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43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9/522

  颜良不打了,他命令全军收缩,然后赶去见韩馥,对韩馥说,“这仗不能再打了,对方占尽了优势,我们过去一个死一个,根本没有任何便宜可占,白白牺牲了那么多士卒。”
  韩馥看了半天,也非常头大。“那怎么办?总不能不打吧?”
  “不打当然不行,我们应该改变战术。”颜良沉吟道:“我们的优势是兵力多,要想让刘修防备不过来,我们应该增加渡河点,全面攻击,让他们防不胜防。”
  韩馥想了片刻,点头道:“那好,我去见主公,把你的建议告诉他。”
  颜良有些失落的应了一声,转身回到自己的大营。他有些想不明白,这样的战事为什么不能和他们这些第一线的将领商议,非要让韩馥这些书生转达,他们懂什么?兵书也许背得很熟,可是战场的形势瞬息万变,转来转去的,等命令下来,战机已经失去了。他听说,不管是多大的战斗,刘修总会亲临一线,他相信不远处的城墙上,刘修肯定关注着这里一举一动,而不是像袁绍那样坐在数里以外的中军大帐里运筹帷幄。
  ……
  刘修骑着一匹白马,像一阵风似的来到朱儁的营前,翻身下马,将马缰扔给孙坚,让他在营外等候,自己拉着刘和的手,带着张卫、孙策等近侍,快步走进大营。刚刚得到消息的朱儁站在自己的大帐前,身体微躬:“见过将军。”
  “嗯,免礼。”刘修摆摆手,径直向大帐走去。朱儁退后一步,侧身撩起了帐门,请刘修和刘和进去,这才跟着进了大帐。帐门一入下,张卫和孙策就按着环刀,一左一右的把守住了帐门。骠骑将军和朱长史议事期间,任何人不得入内。
  大帐内有些凌乱,到处放的是笔墨、地图,案上还摆着一盘没吃完的饭,看样子刚才朱儁正在研究战事。
  “今天打得不错。”刘修找了个空位坐下,赞了一句。
  朱儁不为所动,静静的听着,过了一会儿:“将军,今天只是试探,一旦对方全面攻击,我们兵力不足弱势就会显现出来了,到时候肯定会被袁绍发现弱点。”
  “朱长史不骄不躁,难怪段公说你是一个名将,可惜运气不太好。”刘修轻声笑了起来,拍拍大腿道:“不过,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的,朱长史要有耐心。”
  朱儁无奈的笑了笑,低下了头。他今年已经快四十岁了,人生已经走过了一半,要说没有建功立业的心思,谁也不会相信。可是正如段颎所说,他的运气不怎么好。打黄巾的时候,他屡建战功,眼看着就要步步高升,可没曾想袁家反了,袁术成了逆贼,他的功劳也跟着付之东流。他不愿意附从袁家,就回到了洛阳,结果被宋丰冷落了大半年,直到段颎掌兵,才把他辟为太尉府长史。跟着段颎在关东打了几年仗,虽然大家都很努力,可是毕竟实力不如袁家,这些年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战功,这一晃四五年就过去了。
  四五年,他还多少四五年可过?看看眼前这位骠骑将军,人家刚刚而立之年,就是国之重将了。
  看着朱儁有些落寞的神情,刘修大致能猜得出他此刻的心思。朱儁学问不错,但他不是那种死读书的儒者,相反很重视经世济用。他是会稽人,却没有江南人的那种秀气,相反生得高大壮实,乍一看,更像个北方人,而且性子刚直,有些宁折不弯的味道。这也是光武帝养士百年的结果,当然也可以说是远古遗风。这年头的汉人不管是不是读书人,血液中的勇敢豪迈还在,远非后世那种懦弱的模样。
  刘修等了一会,又问道:“以你的经验看,袁绍大概什么时候会发动总攻?”
  朱儁收回有些茫然的眼光,打起了精神,“根据今天战场之上的形势分析,应该还有一天,大概后天,他应该会发起全面进攻。”
  “如果他发起全面攻击,你能撑多长时间?”
