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1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7/485

  这一个半月里,周斌几次来田径场,看到叶钦的训练量几乎都有些咋舌,而且很多训练习惯完全是颠倒着打乱来的。
  “还不能松懈。”聂方平直接走到了叶钦面前,摇了摇头,从确定了以赛代练和边赛边练的训练模式之后,叶钦的训练状态和效果都很理想。
  4月18日,南宁田径大奖赛。
  男子200米,20秒78;男子400米,46秒66;
  4月23日,桂林田径大奖赛。
  男子200米,20秒72;男子400米,46秒43;
  5月23日,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
  男子200米,20秒69;男子400米,46秒21。
  从三次比赛的成绩上来看,基本上叶钦一直处于明显的上升和进步,而且不是一个单项,也不是有起有落,而是一直在上升。
  这对于运动员的状态提升和稳定,明显是非常的有效果。
  唯一让人感觉到有些不太合适的地方,就是看着叶钦的体能似乎有些跟不上。
  每次比赛叶钦都要跑两个项目,3场比赛其实就相当于6场,再加上预赛决赛,这个强度已经是很密集了,而且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项目对于体能的消耗和要求,比起百米或者110米栏这类项目,几乎可以说压力是成倍的增加,对于身体体能的要求更为苛刻。
  叶钦在此前的一年时间里,整整一年也不过就是比了三场正规的比赛,而现在不过是半年的时间,已经超过了去年一年的比赛数量。
  在以赛代练的模式里,顶尖的职业运动员,一年参加正规大赛基本上都是在15场到20场这样,叶钦现在的比赛强度虽然还有不如,但两个项目一起参加,其实已经达到了职业运动员的一半。
  而且回到新庄训练基地之后,尽管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已经过去了一周多的时间,但叶钦并没有完全恢复过来。
  其实聂方平知道,虽然突然在两个月的时间里参加了三场大赛,对于叶钦的体能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但最大的考验其实并非来自于这里。
  而是训练安排、手段选择、技术改进和具体要求上,完全打破了他一年多以来熟悉的模式和方法,给机体(肌肉、神经系统、素质、能力、技术等)以新的刺激,使得叶钦跑的技术、力量和其他体能方面都有很大变化。
  “现在离世青赛也就一个月的时间,我的训练计划还有二十天时间。”看到周斌扶着叶钦走了过来,聂方平朝对方解释了一句。
  从和温同师确定了以赛代练的训练模式之后,4月份和5月的三场比赛,就被聂方平纳入到训练体系中来,进行了一次为期百天的训练计划。
  周斌听到聂方平的解释,也没有太往心里去,反而看了眼被他搀扶着的叶钦,笑道:“叶钦,听到没有,你还有二十几天的罪好受!”
  “呼呼……”
  叶钦急促的呼吸声依旧没有平静下来,胸腹不断快速起伏,听到周斌的话后,勉力笑了笑,“前面八十天都熬过来了,周指导,你放心吧,我怎么也得把这最后的二十天熬过去。”
  “那就加油啊!”周斌笑着回了句,轻轻拍了拍叶钦湿漉漉的后背。
  其实在世少赛的时候,他就已经看出了叶钦这个少年的性格坚韧,但最近叶钦的训练强度和比赛强度确实很大,他虽然并非主管教练,也没有插手叶钦训练计划的想法,但作为世青赛的领队,当前能够参加田径世青赛的运动员就那么几个,其中短跑项目更是只有叶钦一人,他实在不想出什么幺蛾子。
  “行了,你还让周指导扶着你,自己去走一圈。”
  看到周斌扶着叶钦走了回来,聂方平拍了拍叶钦,让他自己继续沿着跑道慢走一圈,进行肌肉和身体的放松。等这一圈走完,还要去训练基地的理疗师进行肌肉放松按摩。
  新庄训练基地这边也有理疗师,虽然大部分技术好的已经去了燕京,服务即将要参加奥运会的国手们,但训练基地内的其他理疗师的水平也不差。
  “还是差了一些啊,选拔赛没能跑到奥运会的达标成绩。”看着叶钦慢慢悠悠地活动着手脚,绕着跑道开始进行身体的放松,周斌有些感叹地说道。
  “国内没有比赛了。”聂方平听到这话也是低头轻声叹了口气,“200米已经达到了B标,可惜杨耀已经跑出了A标,叶钦想要参赛也只能跑个A标出来。400米的话,反而有希望,毕竟最近一年以来,国内还没有人进46秒的。”
  这两个多月以赛代练、边赛边练的效果其实很显著,为此他还制定了一个百日的训练计划,但可惜的是,叶钦只参加了三场国内的比赛,一时间国内已经没有其他比赛了。
