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8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7/3147

  包拯点点头:“里面倒是有些可观之处,不过终究登不得大雅之堂,莫要沉迷。”
  “是。”
  沈安虽然应了,可却压根不在意这个。
  他深信一点,不管是小说还是诗词,好的东西就会受欢迎。
  石头记能够风靡多年,自然是个好东西。
  ……
  第二天沈安就去上朝了。
  “臣敢打包票,每年三家市舶司的岁入能有一百万!”
  沈安不说什么大宋的危机,因为任何危机在这群君臣的眼中都是过眼云烟。
  大宋都平安多年了,你和我扯什么危机……当年我们也扯过,结果被打成了猪头。
  所以沈安直接就说出了条件。
  在目前七十万贯的基础上,岁入达到一百万贯!
  每年多出三十万贯……三十万贯是个啥概念?
  当年澶渊之盟的赔款折价也不过是三十多万贯!
  澶渊之盟时,这三十多万贯不算啥,而且每年通过榷场都能赚回来。若非出了真宗这个败家子,大宋现在的家底依旧还厚实。
  等到赵祯时,虽然节俭,但他还是继承了真宗留下的那一套,于是大宋的财政就越发的艰难了。
  以前不在意那三十多万贯的赔款,现在却肉疼的不行。而且重熙增币之后,每年给辽人的赔款差不多增加了一倍,就更艰难了。
  所以沈安一提三十万贯,赵祯的眉毛就跳了一下。
  我这个皇帝也没余粮啊!
  韩琦也心动了,他看了一眼包拯,说道:“年轻人总是喜欢信口开河。”
  三十万贯,有了这笔钱,他这位首相就能从容许多。
  曾公亮淡淡的道:“枢密院那边差钱了,包拯,你何时给?”
  包拯皱眉道:“钱没有,老夫的命倒是有一条,你便取了去。”
  欧阳修干咳一声,说道:“一百万贯,若是能成,你想打断谁的腿?老夫帮你按着人。”
  从韩琦的‘信口开河’到曾公亮说缺钱,再到包拯说钱没有,命有一条……这些都是在暗示赵祯。
  官家,大宋很穷,这三十万贯很重要。
  若是旁人说每年增收三十万贯的话,不等赵祯说话,韩琦就能饱以老拳。
  可这是沈安。
  大宋有名的财神爷!
  赵祯心动了。
  可等欧阳修问沈安想用这个大功来换取谁的腿时,他只得板着脸干咳几声表示不满。
  但他还是心动了。
  他不由自主的开始发散思维:这份功劳能让沈安打断谁的腿呢?
  他想到了赵允弼,然后摇摇头。随后想到在家里养病,一直痴傻的刘展……
  赵允弼不行,虽然赵祯不喜欢这位宗亲,可脸面却是要顾忌的。
  而刘展还不够资格,达不到标准。
  “若是岁入两百万贯呢?”
  呯!
  韩琦手中的笏板落在地上,他却没有去捡,而是冷笑道:“若是能,老夫的腿送给你打断。”
  首相愿意用自己的腿骨来抵消沈安的功劳,这事儿要是传出去,汴梁人民怕是会怀疑韩琦的脑子坏掉了。
  沈安笑道:“韩相的腿……太贵了。”
  他本想和韩琦打个赌,可却看到包拯那喷火的眼神,就忍住了。
  昨晚他说两百万贯,老包打掉一根手指头,现在他竟然又来了,这是要作死啊!
  赵祯皱眉道:“两百万贯,如何来的?”
  若是一年能增加一百多万贯的岁入,大宋的财政会缓解许多,他这个皇帝也能过些轻松的日子。
  “五年后。”
  沈安说道:“若是让臣执掌三大市舶司,五年后,臣敢担保能岁入两百万贯!”
  赵祯觉得这厮在撒泼,外加撒谎吹牛。
  可沈安的神色肃然,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朝堂之上也没谁敢用这等话题来开玩笑。
  赵祯心动了,再次问道:“如何能做到?”
  “第一集合,大宋的商人从各处往市舶司去,长途运送货物耗费不小,而且那些外藩人最喜欢大宋的什么货物,谁知道?若是能由市舶司统一打探清楚,统一采买,那会节省多少耗费?”
  节省就是赚到。
  “第二就是出海贸易。目下更多的是外藩商人驾舟来大宋贸易,大宋海商出海还不够多,许多钱都被外藩人给赚走了,这不公平!”
  赵祯在犹豫。
  他是帝王,习惯性的觉得不能反悔,对外不能太强势。
  他知道大宋的毛病是什么,但却牵一发而动全身,他忌惮了。
  他知道范仲淹的下场有自己纵容的关系,但更多是那些既得利益者的疯狂反扑,让他都害怕的反扑。
  所以他只能坐视。
  所以他绝口不提革新和新政。
  让新政去死吧,朕只想把大宋看好,把这份太平传递下去。
  至于以后……朕去了之后,后面的事就是赵宗实的烦恼了。
  这一刻他甚至有些幸灾乐祸,觉得把大宋这个烂摊子交给赵宗实很好。
  所以沈安不说革新,只说手段,这个让他真的是心动了。
  别说道,咱们来讨论一下术。
  他有些纠结的道:“朕要的是实话。”
  沈安认真的道:“陛下,臣此刻很清醒。”
  我不说胡话!
  韩琦眼神微变,说道:“陛下,若是如此,臣以为可以试试。”
  试试就试试,大不了重新来过,反正大宋的货物对外藩人有着巨大的吸引力,不怕沈安搞砸锅。
  面对巨额收入,君臣都动心了。
  赵祯摆摆手,“诸卿各自去吧。”
  他竟然拒绝了?
  沈安心中失望,但却不是绝望。
  等吧,没几年了。等赵仲鍼上台后,哥要让这大宋翻天覆地!
  群臣告退,沈安跟着走了出去。
  包拯过来说道:“别失望,官家得衡量利弊。”
  帝王从来都不是拍脑袋做决定的生物,那是昏君。
  沈安点头,这时身后有脚步声,他回身看去,是陈忠珩。
  “官家让你回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7/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