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断大明(校对)第97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70/1265

  听完,朱栩没有多说什么,直接道:“嗯,在议会那边过一下,仔细讨论,对了,你们的幕僚,现在也放到议会吧,成立一个部门,给他们一个官身,将来做的好,外放出去,我大明要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尽量放宽一些要求,不要那么刻板……”
  朱栩还没有说完,曹化淳从外面进来,站在门边,道:“皇上,曹变蛟总兵到了。”
第1164章
黄太吉境遇
  朱栩冲着曹化淳点了下头,看向毕自严等人,道:“嗯,你们说的,朕心里有数了。政策不要单个来,要以全局的眼光来看,可以有所区别,但必须是一盘棋来下。江西的事情,要吸取教训,朕已经收到几百本弹劾奏本了,为什么?还是认识不够,除了几个省站出来,大声喊反腐,其他省份还是默不作声,清风运动还是不够,要加大力度,各部门必须充分发挥权力的影响力,一定要让我大明的官员思想统一,必须与朝廷,与朕保持一致,还是那句话,先换思想后换人,不换思想就换头!”
  朱栩的话最后是杀气腾腾,毕自严等人齐齐抬手,道:“臣遵旨。”
  朱栩摆了摆手,看向曹化淳道:“让曹变蛟进来。”
  毕自严等人对视一眼,齐齐退了出去。
  曹变蛟与贺西廉一起进来,在御桌前单膝跪地,道:“臣曹变蛟(贺西廉)参见皇上。”
  两人身上还有甲胄,一举一动喀嚓作响,动作整齐划一。
  朱栩看着两人,微笑着点头,道:“平身,给朕说说倭国的事情。”
  曹变蛟起来,道:“回皇上,倭国那边签署了条约,倭国天皇的称臣文书很快就会到,贡品也已经装船。”
  贺西廉道:“皇上,从军情处的情报来看,倭国是内紧外松,九国岛悄悄聚集了兵力,正在加紧训练,对岛原的压力没有解除。江户那边震动很大,似乎在筹备海军。臣等认为,倭国包藏祸心,应该不会等太久。”
  这一点,朱栩不意外,看着两人,目光沉静一阵,笑着道:“这个是早有预料的,九国岛这颗雷要埋好了,倭国那边压住了,不到时候,不能让他们爆发。”
  大元帅府那边已经根据朱栩的计划制定了详细的策略,那就是在确定华夷秩序的前提下,压住倭国的内部矛盾,等待大明这边缓过气,让他们有足够的内耗,大明以最小的代价,吞并倭国!
  贺西廉道:“是。海军那边虽然暂时会离开,但已经制定计划,半年会在倭国附近海域演习,并邀请他们参与观察,遏制他们的冲动。”
  朱栩坐直身体,依靠在椅子上,心里一阵轻松。
  倭国是最后一块问题,解决了,大明周边就会有比较长的一段和平时期了。
  一切都在掌控中!
  朱栩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来,看着曹变蛟,贺西廉两人,道:“嗯,这件事你们盯着。谨昇,你先去帅府待一阵子,老曹时常跟朕抱怨,谁你们曹家三代一个没有。另外就是,帅府构建还不完善,你去了多出出主意。贺西廉,锦衣卫那边会不断的将涉及军事方面的情报机构,人手转移给帅府,你要做好准备,不要出乱子,锦衣卫那边……你也盯一下。”
  贺西廉神情微动,会意的躬身道:“是,臣明白。”
  朱栩的话是含而不露,这锦衣卫在他的手里已经很多年,膨胀到什么地步,朱栩心里都没底,必须要进行拆分,有所制约。
  朱栩没有与曹变蛟等人多说什么,让他们写个详细奏本,便挥退他们。
  “该集中一下精力了。”朱栩看着门外,低声自语。
  经过两年多的准备,大明的内务,是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了。
  今年是景正三年,历史上的崇祯九年,算算时间,还有八年。
  与此同时,从大明京城直线往北,到蒙古的库伦城,再直线往西,是偌大的漠西蒙古的地盘。
  和硕特部现在是漠西盟主,号令诸多部落。他们不止面对俄罗斯的人东进,还有内部的争锋。
  准噶尔随着和硕特征讨哈萨克回来的路上,蒙古人在前面,还有一队扎眼的女真人,迤逦的跟在后面。
  马车里,黄太吉盘腿坐着,随着马车一摇一晃,漫漫长路的回军准噶尔。
  他的眼帘一开一合,仿佛睡着,又仿佛刚醒,气息急促,两鬓已白,如同一个老人。
  图尔塔骑着马,跟在黄太吉马车边上,一脸尘土,望着走在前面的准噶尔大军,神色莫名的难受。
  想当初,他们大金国是何等威风,猛将如云,将士用命,何时这么落魄,将无两个,士气低落,要跟着别人打仗,走在末尾,如同丧家之犬!
  他们女真人还好,都紧跟着他们的大汗,但是那些从科尔沁各地带来的蒙古人,已经被准噶尔用联姻,委任等各种方式拉拢,已经慢慢的融入了准噶尔。
  他们到底是蒙古人,很容易被接受,但是女真人不同,他们有世仇,外加女真人一度强大到让蒙古人胆寒,自然分外警惕,只把他们当做一把可用的刀。
  图尔塔走了一阵,心里倍感凄凉,看着马车,走近一点,道:“大汗。”
  马车里没有一点动静,仿佛黄太吉已经睡着了。
  图尔塔心里担忧更多,黄太吉的身体近来很不好,总让他不安。
  黄太吉并没有子嗣,爱觉新罗家没有后代了。
  这可怎么办?