  国际上的大奖赛邀请赛倒还有不少,刘阳宇现在就在欧洲参赛,以赛代练,积极备战奥运会。但叶钦之前在国内参加的比赛太少,积分不够,成绩不够,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比赛继续参加,只能重新又回到新庄训练基地继续开始埋头训练。
  按照国际奥委会的规定,一个国家的田径运动员想要参加奥运会的个人项目,必须要在近一年的正式的大赛中跑出符合条件的达标成绩才能够获得参赛资格。
  其中达标成绩又分为AB标准,A级标准的意思就是一个国家如果有人能够跑出达到A级标准成绩的运动员,将可以获得三个成绩达到A级标准的参赛名额。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人能够达到A级标准,那么按照B级标准,但B级标准一个国家只有一个名额。如果AB级标准都达不到,则该项目就没有参赛资格。
  另外田径比赛里的接力项目,则是选拔近一年以来全世界范围内成绩最好的十六支国家接力队参加比赛。
  像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100米的A标成绩是10秒21,B标成绩是10秒28,男子200米的A标成绩是20秒59,B标成绩是20秒75,男子400米A标成绩是45秒55,B标成绩是45秒95。
  在5月23日的全国田径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中,叶钦200米跑了20秒69,男子400米跑了46秒21。叶钦的200米已经达到了奥运会男子200米B标的资格,但是因为前面杨耀已经跑出了一个A标成绩,获得了三个参赛名额,叶钦想要再参加该项目,就必须要达到A标成绩。
  而在男子400米项目中,近一年以来,国内选手,还没有一人跑出达到奥运会B标的成绩,只要叶钦现在能够跑出B标的45秒95,基本上就能够代表国家队参赛。
  “时间上还来得及,就看最后这次世青赛叶钦的表现了。”
  周斌内心也多少有几分希冀,虽然奥运会选拔赛已经过去了,但是只要叶钦能够在奥运会前仍旧在200米和400米跑出达标成绩,依旧可以代表国家队参赛。
  因为田径项目达标的人太少,即便是奥运会选拔赛已经过了,只要能够成绩达到参赛资格,代表国家队去参赛几乎是班上钉钉的事情。而叶钦能够跑出奥运会的达标成绩,按照周斌对之前几次世青赛的观察,基本上也都是能够拿名次的成绩。
  “周指导,叶钦应该能进国家队了吧?”
  “还是要再多参加一些比赛,成绩稳定了,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周斌有些诧异地看了一眼聂方平,“聂教练,怎么说起这个了?”
  国家队对于很多选手来说,说好进也好进,说难也难。但叶钦进国家队在周斌看来这是肯定的事情,所差的不过是叶钦缺乏足够多的比赛成绩。世少赛和城运会让叶钦引起国内田坛的关注,全国室内锦标赛临州站的成绩也足够醒目,但这些成绩说实话还不太够。
  像男子百米运动员陈海,从99年开始就是全锦赛男子4×100米接力冠军,2000年是全国大奖赛羊城站的百米冠军,全锦赛冠军,破全国大运会百米纪录,2001年中日室内田径对抗赛男子60米冠军,东亚运动会百米亚军,再一次蝉联全锦赛百米冠军。这样显赫的成绩才在2002年入选国家队,在亚运会拿到了男子100米的季军。
  “以赛代练的效果不错,三场比赛,我能感觉到给叶钦带来的强度和压力,还是很刺激到他的状态。叶钦也快高中毕业了,我能够带他的时间也不长,我的计划是,在后面一年的时间,等叶钦的成绩再好一点,积分够了,就开始去国外参加一些国际上的比赛,这样有利于他的成长。”聂方平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这是对的,聂教练,你考虑的真是够长远。”
  周斌点了点头,瞬间就明白了聂方平的意思。他之前也和聂方平聊起过这几个月叶钦突然参加这么多比赛,还是受到了孙潮生教练的影响,他带领刘阳宇不断参加国外大赛的经历,树立了很好的标杆。
  运动员要去国外比赛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除了成绩达到要求外,还有灵活的语言,公务签证,外事支持,经费等等问题。
  “要是这次世青赛,叶钦的成绩够理想,那基本上就没什么问题。当然,如果能够达到奥运会的参赛标准,不用我多说,那你就是想跑都跑不了了。”
第一百六十四章
格罗塞托
  “嚯,这建筑风格跟国内确实完全不一样啊!”
  7月9日,意大利格罗塞托市的一条公路上,一辆大巴车缓缓穿过外城区。
  聂方平看着眼前的迥异于国内的西式建筑,土黄色的砖石尖顶房屋透露着一股子历史余韵,远处高大的教堂依稀可见,不由有些感叹道。
  “聂教练,这还是您第一次来国外吧?”
