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4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27/1265

  一身便装的朱栩,带着曹变蛟,曹化淳出了宫就向礼部走去。
  袁可立刚刚接手礼部,有太多事情需要熟悉,去做,现在正在查看关于朝报的一切讯息。
  温体仁站在袁可立边上,脸上都是与有荣焉的表情,笑道:“大人,这朝报对礼部,对朝廷越来越重要,皇上也很重视,下官从未懈怠分毫。”
  袁可立静静的看着,不时点头,道:“不错,前些日子皇上曾找我聊过此事,曾言‘党争祸国,欲除党争,先明之祸’,这朝报,就是‘明之祸’的利器!”
  现在大明上下谁不知道皇帝厌恶朋党,温体仁自然的附和道:“大人所说甚是,此利器,非握在朝廷之手不可!前些日子有人散发‘小报’,礼部就曾力主严惩。”
  袁可立看了眼温体仁,他对这个人不太喜欢,太过圆滑,不过倒是也颇有能力,对他的话也赞同,道:“不错,对于报纸一定要严格控制,不允许任何人散发不利于朝廷,不利于皇上的言论,任何居心叵测之人都需严惩!”
  “尚书大人,皇上来了,正在前厅喝茶!”礼部主事急匆匆的跑过进来,急声说道。
  袁可立与温体仁脸色都微变,慌忙放下手里的报纸,急匆匆赶往前厅。
  “臣等参见皇上!”袁可立,温体仁,钱谦益都来了,心里都很是紧张。
  朱栩坐在那,看着三人笑了笑,道:“不必紧张,朕是来找袁大人商量点事情。”
  温体仁,钱谦益眼神都是一松,识趣的抬手道:“臣告退。”
  朱栩颌首,站起来看着袁可立道:“袁卿,跟朕说说水师合并的事情。”
  虽然袁可立就任礼部尚书,可北方水师一直在他手下,推动南北合并也一直是他在操持。
  袁可立对这件事算是一清二楚,当即抬着手道:“回皇上,目前除了登州,大连,济州,海参崴四处北方水师基地外,北方水师的主力都已经南下,先分别驻扎在泉州,福州,广州,正在加紧磨合,整编为一。”
  朱栩背着手,微微颌首,俄尔道:“要加紧训练,不断的进行海上演练,告诉熊文灿,朕明年会南下,亲自查看,要是做的不好,先告诉朕,朕找人换他!”
  袁可立也听到过皇帝明年要南下的风声,此次亲耳听到,还是有些吃惊,抬着手,沉声道:“皇上,出京南下非同小可,臣请三思而行。”
  朱栩摆了摆手,道:“朕还是不放心,这样吧,过年之后,你亲自去福建,也算是给朕打个头阵,好好操练一下水师,不要给朕丢脸!”
  袁可立听出了皇帝语气中的坚定,心里颇为担忧。
  大明皇帝极少离开皇宫,每次出宫都折腾的鸡飞狗跳,劳民伤财,虽说江南安稳一些,可有个万一也是大浪滔滔,震动天下。
  袁可立与朱栩并不亲近,他来京城还没有多少日子,暗自琢磨着待会儿去找孙承宗等人商议怎么劝说皇帝。
第532章
新年新政
  还有两天就过年了,这‘治陕十条’基本通过,只等过年之后,适当的时候颁布出去。
  可朝臣们忧心忡忡,皇帝的态度正变的强横,越发的有独断之意。
  在除夕前夜,朱由检的请罪奏本姗姗来迟,到底还言辞恳切,态度很好,但朱栩并没有立即‘赦免’他,允许他回内阁。
  今年的京城比往年热闹,纵然大明处处灾情,可朝廷的法度是越来越严厉,有效的遏制了一部分腐政,外加朝廷平复辽东,气氛格外的热烈。
  京城大街小巷,热闹非凡,往来不绝,人潮如流。
  总体来说,朱栩的新政,惠及的百姓,小商小贩越来越多,日子反而比前几年更好过一些。
  除夕夜,慈宁宫。
  “这个兔子灯笼?真好看?要是能放到天上就好了……”
  “皇叔,我们放孔明灯吧?”
  “皇叔,宫外的烟花那么好看,宫里也放,好不好嘛……”
  “皇叔,我想出去玩,你带我出去吧……”
  小永宁看着朱栩送过来一堆小玩意,大呼小叫,而后就拉着朱栩的胳膊,撒娇卖萌。
  朱栩老僧坐定,完全不理会。这丫头在宫里就是混世小魔王,除了张太后谁也治不住,要是出了宫,非出大乱子不可。
  李解语坐在朱栩身侧,看着她微笑道:“公主,前些年放烟花烧毁了三大殿,后来皇上就严禁在宫里放烟火了。”
  永宁看了眼李解语,扁了扁嘴,大眼睛湿润,好似随时都能哭出来。
  朱栩头疼,这丫头的‘哭戏’非常好,她真能哭出来,跟真的一样,只好道:“少给朕装模作样啊,小心皇嫂出来关你禁闭。”
  小丫头越发的扁嘴,惙惙欲泣。
  李解语轻笑的看着小丫头,道:“公主,你要哭了,三天禁闭是少不了的。”
  小丫头登时睁大双眼,两只小手在脸上抹来抹去,旋即就嘻嘻笑道:“那我就不哭了,语婶子,你带我出去玩好不好,皇叔现在变了,都不疼我了……”
  李解语已经被册封为八品‘淑女’,哪里能轻易出宫,搂着小永宁道:“宫外其实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你要是喜欢什么,我让人出去买。”
  小丫头哼了声,从李解语怀里出来,趴在桌上,扁着小嘴,一脸的委屈。
  张太后从里面走出来,全身裹的厚实,她一到冬天就浑身不舒服,走进来就拿手打了下小永宁,教训道:“坐好了!”
