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6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63/485

  “手臂,这边,肌肉很胀。”叶钦拿起双手的胳膊左右指了指,然后又拍了下腿部,“小腿感觉还好,大腿,一样有些酸胀,另外就是臀部,以及腰部,都感觉到酸涩,后背的话……”
  叶钦微微伸展了一下肩膀,耸了耸肩胛骨,接着说道,“感觉还好,没有太大感觉,不过,腹肌,我能够感觉好像比以前要硬实了一些。现在总体感觉就是疲惫,不是那种力量耗尽的疲惫,我觉得自己还有力气,但身上的肌肉给我一种酸痛的感觉。”
  “OK!你可以先休息一下,我们待会再进行下一组的训练。”
  兰迪·亨特尔满意地笑了笑,转而和身旁的的中年男子道:“陈,麻烦你记录一下,爆发力训练的第五天,叶钦的肌肉和身体的反应很大。”
  “好的,兰迪教练。”
  陈中州笑着点了点头,他今年三十岁出头,是队里安排他给兰迪·亨特尔做助理教练,他从体育学院毕业,也在体校和地方队工作过几年,能成为兰迪·亨特尔的助理教练,还能够参与到对叶钦的训练,他很珍惜这样的学习机会。
  运动员的名声看赛场上的名次和成绩,教练员的名气,则来自于手底下出了多少优秀的运动员。能够跟随顶尖教练学习,并且参与优秀运动员的训练,这对于有志于从事教练行业的人来说,都是难得的机会。
  拿起准备好的本子,开始记录叶钦的训练效果反馈,整个本子上,上面是密密麻麻的表格,各种训练方式,训练内容,都精细化到了每一组完成的时间。几分,几秒,十分细致。
  每一天叶钦的训练,陈中州都需要记录详实的数据,以及运动员生理和心理反应,这不止能够直观的反应一个运动员的受训情况,还能够为后来训练其他人进行佐证。
  成为体育教练,要么就是运动员出身,退役后转行,通过自己丰富的职业生涯和受训经验,完善巩固,然后传递给训练的运动员。另外一个,就是跟随其他教练吸取执教经验,自我总结学习,通过自己对于运动员的训练,再进一步积累。
  “叶钦的训练反应比我想得要大,等基础力量和专项力量训练完成一个周期后,我开始要进行下一步的技术训练。”
  叶钦休息之后,兰迪·亨特尔思索了一下,转而把自己后面的训练计划跟陈中州说了一遍。
  “技术训练是可以,不过,侧重点是否还是放在专项的力量上,我看叶钦的爆发力还是偏弱。”陈中州放下手里的笔,翻看了一下手里笔记本的后面几页,开口回答道。
  “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有几个,一是改进起跑技术,叶钦在这点上还有着非常大的进步空间,如果能够得到最佳的效果,我觉得叶钦很快百米就能跑出10秒50以内的成绩。目标方式的话,应该放在改进起跑器设置,加大前七步的步长以争取前15米获得最佳时间效果,这是百米运动员经常训练的重点,叶钦虽然不跑百米,但200米一样适用。”
  兰迪·亨特尔思忖了一阵,接着说道,“至于说的侧重点的问题,陈,爆发力当然是重中之重,但不用急于一时,只要按着训练计划走,以叶钦的年龄,两三年之后,会得到十分巨大的进步。”
第二百二十六章
训练开始(下)
  “是我太心急了。”陈中州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别担心,年轻人,我们没有批评你的意思。你的顾虑我能理解,这不是你一个人的观念,这是当前的主流训练理念。其实短跑训练,爆发力绝对是最重要的,美国的短跑项目也主要在针对于这一方面,像之前的世界纪录,莫里斯,他就是其中的典型。他是百米世界第一,但200米成绩,哼哼,还不如现在的叶钦。我们需要平衡这两方面。发挥优势,弥补短处。”
