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1265

  “也好。”
  朱栩眯着眼,笑的有些诡异。
  边上的曹化淳神色动了动,他从朱栩的表情就知道,事情绝对不会向着鲁王希望的方向展的。
  “皇上,这是今天的奏本。”刘时敏从侧门走进来,身后跟着五个小太监,每一个都端着盘子,盘子满满当当都是奏本。
  朱栩神色讶异,道:“今天怎么这么多?”
  刘时敏躬身,道:“皇上,大部分,是弹劾信王,要求罢免他总理大臣的。”
  朱栩顿时就暗感庆幸,要是没有信王,他该怎么办?
  想了想,他笑道:“这就不必再给文昭阁了,你们司礼监处置吧。”
  刘时敏点头,又递过一道奏本,道:“皇上,这是今年武举的名单。”
  朱栩伸手接过来,打开翻了起来。
  明朝也是重文抑武,所谓的武举,早就沦为形式,但凡统领兵马,几乎都是文人,甚少有破例。
  这自然不是朱栩想要的,他翻开看着。
  人名,籍贯,履历,举荐人,每一个人都写的清清楚楚。
  朱栩看着,并没有熟悉的人名,倒是其中一个,引起了他的主意。
  彭明扬,原是一个捕头,得了襄阳知府樊一蘅的举荐。
  这位樊一蘅朱栩隐约有印象,他举荐的人,应该有些本事。
  “这个人记下,到时候朕要见见。”朱栩将奏本递给刘时敏,在那名字上指了指。
  刘时敏看了眼,应声表示记下。
  朱栩翻着奏本,各地的都在表示灾情加重,粮食减产,民乱迭起。
  朱栩轻叹一声,自语道:“再等等,都再等等……”
  朱栩话音未落,右侧门一个内侍匆匆跑进来,在曹化淳耳边低语了几句。
  曹化淳脸色微变,挥了挥手,走到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建奴讨伐察哈尔,大胜,林丹汗据说逃走了,不知去向。”
  朱栩摇了摇,这才多久,一个回合只怕都没有,这林丹汗就败了。
  朱栩抬头望着外面,沉吟一声,道:“建奴那边怎么想的?”
  曹化淳道:“似乎没有撤兵的意思。”
  朱栩眉头动了动,心下了然,依照后金的性格,不抢个够,是不会收兵的。
  “罢了,让锦衣卫那边盯着,有什么消息尽快通知过来。”朱栩道。
  “遵旨。”曹化淳道。
  “皇上,傅尚书来了。”曹化淳话音未落,御书房门前一个内侍走进来道。
  朱栩一怔,抬头看去,傅昌宗有特权的,随后就走了进来,抬手行礼道:“皇上。”
  朱栩一笑,站起来道:“舅舅,怎么一大早就来了?”
  傅昌宗看了眼曹化淳与刘时敏,也没有避讳,笑着道:“给皇上送来一个消息,昨夜,温体仁去府上找我了。”
  朱栩眼神微动,想到了这位的脾性,忍不住的笑道:“来抱舅舅大腿的?”
  傅昌宗摇头道:“怕不是,应该是冲着皇上来的。”
  朱栩了然,文昭阁的状态他也是一清二楚,温体仁在信王面前失宠,想要再攀高枝,也就唯有他了。
  手指在桌面敲着,朱栩突然一笑,道:“那就让他好好表现,让朕看看他的能力。”
  傅昌宗会意,温体仁是礼部侍郎,当前礼部最重要的就是秋闱,还有就是科举改制,很显然,朱栩这是要温体仁在这上面出力了。
第376章
加速
  山东,兖州。
  鲁王朱寿鋐看着眼前偌大的鲁王府,神色平静,心里却颇为感慨。
  这鲁王府还挂在他的名下,可他被圈禁在京城,这鲁王府里里外外也都是东厂的人,现在,看着鲁王府里的东厂番子陆陆续续撤出来,脸上也出现了一点点笑意。
  朱以海站在他身后,神情也颇为激动,道:“父王,咱们这回算是扬眉吐气了。”
  现在整个大明的藩王,要么被杀,要么就是圈禁在京城,出头的也就是平王,靖王,他们鲁王算是第三个!
  朱寿鋐也是聪明人,他能明白,大权在握的皇帝,已经不用再顾忌什么,是该拉拢有用之人的时候了。这个时候,谁能做的好,谁就能在新朝光芒万丈!
