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8/485

  这是主办方已经安排好的入驻地点,艾尔伯格圣洛伦佐酒店,一座外观看上去有点像很多国内大学宿舍楼的建筑。里面的设施和条件却颇为高档。
  这次世青赛的吸引了全球一千多名年轻运动员前来参赛,对于一座人口不过八九万的旅游城市,还是十分盛大的节日。主办方在这方面也投入了不小的资金,而且因为格罗塞托城市比较小,基本上入住的各个酒店都能够比较及时的赶到赛场。
  在酒店和入驻酒店的众人的安排下,叶钦和其他运动员都在简单地吃了点东西之后,直接回到房间休息倒时差。
  这次他的室友是男子110米栏的跨栏选手,也是姓刘,但不是刘阳宇,而是来自苏南省的选手,名叫刘力路。一个颇为腼腆的男生,个头比叶钦大概高个几公分。跨栏选手选材上,除了短跑项目的爆发力,速度素质外,普遍都会偏向于身高腿长柔韧性较好的运动员。
  一路从抵达开始便颇为兴奋的聂方平,这个时候脸上也露出了几分疲态,毕竟已经上了年纪,虽然第一次出国多少有些兴奋,但到了现在下了车进入驻地之后,基本上也离开先行休息。
  隔天一大早,27名有参加男女各个项目的运动员便再次被召集在一起,前往此次世青赛的比赛场馆看场地和做一些适应性的训练。
  7月12日世青赛开幕,当天便会有女子5000米和男子10000米的比赛拉开帷幕,中国选手里男子一万米是没有人参加,但是女子5000米,自九几年东方神鹿破世界纪录拿奥运冠军之后,还是出了很多有潜力的女运动员。
  “大家等会尽量统一行动,跟随好领队和各自的教练。”
  临出发前,周斌朝众人又再次嘱咐了一番,还指了指队伍当中一个身材颇为壮硕的女生充当众多选手们代表队队长。
  叶钦站在队伍中间看着那名女运动员,他和对方并不熟悉,但还是知道这名女队员的履历,抛开国内获得的成绩不算,光是在国际赛场上,她取得的成绩就比在场其他所有运动员都要来得亮丽得多。
  马樰珺,1985年出生,女子铁饼运动员。
  尽管年龄不大,但已经先后参加过众多国际性赛事,她是2001年在匈牙利德布勒森举办的世少赛冠军,2002年牙买加金斯顿世青赛冠军,也是本届世青赛中国代表队的夺金点,女子铁饼项目冠军的有力争夺者。
  离开了艾尔伯格圣洛伦佐酒店,一行人在随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很快就到了本次世青赛举办点,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
  这是一座完全露天的体育场,比起叶钦在国内曾经见过的海螺体育场和贺龙体育场那种四面都被座位所围拢不一样,反而和他参加世少赛时看到的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差不多。只不过,比起舍布鲁克大学体育场,眼前的这座体育场的看台上的观众席明显多得多,有超过一万个座位。
  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是意甲球队格罗塞托足球俱乐部的主场,在1960年罗马夏季奥运会时,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曾举办过多次足球预选赛。同时,这座体育场也举办过2001年欧洲青少年锦标赛。
  穿过门口的铁门,进入体育场后,明显就可以看到此时体育场内有着众多来自世界各国的参赛选手。
  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中间的草坪绿意盎然,白色的边界线中场禁区线依稀可见,东西两侧的球门已经拆除,用于这几天将要进行的铅球,铁饼等田赛项目使用。
  体育场的跑道颜色是不是他常见的橘红色,而是带着几分灰白的浅蓝色。虽然格罗塞托是地中海气候,但在七月份的夏季,气温依旧不低,这样的冷色调跑道叶钦看着竟还觉得有些新鲜感。
  田径内人很多,尤其是跑道上,来来往往奔跑的人影几乎都没有停下来过。
  百米起跑线前,各个人种肤色的选手都等在旁边,等待着进行起跑练习,往往一组三四名选手跑完之后,第二组马上就跟上。
  有过世少赛的经历,叶钦知道这样的适应场地训练不能缩在身后,在其他选手跑完之后,他在后面马上就跟着一起开跑。
  大型的田径比赛很多时候就是这样,尤其是国外的很多室外场地提前一天会给运动员做下适应性训练,几乎乧是人挤人的。
  场地内只有一个田径场,没有单独的热身跑道,想要训练,就得大家都在一起。
  有些室内赛的比赛场地,因为跑道有限,更是密密麻麻的,几乎都没有什么可落脚的地方。
  一般说来,只有那种特别大型的田径比赛或者运动会,比赛场地是大型的体育场馆,才会有室内检录前的热身跑道,场馆内的田径赛场也有工作人员安排得井井有条,甚至奥运村这些地方还有单独的田径场提供运动员日常的训练等等。
  而在意大利的格罗塞托的世青赛,明显没有这样的条件。一千多名选手里,即便只有一半的径赛选手,也超过了五百人,在一天时间前前后后,跑道基本上人就没有空过。
  “跑了几趟呢?”
