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5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08/522

  默默的站在刘修身后的张辽连忙跨出半步,抱拳施礼:“大王,谢校尉所言,辽不敢苟同。蹋顿当时虽然受了伤,却未必就会死。致命一箭的确是吕将军射出的,因此,蹋顿的首级理当归吕将军所有。谢校尉的心意,辽心领了,但功劳……”
  刘修眼神一紧,哼了一声,打断了张辽的话。尴尬的吕布一激零,下意识的站了起来,抱拳而立:“这个……大王,文远说的……”
  刘修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淡淡的说道:“奉先,你以为这是扮马贼,打草谷玩?”
  吕布张口结舌,非常尴尬。站在一旁的吕小环见此情形,知道谢广隆所言不虚,气得小脸通红,冲到吕布面前就是一拳:“不要脸,抢小孩子的功劳,真是丢我们老吕家的人。我要回去告诉奶奶。”
  谢广隆告状时,吕布还有些不屑,吕小环的话音未落,吕布却脸色大变,顾不得看刘修等人在侧,拉着吕小环的手臂,陪着笑脸央求道:“闺女,闺女,爹错了,爹错了行不行?爹现在就把功劳还给张辽。你千万,千万不能告诉你奶奶,行不行?”
  难楼和刘修互相看了看,哑然失笑。
第749章
误会
  葛城西,袁绍勒住了战马,摘下头盔交给身边的亲卫,用手扇着风,吐了口热烘烘的粗气。天气真是热啊。夏天征战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这热,这么热的天,还要穿着厚厚的战袄,以免被战甲磨破皮肤,实在不是一个让人愉快的事情。
  去年在夏天打了一仗,今天又是在夏天征战,也不知什么时候是个尽头。袁绍暗自叹了口气,忽然觉得有些疲倦,身上的铁甲也变得沉重了几分。他看着南方万里碧空,突然笑了一声,亏得这是在河北,如果在邺城,只怕会更热吧?
  “将军?”前来报信的斥候见袁绍有些心不在焉,以为自己刚才没说清楚,连忙又说了一遍:“将军,公孙瓒在我军正前方……”
  “知道了。”袁绍摆了摆手,示意斥候退下。他刚才已经听清楚了,只是他没当回事。公孙瓒率领五六千人,在葛城东五里摆下阵势,用意实在是太明显不过了。那个地方就是当年他击败公孙瓒的地方,连方位都一样,不过当年是公孙瓒想走,他拦着。今天是他想回易县,公孙瓒拦着。
  袁绍不由自主的想笑。公孙瓒真是不自量力,上次他有精锐骑兵在手,都被我击败了,这次带着五六千人就敢来挑战我的两万大军?别的不说,就是仅比较骑兵,我也比他强多了。在这种情况下,他居然还想找回颜面,未免有些异想天开。
  兵贵专而不贵分,击败了他,先断刘备一臂,到时候再解易县之围就简单多了。
  袁绍下令全军准备战斗。
  命令从前军传到后军,两万多人开始做战前准备。后军的郭图匆匆的赶了过来,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主公,什么地方的人马?”
  “还不是那位白马长史。”袁绍不屑的撇了撇嘴,把刚刚得到的情报转述给郭图。郭图咕咚咕咚的喝了两口水,又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油汗,这才提醒道:“主公,这事会不会有诈?”
  “有诈?”
  “是啊,公孙瓒虽然自以为是,他用兵的能力还是有的,不至于这么自大吧。以五千对两万?”
  袁绍迟疑了片刻,觉得自己刚才的考虑似乎太简单了。只是在郭图面前,他不想表现出自己的疏忽,他从容的笑笑:“你是担心刘备在别处埋伏,公孙瓒只是一个诱饵?”
