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就会跑(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485

  ……
  机场门口,叶钦和古凯以及李琦陈中州等人,看着蜂拥而至的记者,以及一个又一个问题,登时陷入到了层层包围之中。
  “没有,这次没有参加男子100米项目,有参加男子4×400米接力项目。抱歉,有些问题,发布会的时候再和大家说。”
  叶钦简单的挑了一个问题回答,很快在机场安保人员的簇拥之下,就离开了机场出站口。
  按照以往,如果遇到这样的场面,叶钦可能还会停留下来多回答几个问题,但今天看着全程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的古凯,叶钦却没有多做停留。
  出了机场门口,一行人上了组委会接待的车辆,一屁股坐在位置上,古凯顿时就长长地出了一口气。
  “这些记者真的是无孔不入啊,我们这次过来出了组委会知道时间,其他人都不知道,结果还是被堵了。”古凯做在位置上,将头枕在座椅上,有些无奈地说道。
  “估计是在燕京上飞机的时候被人注意到了,现在是全运会期间,这边聚集的媒体可多了。”旁边陈中州笑着附和了一句。
  叶钦此时出门多少都会注意伪装一下,虽然不一定有用,但人来人往的,真的没认出来倒也不是特别多。反而这趟和古凯一起过来,古凯在燕京机场的时候大概就被人注意到了,以至于造成了刚下飞机出站被围堵的情况。
  不过,以此时叶钦越来越高的人气,还有古凯这个当前可以算得上是本届全运会男子100米最有力的争夺者,几重身份,大家真要分析是哪里泄露了行踪,还真不太容易。
  “古凯啊,这次你就好好跑你的,别受其他压力的影响,该怎么样怎么样。我们水木人,参加比赛不是为了物质金钱,还是想通过全运会来检验水木的培养模式。”李琦教练在后座上看着古凯的神色,微微摇了摇头,轻声劝慰了一句。
  “比赛还是不能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叶钦听李琦和陈中州几人开口,在一边也笑着开解道。
  古凯微微眯着眼,却是没有再继续多说话,神色多少不太好看。尤其是在方才机场出来的时候,原本估摸着有叶钦在应该没有人会在意到他,结果还是被人逮着问了好几个问题。弄得他是回答也不是,不回答也不是。
  叶钦看着古凯的脸色,笑了笑,也不再继续说话。
  从盛海站的黄金大奖赛之后,这二十几天的时间里,叶钦知道古凯承受了不小的压力。
  就在盛海黄金大奖赛举行的前一天,中国奥委会反兴奋剂委员会办公室发出通报,取消了双庆市代表团田径队参加十运会的比赛资格。
  在8月底的一次飞检当中,正在训练的双庆市田径队中有两名女队员被查出尿检呈阳性,根据惯例,A瓶药检呈阳性的话,是可以通过递交B瓶尿样进行申诉,但两位队员因为选择放弃申诉而被最终认定。
  这个禁赛的影响,就导致了双庆市田径队的众多运动员,在这次全运会中只能以个人名义参赛,成绩不计入任何地方代表队总分,所得名字只属于个人。
  古凯籍贯是鲁省,不过按照体育总局的规定,只要这名队员是高校培训,那么就可以代表任何地方参赛。
  这些年双庆市一直难有顶尖水平的田径选手出现,只能采取“协议”和“签约”等形式从外吸纳优秀的运动员。在2002年的一次全国田径锦标赛中,胡凯参加了百米竞赛,虽然未能夺冠,但展现出了不错的潜力。
  之后,古凯就成为了双庆市的签约选手,但他的教练仍然是自己在水木的教练,而双庆市只是提供资金、管理和医疗的支持。
  这次双庆市田径队被禁赛,对于古凯等一些选手来说,最大的影响就是一下子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自身虽然没有问题,但外人难免会戴有色眼镜看人。
  古凯又是这届男子100米比赛的夺冠大热门,引发的关注自然更多,好在古凯平常训练都是在水木进行,虽然有些干扰,但也不至于真的闹得不可开交。
第三百三十六章
未来的百米和接力项目
  “对了,叶钦,你这会有为海西省代表团参加男子4×400米的接力赛呢?干嘛不参加男子4×100米的,我听说刘阳宇好像都参加了盛海代表队男子4×100米接力。”
  李琦看着古凯没有太多说话的兴致,转而看向叶钦,说起了他这次参加全运会的情况。
  “4×100的话对交接棒要求会比较高一些,我之前没有练过。”叶钦想了想缓缓开口道,“而且,海西省田径队里在短跑项目项目上的好手也少,真正竞争起来不一定有优势。盛海队那边不一样,人才济济,刘阳宇,杨耀他们的实力都是顶尖的水准,真能够对他们构成威胁的选手应该不多。”
  “这倒也是。”李琦点点头,4×100米和4×400米虽然都是接力项目,但两者的差别和100米与400米的差别类似,但里面的差别有大得多。