  朱寿鋐背着手,道:“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朱以海连忙道:“父王,我已经去找过东厂,巡抚衙门,总督衙门了,该有的东西都差不多了,只要找准机会,就能动手!”
  朱寿鋐目中仿佛一座高山在轰然倒塌,大步向王府里面走去,道:“写奏本去京城,请皇上动手吧。”
  “是!”朱以海大声道。走进了久违的鲁王府,他的心情也跟着激动起来。
  不到一天时间,自京城的调令就到了济南府,布政使,按察使全都被叫进京述职,又不过一天,几个府的知府也全都被调进了京。
  一时间,偌大的山东头头脑脑,地头蛇全都离开了山东。
  济南府。
  鲁王朱寿鋐,巡抚李精白,总督阎鸣泰在座,三人现在是山东最有权势的三人了。
  李精白也是魏忠贤的人,他看着鲁王笑道:“王爷,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阎鸣泰负责的是全省军务,对于政务,他不能多插嘴,对着鲁王道:“王爷,卢总兵去登州见袁大人,暂时返回不了,不过有信使来,龙骧军会鼎力支持王爷的。”
  朱寿鋐放下手里的茶杯,大马金刀的坐在那,道:“二位大人,根据皇上的意思,也参考了江苏的制划,本王决定,先将布政司,按察司合并,然后补齐左右参政,参议,重新架构,同时甄选各府知府……”
  李精白这阵子也在研究江苏的新体制,从鲁王的话里他就明白,这就是仿照江苏改制了。
  山东不同于江苏,没有太大的阻力,只要他们几人齐心协力,足以压制反弹声,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他们就能慢慢的消化这次改制的反对声,理顺政务。
  不过,改制改的是官位,其中的利益太大,不论是李精白还是阎鸣泰,亦或者鲁王,都难免要明争暗斗一番了。
  御书房,朱栩拿着刘化送来的奏本,面露冷色。
  刘化奏报,建奴的骑兵离古北口不过二十里,似乎有破关的意向。
  孙承宗,申用懋,孙传庭都站在不远处,神情凛凛。
  孙承宗道:“皇上,建奴野心勃勃,这次大败林丹汗,蒙古怕是没有能力再抗衡,以建奴以往的作为,怕是会通过各种盟约,联姻的方式拉拢,控制各部,他们的力量会壮大到过以往,需认真应对。”
  申用懋也赞同,抬手道:“皇上,锦州,宁远都固若金汤,臣担心建奴会绕过两城,直接入侵山海关。”
  孙传庭却不同意,道:“皇上,山海关不是那么容易攻破,臣倒是担心建奴此番出现在古北口,是另有目的。”
  朱栩放下奏本,看了三人一眼,心里赞叹。
  果然,很多事情都变了,历史上,后金突破喜峰口,大明朝廷措手不及,京城差点都被攻破,而现在,已经有人可以预料到了。
  朱栩笑了笑,道:“嗯,跟朕猜测的差不多,兵部先做好预案,朕会命锦衣卫那边仔细探查,有结果,再做详细的安排。”
  孙承宗等人最高兴的,倒不是皇帝多么雄才大略,而是能够听得进臣子之言,辨得清哪些该赞同,哪些要拒绝。
  三人应了一声,出了景阳宫,便向着参谋部走去。北方重镇不少,可漏洞也太多,他们需要细致的调查,做好足够的推演。
  朱栩送走了三人,又看着刘化的这道奏本,神色沉吟。
  黄太吉不是简单的人,他这么做,是故意的,还是另有企图?真的会如历史上一样,再次突破喜峰口?
  朱栩拍打着这道奏本,沉思良久,抬头看向曹化淳道:“传旨给辽东,想尽办法探查,朕倒是要看看,黄太吉到底在打什么主意!”
  曹化淳知道,辽东一直是朱栩的心病,应道:“遵旨。”
  刚要走,朱栩又道:“再传旨给赵率教,让他领着骑兵北上,再让满桂的骑兵移师昌平。”
  曹化淳看了朱栩一眼,道:“遵旨。”
  朱栩说完这些,还是不安心,又道:“再传旨给四川,宣秦良玉进京!”
  曹化淳觉得朱栩的安排过于谨慎,迟疑一番,还是答应道:“是。”
  另一边的刘时敏心里也这么觉得,不过并没有出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