,说是这批瓷器制作的很是精心,堪称是最近数十年来最出色的一批。
  一套,带锅碗瓢盆吧?
  “陛下,可有锅碗瓢盆?”
  赵曙看着他,神色古怪,然后喝道:“速去速去!”
  沈安心中欢喜,冲着陈忠珩挑眉,然后告退。陈忠珩跟着出去,要带着他去领瓷器。
  这套瓷器可以当做传家宝,不过沈安准备拿来用。
  平日里没事了就用茶杯喝喝茶,吃饭用,客人来了倍有面子。
  “瓷器真能做锅?至于盆,是有好几个,可都是宫中定下的,官家这里,圣人那里,还有娘娘和皇子公主们,哪里都要啊!”
  陈忠珩觉得好基友的要求太过分了。
  两人走在宫中,沈安想起瓷盆,不禁心中向往,等到了库房时,他趁着陈忠珩不注意,就把一个瓷盆放在胸襟里。那看守库房的内侍见了就拱手相求,沈安指指陈忠珩,示意老陈兜底。
  陈忠珩正在拿着一个碗在陶醉,全然不知道自己被好基友给坑了。
  出去时有人挑着担子,里面全是包裹好的瓷器。
  沈安一直走在最前面,陈忠珩发现一路上遇到的人都在看着沈安,就叹道:“果然都爱看年轻人啊!”
  他觉得自己老了,但想到晏月还在汴梁,不禁就欢喜了起来。
  某的晏月真的很贤惠啊!
  而且他们之间无需说话,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
  这样的生活让陈忠珩觉得很充实,等出宫后,沈安说道:“走了啊!”
  陈忠珩应了,等转身进宫后,突然觉得不对劲。
  “他怎么告辞时不回身呢?”
  “不对!”
  陈忠珩急忙追出去,可沈安和闻小种已然远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82/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