  前排的座位上,周斌笑着回头看了眼身后的聂方平,从罗马机场下机后,一行人上了直接开往格罗塞托的大板车,这一路上聂方平一直左顾右盼,兴致颇高,偶尔看到了一些陌生的建筑,嘴里不时发出啧啧有声的赞叹。
  “还真是第一次,这会要不是周指导你把我加入团队名单,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有机会呢?”
  聂方平笑了笑,他一直就是个普通的体校教练,大部分的时间都呆在海西省,有限的几次,也不过是国内的比赛跟着跑了几个城市,骤然来到国外,一切看在眼里还真有点稀奇。
  当初想要送叶钦去参加世少赛的时候,赵有成教练就曾经打趣过他,说他没出过国。而去年的世少赛也因为当时国内特殊情况,名额有限,他也没有跟队随行。
  反而是这次的世青赛,作为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两个项目都有机会夺牌选手的主管教练,聂方平终于搭上了这趟飞往意大利的航班。
  格罗塞托市是一座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地区的城市,也是意大利格罗塞托省的首府。格罗塞托也有自己的机场,不过是军用的,民用的话只接待私人飞机或者私人包机停靠,中国代表队一行人并没有享受这样的优待,这时候的公务出行也不过是经济舱飞到罗马,然后再转道前往格罗塞托。
  “叶钦,你看看这建筑,是不是很有古典美,这就是历史,有点像永定土楼啊。”在大巴车驶过一条河边时,聂方平指着和中间一个圆形建筑,笑着朝叶钦说道。
  “教练,这除了颜色,哪里像了?!”
  叶钦看着聂方平颇为兴奋的神色,一时间也有些无奈,从飞机抵达意大利之后,聂方平的神情就有些亢奋,他都很难想象,一个五六十岁的人,在到了意大利之后竟然一反常态,对着周遭的建筑和各种新奇事物充满了好奇。比起他去年世少赛的时候,第一次出国前往舍布鲁克还要兴奋。
  这一下飞机,因为长途飞行和时差的关系,其他人基本上精神多少都有些萎靡,只有聂方平沿路欣赏着异域风情,看得津津有味。
  其实这里面一方面是聂方平的情绪比较高,另外一方面,也是聂方平在用自己的方式,希望叶钦稍微变得松弛一些。
  这是他第一次带叶钦出国比赛,虽然嘴上不说,但言谈举止间的一点点异样,还是暴露了聂方平的内心状态。
  “嘿嘿,聂教练,等以后有机会了,你还可以去欧洲很多国家都看一看,不过啊,我就怕你以后出国多了,飞机坐到吐,请你你都不乐意出来了!”
  看着聂方平难得的流露出这般兴奋的状态,周斌不由笑了起来,上次他和聂方平两人交流过,等叶钦进入国家队,尽可能出国参加比赛,那时候聂方平作为交流,哪还少得了这样的机会。
  “那不能,我在海西省缩了一辈子,好不容易有机会出来看看世界,肯定要把握住机会。”
  聂方平摇了摇头,目光看着车窗外的风景,那眼里似乎藏着的不止是对于国外陌生事物的好奇,还有着其他人所未能察觉的心思。
  世青赛是第一站,后面,还会有很多……
  格罗塞托的建筑风格很多地方,和叶钦在舍布鲁克见到的有点类似,只不过看着感觉更加有年代感,而且可能是当地建筑材料的关系,放眼望过去,大部分建筑都透露着一股土黄色。
  但这座城市并不让人觉得落后,反而是将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精美艺术完美结合的城市,罗马式建筑风格和哥特式建筑风格随处看见。
  其中刚才远远路过的美第奇城墙和格罗塞托大教堂高高矗立的钟楼,仅仅只是匆匆一瞥,都让人极为印象深刻。
  2004年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的举办地点,就是在意大利的格罗塞托。
  田径世青赛到04年刚好是第十届,比赛的时间是7月12日—7月18日,为期5天的比赛,赛程安排上基本和世少赛类似,总共有168个国家共1261名运动员参赛。
  这次世青赛中国派出了一支50人的参赛队伍,其中运动员31名,其他的领队、教练和相关工作人员19人,规模上比叶钦参加过去年世少赛大得多,因为马上8月份奥运会在即,其中还有部分工作人员和教练员,在世青赛之后,会直接转道去雅典。
  大巴车穿过了城区外的街道,有很多地方并没有进入,格罗塞托内城区有不少旅游景点,并不让汽车通行,一路兜兜转转很快也就抵达了赛场附近的一家酒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7/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