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1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3/485

  在之后的奥运会叶钦在男子400米第一轮出局,而在男子200米的比赛中,却以超常的发挥一直跑入决赛,并且获得了第六名。
  这在中国田径男子短跑历史上,还是第一位能够跑入决赛并且取得如此高的成绩的选手。可惜如此出色的年轻运动员,在之后刘阳宇打破历史,拿到中国男子田径的第一枚奥运会金牌的光芒完全掩盖,媒体间的报道虽多,但几乎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名少年的踪迹。
  众所周知,我国的男子短跑项目向来薄弱,除了在大多数人关注的男子100米项目外,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不用说和国际上比较,就是在亚洲,都略弱于日本,且遭到中亚西亚等国家的挑战和冲击。
  而叶钦的出现,是完全弥补了我们在男子200米和400米项目上的弱势,更是在奥运会的赛程都创造了极好的成绩。
  中国田径管理中心罗主任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谈到,已经围绕着叶钦量身打造了一个超一流的教练团队和工作组,将会延续着曾经对刘阳宇的培养,叶钦现在的主管教练是当前世界男子跳远纪录保持者麦克·鲍勃的前教练兰迪·亨特尔,这名终身未娶的美国顶尖教练,在接手叶钦之后的第一个冬训,就针对叶钦的技术特点给出了许多解决方案。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盛海站、津门站和燕京站的比赛里,叶钦在室内男子200米和室内男子400米的比赛中三站全胜,破纪录地拿到了六个冠军。
  据了解,叶钦将在4月份参加全国田径特许赛的比赛,之后将赴国外进行国际性大赛的比赛,以赛代练,目的是为了备战今年8月份的世界田径锦标赛。
  我们拭目以待。
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能被贱卖了
  训练局内的一处室内训练场,陈中州看着手里的几分报纸,忍不住啧啧称叹有声。
  站在他身旁的庄威看着一篇又一篇的报道,更是咧着嘴大笑了起来,“怎么一下子感觉就突然出名了?”
  运动员出名,作为一起工作的团队工作人员自然水涨船高,而且作为一名理疗师,他很清楚只要和运动员配合默契了,基本上确定下来会持续运动员整个运动生涯。
  有了这份资历,即便之后叶钦退役了,他不论是去哪个队,或者自己离开国家队开个理疗店之类的,都足够了。
  陈中州看着乐开了花的庄威,微微摇了摇头,“那倒不是,去年奥运会之后,其实一些媒体也有注意到叶钦,不过当时刘阳宇带来的影响太大,虽然在我们看来男子200米进入决赛拿到第六这个成绩已经是足够让人震撼,但在众多媒体眼里,只会是冠军。”
  “这倒也是,竞技体育,唯有冠军才足够醒目。”庄威点点头,笑着说道,“不是有个笑话怎么说来着,有人问,世界第一高峰是什么?大家都知道是珠穆朗玛峰。那世界第二高峰呢?好像就没几个人知道了。第二尚且如此,更不用说第六了。”
  “虽然打的比方不是很贴切,但是这个理。”
  陈中州微微颔首,对于庄威的说法表示了认可。
  这几天媒体上突然围绕着叶钦的关注多了起来,最大的原因,就是叶钦史无前例的在室内田径锦标赛中,拿到了三站的男子200米和男子400米室内赛的冠军。
  虽然不过是室内田径锦标赛,但六枚金牌到手,这样的成绩足以让嗅觉敏锐的媒体人拿到可以作的文章。
  当然,另外一个方面也有刘阳宇在盛海站抢跑的缘故,据说当时媒体上对于刘阳宇的口诛笔伐并不少,刘阳宇承受了很大的压力。甚至有传,盛海站另外一名顶级体育明星大姚,专门还过去安慰过对方。
  虽然后面在津门站同样拿到了冠军,但到底媒体还是会愿意给其他一些运动员一部分关注。体育场上有句话说的好,前辈运动员的失利,往往是后辈运动员的机会。
  竞技赛场不论是专业队或者教练,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多数的时候都会选择有经验的运动员,尤其是一些集体项目,更是如此。这不是说经验主义,教练领队偏爱,而是对一个人的信任是建立在足够多了解的基础上的。
  在同样的状态下,老运动员有足够的比赛经验和更加沉着的心态,更加能够妥善的应付面对的困难。而后辈运动员的机会,往往都是出现在老运动员的伤病或者状态不佳的情况下。
  历史上,很多新秀冒起,都是抓住了这样的机会,充当关键时刻,或者展现出了自己的潜力。
  类比到这几天媒体上发生的情况,叶钦这次能够占据一定的版面,其实也就是一方面他的成绩到了,取得了让不少人惊讶的三站两个项目的冠军,另外也是赛季初,刘阳宇第一站抢跑后,让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放在了其他选手身上。
  这些天除了叶钦被闹得有些沸沸扬扬之外,还有一个粤省选手文勇易,也成为了众多媒体关注的焦点,三站男子60米冠军,最后一站燕京站的比赛,刷新了全国男子60米纪录。这样的成绩,对于一名田径运动员来说,确实也是十分难得。
  “嗨,庄,请过来一下。”
  正在陈中州和庄威两人在场边看着这几天的报纸看得起劲,另一边兰迪·亨特尔带着一定棒球帽,冲着庄威招了招手。
  “欧克欧克!”
