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东汉末(校对)第8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6/522

  “这是什么意思?”
  “这个字究竟该怎么读?”
  刘修吓了一跳,惊恐得像是被一群无良大叔围住的弱少女,紧张的说道:“你们想干什么?”
  “这……这些究竟是什么古文?”蔡邕的眼神有些疯狂:“我们几个研究了半天,只读懂了不到一半,可是从这些字的行文,我们大致猜出这是周代的文字,而且……而且是记载了一件很重大的事。你快说,这究竟是什么东西?”
  “高明。”刘修挑起大拇指,对这些大叔佩服不已,不仅能一下子读懂一半,而且能从这一半中大致猜出了年代,仅凭着行文用字的古朴,比后世那些专家可牛多了。“听说这是周代的文字,记载了周王出猎的事情。一共有十篇,这是第一篇。”
  “还有九篇在哪儿?”蔡邕急着快要揍人了。
  “在我罗敷面馆二楼的墙壁上。”刘修一笑:“明天只保留一个时辰,你们如果不到,我就把那些字全铲了。”说完,他拱拱手,带着张飞扬长而去。
  蔡邕等人面面相觑。蔡邕拔腿就要追,被杨赐一把拽住了,苦笑一声:“伯喈,你还没看出来吗,那竖子就是要逼我们几个给他捧场去,你再求他也没用。”
  蔡邕跺脚大骂:“待卢子干回来,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别叫了。”马日磾揉了揉鼻子:“卢子干自己去上任,把老婆儿子扔在洛阳不管,要不是他这个弟子,唉……”
  蔡邕一愣,不免有些惭愧。卢植和他是老朋友,卢植去庐江做太守,老婆孩子在洛阳挨饿,他虽然接济过一些,却并没有太放在心上,最后还要卢植的弟子经商自污,说起来还是他这个朋友没有尽到责任,于道义有亏。
  他苦笑一声,转过头对堂谿典等人拱拱手:“诸位,那我们……”
  堂谿典等人互相看看,“去吧?”“去吧。”
  蔡邕大喜,看着手中的十几个字,且怒且喜,状若疯魔。
  ……
  罗敷面馆大门口里三层外三层,大门口披红挂绿,张灯结彩,几大捆青竹整齐的放在门口,已经改名罗敷的罗氏看着蜂拥而至的宾客笑逐颜开,特地赶来帮忙的安权却是心里直叫苦。
  这么多人啊,那得免费送掉多少钱?刘修真是多事,开个卖汤饼的小食肆也要搞出这么多花样,请客人来捧场也就罢了,居然还承诺每人免费送一碗盖浇面。原本安权也没当回事,心道一碗面才十来个钱,最多百十个客人,千把个钱也就拉倒了。可是现在门外站的就不止一百个人,外面的人还在不断的聚拢来,粗略的估计一下,没有五百也有三百。
  近万钱没了。
  如果不是外面站的大多是有学问的太学生,安权只怕要反悔了。如今他只能僵着一张脸站在旁边,为亏掉的钱而哭泣。
  “来了来了。”外面的人忽然惊叫了起来,“嘿,伯喈先生!”
  “哇——堂谿大人也来了!”
  “快看快看,那不是四世三公的杨大人吗?”
  人群如潮水般的分开,一身新衣的刘修在前面引导,恭敬的引着蔡邕等一干东观校书的大学者走了进来,引起旁边太学生们一阵阵惊呼。
  “这谁啊,这么大的面子,东观的几位大人一个不少?”
  “怎么还有宫里的人?”