  小丫头立马坐直,板着小脸,一本正经。
  朱栩暗自摇头,这丫头不知道跟谁学的,皇嫂是真不容易啊……
  张太后坐下,焕儿也就安排上菜,没多久,热气腾腾的菜肴就布满桌子。
  “我要吃虾,我还要吃鱼……”
  小丫头腾的站起来,伸着双手就要抓向通红,冒着热气的大虾。
  张太后眉头一皱,筷子连连敲打在小永宁的手上,冷声道:“给我规矩一点!”
  小丫头扁了扁嘴,坐直身体,拿着筷子,艰难的夹着大虾。
  朱栩无奈,直接夹了一个给她,然后看向张太后道:“皇嫂,听说,你年后要宴请宗亲勋贵的命妇?”
  张太后没有什么胃口,脸色微微苍白,笑着道:“嗯,也是惯例,到时候解语也要来。”
  朱栩点头,道:“年后,朕也会召集天下官员进京,到时候也会让他们携带家眷,必要的时候也会封一些诰命,还要烦皇嫂再见一见。”
  张太后轻轻一笑,道:“这有什么麻烦,你尽管叫来就是。”
  朱栩笑着,筷子给张太后夹些吃的,道:“皇嫂多吃一点。”
  张太后轻轻点头,看着已经长大的皇帝,她心里也颇为感慨。她记得当时将他接过来的时候才三岁,小小年纪异常的镇静,后面的两年也非常平静,小家伙安安静静吃饭睡觉,不惹不闹。可五岁之后,她就拿不准了,小家伙的心思一套一套,令她都为之担忧。
  可谁能想到,转眼间,当初的小孩子已经长大,如今是君临天下的皇帝,还做出了令人刮目相看的功绩来。
  想着这些,她嘴角带笑,神色欣慰。
  朱栩没有注意到这些,又给李解语夹了一些,道:“不用拘束,都是一家人。”
  李解语轻轻嗯了声,她进宫也有不少日子,自然知道,皇帝与张太后非比寻常的叔嫂。
  按照礼仪,朱栩是要与宗室一起大宴,不过他向来讨厌这一套,命司礼监准备好赏赐,除夕夜挨个送去,以示恩裳。
  慈宁宫这边吃完休息一阵子,一群人又去刘太妃那喝了一次茶,以全孝道。
  子时过半,沉闷的钟声在宫里回荡,悠扬的传出宫外,这预示这崇祯四年的结束,走向了景正元年。
  现在是年休,京城的官员也难得松口气,倒是是百姓们都热闹非凡,处处张灯结彩,喧嚣不止。
  一连忙了几天,朱栩也难得没人来打扰,待在景阳宫里,静静的看看书,想想事情。
  礼部的朝报没有休息,接连登录了数个消息。
  比如信王请罪奏本的节选以及点评,朝臣恭贺改元的联名文章,皇帝大赦天下,朝廷再次减免西南几省赋税等等……
  景正元年,初六。景阳宫,凉亭内。
  姚青青,曹化淳,曹文诏,朱栩四人聚集在一起,正在‘涮肉’。
  边上已经空了两个酒坛子,不过亭子里的热度还在增加。
  曹文诏或许在军旅久了,嗓门粗大,语气颇为豪放,大声道:“皇上,不是我老曹吹牛,我的虎贲军,现在就算面对建奴的骑兵,我也敢一战!”
  朱栩喝的有点多,脸色发红,头脑还清醒,笑着指着他道:“你这牛皮吹的有点大,朕想相信都难……”
  曹文诏摆手,醉眼朦胧,强睁着双眼,嚷嚷道:“皇上,你没看过我们的演习,有空老曹请你见识一下,一千丈之外,大炮都能炸到,这么远的距离,足够我遏制骑兵冲锋,他们想要下马步战,再尝我老曹的短枪,这么一来二去,我三万虎贲军,干掉两万骑兵,绰绰有余……”
  朱栩一听就笑了,大明现在的火炮,守城还行,野战却不可,必须要放在高处开炮才有威力。
  朱栩这时心里一动,他一直放手让军器局研究,已经很久没有亲自去看看了。
  曹化淳秉持着身份,一直都颇为谨慎,没有多喝,他深知伴君如伴虎的道理。
  姚清清就放开很多了,她在风尘多年,脱了贱籍又苦等毕懋康十年,前些年生了孩子,总算有了归宿,最是感激朱栩。
  她听着曹文诏的酒话,仿佛又回到了景焕宫的日子,端着酒杯站起来,躬身向朱栩道:“贱妾感谢皇上再造之恩,请皇上满饮一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27/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