  庄威打了个激灵,瞬间将手里的报纸全部都塞到了陈中州的怀里,胖胖的脸上满是笑容地跑了过去,开口问道,“兰迪教练,叫我有什么事?”
  庄威看着兰迪·亨特尔说完了这句,头却是微微歪了一下,朝叶钦眨了眨眼。
  因为陈中州都有不错的英文功底,田径队并没有给兰迪·亨特尔配翻译,叶钦的一些专业术语虽然听不太明白,但日常交流并没有什么问题,而且有陈中州从旁稍加解释,基本上也能够很快的明白意思。
  只有庄威在英文上一窍不通,和兰迪·亨特尔的沟通就不见得特别顺畅。
  叶钦坐在一块瑜伽垫上,看着庄威的动作,忍不住有些好笑,开口道:“我要做一组扶我天使,激活肌肉的训练,教练让你过来帮忙协助一下。”
  “好的,明白了明白了。”
  庄威听叶钦这么一说,顿时会意,冲着兰迪·亨特尔做了一个OK的手势,接着就开始俯下身,协助叶钦完成接下来的训练动作。
  兰迪·亨特尔见状,也就不在多说,在语言不通的情况下,他和庄威的交流较少,只是觉得这个胖胖的理疗师做事情有时候需要催促一番。
  “陈,你是在看叶钦的报道吗?”
  兰迪·亨特尔见叶钦的训练进入了正轨,顿时走到场边朝陈中州走了过去,见到对方手里的报纸,问道。
  陈中州将其中一份带着叶钦夺冠照片的报纸递了过去,笑着回答,“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三站两个项目的冠军,叶钦已经引起了媒体的极大关注。他们称呼叶钦为第二个迈克尔·约翰逊。”
  兰迪·亨特尔笑了起来,“这个说法很有意思,我看过迈克尔的以往的成绩,按照同年龄来比较,叶钦还真不比迈克尔差。”
  陈中州听到兰迪·亨特尔的话,瞳孔却不由微微一缩,“兰迪,你确定这是真的?我还以为是媒体的说法呢。”
  在这个时间点上,在田径短跑项目上的影响力,即便是莫里斯·格林论也远远不如迈克尔·约翰逊,两个非人的世界纪录在手,迈克尔·约翰逊即便退役了田径界顶尖的短跑运动员也在拿他当做比较对象。
  “当然。”兰迪·亨特尔笑了笑,“迈克尔·约翰逊在叶钦这个年龄在短跑成绩上并不比叶钦强到哪里去,不过,这个世界上的天才有很多,我去牙买加的这一趟,参观了金斯顿训练中心,他们有一位运动员,应该是和叶钦同龄人,哦,对了,他们俩应该在世少赛碰过面,他是冠军,叶钦是季军,对方在前两年就跑出了迈克尔·约翰逊差不多20岁才能够达到的成绩。要不是去年奥运会对方表现不佳,他在牙买加可是当孩子无愧的田径明星。”
  “十六七岁的时候就达到了迈克尔·约翰逊20岁的成绩,这样的天赋?!”
  陈中州默默地咀嚼了一遍,微微摇了摇头,心中不由得有些感慨。
  “所以说,陈,现在的成绩并不能代表以后,我见过太多运动员在青少年时期展现出了无与伦比的天赋,但他们都没有走到最后,或者说在他们进入巅峰前就早早夭折,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美国的很多天才运动员,多数都是输给了舆论和金钱。”
  兰迪·亨特尔将手里印有叶钦照片的报纸摆了摆手,“现在,你瞧,他们也找上门来了。”
  “能够在赛场出成绩,受到媒体的追逐这是不可避免的事情。”陈中州想到从雅典奥运会之后,刘阳宇几乎一夜之间成为了全国头号巨星的景象,不由得轻声说道。
  在以前,他只是听说过欧美的体育明星是如何的受人们追捧,但当真的国内出现这样的运动员时,其实国人的表现并不见得比其他人的理智。
  “这是当然,只是希望不要太过影响我们的正常训练。”兰迪·亨特尔毕竟见多了这样的情况,虽然对于国内了解不深,但他向来其实人们追逐胜利者的心态大概是相同的,接着似乎又想到了什么,开口问道,“对了,陈,我记得叶钦身上似乎没有商业代言对吧?”
