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10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0/522

  “不冒险怎么可能有大富贵,难道你想做一辈子商人?”刘修眼神明亮,看不出一丝醉意。他看看夏侯渊,笑了:“你放心,如果真有祸事,我一人担着,绝不会拖你们下水。”
  夏侯渊也笑了:“我有什么好怕的。没死在王吉的手中,我这条命就是捡来的,与其穷死,不如跟着东家赌一把。”他瞟了一眼默不作声的许禇,“只是仲康怕是有些亏了。”
  “我有什么亏的,这条命本来就不是自己的了。”许禇哼了一声,不屑一顾:“再说了,就凭我和东家的身手,只要不是洛阳城的北军五营全部出动,恐怕没几个人能拦得住我们。”
  这才叫霸气。刘修暗自赞了一声,夏侯渊愿意跟着他疯,那是因为夏侯渊一穷二白,而且他生性就不安份,喜欢冒险,而许禇则不然,看起来他很鲁莽,其实他早就想好了退路,确保自己不会有性命之忧,谨慎到了极点。
  刘修当然也不是鲁莽的人,他如果没有几份把握,绝对不会冲动冒险,要不然他早死几回了。在刘弘面前说这些话,看似酒醉,实则是他谨慎的试探,经商肯定不是长久之计,要挽救大汉的命运,就必须解决大汉的经济问题,这不是他开几个道馆就能解决的,这要触及到大汉的基本国策。如果天子没有这样的魄力,就凭他一个人是不可能力挽狂澜的,必须选另外的路。
  做名士闯字号,他已经完成了应有的铺垫,接下来该向哪个方向走,已经到了抉择的时候。天子是什么态度,对他的选择非常重要。如果天子连一点雄起的想法都没有,那他也没有必要做什么忠臣了,趁早自谋出路。如果天子还有点想法,那他也好借势而起,见机而动。
  天子没有让他失望,在等了两天后,刘弘带来了天子手诏,拜刘修为侍中。侍中属少府,原来是加官,也就是名誉官职,有了侍中身份,外朝官员就可以进入内朝,随时在天子身边以备问询,后来渐渐变成实际官职,比二千石,等秩算是相当高了,特别是对于刘修这么一人只当了两天虎贲郎的人来说。
  “天子有雄心和魄力吗?”刘弘的眼圈有些黑,看起来精神有些疲惫。
  “陛下岂止有雄心和魄力,简直是英明。”刘修笑眯眯的拍了个马屁,又关心的问道:“怎么,这几天没休息好?”
  “别提了。”刘弘郁闷的摆摆手:“宫里这两天怪事频出,我们这些人都不得安生。德然,你赶紧进宫入职吧,也能为天子分忧。”
  “什么事这么烦心?”刘修又想起为党人诉冤的曹鸾,难道这件事还没解决。
  刘弘摇摇头,告诉刘修说,不是这么简单。曹鸾那件事和现在这件事比起来,只能算是小问题了。这话把刘修吓了一跳,一问才知道,宫里出了大事。有一条青蛇落在永乐宫嘉德殿的御座后面,把永乐太后吓得魂不附体,宫里大乱,谣言四起。天子找蔡邕、杨赐等人去问,结果杨赐他们三扯两扯的,也扯到党人的事情上去了。他们说,党人遭到禁锢,天下怨气郁结,故化为青蛇以示警,希望天子能下诏赦免党人,以解妖详。
  刘修听了直挠头,真还是怕什么来什么,这分明是借机向天子施压嘛。只怕不仅党人不能被赦免,还会遭到更严厉的打击。
  “你对这事有什么看法?”
  刘修想了想,眉毛一挑:“我觉得这事不对,一条蛇嘛,和党人能有什么关系?”
  “那你说和什么有关系?”刘弘精神一振。
  刘修嘴一撇,说出了自己的猜想。大旱了几个月,洛阳四周都像遭了火似的,大部分树木都枯了,小河里也见了底,喜欢阴凉的蛇没地方去,钻到宫里的可能性当然很大。洛阳再缺水,也不可能缺了宫里的用水,太后又是怕热的北方人,每天都要用水浇地,嘉德殿是最阴凉的所在,而且嘉德殿规模大,建成时间长,屋梁上大概有些年头没有彻底清扫了,老鼠什么的也多,如果有蛇进了宫,那嘉德殿就是首选之地。一不小心从上面掉下来一条,有什么稀奇的。
  刘弘将信将疑,他觉得刘修的解释比杨赐他们的解释还不靠谱,这么重要的事情居然会这么简单的原因?这也太草率了吧?