  “你懂个屁,这是汝阳的李大人,他虽然是中常侍,学问可不比你差。”
  “去你老母的,老子的学问不比你好?”那被人当众揭短的书生愤愤不平的说道:“你个傻且,连这罗敷面馆的馆主是谁都不知道,还好意思在这里丢人现眼。”
  “你才傻且呢,我能不知道他?老子可是亲手从他手里接的传单。”
  刘修对人群中不绝于耳的“傻且”充耳不闻,把蔡邕等人请到前面站定,示意刘备张飞点燃了火盆,解开青竹捆,将一捧青竹依次发到蔡邕等人的手中——这就相当于是剪彩的剪刀了。
  蔡邕等人互相看看,咬牙切齿的点点头,“德然,那石鼓文要是有什么差池,可别怪我翻脸,等你老师回来,我一定让他把你逐出师门。”
  “你放心,今儿二楼只对诸位先生开放。”刘修陪着笑,连连拱手。
  “如此,方才说得过去。”蔡邕深吸了一口气,挤出一抹笑容,转身抬头看了看黑木匾上的“罗敷面馆”四个字,羞得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为了能一睹那石鼓全文,他可是连脸都不要了,不仅来给面馆开张捧场,还亲手书写了匾额。虽说他给人写了不少谀文,但为一个食肆写名字,这可是开天辟地第一遭。
  更让他郁闷的是,刘修连一个钱的润笔都没给。蔡邕倒不是在乎钱,可是你哪怕给少一点也行啊,要不我转手再送给你也可以,一个子儿也不给,这太过份了。
  蔡邕愤愤不平的将青竹扔进了火盆中,青竹嗞嗞的响着,突然爆裂开来。
  “一鸣惊人——”被诸多大人物吓傻的安权终于想起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扯起嗓子大声叫道。他是伍伯,就是大官们出巡时在前面开道的仪仗,这嗓门绝对是一流的。
  杨赐的嘴角扯了扯,也将手中的青竹扔了进去,“迸”的一声炸响。
  “阴阳合和——”
  堂谿典也扔了进去。
  “三阳开泰——”
  “四季平安——”
  等安权一声响亮的“开张大吉”,面馆的大门轰然打开,十几个穿着剪截得体的青衣青裤的胡女在门内站成两排,躬身而立,笑靥如花,莺声燕语:“欢迎欢迎——”
  蔡邕等人吓了一跳,脸色随即变得很难看,转身就要走,刘修连忙拉着,赔着笑道:“楼上没有,楼上清静,大人楼上请。”
  “伤风败俗!”蔡邕咄了一口,看了一下楼梯的方向,快步走了上去。一上楼,他便发出和楼下那些轻薄书生一样的惊呼:“哇——”
  迎面是一条长廊,隔成十个雅间,分别题以十天干,雅间的门全部敞开着,迎面的墙上正是十篇古文。字迹古朴苍劲,雄浑之气扑面而来。蔡邕没等刘修招呼,立刻扑了过去,一个接一个的看下去,如痴如醉。
  杨赐等人也愣住了,然后很快跟着走了过去,有的独自揣摩,有的则三两人聚在一起探讨,把主人刘修扔在一边,谁也想不起来他了。
  刘修笑笑,在一旁小心侍候着,这几个大学者估计会研究一阵子,酒水都是现成的,他们什么时候叫饿了,什么时候通知厨房上面就行。下面自有安权夫妇照应,罗氏自从有了自信之后,展现出了非凡的能力,整个面馆的开张事宜基本上都是她一手搞定的,刘修只是对装修提了一些指导性意见,写了这十篇石鼓文,剩下的就是把这几个学者忽悠来捧场。
  楼下已经人声鼎沸,全堂爆满,楼上却还是清静无声,蔡邕他们全部心神都沉浸在这些古文字之中了。刘修慢慢的放松下来,为了这个面馆的开张,他虽然没做什么具体的事,却也操心不少。俗话说得好,开店容易守店难,自己是做到了一鸣惊人,后面的生意应该也不成问题,最大的问题却是开店以外。洛阳是天子脚下,达官贵人多如狗,地痞流氓满地走,生意一好,麻烦上门,他不得不早做计划,未雨绸缪。
  最大的问题就是袁家的问题,袁术那厮被他打了之后,最近一直没有动静,他可不敢相信袁术被他打服了,从此绕着他走,这种平静只能说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征兆。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如果连一个小小的郎官都收拾不了,那还叫什么四世三公,袁术还算什么公子哥?
  “德然,贺喜贺喜!”随着一阵脚步声,曹操稳步走了进来,扫了一眼那些正在潜心研究的大人们,撇了撇嘴:“德然果然好手段,居然还真把这些君子请来了。”
  刘修自得的一笑,把他拉到一边:“你怎么来了?”
  “这什么话?”曹操佯作不快的板下了脸:“你开门做生意,我就不能来?”
  刘修翻了个白眼,心道这话听起来真刺耳,感觉我开的不是面馆,而是某些黄色场所似的。
  “好啦,这是礼仪。”曹操一捧手,一摆头,身后一个年轻人小步急趋的走了过来,双手奉上一只包裹。刘修接过来掂了掂,蛮打手,至少有二十金。他皱了皱眉:“孟德兄,意思一下就行了,这也太多了吧?”
  “不多。”曹操笑笑:“当然了,这也不仅仅是礼仪,这是我的聘书。”
  “聘书?”