  陈中州稍稍愣了下,接着思忖了一下,才开口道:“应该是没有,对,我记得是没有的。”
  “那应该马上就要有了。”兰迪·亨特尔轻叹一声,“陈,我有句话希望你能帮我转达给你们的领导上司们。”
  “你请说。”陈中州神色稍稍认真了起来。
  “在今年的世锦赛之前,不要让叶钦接受任何商业的代言或者相关的行为。”兰迪·亨特尔脸上露出了淡淡道笑容,“我可不希望我的运动员被贱卖了。”
  陈中州再次愕然,他开始以为兰迪·亨特尔是想对此提出抗议,希望田管中心和队里不要让叶钦接受商业活动,以免影响他的训练和比赛进度,哪里想到兰迪·亨特尔竟然说的是这个。
  不过想想也是,兰迪·亨特尔在美国执教,运动员的商业行为再正常不过,他担心的只是在现在叶钦的商业价值被低估。
  去年的奥运会前,他记得刘阳宇和一位体操选手两人就有接了一个商业广告,当时谁都没有太过在意,毕竟奥运会前,对于国内体育圈可能是重点培养的选手,在大众眼里还比较陌生。
  但奥运会之后,刘阳宇身价倍增,这家公司的这个商业广告赚翻了天,简直是可以放到广告策划和营销课程里经典案例。
第二百四十三章
全国田径特许赛
  2005年4月9日,粤省赵庆市体育中心体育场。
  “真是太可惜了!”
  陈中州手里拿着一张A4纸张,看着上面的内容,忍不住摇着头感叹了一声。
  “陈哥,你在可惜什么呢?”
  正在换衣服准备进行热身的叶钦有些奇怪地看了一眼陈中州,不知道他一个人在那里摇头晃脑地感叹着什么。
  “唉,这次的参赛选手虽然多,但是实力并不强。”
  陈中州有些无奈地回答道,2005年全国田径特许赛是今年国内田径项目第一次室外比赛,虽然只是一场“特许”赛,但由于今年是全运会年,各省市队都对本次比赛给予了充分重视,有29支队伍共489名运动员参赛,参赛人数是往年的两倍。
  “这不是之前就知道的嘛?”叶钦有些疑惑。
  国内的特许赛和大奖赛之类的比赛,大部分对他的挑战不大,大概男子200米项目里也就杨耀有一定威胁,其他选手对于叶钦来说,都不见得能够让他引起多大的重视。
  “我不是说这个。”陈中州摇了摇头,“我是觉得这次田管中心时间上的安排不合理,这次特许赛三站比赛,但其中第一站赵庆市和第二站锦城市的时间竟然,都是4月9日和10日,要是能够分割开,像伊春市那样4月16、17日开始,这你就有机会再刷一次三站冠军了。”
  国内在各个城市举办的比赛,一般基本上都是由田管中心安排,然后各级地方承办,其中大抵来说主要有三种模式,一个是承办自筹,这点像海西省禾岛市的马拉松比赛,大多数是这种情况。田管中心给名义,地方自行解决。
  第二种就如全国室内田径锦标赛,盛海、津门、燕京几个城市,属于差额补款,就是地方上承办的城市占大头或者主要负责,然后田管中心补足一部分费用。
  最后一种,就像是全国田径特许赛或者全国田径大奖赛,这种就是完全由田管中心拨款,地方上虽然承办,但除了必要的场地协调,还有一些列的安排之外,大多数的费用都会是田管中心这边解决。
  三者之间不存在哪种比哪种好,主要还是看地方上的经济条件,以及邻导班子对于打造发展路线等所愿意做出的努力。
  赵庆市承办这一站的全国田径特许赛,仅仅只看体育中心,陈中州就能够感觉得出这座城市对于田径比赛项目的重视。
  当然也是因为有利可图,粤省和桂省这几个城市大概是受到港台影响,在菠菜方面民间相对盛行。这次的田径特许赛,一进入市体育中心,场地里的广告牌、赛场工作伞等,都是体彩的标志和熟悉的红黄色调;整个体育中心里,处处标语,都可以看到体育彩票在体育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中国体育彩票让全民健身更精彩”、“中国体育彩票为肇庆体育发展立大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3/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