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1265

  上面清清楚楚的记录着叶向高等人的话,尤其是各个官位写的非常仔细。
  “叶向高,韩爌,赵南星,高攀龙,周起元入阁,杨涟任户部尚书,左光斗任礼部尚书,李起元任左都御史,魏大中任吏科给事中,陈良训任顺天府少丞……”
  朱栩一边看,一边嘴角挂着莫名的笑意。
  之前东林党被魏忠贤欺负的很惨,这一次,是想要彻底大翻身了。
  经过两个多时辰的谈判,东林党内部基本统一了论调,排排坐分果果,没有一个落下。
  曹化淳,刘时敏,曹变蛟都站在朱栩对面不远处,三人都是微躬身,一句话也没有。
  朱栩放下手札,抬头看向三人笑道:“大人们都很能为君分忧,官位都分好了,只差朕点个头了。你们说,朕是不是应该感到很欣慰?”
  三人一动不动,谁都知道朱栩不是天启帝,容不得外臣搞这种动作。
  偏偏这帮大臣们毫无察觉,依然故我,甚至一些大逆不道的话,居然在太和门前毫无顾忌的宣之于口。
  朱栩也很感慨,这就是这个时候的状况,除了他,以及被他影响的人,谁都不会觉得奇怪,反而理所应当。
  在秋千上晃悠着,许久,朱栩又道:“信王是什么态度?”
  曹化淳抬起头,看着朱栩又微微躬身,道:“回皇上,叶向高,赵南星去了信王府。听说,王爷也不太高兴,但没有反对。”
  朱栩微微点头,这也不意外,朱由检的想法与东林党也比较接近。
  晃悠着,朱栩望着漫天的繁星,默默的思忖着。
  内阁不能失控,否则一直企图架空皇帝的外臣们,只怕时时刻刻都要跟他对着干。
  但也不能不理不管,那只会败坏朝纲,毫无益处。
  “传旨——”
  朱栩猛的站起来,背着手,道:“申用懋任兵部尚书,傅昌宗任户部尚书,徐大化任工部尚书,张我续人礼部尚书,孙承宗,继为辅!”
  拟旨的刘时敏脸色微变,皇上这是釜底抽薪,彻底断绝东林党的一切指望!
  没了顾秉谦又来了孙承宗,六部尚书也都补齐了,这是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东林党留!
  刘时敏手都有些颤抖,将东林党逼上死路,只怕天下要大乱啊!
  曹化淳也心惊胆战,看着朱栩背着手的背影,忍了又忍,还是上前道:“皇上,从朝廷六部到地方,东林党最多,这么一来,只怕,非大乱不可。”
  曹化淳的话很含蓄了,朝野上下,东林党人最多。挡人财路如杀人父母,何况是堵死比财路更高的官路!
  单单想想满朝文武,京城大小官吏个个都心怀怨恨的表情,就让曹化淳心里不寒而栗。
  朱栩一摆手,笑眯眯的道:“不必担心,再传旨,叶向高,韩癀,赵南星等人,每日进文昭阁,教导朕,辅助朕处理政务。”
  刘时敏有些缓不过来,内阁本来就是辅政的,为什么还要在文昭阁?
  曹化淳知道朱栩的心思,一点就透。
  这么一来,看似给了东林党一个能堵住他们的嘴,比内阁辅臣更重要的地位,还能随时打他们走!
  毕竟,他们没有实际的官位,只是一个‘顾问’的角色,是走是留都只在朱栩心念之间!
  刘时敏也是极其聪明的,短短时间就会意了。
  “臣遵旨。”
  他一躬身,转身出了御花园。
第239章
赵南星的恶意
  圣旨从司礼监出,经内阁传递出去。
  接到圣旨的阉党众人自然欣喜若狂,纷纷悄然登临东厂,向魏忠贤表示感谢,送忠心。
  傅应星是最为高兴的,单单今天一天,他就收到了二十万两银子!
  东厂的小院子,魏忠贤拿着一本书,慢慢的翻着,面前坐着张我续。
  魏忠贤虽然这两年读了些书,但论到学问还是差的太多,拿着书本,神色平淡的请教着眼前的张我续。
  张我续是进士出身,老翰林,八十多,自是满腹诗书。从南、京而来,心里兴奋异常。在他看来,魏忠贤两次跌倒两次起复,说明这个人能力非凡,绝非池中之物,因此也越的热切!
  他,今年做了礼部尚书,说不得一两年就可入阁,位极人臣!