  叶钦在百米起跑线做了几组起跑练习之后,又在弯道上跑了几次弯道的加速跑,差不多慢慢的也就停下了脚步。正好看到自己的室友刘力路在旁边休息,走了过去和对方打了个招呼。
  两人之前并没有见过几次,但在意大利被分到了一个房间,抬头不见低头见,又是年轻人,都是队友,很开也就是熟悉了起来。
  当前国内男子短距离的径赛项目,男子110米栏选手里最顶尖自然是刘阳宇,但除了他之外,也有不少其他选手成绩都还不错。刘力路的110米栏水平在14秒左右,参加世锦赛奥运会自然是不够格的,但世青赛这个级别的比赛,来见见世面还是可以的。
  “人太多了,就跑了两趟。”
  刘力路摇了摇头,体育场的直道上只有两个道次摆放了栏架,除了110米栏的选手之外,还有女子400米栏,以及男女400米栏的选手共用。
  他是110米栏的选手还好,基本上跑前面几个栏,练下起跑加速和上栏就可以,那些400米栏的选手,因为场地条件的缘故,没办法进行长距离的适应训练,只能跟着大概练练跨栏,找找感觉。
  像叶钦也是这样,他几乎没办法完完整整的跑一趟200米和400米,只是大概的让身体找找感觉,熟悉下场地也就是了。
  “嗨,伙计们,你们好!”
  正在叶钦和刘力路两人站在跑道旁边说话的时候,一个穿着黄色短跑服的黑人选手也在他们身边停了下来,看着到叶钦望向他,顿时咧着嘴笑了笑。
  “嗨,你是牙买加人吗?”叶钦看了看对方短跑服上的国旗,开口用英语问道,“那你认不认识尤塞·博特?”
  叶钦的英语口音很重,是典型的中式英语,这一年多来他上课虽然少,但一直没有把英语放下,甚至还有加强了一下,虽然算不上溜,但其实初中高中的英语学得过得去的话,很多口头表达是够了的。
  对面的黑人青年皱着眉头仔细听了听,似乎费力,但也大概听明白了叶钦说的,笑着回答道,“没错,伙计们,我是牙买加人,我叫雷马德·罗斯,一个男子百米运动员。你说尤塞·博特,当然,那是我们牙买加的明星,我当然认识。”
  黑人说话语速很快,人也很活跃,叶钦只是勉强听懂了一些,但大概也明白对方应该是认识尤塞·博特。
  “那他这次有来参加世青赛吗?”
  叶钦接着朝对方问道,他方才进入田径场之后,就有留心观察了一下,本以为今年的世青赛还可能会遇到尤塞·博特,但左右四顾,并没有在众多运动员中看到对方标志性的身高。
  从去年世少赛之后,叶钦就一度想再遇到尤塞·博特这名牙买加选手,上次世少赛对方轻易的碾压了自己,一年的时间他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叶钦很想看看对方现在的水平是多少。
  “世青赛?”名叫雷马德·罗斯摇了摇食指,“不不不,尤塞·博特没有人参加,嗨,他可是2002年世青赛的200米冠军,我听说他正在备战奥运会。”
  “也是,他应该是备战奥运会了!”
  叶钦点了点头,以尤塞·博特的水平,自然是轻松达到奥运会参赛标准的,甚至说不定能够参加决赛或者拿到名次。
  下个月就是雅典奥运会,对方又已经拿过世青赛冠军,放弃这场比赛全力备战奥运会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嗨,伙计们,我的先走了,希望大家有机会赛场再见!”雷马德·罗斯看了看叶钦和刘力路两人,挥了挥手打了个招呼,跑向了远处。
  “回见!”叶钦同样笑着招了招手。
  直到雷马德·罗斯这名牙买加黑人选手笑着招手离开后,一旁的刘力路才反应过来,看着叶钦眼里闪过几分诧然。
  “那个……叶钦,你很大胆啊!”
