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42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6/1265

  而且,之前还做了不少试探,都是点到即止,并没有引起什么风波,自然,每一次的试探都说明官绅阶层不好对付,户部,甚至是朱栩都没敢再轻动。
  不过,陕西这件事显然给了朱栩一个非常好的借口,拿西南做试验田,由此估量天下。
  傅昌宗知道,他该说话了,他不动声色的环顾一圈,然后看向毕自严与孙承宗,语气极其平静,道:“毕大人,孙阁老,下官认为,不止为官之人,西南官绅世受皇恩,恩泽绵长,也应该为西南灾情出力,为朝廷分忧。”
  傅昌宗是更进了一步,将西南的官绅全都拉入,也就是要全西南,除了宗室,的所有人都要交税!
  众人心底都是一突,齐齐看向傅昌宗,目光闪烁不休。
  他们都在猜测,这是傅昌宗自己的意思,还是皇帝的授意?
  毕自严神色不变,与孙承宗对视一眼,道:“其他大人有何意见?”
  道理是这样的道理,可道理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抢别人碗里的肉!
  周应秋对这件事洞若观火,明摆着就是皇帝在背后推动,既然傅昌宗说完了,也该轮到他这个‘帝党’二号人物继续,稍稍沉默,他接着便道:“下官赞同傅大人之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样的事情,决不能发生在我朝,否则有损皇上圣德。”
  众人心底都腹诽,又一个大道理,可真要推行下去,西南官绅非得造反不可!
  “下官附议。”这次说话的是工部尚书徐大化,魏忠贤不可靠了,他就一直积极努力,奋力工作,拼命的讨好朱栩。他也是眼亮的人,岂会错过这个机会。
  “下官附议。”说话的是刑部尚书倪文焕,刑部的职权现在更多的抓捕犯人,侦破案件,其他审核,断案这些权利都转到了大理寺,因此存在感很低,所以不能错过表忠心的机会。
  六部尚书中,还剩下礼部尚书袁可立,兵部尚书申用懋。
  靖王恰在这个时候插入,大声道:“两位大人,下官认为,傅尚书之议再好不过,应当施行!”
  靖王是看到了某种趋势,信王越来越不得皇帝信任,离开内阁是迟早的,且,周应秋近来频频示好,他推荐的人才都得到了重用,这是暗示!
  在座的并没有谁真的在意靖王,之所以叫他来,只是监督一下,让皇帝知道,他们不是背着他私自定议国政。
  申用懋看了眼袁可立,知道这位老大人德高望重,沉吟一声,接着道:“下官有疑义,此议若传出,只怕不会如朝廷所想,西南诸省本就混乱,此一举,无异于火上浇油,下官议当缓行。”
  申用懋是说给这些人听的,也是说给朱栩听的。
  毕自严,孙承宗没有意外,申用懋这个兵部尚书,最是稳妥,细致,他们都看向没有说话的袁可立。
  袁可立脸角如剑,目光也犀利异常,看着孙承宗与毕自严,非常干脆的道:“天下士人都不会同意,所以,下官附议!”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是微怔,袁可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们袁家乃是显赫的书香世家,在文坛,在大明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为什么要反对士人?
  但袁可立没有要解释的意思,一句话落音,便不再张嘴,不发一语。
  毕自严与孙承宗对视,心里都倍感无奈。
  这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这些大人们的话有多少出自真心尚未可知,这种情况下,这条政策,真的能顺利推行吗?会有多少效果?
  除了这件事,其他的也不需要商议,毕自严道:“既然如此,我与孙阁老去回皇上,诸位可以先回去。”
  至始至终,来宗道,张我续都没有说话的资格,两人也心底都明白,从未插话。
  傅昌宗与周应秋看了眼彼此,都站起来,无声的向外走去。
  这件事来的太突然,他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武成阁内,只剩下毕自严与孙承宗。
  孙承宗摇头苦笑,道:“若是再推迟个三五年,事情或许好办,皇上终究还是心急。”
  毕自严倒是没有这么想,沉着脸,目露思忖的道:“如果说,这次的灾情真如钦天监所言,要持续个四五年,之后情况如何还要再看,那,皇上今日的做法,恐怕是未雨绸缪了……”
  孙承宗一怔,若有所思,旋即道:“若是真如此,确实要早做布置,不过天下百姓未必这么看,这条一出,足以震怖环宇,海内皆惊了。”
  两人又对视一眼,毕自严道:“走,再与皇上商议一番。”
  两人出了文昭阁,转身走向景阳宫。
  朱栩此刻却不再景阳宫,而是在乾清宫。
  云台之上,朱栩,刘太妃,李解语,其他的就是站成一排的李思忠等建奴归顺之人。
  老太妃坐在朱栩左下首,看着李思忠等李家人,满面笑容道:“李将军乃是我大明柱石,镇守辽东四十多年,功勋卓著,你们能归顺,老身也替老将军在天之灵感到高兴……”
  李思忠等人躬身站在那,唯唯诺诺,内心颤栗。
  皇帝推迟这么久才召见他们,不止说明皇帝不待见他们,朝廷上下也不待见,之所以还要见,不过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李解语坐在朱栩右手,穿着淑女宫服,俨然是后宫之人了。她表情平静,看不出半点有要为娘家人说话的样子。
  朱栩看着几人,笑着道:“不必拘束,这次能平定辽东,你们也都是有功之人,明年朕打算南下,你们都要给朕做好护卫。”
  李思忠等人连忙抬手,道:“臣等遵旨。”
  朱栩含笑点头,道:“嗯,该有的赏赐,年后都会一并赏下,不论是做官还是带兵,朕都支持,有什么想法,现在也可以跟朕提。”
  李思忠等人哪敢乱开口,慌忙道:“京师繁华,臣等年老,愿在京中修养。”
  朱栩一摆手,道:“朕不是小气的皇帝,这样吧,你们原来在辽东的部众朕都拨给你们,还有朝廷在西南剿的匪,也划给你们,总共有五万人,到时候,随朕一起南下,安南,朕打算要收拾一番,你们给朕出出力。”
第531章
决意下江南
  李思忠等人都低着头,心里警惕万分。
  眼前的皇帝是一个无从去揣度的人,说错一句话就可能是灭顶之灾。
  皇帝这句话到底有没有其他意思,是要圈禁他们在京城,还是真的放心用他们?