  “扬长避短?”陈中州大概听懂了兰迪·亨特尔的意思,笑着用中文说了一个成语。
  兰迪·亨特尔露出一丝不解,在陈中州的解释下,笑着道:“是这个意思,叶钦的优势应该要足够的发挥出了,我很期待叶钦在400米和200米上的表现。即便以种族天赋来说,百米项目白人和黄种人赢不了黑人选手,但200米和400米就不一定了。你看雅典奥运会的百米冠军,吉米·华纳,可就是一个年轻的白人,而110米栏的冠军,则是你们中国人。”
  “对,是这样。”陈中州兴奋地点了点头,看了眼旁边放松肌肉休息的叶钦,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以往中国田径,尤其是男子短跑短跨上,基本属于死水一潭,再好的运动员都只能在国内称王称霸,不要说放到奥运会,就是亚运会都能难摘金夺冠。
  但雅典奥运会后,男子400米和男子110米栏项目上,让很多人看到,黑人运动员的天赋是足够优秀,但其他种族并非绝对没有匹敌的可能。
  他选择成为一名短跑教练,之前一度也觉得自己是不是选择错了,毕竟在这个项目上想要出成绩,实在太难。让你教出一个全国冠军又怎么样,可能奥运会都达标不了,但现在这条路被前面的人打开了,让他看到了可能。
  按他的年龄,在教练这个行业还属于十分年轻,有了这样通往前面的可能,再要是碰上天赋绝佳的苗子,那么未必不能干出一番事业。
  “下一步的训练技术上,我们可以使用小栏架和跑动训练,让叶钦去练习正确的脚踝支撑和反应动作,叶钦的训练动作很标准,这得益于他之前的教练的教导,让我们少了很多工作。我们要让叶钦学会用弹性向地面发力,而不是仅用肌肉发力,降低触地时间。
  改进后撩式跑法的缺点,改进摆臂的用力方向和节奏。同时,使用1080阻力助力器针对不同步数以阻力发展每步爆发力,使用keiser蹬跑器提升起跑功率。这里面的内容有点多,一个冬训的时间是远远不够,我大概的想法,就是在世锦赛之前,能够在其中的两三项有提升。”
  “嗯,是不能太心急,现在的强度对于叶钦的肌肉反应很大,我们需要避免伤病。叶钦的目标在未来,在08年的燕京奥运会。”陈中州对于兰迪·亨特尔的想法心里逐渐形成了一个大概的思路,结合叶钦的年龄,他也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
  按照田径界的惯例,顶尖的短跑运动员培养出来的时间需要五六年,叶钦之前只训练了两年,而且还称不上条件特别好,能够达到现在这样的水平,天赋可以说是陈中州生平仅见,而且,通过训练和各个方面的测试,以及综合成绩,叶钦还远没有达到天花板。如果训练时间能够再有个两三年,叶钦的成绩突破,陈中州都不太敢想象。
  “如果叶钦能够拿到奥运会冠军的话,陈,我得向你们国家要求给我颁发一个奖章,哈哈。”
  听陈中州提起奥运会,兰迪·亨特尔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来中国田径队执教,因素是多方面的,个人待遇,推广训练器材都是其中的因素,另外很大程度上也是他享受打造顶尖运动员的过程。
  他现在差不多五十岁了,并没有结婚,没有子女,几乎大半生的精力都放在了体育上。中国田径队早在去年的时候就有向他发起邀请,但在当时,他并没有看到什么特别值得心动。
  直到今年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项目上有一个年轻的中国选手闯入了决赛,之后男子110米栏又有中国选手拿到了冠军,这才让他生出了来中国的想法。
  “对了,亨特尔先生,你上次说田径队有给叶钦安排一名专门负责的队医,他是什么时候过来?”