  “嗯?什么意思?”叶钦看了看刘力路,有些不太明白对方的意思。
  “这么蹩脚的英文你也敢跟人家开口啊!”刘力路笑了起来,他觉得他的英语比叶钦要强上不少,可能是来自于城市的缘故,接触英语早,口音至少没有叶钦那么重,但来了国外基本上都很羞涩,不太敢开口和人交流。
  叶钦被刘力路这么一说,也忍不住有几分愕然。
  他还真没意识到刘力路说的这个问题,他开口和人说英文一直都没有感觉到有什么心理障碍,今年至少他还能完整的说几个句子,也能够多听懂不少内容,去年和那个牙买加少年交流的时候,那才是有点牛头不对马嘴,两人交流起来几乎有点手脚并用的意思。
  事实上随着一场又一场的比赛,叶钦自己都没有发现,改变的不止是他的生活,还有他的心态,他已经有了自信去坦然面对陌生的人和事。
第一百六十五章
世青赛开幕
  7月13日上午。
  卡罗泽基尼奥林匹克体育场,可以容纳一万多名观众的看台上,座无虚席。
  2004年第十届世青赛开始之后,除了来自本地格罗塞托市的观众,还有大量周遭其他地区的观众都一同涌入格罗塞托,甚至其中不少正在意大利旅游的田径爱好者也来到了体育场内观看比赛。
  世青赛的级别虽然比不上世锦赛,但两年一届的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还是让整个格罗塞托的市民情绪高涨,极为沸腾。
  在欧洲很多小城市都有着很特殊的体育传统情节,每年有很多场比赛,社区的、城市之间的、全国的都有,也因为如此,比赛也就成了非常重要的训练方式。
  尤其是一些社区之间和街头的比赛,场地简单,但不论是运动员还是场边的普通观众,大家的参与度都非常高。
  聂方平站在体育边的,看着体育场内密密麻麻的观众,有很多热情的观众甚至没有座位,也尽可能朝前面挤了过来,心中不由微微有些感叹。
  从抵达意大利之后,第一次出国的所见所闻虽然可能有些偏颇,但国外欧洲这边关于田径赛事的热情,倒是真的高。
  现在国际田联的很多黄金联赛和大奖赛都是被一些传统的田径小城所承办,甚至他还耳闻,不知哪个国家来着,有一个小城镇每年还定期举行一场国际性的撑杆跳大赛,吸引了世界各国的撑杆跳高手们前往参赛。
  相比起欧洲很多地方的体育氛围,尤其是在田径方面,国内无疑是差了不少。除了一些全民动员起来的大型运动会外,单纯的田径比赛,真的特别喜欢看的人不算太多。
  其中一个是宣传,长久的氛围并没有人去培养,另外一个就是选手们的个人实力,有兴趣看田径比赛的观众多少对于田径都有所了解,很容易以国际上的最高水平,来和在国内看到的水平做比较。心生无聊,几次失望之下,也就大大较少了对于观众们的吸引力。
  “聂教练,你觉得叶钦的状态怎么样,有没有机会争夺奖牌?”
  看着叶钦和其他选手走上了男子400米预赛的跑道,感受着旁边两侧观众响起的欢呼声,周斌微微侧着身打量了聂方平一眼,笑着问道。
  7月12日,世青赛正式开幕。
  在开幕当天进行的女子5000米和男子10000米的比赛当中,来自埃塞俄比亚的梅塞里·梅卡姆和来自乌干达的博尼法斯分别获得了各自项目的冠军,成为了当晚最瞩目的焦点。
  而赛前被中国队看好的选手孙维维,在女子5000米的比赛中,发挥不尽如人意,只拿到了第四名,无缘奖牌。
  中国代表队争夺奖牌的机会少了一个,剩下的虽然也有几个点,但周斌肩上的压力还是很大。
  同他一样,刚来意大利的那两天聂方平的精神还颇为振奋,但随着比赛的临近,聂方平也又渐渐的恢复到了以往的冷静。
  他毕竟不是年轻人,年龄到了一定阶段,可能开始对于很多东西会有那么几分好奇感,但还是能够分得清楚面前事情的轻重急缓。
  “不能说完全没有机会。”
  听周斌这样问起,聂方平微微挑了下眉,并没有什么敷衍,而是很直接地说道,“但其他选手的实力和水平也不可小觑,先观察看看叶钦400米的表现和状态,说不定后面得有说取舍了。对了,这次预赛里,叶钦可就遇到了一个老对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8/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