  “两到三天。”朱儁胸有成竹的答道:“洧水太窄了,能起的作用毕竟有限。”
  刘修摩挲着手指,斟酌了片刻:“两到三天就够了。那我如果给你五千人,你能在这里守两天吗?”
  “没问题。”朱儁精神一振,挺直了身子。
  “只要你能挡住两天就行,两天后,你可以放弃洧水防线,退入新汲县城。”刘修收起了笑容,严肃的说道:“但是,新汲不能丢。”
  朱儁眉头一紧,沉思片刻,随即沉声应道:“请将军放心,我一定能把新汲守住。”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刘修冲着刘修使了个眼色,刘和起身,走到帐外,对站在帐门内里的孙策道:“去将你父亲请来。”
  孙策应了一声,快步出了营。时间不长,在营外等候的孙坚匆匆地赶了过来,向刘修行了礼,又向朱儁行礼。孙家虽然是吴郡人,但富春和朱儁的老家上虞隔得并不算远,算得上乡党,不过朱儁不太看得起孙坚,一是因为孙坚出身寒门,又不读书,二来孙坚曾经附从袁术,在朱儁的眼里,袁术就是叛逆。
  “我让文台配合你。”刘修轻声道:“你为主将,文台是副将。我离开之后,这里的战事就全权由你指挥。”他给刘和使了一个眼色,刘和起身走到惊愕的朱儁面前,双手奉上一只千里眼。
  看着那雕刻着精致花纹的铜管,朱儁忽然觉得一阵热血涌上了头。他知道这铜管有什么用,更知道这只铜管代表了什么。在刘修帐下,只有自成一军的将领才会配备千里眼,刘修给他这个,就代表着他从现在开始,将成为刘修帐下能够独立作战的大将,而不再是跟着刘修作战的普通将领,立功的机会大大增加。
  “将军……”朱儁虽然极力控制情绪,还是有些激动难平,他双手接过千里眼,颤声道:“谢将军,谢翁主。”
第623章
虞翻
  帐外,孙策和张卫交换了一个眼神,他们虽然看不见,但是他们能从朱儁的声音中感觉到朱儁此刻激动的心情。从这一刻起,朱儁就不再仅仅是忠于朝廷的人,在某种程度上,他也是骠骑将军的人了。孙策对此比张卫更高兴,会稽名士朱儁不仅接受了他的父亲孙坚,还要一起并肩作战,成为战友。有了这层关系,对孙家的名誉有很大的帮助,将来他再娶亲的时候,就再也不会出现他母亲的吴家看不起孙家,不愿与孙家结亲这样的事情。
  孙策正在高兴,见一个穿着儒者服饰的年轻人匆匆的走了过来,直往大帐里闯。孙策连忙收起了笑容,伸手拦住,厉声喝道:“站住!”
  那年轻人低着头,似乎正在想事情,忽然听到这一声断喝,吃了一惊,抬头一看,诧异的问道:“咦,你们是哪来的,站在这里干什么?”
  “将军正在与朱长史议事,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什么闲杂人等?”那年轻人火了,拍着胸脯,大声说道:“睁大你的狗眼看清楚一些,我可不是什么闲杂人等,我是朱长史的座上客。”
  “座上客?”孙策上下打量了他一眼,不由得冷笑一声:“穿件儒袍就很牛啊?这里是军中,可不是耍毛锥子的地方。”
  那年轻人闻言,不怒反笑,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了孙策半天,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一介武夫,到哪儿也是只知道耍横。军营怎么了,儒服怎么了,你信不信我打得你满地找牙?”
  “嘿——”孙策一下子瞪起了眼睛,看着同样惊讶的张卫道:“你可听清了,他不仅骂我,还说要找得我满地找牙?”
  张卫的两只眼睛也瞪得溜圆,他连忙走上前,一边把那年轻人往外推,一边压低声音斥道:“你这书生,好生不晓事,胡说八道什么,还不赶紧走,找打吗?”