  陈中州说起了另外一个他关心的话题,展望叶钦的未来很美好,但多少优秀的运动员就是毁在伤病上的,这一点,他一直有在注意。
  “大概还有两天,就像当初挑选你一样,冯和于已经给了我一份名单。我的要求是要尽可能年轻一些,年轻人有活力,但也需要有比较丰富的经验,这样的人可不太好找,不过已经有几个人选,我还在考虑,其中有一个是谢,一个是王。”
  兰迪·亨特尔笑着回答道,中国体育的这种举国体制,有他的弊端,但好处也显而易见,能够得到其他国家完全没有的支持力度。
  像在美国,职业运动员都需要自己组建团队,而在这里,体育部门就可以负责,优秀的运动员能够得到最好的资源,组建一个负责他训练比赛和生活的团队,而且还能够挑选到最为合适的人,像面前的陈,虽然工作才短短四五天,但兰迪·亨特尔十分满意,准时,低调谦逊,做事认真,事无巨细的能够给主管教练提供运动员的任何情况,让他感到十分的轻松愉悦。
  陈中州听完了兰迪·亨特尔的话,无奈地苦笑了一下,这个时候他大概能明白,冯指导和于指导该是何等的火烧火燎了。
  配套一个围绕着叶钦的训练工作团队,对于田径队自然不是问题,但是队医要求经验丰富,这个不难,但还要求年轻一些,这恐怕就不容易了。医生这个行业基本上从毕业实习,到逐渐成为主任主治医生,都是需要长时间的磨练才能熬出来的。也难怪他到了这些天,关于队医还没有完全到位。
  “对了,亨特尔先生,有个事情我可以冒昧的问一下吗?”
  陈中州听着兰迪·亨特尔说出了一连串的姓氏,忍不住感到牙龈有些发酸。
  “请说吧,陈,你可以叫我兰迪,不需要那么见外。”兰迪·亨特尔疑惑地看了一眼陈中州。
  “那么兰迪,你是怎么用这些姓氏来区分人的,你叫我陈,为什么不叫叶钦做叶呢?”
  每次听到兰迪·亨特尔说起叶钦的名字,都会感觉有些拗口,但他还真不知道为什么兰迪·亨特尔在称呼自己活着其他人的时候,都是用单字,但到了叶钦身上,就变成了全名。
  “陈,你这是想戏弄我。”兰迪·亨特尔嘴角轻抿,露出一个神秘的笑容,“我来中国之前,有接触过几个中国留学生,他们也和我讲过,有一些姓如果从我嘴里说出来是会吃亏的,我可是五十岁的人了。”
  “叶?!”
  陈中州嘴里咀嚼了一遍,突然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脑海里浮现出兰迪·亨特尔口音怪异的朝着叶钦,一口一个“叶”字,那感觉确实是吃亏了。
第二百二十七章
Again!(上)
  “Again!”
  叶钦低着头看着自己的双腿,反复琢磨着方才这一趟从起步到加速的过程里,身体不顺畅和晦涩的地方,耳边则响起了兰迪·亨特尔再来一次的呼喊声。
  “叶钦,你需要降低脚掌和地面的支撑时间,记住在跑动过程中,腿部下压时髋关节的正确发力和用力顺序。”
  兰迪·亨特尔再来一次的话音落下,在他旁边新来的助理教练陈中州双手手掌和地面平行伸出,比划着动作,将动作的细节拆分出来,详细地跟着说道。
  “明白了。”
  叶钦默默地低头咀嚼着这番话的意思,这一周过来,他已经感受到有一位专业的助理教练的好处,他虽然可以和兰迪·亨特尔用英文教练,但关于技术上的很多术语,还是有些似懂非懂,偶尔还会理解错误。
  而陈中州的英文很好,有进行过专门的进修,在叶钦的训练中,充当起了翻译和解释的这个角色,给叶钦带来了很多便利。
  “正确的发力和用力的顺序?”
