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7/485

  叶钦此时此刻跑起来,就觉得自己的速度似乎比他以前比赛和训练的时候还要快,一种他自己都能够明显感觉出来的快,这种感觉说起来和玄乎,但真正反映在体育运动员身上,就是能够通过自己的跑动节奏,身体全力施展下那种脚步和地面的摩擦,身边的参照物等等细微的感觉。
  那种在内心地潜藏着的激动情绪,似乎随着他的奔跑,不断变化成了他源源不断冲刺的动力。
  叶钦是第五道,但是在八九十米的时候,他已经快要赶上在外道第六道的约翰·卡佩尔,这位老将在世锦赛之后虽然也参加了几场比赛,但状态和水平都在急剧下滑。像盛海站这样的商业比赛,他更是没有全身心的投入,以至于在还未进入直道之前已经被叶钦赶超了。
  “……叶钦的起跑非常干脆利落,加速也很完美。叶钦的速度很快,叶钦在九十米位置的时候,赶上了卡佩尔,气势如虹,这场比赛叶钦的状态惊人……”
  同样,此时未能莅临现场观看这场比赛的电视机前的观众,蹲守在央五频道和五星体育频道前,听着电视机内著名的田径解说员穆江激动的声音响起,很多人都忍不住握紧了拳头跟着站了起来。
  世锦赛的时候,那场比赛由于是晚上深夜进行,虽然不少人后来都看过了转播,但相比较起国内人口的庞大基数,不过是沧海一粟。
  而这场盛海站黄金大奖赛,从开赛前的各项宣传,还有叶钦取得世锦赛男子200米金牌之后的影响力,还有今天是9月17日,正值周六,时间方面都完美契合,使得更多的国内观众收看了这场比赛。
  之前有看过比赛的从赛前就紧张起来,希望叶钦能够再创造佳绩,而没有看过的,更是有一种十分奇妙的复杂心理,此前在报纸新闻上看到的短跑世界冠军的消息,似乎都还不太能够确定,现在终于能够通过电视直播直观地感受一次。
  而那种在跑道上飞驰电掣的速度冲击感,尤其是当看到自家运动员领先了其他人的时候,几乎瞬间就让人的情绪拔升到最高。
  “加油啊,叶钦!”
  此时,电视机前的观众,听着解说的话语,内心同样忍不住在大声呼喊起来。
  短跑比赛的激动人心之处,往往就是这么一瞬间,而这么一瞬间的精彩,却足以让人难以遏制的将情绪推升到最高。
  一百米、一百一十米……
  弯道进直道!
  轰!
  八万人体育场内一声巨大的、不约而同的声响骤然响起。
  那是数万名观众突然忍不住激动站起来的衣服脚步的摩擦声,但在如此众多人的情况下,却是形成了一阵奇特的声音浪潮。
  大家都忍不住站了起来,目光死死地盯着赛场上的飞快掠动的身影,大声的欢呼和叫喊着。
  弯道阶段的前伸数关系,叶钦在第五道,即便已经开始有领先优势,超过了其他选手,但大家无法看得清晰。
  进入直道之后,却是让所有人一下子看得真切无比。
  率先进入直道的是第三道的牙买加选手克里斯托弗·威廉姆,以及,第五道的叶钦。
  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是一位比约翰·卡佩尔还有年长不少的老将,1972年出生的他真正进入职业生涯高峰是在千禧年前后。
  在2001年田径世锦赛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拿到了男子200米的银牌,是2001年牙买加年度最佳运动员。今年的世锦赛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的表现虽然一般,但整体实力却依旧不容小觑。
  9月10日的世界田联总决赛男子200米的比赛中,杰森·盖比以19秒96的成绩拿到了冠军,而亚军就是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
  这场盛海站黄金大奖赛200米的比赛,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的状态比起其他如杰森·盖比和约翰·卡佩尔状态也要更好。
  从起跑开始,这一场比赛几乎就是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和叶钦两个人在较量,其他好手在状态不佳或者准备不足的情况下,只能沦为陪衬。
  此时此刻在进入直道之后的瞬间,叶钦和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两人几乎是呈并驾齐驱的态势,彼此之间或许有千分秒上的差距,但是在冲过终点线前,这一点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有了解或者关注过叶钦许多比赛的人看到赛场上的一幕时,也是惊讶出声。
  现在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叶钦身上是十分难得一见的一幕,在叶钦踏入顶级的200米比赛中能够在弯道领先算得上是极为罕见的情况。
  叶钦向来是以后半程决胜,速度越到了后面比起竞争对手就越有优势,而在这场比赛里,叶钦难得的在前面一百米就跑出很非常好的成绩,而进入到直道之后,那就是叶钦所擅长的。
  快速的手臂摆动和迈步,在肉眼可见的跑道上高速的奔跑,许多电视机前的观众即便隔着屏幕都能够感受到那种强大的冲刺力度,隐隐给人带来一种无法言语的战栗感。
  距离终点线七十米、六十米、五十米……
  越来越近!
  飞快的奔跑动作中,越来越多的人从激动的大叫,到了现在生生的忘记了说话,也忘记了呼喊。
  叶钦领先了!
  进入直道后飞奔了三十米之后,叶钦渐渐跑到了前面。
  而且开始不断的朝着终点线发起冲刺!
  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
  距离随着赛场中间那一道特别穿着红色国家队短跑运动服的年轻身影而缩短,宛如电光,一骑绝尘!
  十米……五米……
  叶钦的身影由远及近,倏然间穿过了终点线!