  那书生瞥了他一眼,伸手一拨。张卫没有防备,身子一下子失去了平衡,险些摔一跤。他也恼了,好心劝他走,免得被孙策打一顿,结果这书生不仅不领情,还让他丢人,简直是好心没好报。张卫也不劝了,搓搓手站在一旁,等着看这书生被孙策海扁。要知道孙策不仅武功好,脾气也爆,除了在刘修面前不敢放肆之外,其他人没几个能被他放在眼里的,这个书生敢在他面前嚣张,岂不是自找苦吃。
  “你等着。”孙策恶狠狠的指着那书生,压低了声音骂道:“老子不打得你满地找牙,我就不姓孙。”
  “姓孙?孙策?”那书生忽然笑了起来,“原来是你啊,果然如此,不足与道。”说着,他上前伸手就要推开孙策进帐。孙策被他语气中的轻蔑搞得三尸神暴跳,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飞起一脚,踹向那书生的小腹,拼着被刘修骂一顿,也要让这书生吃点苦头。
  张卫兴灾乐祸的看着,嘴张得老大,等着看那书生和孙策的笑话。这书生摔一个大跟头那是难免的,可是孙策这一脚踹出去,只怕也少不了挨一顿骂。
  笑声刚出口,却嘎然而止。张卫睁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
  就在孙策的脚快要踹到那书生的腹部时,也不知道那书生使了什么法子,忽然间,他的身体向后退了一大步,同时袖子摆了一下,正拂在孙策的腿上。孙策一脚踹空,立足不稳,斜着就撞了出去,踉跄几步,撞倒了一个旁边值勤的士卒,这才勉强站稳。
  “就你这身手,也敢放狂?”那书生冷笑一声,举步再次进帐。孙策涨红了脸,大吼一声,顺手夺过旁边卫士手中的长矛,双手一抖,矛头颤出一团花,直刺那书生胸口。那书生冷笑一声,连退两步,也抢过一柄长矛,双手一抖,“啪啪”两声响,孙策向后退了一步,脸色煞白,双手握矛,却不敢再进一步。
  一个雪亮的矛尖离他的咽喉不到三寸,纹丝不动,而矛柄正握在那个看起来文质彬彬的年轻书生手中。那书生一脸的鄙夷:“心浮气燥,脚下无根,也敢与人放对?”
  张卫的嘴张得老大,几乎能塞进自己的拳头。孙策的武技他再清楚不过了,就算现在有些心浮气躁,不可能发挥出所有的水平,但是一招以内被人制住,这却是闻所未闻的事。
  这书生……究竟是什么人。
  “住手!”刚刚冲出来的朱儁厉喝一声,抢上前去,一把夺下那书生手中的长矛,压低了声音喝道:“仲翔,怎么又犯老毛病了?”
  刘修背着手,看看无地自容的孙策,又看看那一脸不在乎的年轻人,再看看朱儁,笑了一声:“这位是……”
  朱儁拉着那年轻人的手走到刘修面前,惭愧的说道:“回禀将军,这是我的小友,会稽余姚的虞翻虞仲翔,日南太守虞歆之子。”
  “虞翻?”刘修眼前一亮。虞翻他知道啊,东吴的名士吗,不过,这厮还有这么高的武技?“你这矛法从何学来?”
  “些许耕余剩技,不足挂齿。”虞翻傲气不减,拍拍手,就像拍在孙策脸上一番。孙策的脸红一阵白一阵,走到刘修面前,单腿下跪:“将军,请允我与他公平一战。”
  刘修哈哈一笑:“小子,今天遇到高手了吧?还比,比什么比,你的矛法也许能与他相平,可是你的步法与他相差太大,比一百次也是输。要比,找个机会和他比骑战吧,也许还有点赢的机会。”
  孙策一脸的不服,虞翻却是惊讶不已,他直愣愣的看着刘修,好半天才哑然笑道:“将军好眼力。”
  “还行啦,这些耕余剩技,我也略知一二。”刘修强忍着笑,用虞翻刚才的话来回答他:“你一天能行多少里?”