  叶钦细细地思考了一阵,在原地轻轻做了一个跨步摆臂的动作,他现在的训练很注重发展腰背肌、臀大肌和髂腰肌等部位的,腰背肌是跑动过程中的支撑点,臀大肌是力量发动机,而髂腰肌等部位则是稳定平衡身体的重中之重。
  在跑动时充分正确使用这些肌肉的工作流程,特别是髋的伸展和腿的积极下压,这是叶钦近来训练的一个要点,还有建立正确的摆臂方向和节奏,保证自己动作的向前性和经济性,很多方面都是需要他更深层次的打磨的技术训练。
  在进行这样繁复、细碎的技术性训练以前,叶钦从来都想不到练个短跑竟然能够练到这样细致的地步,里面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而且整个冬训下来,叶钦还不觉得有多少枯燥,反而感觉有点像上课,循序渐进,每天都有很多东西不断的冒出来,要让自己学习和充实。
  兰迪·亨特尔这位美国来的顶尖田径教练,在训练场上还玩各种不一样的训练手段,花样很多,叶钦充分感觉到了那句身体累,心却不累的意思,训练手段几乎没有太多是重复的,特别有意思。
  “叶钦,注意起跑器的位置。”
  当叶钦重新站在起跑线前,准备再继续跑一组训练发力的技巧,让这些学到的技巧逐步形成自然反应,融入自己的身体记忆。
  兰迪·亨特尔走到了他身边,俯身蹲下指了指助跑器,接着道,“叶钦,助跑器对于运动员的重要性,之前你的教练都有强调过。但,还不够。你需要更进一步的掌握你的助跑器,他是你的起飞的关键,短跑运动哪怕是400米这样的项目,都不应该忽视助跑器的作用。
  你之前起跑的时候,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该怎么把身体的力量完全充分的用起来,蹬踏力量不够,缺乏爆发。你的助跑器的位置,应该要根据你的身高和腿长来进行调整,在俯身下蹲的时候,身体就如同被挤压着的弹簧。充分运用其臀大肌的发力。在比赛枪声响起之后,你就要弹射出去。”
  “弹射?”叶钦侧着头看了看兰迪·亨特尔,又将助跑器位置稍稍调整了一下,身体蹲下去,感受那种肌肉挤压即将爆发的感觉。
  兰迪·亨特尔和他曾经跟聂方平训练的时候,感觉差距是挺大的。包括一直在旁边协助的陈中州,都能够发现兰迪·亨特尔训练手段上和国内的教练的不同,抠得非常细致,会抓住很多一般教练员和运动员都忽略的细节,而进一步进行强化。
  清脆的哨音再次响起,叶钦在哨音响起的瞬间,整个人瞬间抓住了那种比兰迪·亨特尔称之为“爆炸”和“弹射”的感觉,整个人的前面几十米,他感觉跑起来非常的顺畅。
  起步反应快,加速迅猛,脚步有力,之后就是由起跑加速,到平跑的过程,速度到最高速后,叶钦身体舒展开,跑得便越来越轻松。
  叶钦停下脚步,一点一点的抠细节,叶钦都能够感觉得到这种每一次似乎都能够看到进步的兴奋感和新鲜感,枯燥繁复的训练,对于运动员来说是很难熬的一个过程,但是如果当这个过程,自己都能够有那种一点点变强,一点点在进步的感觉,一切就不再那么无聊。
  这也是进入了完全的学习状态后,如同一些之前不怎么学习的学生,在某一天突然开始转变,能够全身心投入,每天都能开始做习题背课文,感受到一点点很多陌生不了解的,逐步被掌握,这样的过程虽然无法通过直观的数据进行量化,但光是主观带给个人的积极感就完全不一样。
  “干得不错,叶钦,这一趟节奏非常好,跑动的时候动作各方面的衔接优美得像是舞蹈!”又一趟跑完,兰迪·亨特尔在旁边轻轻鼓起掌来。
  “谢谢教练,我现在感觉非常好!”叶钦微笑着回答,在兰迪·亨特尔手底下训练,他确实感觉到前所未有的崭新体验。很累,但心理上十分愉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63/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