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2/485

  那些不想为人所知的成长经历,突然曝光到众人皆知的地步,使得他一时间有些难堪,没办法接受,也不想去面对。
  兰迪·亨特尔看着叶钦似乎情绪稳定下来,经过了一番力量训练的发泄,还有他说的一番话,似乎逐渐走了出来,接着又再次说道:
  “你要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些人会支持你,有些人会曲解你,这无关于你所做的对错,只是因为你身上有价值。你现在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职业生涯,还会有很长的路要走,放平你的心态。”
  说着,兰迪·亨特尔站起身,轻轻敲了敲蹲得有些酸麻的大腿,继续道,“其他的该放一边了,你要想的就是训练和比赛,如何去提升自己。400米的节奏配速上我们还没有理清晰,抛开其他无谓的东西,专注于你所擅长的,那是你的工作,也是你的责任。”
第二百八十五章
无形的压力
  一个多月的时间,晃眼即过,时间已经到了7月下旬。
  天气越发燥热了起来,尤其是在燕京,这段时间室外的气温都能够达到35摄氏度以上,是名副其实的桑拿天。
  “于,你已经很久没有出现田径场了?”
  训练局的田径场内,兰迪·亨特尔看着脑门都在冒汗的于伟利,笑着开口招呼道。
  “这不是天气太热了嘛。”于伟利呼了一口浊气,只感觉后背上的衬衫粘在湿漉漉的背上十分难受,从口袋里掏出了一包纸巾,取了一张擦拭了一下脸上的汗水,又开口道,“时间可不多了,8月初我们就要出发去赫尔辛基,兰迪,你们准备得怎么样了?”
  “你可以想想这么热的天,每天都要保持6—8个小时的训练的叶钦,你就应该猜得到,我们干得不赖。”兰迪·亨特尔指了指室内训练场的叶钦,这时候他正在靠在一个直径75厘米的健身球上进行俯卧交替抬腿训练。
  健身球训练很多用在于女性的塑身造型以及康复治疗的人群,但在竞技体育训练中对于运动员一样有十分优秀的效果。
  使用健身球训练,能够提高人的柔韧性和平衡能力,许多拉伸动作对于脊椎和骨盆都有明显的锻炼效果,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用健身球进行一些基础训练比较安全,不容易受伤,又能够使得运动员保持身体的机能。许多类似于瑜伽的健身球操,还能够有效的提高腰腹力量,锻炼全身肌肉。
  强度上来说,虽然达不到使用其他的力量器械那么大,但对于田径运动员,尤其是短跑运动员,身体的柔韧性,平衡能力等方面都是需要兼顾的。
  田径作为运动之母,讲究的是身体的综合实力。简单的说,一个顶尖短跑运动员的身体排除一些必须的如身高技巧之类的因素,其他绝大多数竞技体育运动都可以做得不错。
  “准备得不错就好,我可是十分期待叶钦这次世锦赛的表现。”
  于伟利咧着嘴笑了笑,看着用健身球进行了简单的抬腿训练之后,叶钦又躺在了瑜伽垫上,身体平躺,用双腿夹起健身球,做着缓慢的抬升动作。
  一时间心中颇有几分感慨,转眼间,叶钦进入国家队已经一年的时间,从世青赛过后火速加入国家队,到奥运会上成为了首位站在男子短跑项目决赛跑道上的运动员,之后又是国内室内锦标赛,以及让人惊诧的三站大奖赛冠军。
  叶钦这一年过来,成绩提高几乎是肉眼可见,这让他心中有种说不出的感觉。有些欣慰,又有那么几分遗憾。欣慰的是当初他还带过这名年轻的运动员一段时间,虽然时间不长,但自己还是做过主管教练,有指导过对方。看着对方这样不知不觉间,已经是达到国内顶级的水平,在国际上也崭露头角,有了几分名将之姿,心中自然是高兴的。
  遗憾的就是当初自己因为工作太过繁琐的缘故,然后和队里政策制定的综合因素考量,并没有带着叶钦一起走下去。
  如今叶钦的进步,不能说没有他的一份力,但更多人的眼中叶钦经历过的几任教练里,无疑他是最没有存在感的那一个。
  脑海里想着过去曾经指导过叶钦的时光,于伟利接着又开口道:“对了,兰迪,外界的风波已经消弭了下去,回头你可以转告叶钦,让他不要去想其他乱七八糟的事情,有我们这些人,不会让他的生活和训练受到影响,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训练,备战世锦赛。”
  “赛场的事情是没有一个确切答案的。”
  兰迪·亨特尔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对于于伟利这种施压的方式有些不习惯和反感,但后面还是点了点头,“但我们会做到最好的,叶钦的200米和400米项目在世锦赛上都是有竞争力的。”