  傅应星手里有着一本小册子,上面记录了那些赎人的官员名字,金额,还有买官的‘贡银’以及张我续徐大化等人的‘孝敬’。
  足足二十万两!
  魏忠贤听着张我续的讲解,不时面无表情的点头。
  小半个时辰之后,魏忠贤觉得差不多了,抬头看向张我续道:“今天就到这里吧,有劳张大人,过几日我领你进宫拜见皇上。”
  张我续大喜,道:“那多谢魏公公,旦有吩咐,水火不阻!”
  魏忠贤也面色不动的客套一番,将他送了出去。
  房间里只剩下魏忠贤与傅应星,傅应星心里激动无比,对魏忠贤道:“舅舅,这么多银子,咱们该怎么花?”
  魏忠贤不在意,随着读书越来越多,尤其是张我续的讲解,让他明白了张居正的改革到底意味着什么,同样也更明白,他输给朱栩,也并不是谋划上,而是‘野心’!
  新皇的野心,只怕除了太祖成祖,大明历代皇帝都不可比!
  魏忠贤沉默好一阵子,转身道:“拿出三万两,其余的都存入惠通商行,存死当。”
  傅应星一怔,连忙道:“舅舅,死党是二十年,咱们要是用银子怎么办?”
  “按我吩咐的去做。”魏忠贤进了门,顺手也就关上。
  傅应星看着房门,神色古怪,小声嘀咕道:“舅舅这次出狱,怎么跟之前判若两人?”
  魏忠贤的话他也不敢违背,隔着房门答应一声。
  相比阉党的大肆喜庆,东林党显得有些怪异。
  叶向高看着手里的圣旨,又听着各处汇报回来的旨意,圆润的胖脸满是不解。
  疑惑的不止叶向高,没多久,赵南星等人就都带着圣旨登门。
  赵南星不喜欢叶向高,但这个人威望太高,在万历年间就是辅臣,出任辅,资历实在雄厚。
  他与高攀龙的旨意是一样的,‘日入文昭阁,拾朕之遗补朕之缺,辅理天下’。
  他左思右想也不明白这旨意到底是什么意图,看向叶向高道:“叶大人,这旨意,到底是什么意思?”
  不入内阁,却进文昭阁。
  谁都知道,新皇不喜景阳宫御书房,因此一直都是在文昭阁处理政务。很明显,文昭阁比内阁更近皇帝。
  更近皇帝,偏偏没有大学士的头衔!
  赵南星刚问完,杨涟,左光斗等人也来了,看向叶向高急切道:“叶大人,可知皇上旨意是何意图?”
  叶向高眉头微皱,让几人坐下,上过茶,询问一番后,才慢悠悠的思索着道:“我与皇上见面不多,每次廷议,大多询问于信王,这道旨意,你们可知是谁的授意?”
  这里与朱栩最近的,只能说是杨涟了,毕竟挂着帝师的头衔,虽然也没给朱栩上过几次课。
  他沉吟一声,道:“现在掌印太监是曹化淳,这是惠王宫里的老人,为人低调内敛,不热朝务。秉笔太监是刘时敏,此人是先帝时的老人,也不是弄权之人。提督太监暂缺。宫里……应该也没有邪党。”
  左光斗看了众人一眼,道:“我倒是听说,以前孙阁老在京之时,出入文昭阁如过自家内院。”
  叶向高,韩癀,赵南星等人都是眉头一皱。
  孙承宗这个人,也算是老资历,是先帝的帝师,备受信任,以兵部尚书督师辽东。
  在他们看来,孙承宗在辽东多年,‘并没有什么建树’,哪怕回京了,也行事多无助益。
  孙承宗虽然是东林党,却属于比较清醒的那一类,不热衷于党争、争权夺利,对东林党,他也向来敬而远之,很是另类。
  孙承宗如今是内阁辅了,而且资历也不弱,没有必要,众人也不愿意招惹。
  叶向高看了一圈,道:“应该不是孙阁老之意,只是,这道旨意,到底是何意?”
  一群人也不得要领,都皱眉沉思。
  过了许久,一直沉默寡言,身体瘦弱的韩癀开口道:“你们说,皇上是否有意另立内阁?”
  众人一怔,高个子的高攀龙率先反应过来,道:“韩大人的意思是……皇上不喜现在的内阁,想要重建?”
  韩癀见所有人的目光都在他身上,稍一犹豫,不确定的道:“我等多方搭救汪文言,却始终放不出,只怕,皇上还记挂此事,认为内阁已不可信。”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