  李思忠心里飞过数个念头,抬手道:“臣等听皇上吩咐。”
  朱栩嗯了声,道:“那就好,你们回去之后不要懈怠,常去京西大营走走,学习一下新的兵法韬略,朕希望你们不要让朕失望。”
  “遵旨。”这群人都毕恭毕敬,小心翼翼,丝毫不敢大意。
  刘时敏从外面走进来,在朱栩耳边低声道:“皇上,毕大人,孙阁老在御书房求见。”
  朱栩点头,站起来看向老太妃道:“太妃,劳烦您老多坐会儿。”
  刘太妃看到李思忠等人似乎很高兴,摆手道:“皇上去吧,这里有我。”
  朱栩又对李解语笑了笑,快步离开了云台。
  他这也算是故意对李思忠等人的‘怠慢’,平复朝廷内部的不满情绪。
  李思忠等人内心不安,担心皇帝亦或者大明朝廷秋后算账。
  好在刘老太妃与李解语在,李思忠心底稍稍宽慰,不至于恐惧。
  朱栩来到景阳宫,曹化淳就急匆匆跑出来,递过一张纸条,急声道:“皇上,李精白等人都被杀了,李岩不知所踪。”
  朱栩脸色微变,接过纸条看了眼,这是锦衣卫的急奏,内容并不多,不能从里面看出详细。
  他神色凝重,进了御书房,不等孙承宗,毕自严行礼,直接就道:“李精白等人全都被杀了。”
  毕自严与孙承宗都是神色大惊,大明这么多年以来,嫌少有巡抚被杀,尤其还在皇帝亲政,辽东大胜的大口,只怕不止皇帝,天下百官都不会轻易罢休了!
  毕自严知道皇帝在正在盛怒之时,当即抢时间的道:“皇上,关于陕西等西南六省的应对之策,臣等已整理好,还请皇上过目。”
  曹化淳连忙接过来,递给朱栩。
  朱栩坐在龙椅上,神色带着一抹阴沉。
  陕西是朝廷关注的重点,倾注的心血也最多,可巡抚就这么轻易的被掳走,然后堂而皇之的杀害,这不是挑衅,简直就是在向朝廷,向他这个皇帝宣战!
  他翻了一眼,毕自严等人将他的提议进行了修改,变的‘更合理’。
  朱栩心底冷笑一声,他还是对西南太过优容,朝廷也过于宽厚了,看着两人沉声道:“这件事朕会让锦衣卫查明,就按你们说的办吧,朕会命内阁颁发诏书。还有,确定好群臣进京日期,四月初,朕要出京,南下!”
  孙承宗与毕自严都感觉到了皇帝的愤怒,可还是得劝解,孙承宗道:“皇上若是出宫南下,影响巨大,靡费甚众,臣请皇上三思。”
  毕自严道:“皇上,京城之内不能没有皇上坐镇,江南可以派钦差巡视即可。”
  朱栩挥手,决然道:“朕意已决,不必再劝。命李邦华火速入陕,严厉整肃,西南不能再出乱子了!”
  孙承宗与毕自严心头沉重,皇帝出宫不是小事情,虽然是去江南,也让他们心生忧虑,他们更担心皇帝此行还有别的目的!
  不过,今天显然不是询问皇帝的好时机,只得抬手道:“遵旨。”
  朱栩坐在龙椅上,深吸一口气,目光闪动。李精白这件事是出乎他意料之外的,也难说会给西南带来什么变数。
  曹化淳却知道,皇帝这个时候迫不及待的南下,很可能也是想尽快去陕西。
  “走,去礼部。”朱栩忽然站起来道。
  曹化淳一愣,连忙应声,前去安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6/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