  “主公英明。”
  “无妨,这些伎俩,我岂能不防?”袁绍掩饰的咳嗽了一声,“我会派出斥候打探四周的消息,不会给他们可趁之机。再者,刘备远道而来,士卒疲惫,兵力也不会比我们多,只要我们不疏忽,他们没有机会的。来了更好,一并解决他们。”
  郭图连连点头,在这一点上,他的想法和袁绍差不多。虽然还不知道刘备是怎么突然出现在易县的,但想来无非是一直潜伏在右北平一带,得知袁绍离开易县,这才轻军直前,包围易县。他来得快,沮授一时摸不清情况,紧张一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郭图转身回到后阵。他从袁绍刚才脸色的细微变化中看出了袁绍之前可能并没有想到这些,现在他需要给袁绍留出补救的时间和空间,以免袁绍尴尬。他一走,袁绍立刻派出斥候四面打探,凡是有可能埋伏大量兵马的地方,都要细心查探,不让刘备有藏身之处。
  在袁绍搜索刘备的踪迹时,刘修正率领大军迅速通过飞狐道。?
  刘修的反应非常及时,飞狐塞的守将沮鹄正在关中等待涿鹿之战的结果时,楼麓赶到了,他把大军留在谷外,自己带着几个亲卫赶到塞下求见。沮鹄虽然谨慎,却没想到楼麓是来赚关的,把楼麓迎进了塞,刚问了几句,楼麓就翻了脸,出手制住了沮鹄。沮鹄大惊失色,仓促之间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反应。楼麓轻轻松松的控制了飞狐塞。
  刘修得到消息,随即带着大军通过飞狐道,迅速进入冀州。赵云率前锋五千精骑,一口气冲到卢奴城下,正好和刚刚赶到的张燕会师。张燕听说刘修已经大败乌桓人,并夺取了飞狐塞,进入冀州,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大王用兵,真是鬼神莫测啊。”张燕笑着摇摇头。“不仅连袁绍骗住了,连我们都给骗住了。”
  赵云笑了起来:“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有机会拦住袁绍。好了,大王随后就到,你是留下来,见见他,还是先和我一起行动?”
  “将军要去哪里?”
  “大帅有所不知。大王这次的目的可不是击败袁绍这么简单,他要把袁绍困在易县周围,不让他有南下增援的机会。这边袁绍动弹不得,南边就可以动手了。”
  “南北夹击?”
  “对,大王说,马上就要秋收了,要在秋收之前控制冀州,这样才能以战养战,减少粮秣的运输负担。”
  张燕愕然,现在已经是六月初,刘修居然想在两个月的时间内收复冀州,这个想法实在是太大胆了。就算按照刘修的计划实施,把袁绍困在易县,可是邺城呢?邺城坚固,两个月内想要攻下邺城,就算用尸体来堆,也未必能得手。
  赵云见张燕不信,也不争辩,说实在的,他也不信,可是刘修说得胸有成竹,他也只好按计划行事。“大帅有什么疑问,不妨去问大王。我就不耽搁了,必须在袁绍得知我军行动之前进入预定阵地。就此告辞。”
  张燕拱手送别,赵云翻身上马,带着五千精骑急速离开。刘修给他的任务就是要拦住袁绍南撤的路,把袁绍留在河间。这个任务非常关键,能不能实现刘修的预定战略,全看赵云能不能完成任务。刘修虽然说得云淡风轻,可是赵云却心知肚明,他不敢有任何大意。
  离开卢奴不久,赵云便捕捉到了袁绍的踪迹。他很诧异,如今刘备的大军在易县,袁绍不急着回去解易县之围,留在葛城干什么?他大惑不解,一面将消息飞报给刘修,一面引军急进,越过泒水,直扑高阳县。同时派人赶往鄚县,联系张郃的家族。
  一时间,斥候飞驰,各方面的消息涌来,赵云在行军途中,不断的分析着收到的消息,揣摩着可能的变化。当他得知公孙瓒只带了五千人在葛城等袁绍,而刘备的两万大军还在易县城外的时候,他一下子明白了,事情有了不在刘修计划之中的变化。
  在短暂的思索之后,赵云下令大军向北进军,在离葛城只有二十里地方停了下来,他派出一千人,多打旗帜,向前五里,扮作疑军,亲率剩下的四千精骑藏在后面。
  赵云安排的疑军很快进入了袁绍斥候的视野,他们远远的看着,不知道真假,但是他们看到了赵云的战旗,不禁大惊失色,连忙把消息送给袁绍。
  “赵云?”袁绍吃了一惊。他对赵云太了解了,当年在北疆征战的时候,赵云就深受刘修器重。要论冲锋陷阵,吕布是最佳人选,可是要论排兵布阵,统领大军,赵云却是刘修首先会想到的人。他进入冀州,绝不是一支奇兵这么简单,他很可能代表着一个战略意图。
  “他是从哪儿来的?”袁绍气急败坏,恼羞成怒的冲着郭图吼道:“他不是在北疆吗?”
