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大丈夫(校对)第91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0/3147

  “只是能否先把禁军给操练一番。”欧阳修马上就露出了真实的脸嘴:“臣在想,大宋能练兵的就两家,折家和种家。交给任何一家都不成,那会坐大。臣建议两家一起上,看看谁的本事更厉害。”
  “妙啊!”
  韩琦赞道:“如此不但能相互制衡,更是能看出谁高谁低。此后朝中左右拉扯一番,两家将门就会互相牵制,再无藩镇之虞。”
  赵祯对欧阳修笑了笑:“欧阳卿老成持国,这话……韩卿,如何?”
  他心动了。
  大宋禁军不能当看门狗,一旦西夏或是辽人来挑衅,还得要靠他们去抵御。
  所以操练吧!
  韩琦细细想了想,说道:“藩镇的话,陛下,如今大宋调兵在枢密院,统军在三衙,临战朝中派遣将领……如此之下,藩镇不可能。”
  大宋的三重隔离,有效的避免了藩镇之祸。
  等到了南宋时,这个局面就被打破了。将领拥兵成为了主流。
  赵祯说道:“如此……折家的折克行如何?”
  韩琦说道:“折克行在城外操练邙山军,多有建树。臣觉着折家下一代怕是要以他为首了。”
  赵祯点点头,知道自己需要施恩,笼络一番。
  他想了想,问道:“种家呢?”
  “种谔!”
  韩琦看来对此有些研究,很是自信的道:“种家的下一代最出色的就是种谔,陛下,种谔在谋求知青涧城,如今就在京城……”
  ……
  “青涧城是家父带人修建的,当年挖井遇阻,工匠都说下面全是石头,家父悬赏挖石,后来果然有清泉流出,据此称为青涧城……”
  枢密院里,种谔从容说着自家的功绩。
  “……下官从小耳闻目濡,对青涧城多有探究。如今李谅祚上台,西夏那边怕是不会安宁,下官就想着何时能重返青涧城,为了官家,为了大宋杀敌。”
  正如同府州城是折家的固有地盘一样,青涧城同样如此。
  种谔想拿回自家的地盘,这话说出去没人会质疑什么。
  张昇看了他一眼,问道:“你和折克行发生过冲突?”
  “是,当时下官想试试折家子的厉害,可沈安在场。”
  他说话间神色从容,仿佛那次吃亏的不是自己。
  这就是大将之风。
  若是失败一次就沮丧懊恼,那还是趁早洗洗睡了,免得害人害己。
  张昇微微颔首,觉得种谔至少气度是有了。
  “泾原到环庆,环庆到延安府,再到青涧城,这是一条线……任何一点出错,西夏人就会长驱直入。而种家在那边威望颇高,你准备怎么做?”
  张昇的问题看似问战略,可种谔却恭谨的道:“下官唯朝中和官家之命而行,不敢妄动。”
  别私下搞小动作,否则没你好果子吃。
  张昇满意的说道:“如此……此事老夫自然会寻机和官家说说,你且回去吧。”
第578章
折家的家传
  种世衡起家倚仗的是叔父种放,靠着叔父的恩荫得了官做。后来却是靠着自己的能力一步步爬了起来。
  他在西北一步步的站了起来,最终竖起了种家将的大旗,成为大宋的将门之一。
  种世衡去了之后,他的八个儿子都很能干,可却少了一个扛旗之人。
  种谔就是想谋求那面旗帜。
  ——知青涧城这个职位就是种家的大旗!
  张昇答应为他说话,种谔起身道谢,然后告退。
  “听闻你昨日遇到了司马光,还笑谈许久,可让他代为筹谋了吗?”
  种谔的眼中多了冷色,拱手道:“家父去后,大哥上书为家父数功,被庞籍压制。”
  庞籍就是司马光的宦海大恩人,所以当一体视之。
  当年之事早已消散,但种谔这种不求第二人的态度还是赢得了张昇的赞许。
  求人办事很正常,但你最好别乱求。
  你求某人去办某件事,转过头又去求别人办这件事……正所谓一事不烦二主,你为了一件事去求多人,就好比生病了请一群郎中来诊治一样,都是得罪人的事儿。
  “你且去,等着消息就是了。”
  种谔躬身,心中渐渐涌起了期待。
  知青涧城,他希望能在那里扛起种家将的大旗,在青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笔!
  “相公!”
  刚出们,就见一个小吏急奔过来。
  种谔避在一边,然后准备离去。
  “种副使且等等。”
  小吏冲着他拱手,堆笑道:“有好事。”
  种谔心中一动,就微笑拱手,却也不进去,就在外面等候。
  这是知礼。
  张昇微微颔首,心想果然不愧是大儒种放的侄孙,这礼仪一点都不错,比那些粗俗的武人好多了。
  “是何好事?”
  小吏说道:“相公,刚来的消息,官家令种副使和折克行一起出来练兵。”
  这是牵制!
  张昇瞬间就理解了这个安排的含义。
  这是要让他们二人各自操练一支禁军,若是好,自然会扩大化。
  “种谔……”
  种谔进来行礼,“相公。”
  张昇饱含深意的道:“若是能压制住折家子,知青涧城小事一桩,而且此后的好处颇多,你可懂吗?”
  种家压住了折家,好处当然多多。
  种谔躬身谢了。
  张昇问道:“可能赢了折家子?”
  种谔沉声道:“下官不会坠了种家的将门之名。”
  这是将门之争!
  而且在赵祯和宰辅们的推波助澜之下,越演越烈了。
  折克行得知消息已经晚了些时候。
  “练兵?”
  “为何不是我叔父?”
  折继祖更名正言顺一些,折克行还是太年轻了。
  沈安在写石头记。
  杨卓雪已经念叨许久了,若是按照前世的说法,他断更的时间太长,十恶不赦。
  “练兵?”
  沈安觉得这事有趣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0/314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