  4×100米对于接力的选手要求十分严格,除了个人的能力水平之外,在交接棒的技术动作都十分强调这方面,前些年的亚运会,日本队一枝独秀,除了其国内的总体运动员水平比较高之外,还有一个就是接力的技术很好。
  而像泰国队,在4×100米项目上,在2002年亚运会表现最为抢眼,中日两国运动员个体水平都超过泰国队,结果却在接力项目上被泰国队击败,对方以38秒82的成绩拿到了冠军。泰国队大部分运动员的百米水平也都在10秒50左右,但凭借其精湛的接力技术,对于日本或者中国队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和威胁。
  但4×400米不一样,一个是距离较长,容错率非常高。在接力比赛里往往能够听到4×100米接力赛哪个队哪个队又出现失误掉棒,但是4×400米基本上就比较罕见。考验的更多的是运动员的个人能力,反而在电光火石的交接棒团队协作上,要求没有那么高。
  “不过,我上次和袁教练有提过一次,可能的话,以后国家队的4×100米接力还是需要你来跑第四棒。”李琦想了想此次的全运会叶钦的比赛,接着提起另外了一件事。
  “明天就是亚运会了,这是我们国内田径队要面对的另外一个重大的赛事,也是奥运前最重要的一场练兵。袁教练现在正在挑选4×100米的接力选手。”
  说着,李琦指了指坐在一边闭目眼神的古凯,笑道:“古凯应该能算一个,还有杨耀,当前水平也不错。另外章裴孟你已经见过了,他跟你一样也是在200米项目上比较出色,不过放到第二棒或者第四棒都不如你和杨耀的水平。还有个粤省的小将,今年室内田径锦标赛的时候你应该有见过,破了60米纪录的,他的起跑和加速还是很出色的,我和袁教练的意见就是让你来跑第四棒,那明年的亚运会至少我们可以和日本队好好扳扳手腕。”
  李琦知道田径队内接力队的总教练袁郭华就是未雨绸缪,开始为三年后的接力赛打造一支队伍,首先的目标是要能够出线,达到世界十六强的成绩,才能够够参加奥运会。
  其次,需要的就是这些运动员的成长性和可塑性。现在国家队百米运动员是不少,但很多已经是老将了,像前一批沈运保、陈海这些人状态逐年下滑,再过上两三年真说不准状态能够保持得如何。
  叶钦自然是完全可以列为最重要的一名选手之一,他和其他教练都已经详详细细分析过叶钦的技术特点,主要还是起步和加速慢,这在百米比赛中是比较吃亏的,毕竟高手过招,等你速度完全加起来的时候,可能终点线都已经快要到了。
  但接力项目不一样,接力项目有一个接力区。叶钦的速度能力是国内选手中顶级的,如果在接力区速度完全加起来,只要不是第一棒,其他几棒他都能够胜任。
  而且距离比较长的直道第二棒和第四棒,叶钦还能够凭借速度能力赶超不少对手。
  另外像古凯,还有杨耀这些选手,速度能力都很出色,再加上刚刚提到的文勇易,今年连续打破60米纪录的运动员,已经能够形成一只战斗力不错的队伍。
  当然,这支队伍现在还没成型,不过田径的接力队比起其他什么队伍组织要容易的多,一个是大家基本上都是国家田径运动员,召集起来集训就可以了。
  唯独问题就在叶钦身上,李琦现在真有几分头疼,叶钦现在给他的感觉真的有些全息作战的选手一般。
  400米能跑,200米能跑,100米虽然还没有在大型赛事上亮过相,但基本上可以断定也是能够胜任的。如果再加上一个接力项目的话,压在叶钦身上的担子就太重了。
  至于说要取舍放弃一个,他还真不好说。
  “我听安排,只是之前没有跑过接力,还是要抽时间大家好好的练练配合。”
  叶钦点头笑着回答道,对于李琦说的跑接力他并没有什么疑虑,短跑比赛,只要是在跑道上进行的,他现在基本上都觉得自己能够尝试一下。
  “这事情现在也不着急,等全运会结束以后,我们回队了再好好研究一下。学校的体育部,近来一段时间都在分析你之前的比赛录像,你上次在盛海站大奖赛的表现,比起世锦赛还要出色,太有学习和参考价值了。”李琦笑了笑,“我个人方面,除了200米和400米,我很还是很希望你试试100米的,这个影响力最大,而你完全有这个能力。”
  “那天超常发挥了,给了我一个非常不错的起跑。”叶钦笑了笑,“起跑好的话,我前面速度起来,后面就好跑了。100米的话,我现在自己也不太知道。”
  上个月盛海站黄金大奖赛,他能够打破自己最好成绩获得冠军,就是前半程发挥得十分出色,那一场比赛的体验给叶钦完全不同于以往的体验。
  他是在和世界级顶尖的短跑选手比赛中,前半程没有落后,而到了后面的五十米,虽然速度依旧非常快,但叶钦依稀感觉得到,自己后半程劲有些散了,缺乏了对手的刺激,虽然最终的成绩比世锦赛还要好处很多,但却没能跑进19秒90以内。
  那场盛海站大奖赛,他最后的成绩是19秒91,而亚军是牙买加的克里斯托弗·威廉姆斯,对方的成绩却只是20秒24,在后面几十米的距离,叶钦领先之后,一时间都有些不适应那种没有对手可追赶的感觉。
  至于说100米,叶钦这些日子,脑子里也在想。