  郭图也暗自心惊。赵云的确是在北疆,这是已经经过证实的消息。他突然出现在冀州,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悄悄的由并州重新进入冀州,正如他之前做的那样,一是他通过飞狐道,由幽州进入冀州。
  如果是前者,那只是意外,可如果是后者……郭图吓出了一身冷汗,脸色有些发白。
  “你怎么回事?”袁绍见郭图脸色有异,不快的斥责道:“赵云虽然精明,可是也不至于就吓破了你的胆吧?”
  “主……主公,臣不是怕赵云。”郭图的嘴唇颤抖,手脚发麻,后脖颈一丝丝的凉气,让他彻体生寒:“臣担心的是……飞狐道。”
  “飞狐道?”袁绍愣了片刻,又笑了起来:“你是担心飞狐道,那怎么可能。飞狐道易守难攻,纵有大军数万,也不可能在几天之内攻克飞狐道。你想必担心的是张燕吧?是的,这些黄巾贼的确不可信,可是你别忘了,如果张燕攻克了卢奴,北上飞狐道,那高览不会到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高览既然没有消息,那就说明飞狐道还是安全的。”
  郭图想了想,也觉得袁绍分析的有道理。飞狐道既然不可能从北攻克,张燕一时半会又解决不了高览,飞狐道自然现在还在已军手中,那赵云突然出现在冀州,只有一种可能,他是从井陉过来的。
  “赵云这个人,别看他谨慎,其实胆子非常大。”袁绍自言自语的说道,“我看,我们右侧的这些人,很可能只是一支疑兵。奇怪,赵云来了,刘备在哪里?难道……”他忽然眼睛一亮,把脸转向郭图:“公则,你说那会不会是刘备假扮的?”
  郭图想了想,一拍大腿:“主公高明,很有可能啊。刘备狡诈,他用赵云的战旗来迷惑我们,让我们误以为宋丰已经到了冀州,这虚虚实实的,正是用兵之道啊。主公,我刚才还真以为是赵云呢,这心里……唉,惭愧惭愧,若不是主公提醒,险些被刘备给骗了。”
  袁绍哈哈大笑,大度的一挥手:“这也只是我的猜测,未必就是真相。派人再探。不管刘备怎么遮掩,只要我们提高警惕,他的一切布置就没有了意义。”
  “主公英明。”
第750章
人的名,树的影
  “唉,公孙瓒这么多年了,还是那性子。”刘修无奈的摇摇头,轻拍大腿。
  荀攸迅速扫了一眼赵云的急报,眼珠一转:“大王,这未必不是好事。能在野战中消灭袁绍,比把他困在易县对我们更有利啊。眼下让人担心的只是刘备和公孙瓒分兵,很可能会被袁绍各个击败,到时候袁绍还是回了易县,白白损失了公孙瓒的兵力。”
  刘修点点头,他也是担心这个。公孙瓒的举动对他来说是个意外,而且是个愚蠢的意外,如果要追击,那也应该是和刘备一起追击啊,你只有五千人,就能硬捍袁绍的两万人?这人怎么吃了亏也不长见性呢,要想报仇,也要看看自己手里有多少实力吧?