  “你不要不信,你回去对天子说,让人把宫里彻底清理一下,我估计再找几条蛇出来是不成问题的。”刘修很有把握的说道,又解释道:“就算按照他们那一套五行的理论解释也不对啊,青者木也,大汉属火,木生火,这分明是中兴之相,怎么会和党人联系在一起。”
  刘弘忍俊不禁,摇着头道:“你真是巧言佞色,利口能辩,如果被蔡邕和杨赐他们听到,只怕会说你是个佞臣。”
  “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刘修笑笑,又皱了皱眉:“其实要说阴气,我倒是觉得宫里阴气的确蛮重的。那么多女人和不男不女的人,真正的男人少而又少,阴阳的确不太平衡。这些女人闲着没事,一点小事都会变成谣言,人心惶惶。而且,那么多女人一天的脂粉钱就要上百金,这开销也的确太大,借机清理一下,精简一些人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刘弘咂了咂嘴,没有吭声。
  刘修又说道:“陛下要那么多女人,无非是想多子多福,其实这是个误区。”
  “什么误区?”
  “女人太多了,不仅不会多子多福,反而会影响子嗣。”
  “还有这种说法?”
  “你还别不信。”刘修一本正经的说道:“广种薄收的道理你不知道吗?女人就像一块地,你如果偶尔耕一下,随手甩两颗种子,还指望秋天能丰收?当然是精耕细作,种子数量充足,肥力不缺,才有可能丰收。”
  刘弘扑嗤一声笑了,连说刘修胡扯,刘修也不和他争,你要不是信,你去问太医,你听听专业人士怎么说的,就知道我有没有胡扯了。两人说笑了一阵,刘弘才收了笑容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入宫报到?”
  刘修出人意料的摇摇头:“我暂时不打算入宫报到。”
  “为什么?”刘弘有些不高兴的说:“这是陛下的恩典,你不要太任性使气了。”
  刘修连忙摇头:“我正是感激陛下的恩典,才不想急着入宫。我在宫外,也许更能为陛下分忧。”
  刘弘非常不解。刘修接着解释道,我如果到陛下身边做官,那我以后说什么,别人都会觉得我是在为陛下说话,时不时的都会往陛下身上想,就算是对的,他们也会找理由反对,一旦有什么错,更不可避免的会牵扯到陛下。如果我只是一个普通百姓,那我就有足够的自由,说什么都是我的权利,反而不仅引起别人的反感,更容易获得他们的认可。
  刘弘想了想,也觉得他说的有些道理,脸色缓和了些:“那你想说什么?”
第189章
洛阳志
  洛阳出了一件盛事,一种装帧新颖的书籍在太极道馆隆重登场,东观校书的几个大儒、太学数得上的博士悉数到场,向到场的上千太学生郑重推荐这种携带方便,字迹清晰精美的新式书籍,这些书籍都是由改进的蔡侯纸印制,纸制柔软细腻,手感极佳,有如少女肌肤(某不知名淫人语),内容为太学所立石经的全部内容:尚书、易、礼记、春秋、诗和论语,一字不差。每部书分装为一函,共四十卷,封面题签为陛下手书,由大儒蔡邕作总序,其他各分册各有一位大儒作分序,言及经学源流,弥足珍贵,实为读书求学必备,馈赠亲友佳品。
  最最重要的是,陛下下诏,以后考试即以为准,其他各家私藏的经文只能做研究用,不能做考试标准。紧随其后,司徒袁隗又宣布今年的考试将在今年十月举行,扩大名额为三百名。考试对象由以前的太学生扩展到全国的读书人,录取者优先安排补缺。
  一听这话,那些原本只打算看个热闹当谈资的人顿时精神了,十月考试,还是以这些经学的内容为准,几十万人抢三百个名额,那现在还不先下手为强,难道要天天到太学去看石碑?