  虞翻轻轻一扬下巴,傲然说道:“二百里,缓步当归。”
  “果然。”刘修波澜不惊的点点头,转过头对孙策说道:“这下子知道输在哪里了吧?”
  孙策哑口无言。他刚才输给虞翻,一直觉得自己是太轻敌被虞翻钻了空子,只要自己用心一战,一定能击败虞翻,找回面子。现在听了刘修这句话,他才知道自己刚才一个照面被虞翻拿下,是因为虞翻不仅矛技清湛,而且步法快捷到了他根本想象不到的地步。刘修说他马战也许能赢虞翻,就是着想于此,骑在马上,步法再快也没了用处,剩下的就是较量骑术和矛术。他几乎是天天骑马,而虞翻想必没有这样的机会,在骑术上肯定不会超过他。
  “将军……也通轻身术?”虞翻两眼发光。
  “我不懂,可是有人懂。”刘修笑盈盈的说道:“你想不想见识一下?”
  虞翻眼露怀疑之色:“谁?谁的轻身术还能超过我?”
  “且,你这算什么。”张卫这时也回过神来,听了虞翻这么嚣张的话,按捺不住的插嘴道:“我阿母就不说了,我天师道的几个师叔,哪一个不比你强?”
  “楚国国师?”虞翻一拍脑门,失笑的自嘲道:“惭愧惭愧,我倒把这事给忘了。不错,天师道的确有几个高手,这轻身术对你们来说,的确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他顿了顿,又道:“闻说将军也通晓道术,不知道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虎啸的境界究竟是什么样子?”
  “仲翔,不得无礼。”朱儁脸色一变,连忙挡在刘修面前,拼命的给虞翻使眼色。虞翻却不以为然,轻轻的将朱儁推到一旁,静静的看着刘修,脸下不带一丝笑意,相反倒显得有些紧张:“如果将军能让我叹服,我愿意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刘修眉头一挑,沉思半晌,点头道:“可以,不过不是现在,我还有军务要和朱长史说,等说完了,你跟我走,我让你看看我霸诀的威力,如何?”
  “好。”虞翻眼前一闪,不假思索的点点头:“我在一旁等将军。”
  刘修不再看虞翻一眼,拉着惊讶不已的朱儁、孙坚回帐,继续讨论战事。虞翻安安静静的站在帐外,对孙策、张卫等人复杂的眼神视而不见,自顾自的想着心思。过了一会儿,他转过头对一直偷眼打量他的孙策道:“孙郎,有句话,不知你愿不愿意听。”
  孙策努了努嘴,不情不愿的说道:“还请指教。”
  “古来名将,你听过谁以武技称雄的?檀石槐纵横草原三十年,身死而鲜卑破灭,袁公路不自量力,亲自搏杀,一败而江南尽失。这两人都恃勇好斗,最后成就了骠骑将军的赫赫威名,你要引以为戒。”
  孙策眉头轻皱,好半天才闷闷的应了一声,过了一会,他又红着脸给虞翻行了一礼:“多谢指教。”
  “嗯,孺子可教。”虞翻翻了个白眼,再也不说一句话,那神情像极了一只骄傲的小公鸡。孙策憋了一肚子的邪火,用余光打量了他半天,最后不得不承认,这个叫虞翻的狂书生不仅矛法出众,这份骄傲更是无人能及,就冲着他和骠骑将军说话时的那份从容自如,他孙策就做不到。看来读书人的骄傲也不完全是装出来的,有真才实学的还是大有人在。
第624章
晴天霹雳
  袁绍双手交叉的握在腹前,听韩馥描述前线的战事,眉头轻轻一蹙,神情有些不悦:“子善是个武夫,性子急些在所难免。你读书养性多年,怎么也跟着急了起来?”
  韩馥有些尴尬,无言以对。他性子慢是袁绍帐下诸将中出了名的,现在袁绍批评他急躁,其实是说他养性功夫不够,沉不住气。在自命文人雅士的他们这个圈子里,这可是一个恶评。
  特别是这句话从袁绍的嘴里说出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9/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