  百米的影响力够大是一方面,另外一个就是每每听人说起亚洲纪录和全国纪录什么的,心里多多少少有那么点心思在作祟。
  “所以啊,你还有非常大的进步空间。”李琦面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是个老资格的教练,在国外求学,又在新加坡曾经任教,后来2000年的时候被水木大学聘请回国进入水木体育部,一直以来也是抱着一个极大的热忱在挑选运动员。
  古凯的到来,让他欣喜若狂。章裴孟的出现也让他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但真正最能够让人侧目的还是叶钦,天赋好就不用说了,难得是大赛的心态,还有个人状态的稳定,都是远超于同龄人甚至很多已经成熟的运动员。
  而且,叶钦现在还远未达到个人巅峰。从生理学上统计的数据来说,一个田径运动员大概在22—23岁是职业生涯的最高峰,这个阶段最能够创造出个人最好的成绩。
  还有很多个案的运动员就更不必说,迈克尔·约翰逊创造400米世界纪录的时候,已经是32岁了,在田径运动员中算是高龄了。
  叶钦现在20都还不到,再加上年龄和时间都刚刚好赶上08年奥运会,到了那个时候,会爆发出什么样的成绩,真的是值得所有人去期待。
第三百三十七章
故人重逢
  十运会的整个赛程时间是10月12日到10月23日,前后为期12天。
  一般大型综合性的运动会,如奥运会亚运会包括全运会之类,田径赛事开始的时间基本上都相对靠后,这次全运会也不例外,田径项目要到10月17日才开始,到10月22日结束。叶钦提前来到金陵的一个最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参加全运会的开幕仪式。
  历届全运会开幕式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引领各代表团入场的旗手,虽然全运会旗手远不如奥运会那般神秘,但因为这一届全运会,有叶钦和刘阳宇担任各自地方代表队的入场旗手,所以大家对十运旗手的关注度也提高了不少。
  在10月12日叶钦参加完全运会开幕式之后,就在金陵开始接着进行训练和备战。
  不过这次不再是和水木的古凯他们,而是按着地方上各级的代表队分割开进行训练,叶钦和海西省田径队训练的主要内容,也就是400米项目的接力。
  他之前还从未跑过400米接力项目,国家队这个时候基本上对于这个项目属于放弃状态,练400米的运动员有,但是出成绩的很难,不要说在世界级的比赛里,即便是在亚洲都属于相对靠后的位置。
  而且400米接力,不像100米接力对于默契和队员磨合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只要选手水平能够达到一定程度,基本上有四个人拉出来直接上场就可以。
  “好久不见了,这次有参加哪些项目?”
  10月14日的下午,在距离海西省代表队驻地不远的一处体育场内,叶钦在场边正和一个老熟人小声地打着招呼。
  “就一个100米,我现在专项就练这一个,教练让我保持专注。”
  张杰华站在场边看着有很长时间没见的叶钦,神色略微有些复杂,但眼里又隐隐带着几分激动。
  在学校的时候,叶钦比张杰华高了一级,年龄上也就大了一岁。曾几何时,刚跨入高中校门的张杰华心高气傲得惊人,觉得叶钦能够在什么世少赛只拿个第三名不算什么。
  但当自己踏上田径赛场,踏上跑道之后,才渐渐发觉叶钦是何等的天赋惊人。他一直视叶钦为超越的目标,现在虽然再不会大咧咧的讲出来,偶尔也会觉得无力,发现自己恐怕不可能赶得上。
  正如他教练和他说过的那样,你有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在前面,那么你要做的就是奋起直追。不论赶得上赶不上,至少目标很清楚,而且在这个追赶的过程中,你自己也在不断的成长。以最顶级优秀的运动员作为自己的目标,再不济到了最后,打个折扣,你可能也能获得远超过一般人的成就。
  这也是张杰华后来想清楚的,在学校的时候,还是一个单纯的少年,但是随着进入了专业队,参加了比赛,见到了越来越多的人和越来越多的事,少年人的成熟和成长几乎是在一夜之间。
  “对了,叶钦,你这次怎么不跑100,我之前听教练说,省体育局的几位领导在邀请你的时候,希望你也能够参加百米项目的。”说着,张杰华自己又笑了笑,“要是你能来跑4×100米的话,我们还可以配合一下。”
  “百米不是已经有你和郭樊了吗,我就不去凑那个热闹了。”叶钦微微摇头,看着前方田径场里,此时海西省田径队的队员正在进行一些日常的赛前备战,接着说道,“而且项目太多,我也跑不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48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