  于是毕岚等人准备的三百套书当场就被抢购一空,不少人一口气买了好几套,自己留一套,其他的用来送人,亲朋好友家有想考试入选的人都需要啊。好多人反应迟了,气急败坏,围着还在喋喋不休的鼓励士子们要好好学习的蔡邕等人抱怨不已,都是你们啰嗦,让我们不好意思先退场,结果连书皮都没抢到。
  新书特卖会大获成功,皆大欢喜。
  毕岚等人印书坊生意开门红,看这势头,库房里的一千套书绝对是不够卖,回去立刻再加印一千套。加上先前从宋奇那儿赚到了三百金,他们已经成功的收回了全部成本,在支付了所有的开支之后,他们还落了一百金的纯利润,更重要的是,他们为天子解决了三十个郎官的就业问题,这可比赚了钱还要有用。
  蔡邕等人也非常高兴,看着他们辛苦了一年多校订的经学将走向全国,被全国的学子所接受,他们感到了极大的成就感。在个人的成就感之外,他们还终结了大汉经学传承上的师法家法之争造成的混乱,从今以后,不用争来争去了,一切以此为准。
  在蔡邕看来,这和孔子删定六经的作用是一样的伟大。
  袁隗也很高兴,刘修亲自到袁府请他出席这次特卖会,还为以前的事情向他做了解释,表示并无恶意,愿意和袁术化干戈为玉帛。袁隗当然不怕刘修,可他是聪明人,且不说刘修是卢植的弟子,他们夫妻不可能真把刘修赶尽杀绝,就凭刘修最近鼓弄出来的那么多事,连阳翟长公主都被他拉来做了大旗,真要和刘修翻了脸,对袁家也没什么好处。于是袁隗借坡下驴,爽快的答应了刘修的邀请,亲自到场,并且很高调的买了十套新书,盛赞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太极道馆虽然经商卖面,可是做的几件事却意义深远,当为天下人楷模云云。
  最高兴的当然是刘修,来了这么多人,卖了那么多面,仅场地费就捞了二十金,几个方面都欠他一个大人情,太极道馆的名头越来越响,以后可真是财源茂盛达三江了。
  送走了袁隗等贵客之后,刘修回到他新办的书房,毕岚和渠穆正在等他,兰花指柳云霜也坐在一旁,新书卖得好,毕岚他们心情非常好。一看到刘修,立刻把二十金场地费推了过去。
  在之前刘修建议他们搞这个特卖会的时候,他们还有些舍不得,现在算是知道了,这年头不光要酒好,还得会吆喝。他们做事还有两下子,论吆喝,还得看刘修的。
  “那我就不客气了。”刘修哈哈一笑,老实不客气的掂了掂装金子的锦囊,然后顺手塞到罗氏手中:“掌柜的,麻烦你收起来入帐,然后拿点好酒好菜来,记在我的帐上,我要为几位大人庆功。”
  渠穆大约三十多岁,年轻力壮,双眼炯炯有神,除了没胡子,眼袋也略有些松驰之外,人还是长得不赖的,和他那臭名声联系不到一起去。听了刘修这话,他笑了笑:“刘君是太极道馆的东家,吃点酒还要记帐?”
  刘修哈哈一笑:“不瞒大人说,我只是一个小东家,主要还是个管事的,拿点辛苦钱。真正的东家每个月要查帐的,我如果到时候交不出帐来,岂不是让人以为我多吃多占?咱大钱也赚得不少,可不能因为贪这点小钱坏了名声不是?”
  渠穆若有所思,连连点头,和毕岚交换了一个眼色,觉得以后这收人贿赂的事情的确也要有个度了,做生意赚钱虽然来得慢一点,可是心里不虚啊,再多的钱拿得光明正大。
  “德然哪,你也不要在这里卖乖,你那些钱是怎么来的,我大致也清楚。真凭你做生意,你能在几个月内赚这么多钱?”毕岚特地开了个玩笑,表示和刘修更熟悉、更亲近,他也不摆架子,自己拿起酒壶,给几个人各倒了一杯酒,“你亲口和我说过,罗敷面馆一年的利润也不过三百金,可是你这太极道馆用了多少钱?少说四五百金,你会点石成金不成?”
  刘修哈哈一笑,对他试探的话避而不答,说笑了几句,扯到了正题:“二位,印书坊现在算是上了正轨了,可是光凭着印五经,以后这生意还是有限的。二位有没有什么新的计划?”
  毕岚和渠穆顿时精神起来,他们之所以没走,就是想在这个问题上和刘修讨教讨教。这次新书能卖得这么顺利,那是多方面因素结合的结果,以后不会总有这么好的事情。
  “德然有什么高见?”