  能成为一名顶尖的教练,少不了要和各色的官员打交道。兰迪·亨特尔自己曾经在美国执教的时候,偶尔都会受到干涉,不过相比起这边的情况,要少得多。
  “那就辛苦你们了。”
  于伟利看着兰迪·亨特尔的脸色,也知道自己的话招致了对方的反感,但站在他的角度,却不得不说。
  今年的世锦赛时间上实在是不太好,最主要就是两个月后的全运会。作为国家田径队的副总教练,面对这种时间冲突的时候总是很无奈。
  他和冯舒友两人已经有所耳闻一些情况,为了十月份能够在全运会中有所建树,有些地方队已经开出了几十万上百万的高价,还有赠送房子,解决工作等等优惠条件。
  有些教练,或者地方队的体育系统领导更是公开对返回国家队集训的运动员们交代,世锦赛可以参加,但全运会要放在第一,一定要保证状态,保证不受伤。
  世锦赛是代表国家争夺荣誉,是国际赛场,除了真的有一些追求的运动员之外,但国家队能够给予运动员奖励才多少。但全运会,地方上的竞争激烈,就能够给开出让许多运动员眼热的好处。
  这些东西虽然都是潜藏在水底,私下流传的东西,但于伟利他们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运动员也是人,有些东西光说荣誉哪里抵得过真金白银的好处,面对这样的问题,他们还真有些一筹莫展,没办法去着手解决。
  好在有部分运动员已经达到了一定的高度,或者说跟地方队牵扯不深。
  在叶钦回国之后没过多场时间,其实关于他的负面风波已经渐渐平息了下去。
  一方面是海西省的几家媒体在死撑着,再一个也是田管中心出了力的,如果是讨论运动员竞技状态,不论批评夸奖都正常,但涉及个人生活态度,中心这边还是担心影响到了叶钦的训练和比赛。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叶钦如果能够顺利的走下去,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会逐步扩大,尤其是在现在筹备燕京奥运会时期,有好的苗子更是需要保护和栽培。就是从国家队和地方队来看,叶钦也可以算是国家队直属培养的。
  ……
  “于指导走了?”
  结束完了健身球的基础训练,叶钦站起身朝兰迪·亨特尔的方向走了过来,看到于伟利已经离开的身影,略有些诧异。
  他已经有段时间没有见到于伟利了,刚准备结束训练后,要过来和于伟利打个招呼。
  他现在的训练节奏一般属于全神贯注,兰迪·亨特尔要求他在进行训练的时候,尽量不要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这有助于他提升专注度。
  “于还有他的工作要做,已经先行离开了。”
  兰迪·亨特尔淡淡地回答了一句,接着又说道,“他过来可是朝我们施压来的,这次的世锦赛看起来情况不会太好。”
  国内很多运动员对全运会比世锦赛还要重视的现状,兰迪·亨特尔虽然觉得有些奇怪,但也不是完全不能理解。
  毕竟各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到了他这个年纪,很多东西都算是能够看得开。
  “有压力才有动力!”
  叶钦淡淡地回了一句,并没有因为兰迪·亨特尔说的心里就感觉到多少压力,他的心底在此前就已经打定了主意,世锦赛要全力以赴。
  从回国后的舆论风波开始,到后面慢慢消弭下去,叶钦的心态也经过了一个过山车,到现在已经是完全平静的面对的心态。
  正如兰迪·亨特尔所说的,他成为了职业运动员,赢得荣誉,个人身上大大小小的优点和缺点都会被放大,平常心以待就是了。
  “你能保持这个心态很好,叶钦,运动员千万不能被压力压垮。”兰迪·亨特尔看得出叶钦确实是对于上级下来的压力没有太多感觉,大概一方面是年少锐气正盛,另外一个也是成长经历让他比起很多人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和决心。
  想到这些,兰迪·亨特尔嘴角不由挂起一丝笑意,朝叶钦招了招手,“走吧,先去洗个澡,晚上我们还得晚上你的训练计划。”
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起训练
  晚上8点半,训练局户外田径场。
  夏季的白天时间虽然长,但时间过了8点,天色早已经彻底暗了下去。
  田径场内,照明的灯光早已经亮起,使得夜间的训练场亮得宛如白昼。白日里的酷热在这个时候稍稍散下去了几分,但空气中的温度已经不低,只要随便走上几步,便弄得人一身的汗。
  叶钦到田径场的时候,远远的就看到了一个高瘦的身影穿着短跑服正站在兰迪·亨特尔和陈中州身前,高瘦的身影似乎在说话,然后陈中州进行翻译转述,最后兰迪·亨特尔听明白之后,点头颔首才开口做出回答。
  “又一个来求指导的!”