  压抑了数秒钟的呼喊声,骤然犹如火山喷发一般喷薄而出。
  全场的掌声和欢呼声爆发出来似乎要将整个体育场都掀翻了一般。
  “……叶钦!叶钦赢了!叶钦再下一城,赢得了盛海站黄金大奖赛的冠军!在数万名家乡父老面前,在众多电视机前的中国观众面前,叶钦凭借强大的实力赢得了这场比赛!成绩是……19秒91!叶钦再创佳绩,新的亚洲纪录,新的全国纪录!叶钦再次创造了历史,打破了他自己保持的纪录……太伟大了!!”
  电视机前,许多方才攥着拳头的观众在叶钦冲过终点线的一瞬间,都跟着穆江激动的呼喊声跳了起来。
  之前错过了世锦赛比赛的许多人,更是在这一刻陡然升起一种与有荣焉的巨大自豪感。
  短跑项目,我们也有世界冠军!
  叶钦在自家的大门口的比赛,没有让人失望,而且更是创造了辉煌的成绩!
  终点线前,叶钦在冲线的瞬间,眼睛也看到了计时牌上显示出来的成绩,一瞬间激动得跳了起来。
  赢了!
  在全场数万人的中国观众面前,在自己家人面前,自己赢了!
  几乎没有丝毫停留,叶钦就绕着赛场撒开腿奔跑庆祝!
  “叶钦,叶钦,叶钦……”
  赛场上,一个声浪由小及大,开始还是一小撮在观众席某个位置的人起身的呼喊,渐渐的就汇聚成了一片,宛如潮水一般铺天盖地的吼声。
  那声音,叶钦听得分明,那是在呼喊着他的名字。
  400米的跑道上,叶钦的速度渐渐慢了下来,呼吸急促,汗如雨下,但内心却是前所未有的骄傲!
  这种激动和自豪的心理比起他曾经在赫尔辛基世锦赛更甚,在赫尔辛基,那是第一次斩获了世界冠军的激动,而这一次,是自己在家人,在同文同种的同胞面前展现出最好的一面。
  被全场所有人呼喊着自己的名字,被所有人惊叹,这是叶钦曾经梦想着的一刻,而现在,他做到了。
  站在赛场的跑道上,媒体记者哗啦啦的涌入,数十人在他周围拍着照片,跟着他的一举一动。
  叶钦目光不断逡巡着观众席,他想找到自己家人所在的位置,从他踏上竞技体育这条路,从他踏上跑道,家人从未在现场看过一场他的比赛,而这场比赛,他全力以赴,最后跑出的成绩比世锦赛还要好。
  他想大声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还有小叔,想告诉他们自己赢了,想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是一个世界一流的运动员,已经长大,已经能够肩扛风雨,为家人带来更多的荣誉和更好的生活。
  沸腾的现场,充气棒和荧光棒摇摆,镁光灯闪烁,各种旗帜和横幅跳动,一时让他眼花。
  他没看到家人到底在哪里,但其实也没有什么关系,他们在这数万人的观众之中,看了他的比赛,知道了他在做什么,做得有多么的好,这就够了!
  全场都在为我欢呼!
  我是冠军!
第三百三十五章
十运会
  “十运会是2008年奥运会前最大的一次大规模高水平的赛事,这种比赛中运动员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不一样的。尤其是我国很多运动员,真正参加大赛的机会比较少,对他们来说,能在十运会的赛场上顶住压力,经受锻炼,机会难得。
  再一个,对于我们的国家队来说,能够通过十运会这样的大赛筛选出一批具有潜力的年轻队员,也非常有意义……”
  金秋十月,金陵市迎来了今年以来最大的一场盛会,从国庆假期之后,整座城市似乎都陷入到了一股巨大的浪潮之中。
  随着2005年全国运动会脚步的临近,每天从机场,火车站台都有着往来络绎不绝的大巴车穿梭期间,此外更是汇聚了全国的众多媒体从业者,参与进了这一盛世。
  因正处北京奥运会周期而备受关注的十运会,是2008年奥运会前最大的一次大规模高水平的赛事,共有46个代表团的9986名体育健儿参加了42个大项357个小项的角逐。
  时间已经到了10月11日,当叶钦和古凯等众人从金陵禄口机场出机口走出来的时候,几乎瞬间就吸引住了早已经等待在这里的众多记者。
  他们这是刚从燕京水木大学飞抵金陵,在上个月的盛海黄金大奖赛男子200米的比赛中,叶钦在盛海体育场数万观众和电视机前亿万观众的面前,以19秒91的成绩再度刷新了全国纪录和亚洲纪录,也是他个人的最好PB,隔天新闻上铺天盖地的报道几乎一下子将他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是叶钦在正式的大赛之中第二次跑进20秒,而这个成绩距离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子200米冠军西恩·克劳德创造的19秒79的成绩的成绩,也不过就是0.12之差。和今年创造了2005年男子200米赛季最佳成绩的华莱士·斯皮尔蒙的19秒89更是只差了0.02秒。
  “叶钦,听说你有意向转型100米,这次全运会有参加这个项目吗?你觉得你能不能赢巩威?”
  “叶钦你这次是代表海西省参赛,是否有考虑过进入其他省队,听说你和海西省签订的是临时合约,盛海体育局和燕京体育局都有在向你发起邀请?”
  “古凯,双庆市曝光出药物违禁时间,全队取缔成绩,请问你是如何来参加比赛的?”
  “如果叶钦参加男子100米项目,古凯,你觉得你能够面对这位新学弟的挑战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7/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