  “高见不敢,一些想法还是有的。”刘修呷了口酒,开始给他们出主意。天下人读书,除了求仕宦之外,还有很多人是不能仕宦的,你们也不能忘了这些潜在的客户啊。
  毕岚眼睛发亮,快说快说,都是些什么样的人。
  你们想想,洛阳什么人最多?有钱人啊,而且是有钱的女人比男人还多,为什么呢?那些有钱人,有几个不是妻妾成群的?这些女人识字的不在少数,有些人学问还真的不错,让她们去考试做官肯定是不可能,那她们平时能做些什么呢?闲聊,游戏,要不然就发呆,如果你们能印一些能给人解闷的书,肯定受她们欢迎啊。
  渠穆一拍大腿,对啊,怎么没想到这些人呢,这些人的数量可不比太学生少啊,而且这些人有钱,现在这书价对普通人来说也许有些肉疼,可是对于这些整日里无所事事的贵妇人来说,这就是吃点零食的钱啊。
  刘修微微一笑,只要你们开动脑筋去想,不要总把目光局限在几本经书上,这个印书坊以后就是一个摇钱树,绝对有你们赚的。
  毕岚沉默未语,也没理刘修忽悠的话,紧追着问了一个最直接的问题,什么样的书能让人解闷?肯定不是圣人经义啊,那玩意只能让人生闷。
  刘修连连摇头,当然不是圣人经义,那些书给想当官的人看看就行了,有几个女人像曹大家(班昭)那样喜欢看这样的书啊,给她们看的当然是闲书,趣字当头。比如说一些笑话,比如一个能感到得人落泪的故事,比如一些奇闻轶事之类……
  毕岚乐了,手一伸,拿来吧。
  刘修一本正经的反问道,拿什么?
  毕岚说,你说得这么轻松,肯定有这样的文章,让我先看看吧。
  刘修连连摇头,我给你们出主意呢,哪有什么文章,你又不是不知道,我两笔字还行,写文章就不能看了。
  毕岚和他处的时间长了,根本不信他那一套,刘修最后才扭扭捏捏的拿出一堆纸,这是我的洛阳志,平时闲得无聊写的画的,你们看看,如果还有点意思,就拿去印几本出来看看。
  毕岚接过来一看,扫了几行,先笑了笑:“你这文章有长进啊,还是请谁润色的?”
  “蔡先生。”刘修老实不客气的说道:“有些典故,我也是问了他才知道的。说实话,这些东西里面有蔡先生不少功劳,为了麻烦他,我可花了不少钱。”
  毕岚闻音知意,“我们到时候怎么分帐?”
  刘修很坦然的提出了几个方案。一,我把这文稿卖给你,三百金,以后你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我不管。二,我提成,你印一本,我就一份钱,多印多给,少印少给。三,你替我印,我给你钱,以后我自己负责销售,赚了赔了,都是我的。
  毕岚和渠穆商量了一下,觉得现在还不清楚究竟能不能卖得出去,还是按第三种方案比较合适,至少不会亏,大不了少赚一点就是了。刘修也不勉强,一下子向毕岚订了五百本,因为里面有画,这些需要雕版的,所以成本高一点,但这些雕好的版算是刘修的,不经过刘修的同意,毕岚他们以后不能私用,包括这些文字的内容,毕岚他们都要保密,不能散布出去。
  毕岚一口答应。回去之后立刻安排人雕版、排字,几天后,他们交出了样书,刘修经过认真的审阅之后,立即开印,两天功夫,五百套《洛阳志》新鲜出炉,有蔡邕这样的大家把关,有刘修亲手绘的图,这本书的专业水平毋庸置疑,再加上刘修亲自拟定的那些传奇故事,娱乐性也是前无古人,再经过熟门熟路的一炒作,五百套书很快销售一空,不仅成为洛阳仕女们闺中最喜欢的物事之一,就连许多男子也是人手一卷,闲谈时经常说着说着就扯到这上面去了。
  “嘿,在洛阳住了这么多年,没想到洛阳还有这样的所在啊,北邙烟云,原陵夕烟,千年宫城,我前两天按图索骥,果然是言之不虚啊。”
  “是啊,我们大汉这洛阳城,真是人杰地灵,可以传之千古的。”
  “是啊是啊,更重要的是,没想到史书上的那些事,原来就发生在洛阳城。我猜想着,说不定我们家还住过苏秦呢。”
  “我呸!就你家那鸟不生蛋的地方,能有苏秦这样的人物?我告诉你吧,我考证过了,我家那地方,就是高祖皇帝当初准备定都洛阳时暂住的地儿。”
  “傻且,你坑你阿翁我呢。”
  “你才傻且呢,说你没学问,你还不服气。你看那故事里是怎么写的,难道你以为这是这位刘修刘德然君信口雌黄?他可是字字有典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0/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