  叶钦对于有其他运动员来找兰迪·亨指导已经见怪不怪,倒也没有什么心理上的不平衡,毕竟不是小孩子了,知道这其实是很正常的情况。
  短跑项目上的且不说,最多的还是跳远队那边,男女跳远运动员都有,不时的趁着空隙的时间凑到兰迪·亨特尔身边求教。
  比起短跑项目上的履历,兰迪·亨特尔在跳远上的成绩自然更辉煌,叶钦甚至偶尔还能够听到一些跳远队的运动员私底下抱怨,把一个跳远世界纪录保持者的教练拉去做短跑教练实在是浪费了。
  在竞技体育领域,优秀有天赋的运动员少,可顶尖有成功执教经验的教练员更是难以寻找。
  “咦?”
  走进了几步,叶钦借着田径场的灯光,隐隐约约觉得站在兰迪·亨特尔和陈中州两人面前的高瘦身影,似乎有些熟悉。
  等走近了一看,叶钦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之色。
  “杨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
  高瘦的人影听到了叶钦的声音,缓缓转过头,脸上同样露出了笑容。不是别人,正是之前在贝勒大学训练的杨耀。
  “回来已经有几天了。”杨耀看到叶钦,拿拳头轻轻捶了一下叶钦的肩膀,笑着说道,“我之前在盛海,今天刚到燕京。这不,一到燕京我就来找你们一起训练了。”
  “你刚到燕京就跑来偷师,要不要这么拼啊,杨哥。”
  叶钦看着杨耀在训练场照明灯之下,脸上虽然挂着笑容,但神色似乎有几分疲惫,不由得开起了玩笑。
  现在时间已经到了7月底,国家队要参加世锦赛的运动员已经陆续回队集合,下个月初就要统一飞往赫尔辛基。杨耀去年和叶钦一起参加了奥运会,在男子200米项目上同样达到了世锦赛的参赛标准。已经是入选了这次世锦赛参赛名单的。
  “没办法。”杨耀却是摇了摇头,摸着鼻子有些无奈地说了一句,“我这次还真是过来偷师的,我觉得我在国外训练还是有些不适应,贝勒大学那里虽然有克莱德·哈特教练指导,但几个人里面,我的进步算是最慢的。从你离开之后到回国前,这几个月里,我都看不到自己有什么进步。”
  “不会吧!”叶钦听到杨耀这么一说,看着对方的眼神顿时觉得有几分奇怪,不过细细想想,上次在贝勒大学测试的时候,杨耀跟他一起跑了一趟200米,相较而言,比起国内确实不算有很大的提升。杨耀的个人最好成绩差不多已经达到了20秒58左右的水平,但测试那次的成绩离这个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之前的一次亚特兰大的比赛,百米在10秒4,200米也就20秒7这样。
  “可能还是不太适应吧。”杨耀轻叹了口气,这次出国“求学”,队里对他是报以很大希望的,但到了回国之后,他渐渐发现个人并没得到多大的提升。
  这里面的因素有很多,语言,生活习惯,训练方式都是问题,并非说克莱德·哈特以及迈克尔·约翰逊的指导不好,但似乎总是差了点什么,始终没能达到他自己的预期。
  眼看世锦赛在即,他心里也不由得有些慌。从美国返回盛海后,几乎没有休整就赶到了燕京,就是想从兰迪·亨特尔这里求得一些指点。
  兰迪·亨特尔站在一旁,看着叶钦和杨耀两人进行了简短的交流,虽然他不太懂中文,并不能听明白两人说了什么,但结合方才杨耀跟他说的,他大概也猜到了一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2/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