  “大王,我觉得要担心的不是公孙瓒,他就算是全军覆没,也不过是五千人,我们应该担心袁绍发现我军之后,会南撤。”荀攸看着刘修的脸色,一针见血的说道:“公孙瓒败了,易县城下还有刘备守着,袁绍不会自大到这种程度,他最大的可能是南撤,在野战中击败赵云,进入鄚县或者高阳,甚至可能一路撤到安平国境内。如果是这样,我们的战线就太长了。”
  刘修无奈的笑笑。现在不因为公孙瓒的死活就影响整个战局,否则整个计划都有可能失败。一旦秋收之前不能控制翼州,他就必须从其实各州转运粮草,战事就会一再拖延。
  刘修和荀攸、张燕等人商量了一下,随即对原计划做出调整,让张燕率领黄巾军迅速进入河间,伺机夺取武垣、饶阳、乐成等县城,构筑第一道防线,同时命令楼麓率乌桓精骑杀入河间,听从赵云指挥,由南向北,做好攻击袁绍的准备,务必拦住袁绍,不让他南逃。同时急书乌延,如果他已经赚取了军都陉,则立刻率兵南下,准备支援刘备,拦住袁绍北逃之路。
  张燕、楼麓领命而去。
  大军不再遮掩行藏,乌桓人骑着战马,卷起一阵狂飚,从卢奴城前呼啸而过,黄巾将士也卷起铺盖,带着准备好的各种攻城器械,使出他们最擅长的急行军,像一窝蚂蚁从卢奴城下撤走了。黑压压的一片,一眼看不到头,让人不敢蔑视他们的渺小。
  高览站在城头,心里一阵阵的发凉。他不像那些士卒,看到黄巾军撤了,就以为安全了。他看得懂远处那直冲云霄的烟尘,那是骑兵才能带起的烟尘。大规模的骑兵?这根本不可能是黄巾军的骑兵。
  高览没有看到远处的战旗,但是他猜到了几种可能,应该在涿鹿和乌桓人大战的边军入塞了,飞狐塞十有八九已经失守,而乌桓人不出意外的话,也是惨败。怎么败的,已经不重要了,高览只知道事情的发展远出袁绍的意外,宋丰……似乎也不像袁绍说的那么无能,或许,他身边有能人辅佐。做为大将军,找几个通晓用兵的能人做幕僚并不是件难事,至少没有袁绍想的那么难。
  高览在想,自己还能做些什么。他不敢出城,他手下只有五千人,而且以步卒为主,一旦碰到大批骑兵,他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他能做的,只有通知袁绍小心。
  高览一口气派出了十几个信使,从不同方向出城,务必要把他看到的、想到的这些全部报告给袁绍,然后自己紧锁城门,力保卢奴城不失。
  高览刚刚派出信使,他看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景相:一面战旗,一面绣着一只烈火朱雀的战旗。
  高览没有看过这面战旗,但是他知道这面战旗,从兖州撤回来的那些残兵败将口中,他听到了太多关于这面战旗的话题。普通士卒不会想太多,他们只记得那面战旗代表着一个战无不胜的对手,一个近乎传奇的大人物,而那些幕僚们想得就比较多了,他们从朱雀想到了袁绍的三足乌,想到了关于袁绍的那个谶言,想到到了天命。
  这些联想足以让那些在袁绍身上寄托了家族富贵的人崩溃,袁绍退回邺城的那段时间,全部精力都花在重树部属的信心上,他为此甚至向那些人透露了皇长子刘辨在他手中的消息,这才勉强控制住局面。
  那场危机很快就化解了,原因倒不是袁绍的努力,而是大战还没有结束,主持战事的刘修就突然离开了大军,回到了江陵。刘修一走,朝廷的平叛大军就再也没有了锐气,兖州战事草草结束,就连已经进入黄河的水师都退走了。
  袁绍绝处逢生,耿苞适时的跳出来,再次宣扬袁绍的天命。在他的口中,袁绍就是那只要替代天命的三足乌,刘修的朱雀只是模仿而已。他是烈火烹油,兴得快,亡得也快。似乎为了验证他的判断,刘修和天子的冲突越来越烈,楚王刘元起的突然坠崖,终于让他们之间的冲突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接下来,刘修入京逼宫。
  再接下来,刘修没了消息。
  刘修虽然没了消息,可是楚王府被软禁,刘修的亲卫营消失得无影无踪,刘修的死党赵云、夏侯渊等人被降职,这些消息接踵而来,无不验证着耿苞的预言,鼓舞着袁绍部下的士气。
  包括高览的士气。
  他们的信心开始膨胀,就像是灌满了尿液的尿脬。今天这面朱雀战旗突然出现在高览面前,轻轻一触,就让这只鼓胀的尿脬爆裂,所有的梦想都消失了,只剩下一身臊臭味。
  高览傻了。他浑身冰凉,燥热的风吹在他的脸上,却让他觉得冰寒彻骨。
  刘修没死?高览反复的问着自己,他又重新带兵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08/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