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4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1/1265

  不好处置!
  御书房内,落针可闻!
  好半晌之后,朱栩眯着眼,淡淡的道:“传旨,信王德行有失,即日起,闭门思过,没有旨意不得外出,内阁一应事务,由来宗道处理。”
  曹化淳神色担忧,道:“皇上,这样会不会有失皇上仁德……怕是还会在朝野引起不必要的揣测。”
  朱栩笑了声,道:“那你是太小看朕这位皇兄了,最多年后他就会上书请罪了……况且现在朝野对他议论纷纷,弹劾不休,是该给一个交代了。”
  朱栩也想给朱由检一个教训,敲打他听话。
  曹化淳倒是对信王不怎么了解,听着朱栩的话,点头道:“遵旨,奴婢去传旨,再让禁军押送他出宫。”
  朱栩点头,道:“嗯,去吧。”
  曹化淳出了司礼监,拟旨给朱栩看过之后,这才对着跪在景阳宫外的朱由检宣旨。
  当听到旨意斥责他‘德行有失,施政不当’的时候就脸色微变,再听到皇帝要将他幽禁在府邸,神色更是大变,一脸的不可置信!
  他赌错了!
  他本以为皇帝会让步,会挽留他,会给出更多的权力,万万没有想到,皇帝这次没有让步,居然要圈禁他!
  朱由检眼神闪烁个不停,他有些后悔没有听从王承恩的话。
  此刻,他心里一万个念头转动,可半分主意都没有。
  曹化淳神色冷漠,看着跪在那的信王,冷声道:“来人,押走!”
  朱由检脸上变幻不停,直到被禁军拖着走这才惊醒,张口想要说些什么,可一个字都没有说出口,就这么的被押着出了宫。
  皇宫每天不知道多少只眼盯着,信王虽然没有加镣铐,可被禁军押送着,一点都没有隐藏,转瞬间就传遍京城。
  信王在崇祯朝一直都有这特殊的地位,更何况他还是皇帝的长兄,他要是失宠被罢,将震动大明朝野上下!
  没有多久,内阁就将司礼监的诏书颁布出来,顿时一片哗然!
  “你们听说了吗?信王失德,被皇上囚禁在府邸了!”
  “我也听说了,近来弹劾他的人太多了,怕是皇上也扛不住压力……”
  “要我说啊,信王被罢也是好事,宗室从政有悖祖制,正好皇上也该整顿一番……”
  “是啊,皇上已经成年,先帝遗照早已完成,信王是该就藩……不,出京……”
  百姓们议论的都是理所当然,可在朝野官吏却不这么看。
  信王的突然倒台,意味着内阁将重新洗牌,连带着六部也将有巨变,六部影响着全国,这预示着整个大明的官场都将剧震!
  大明朝局自崇祯朝已经相对来说,异常的稳定,六部尚书几乎没有变过,文昭阁也若有若无,所以党争难行。可这一次不一样,内阁复置,无数野心勃勃的人都看到希望,都想要博一两个好位置!
  很多人都对朝局非常敏感,英国公张维贤,张太后身父张国纪,平王朱常润等等,甚至傅昌宗,周应秋等人都被惊动,纷纷进宫,求见朱栩。
  朱栩早有预料,让曹化淳在景阳宫门外等着,以他的原话,来一个打发一个。
  这样众人才都长松一个口气,这些人都算是崇祯朝的‘既得利益者’了,不管哪个朋党,只要是党争再起,都不符合他们的利益。
  朱由检的事朱栩自有计较,看着六部尚书所写的这些,尽管不全面,可也都有了大致的模型,有了这个,明年以及未来几年发展规划是有了。
  朱栩现在满脑子都是这些,看不进其他东西,好一会儿抬起头,又摇了摇,轻吐一口气,睁大眼睛看向外面,可依然对不了焦,神情有些恍惚。
  刘时敏已经回来了,一直关注着朱栩,见他的神态就知道是过度消耗了精神,走近一步,低声道:“皇上,正值年关,京城很是热闹,要不要出宫去看看?”
  说起来,朱栩也确实很久没有出宫溜达了,想了想,笑着道:“嗯,那好,就出去放松一下。时间还早,咱们走远一点。”
  刘时敏刚要安排人,闻言一怔,道:“皇上这是要去哪里?”