  图尔塔心里忧虑丛丛,本以为黄太吉已经睡着,刚要离开,黄太吉忽然出声道:“图尔塔,进来吧。”
  图尔塔一怔,旋即道:“是。”
  他跳下马,上了黄太吉的马车,坐在黄太吉对面。
  这么一看,图尔塔心里更加沉重。现在的黄太吉,面色蜡黄,双眼凹陷,发丝须白,倚靠在厢璧上,眼帘不断的眨,似乎相当费力。
  黄太吉看着图尔塔,微笑着道:“想说什么,就说吧。”
  黄太吉的笑容在图尔塔看来,简直是回光返照,惨淡异常,他脸色痛苦,低着头道:“大汗,我们马上就要回去了。”
  “回去?”
  黄太吉看着图尔塔,眼神一怔,接着抬起头看向右侧的窗口。
  窗帘飘动隐约可见外面山峦叠张,山水千里,迢迢不可渡。
  “回不去了……”黄太吉眼神复杂一闪,声音含混的说道。
  图尔塔没听清,却也没有开口问,一脸沉重。
  黄太吉目光落在他身上,突然的道:“你想家了?”
第1165章
最后的安排
  图尔塔看着黄太吉枯槁的笑容,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
  他们女真人不是蒙古人,他们不习惯在大漠,草原里挣扎,他们已经习惯了住在城里,习惯了美酒美食,更习惯了胜利。但是,现在一切没了,人心疲惫,毫无士气,自然就思归了。
  但是,图尔塔说不出口,尤其是黄太吉这副模样的情况下。
  黄太吉微微一笑,道:“不必紧张,其实,我也想回去。”
  图尔塔低着头,还是一言不发。
  能说什么?准噶尔能保住他们,不移交给明朝已经是最大努力。别说准噶尔不会允许他们离开准噶尔汗国,就是一路上,也是无数明朝一边的人会吞噬他们,最重要的是——他们也无处可回。
  黄太吉咳嗽一声,轻叹了口气,目光幽幽的看着前面,道:“这些年,我将我们与明朝的成败反反复复想了很多遍,我想到了一些,我们的失败在于,明朝皇帝的睿智与强势,他次次都占了先机,让我们屡战屡败,从沈阳撤退,再到科尔沁,再到准噶尔,看似是明人步步紧逼,要将我们赶尽杀绝,实则上,这不是他们追着我们不放,而是我们不巧的都走在他们的既定战略上……”
  黄太吉尽管面容枯槁,仿佛油尽灯枯,但精神特别好,思维清晰,嘴角甚至还带着笑容,慢慢的说道:“我们是在一个不合适的时间败了,若是我们胜了,一切都会反转过来。”
  图尔塔终于插上话,道:“是,就如大汗所说,明朝的皇帝看的更远,若是他能像大明那些朝臣一样,我大金不会沦落至此。”
  黄太吉脸上笑容更多,旋即轻叹道:“是啊。我有时候经常在想,若非我们是敌对,一定会成为很好的朋友,对月赏花,对天谈地,当是人生畅事。”
  图尔塔不知道黄太吉要说什么,默默的没有接茬。
  黄太吉目光又转向图尔塔,道:“听说,代善,多尔衮现在在安南,过的还不错?”
  图尔塔道:“是。几位贝勒都在那,我女真大部人也在那里,拥着着一大块地盘,明人没有多少限制。”
  黄太吉眼神露出一丝嘲讽的笑容,道:“你看不穿,不代表多尔衮,代善他们看不穿。明朝那位皇帝向来不会无的放矢,他一贯行事是物尽其用,丝毫不浪费,看着吧,很快就要用到他们了。”
  图尔塔跟不上黄太吉的思绪,只能陪在一旁。
  黄太吉突然又咳嗽一声,眼帘眨了下,旋即就缓缓闭上,好久没有说话。
  他们到漠西,情势没有他们预想的好,反而相当复杂,尤其是蒙古部落联合向大明投诚,将他们的境遇一下子拉入深渊,沦为漠西蒙古相护征伐的先锋,损兵折将,不断消耗,还毫无反抗之力。
  图尔塔看着黄太吉,担心都在脸上。
  他们大金国的国运现在全系黄太吉一身,如果他出点事情,几万人立刻分崩离析,任人鱼肉!
  这种情况,图尔塔是万分不希望的。等了一阵,见黄太吉还无声无息,他心里陡然不安,忍不住的想要伸手去试试黄太吉的鼻息。
  就在这个时候,黄太吉突然睁开眼睛,看向图尔塔,目光直直,分外有神,道:“图尔塔,我如果让你带人投奔多尔衮,你能做到吗?”
  图尔塔神色大惊,看着黄太吉说不出话来。
  这不是被黄太吉突然睁开眼吓到的,而是,如果要去投奔多尔衮,就要先向明朝投降,这是黄太吉以前绝对无法容忍的。
  图尔塔看着黄太吉,怔怔的道:“大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70/126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