  一切的改革都是为了根本——土地改革,朱栩想去看看现在的农民究竟生活的怎么样。虽然京城附近可能比西南好很多,可终究眼见为实,心里会有一个底。
  “出南门,二十里!”朱栩站起来,那里有一片农庄,是惠通商行下面的,收的税收,租子比西南的政策还要多出近一倍。如果说西南是三十取一,京城附近差不多就是十五取一。
  刘时敏若有所思的应了声,出了景阳宫去安排。
  一行人都是便装,模样看上去是富家少爷,带着一个中年仆从,外加六七个壮丁。
  一群人悄悄出了宫,朱栩坐在马车内,缓慢的走着,目光在街道两边四处的观望。
  大明对过年实际上并不怎么看重,倒是年后的元宵等无比热闹,不过即便如此,街道上来来往往的人还是非常多,车如流水马如龙,人潮如织。
  “公子,对联要吗?当朝翰林写的……”
  “公子,灯笼要吗?独家手工做的,其他地方您买不到……啊……”
  “公子,镜子要吗?送小姐们是最好的过年礼物,只要二两银子……”
  被推销的朱栩非常新鲜,倒不是没有过,而是很久没有遇到了,看得上眼的也顺手买了几个,这让他的马车顿时被围了起来,拥挤的几乎寸步难行。
  好不容易出了城,朱栩的马车内也堆了不少小玩意。
  现在没有什么机器,大部分东西都是手工的,看上去很粗糙,可也更显用心。
  马车一路向南,很快就出了水泥路,马车颠簸,走的慢了起来。
  朱栩颠的难受,索性就下了车,领着几人慢慢的走着,远远就看到一片农田,奇怪的是有近一半空着,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
第524章
乡间见闻
  前不久刚下过雪,好在冬天很冷,雪没有完全化,地上硬邦邦的,行走也不难。
  朱栩几人走了几步,朱栩在河渠对岸望过去,隐约看到几片叶子,心里一动,道:“这些空地里种的是番薯?”
  刘时敏不清楚,倒是曹变蛟之前去了陕西一趟,见识了不少,闻言道:“回皇上,由于户部强行要求,很多百姓不肯,折中的办法,就是种植一半。一半的番薯,一半小麦或者稻米。”
  朱栩点点头,这点虽说意外也在情理之中。
  刚要走,朱栩肚子突然咕咕叫了起来,他神色微僵,这才想起,早上就喝了点粥,根本没有吃饭。
  曹化淳稍稍一愣,连忙道:“皇上,车上有点心……”
  朱栩不等他说完就摆手,道:“前面去看看。”
  朱栩已经瞧见,前面不远处有一群人,好像正在吃饭。
  刘时敏,曹变蛟等人连忙跟上。
  朱栩来到近前,果然是一群人,看上去是一家人,五六口人围聚在一起吃饭。
  远远这群人就看向朱栩等人,刚走近,年长的有五十左右的老者,一身粗布衣,满脸皱纹,抬手向朱栩笑道:“这位公子,可也是迷路的?”
  朱栩打量一眼,吃都是些粥米,几个馒头,菜也都是家常菜,抬手笑道:“老丈见笑,我等本来是想出城玩一玩,看看景致,不想走差了。”
  老者的家人也都站起来,看上去二十出头的青年人笑着道:“公子是要去哪里,这一带我还是比较熟的。”
  朱栩只是随便一个借口,这附近他也不熟,想编出个名字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灵机一动的道:“听说这附近有一处兵营,我们想去看看。”
  老者一家人顿时脸色微变,认真的打量朱栩一群人,似怀疑他们是‘坏人’,而后好像觉得不是,那老者才神色微肃道:“公子,如果只是好奇,我劝你还是不要去了,那是朝廷重地,若是乱闯,会惹出大麻烦的。”
  这本就是一个借口,朱栩嗮笑一声,道:“老丈不必担忧,我们也就是随口一说,不一定要真去。”刚说完,他肚子又咕咕叫了两声。
  老者见朱栩颇为有礼,也不像‘细作’,再听他的肚子叫声,笑着道:“那就好,公子要是不嫌弃,一起用一点吧。”
  朱栩是不客气,道:“那就多谢老丈了。”
  那青年人远远就能看见朱栩的马车,再看他们一群人的衣着,知道非富即贵,坐下来后就径直问道:“公子……也是京城里的大户人家吧?可知今年朝廷如何收购番薯与小麦?价钱多少?”
  他刚说完,那老者就冷哼一声,道:“吃饭!”
  其他几个女人都颇为小心的看了朱栩等人一眼,飞快的吃着饭,丝毫不言语。
  朱栩盘腿,坐在一块石头上,环顾一圈,笑了笑,道:“老丈不必担心,小可虽然年轻,也是知道轻重的。不过,要说这收购价,我还真知道一点。”
  青年双眼一亮,道:“你真知道?”
  即便是之前呵斥青年的老者也看向朱栩,眼神带着期待之色。
  朱栩伸手抓过一个馒头,撕开,夹了几样菜放在里面,笑道:“家里与惠通商行有些关系,之前他们召集商户商议的时候,我也在,听说今年的价格比去年高半成,比市场价高一成。不过也都是暂定,离明年夏收还早着不是。”
  说着就大口咬着馒头,也不知道是吃腻了宫里的精致菜肴,还是真饿了,这一口粗糙馒头,朱栩吃的格外有滋味。
  青年听着朱栩的话,格外的激动,看向老者道:“爹,要真是这样,大哥的彩礼就有了……”
  老者喝了口汤,闻言微微点头,看向朱栩道:“公子说的倒是合情理,确实要到明年看看才能知道。现在全国灾情严重,粮价各处都在涨。”
  朱栩觉得这老者倒是有几分见地,一边吃一边不在意的问道:“老丈,你们这里都是这样吗?一半种番薯,一半种小麦或者稻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1/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