  “那个……那个事,还得德然帮忙。”曹操凑近刘修,不好意思的耳语道:“我搞不定。”
第173章
逼你上船
  罗敷面馆开张大吉,很快就成了洛阳南郊最有名的食肆,不论是汤饼的味道,还是装修的品味,那都是独一份的。他们卖的汤饼比别的店至少贵一倍以上,但是味道却是没说,更重要的是,罗敷面馆的墙上有许多漂亮的书法和绘画,笔法精妙,眉目传神,洛阳的几个书画高手闻讯赶去准备踢馆,在仔细观摩之后,大多选择了不要轻举妄动,以免自取其辱。
  对于太学生们来说,最让他们感兴趣的还是二楼的那十篇古文字,这十篇古文字足以证明刘修说且字是阳物不是空穴来风,至少目前还找不到能够把这十篇古文字全部读懂的人。
  开玩笑,东观校书、校定五经的几位大学者都没搞定,谁还有这本事。
  罗敷面馆还有一个规矩,上二楼喝酒吃面可以,观摩墙上的文字也可以,想抄下来带回去研究也可以,旁边就有笔墨可以随时取用。如果能解出一个字,那就可以享受一顿免费,同时还可以在字旁注上你的大名,让你扬名立万。
  几个相对简单的字很快就让人注了名,剩下的那些字迟迟的没有人动笔,默默的等待着下一个高明,同时也吸引着一批批来观摩的食客。当然了,他们是冲着楼上的古文字,还是冲着那些明眸善睐、身材娇好的胡女招待,就很难说了。
  来捣乱的也不是没有,可是等张飞、刘备等人把腰里的郎官绶带一亮,先吓跑一半,然后拳头一亮,又打倒一半,然后便安生多了。等骠骑将军董重、执金吾宋丰、屯骑校尉盖升先后到店里来吃了一顿饭,在顾客意见墙上留下了自己的墨迹之后,基本上就没有不长眼的蟊贼来捣乱了。
  到目前为止一切正常,每天的进帐也让人满意,所以在最初的半个月忙碌之后,刘修经不住曹操的再三催促,来到曹府给曹鸾上形体课。
  刘修跟着曹操走进小楼的时候,曹鸾正拘谨的坐在次席上,一看到刘修进门,顿时愧不可当,如果不是曹操早就给她说过这件事的严重性,她也许能直接从楼上跳下去。
  “我听孟德说,你比我大两岁?”刘修有些漫不经心的走到曹鸾面前,眉毛一挑,有些轻佻的说道。曹鸾面色一紧,刚要发怒,却被曹操用眼神制止了,只得含羞忍辱的点了点头。
  “我和孟德一见如故,情同兄弟,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叫你一声大姊吧。初次见面,绢扇一枚,不成敬意,还请大姊笑纳。”刘修欠了欠身,取出一把团扇,双手送到曹鸾的面前,又解释道:“其实我们幽州人见到陌生女子都这么称呼,你也不要太介意。我只是说,我们不用这么拘谨,放松一些便好。”
  曹鸾犹豫了一下,还是接过团扇。团扇上用很随意的笔墨画了一只游水的白鹅,除了大红的鹅冠和浅红的鹅掌,其他的都用墨色绘成,构图简单随意,却是意韵自然。旁边用流转的行书写了几行字:鹅鹅鹅,曲颈向天歌。白毛拂绿水,红掌拨清波。
  曹鸾读了两遍便分清了句读,稍作吟诵,脸上露出一抹浅笑,赞了一声:“好诗。”
  刘修心道,废话,唐初四杰之首的杰作,能不是好诗吗。不过他不是来和曹鸾论诗的,估计也未必是她的对手。曹家后来出了三曹,焉知不是曹鸾是不是也有这方面的天赋。他抓着曹鸾品味诗句时露出的片刻轻松,趁隙而入:“好在哪里?”
  “自然,轻松。”曹鸾抬起头,这才想起眼前这个男子是个外人,而且是来教她怎么讨好男人的,不免有些尴尬,脸上的笑容立刻收了起来,恢复了刚才那副灵牌的表情。
  “自然,轻松,孟德,大姊果然是个聪慧的女子,一下子就把握住了诗的真谛。”刘修也不看她,转头对曹操说道:“你我不如也。”
  曹操嘿嘿一笑,用眼神示意曹鸾不要太严肃。曹鸾的脸抽动了两下,却怎么也笑不出不。刘修抬起头看着她,似笑非笑,曹鸾被他看得不自在,本能的低下了头,侧过了身子。
  “好!”刘修忽然轻轻的拍了一下手掌,对曹操说道:“就是这个姿势,最美不过。”
  曹操一愣,凑到刘修身后瞅了一眼,顿时眼神一亮。此刻的曹鸾端庄中透着几分羞涩,局迫中参杂着些许恼怒,头不像平时那样直直的竖着,而是微微下垂,背却是挺着,胸部挺起,和尖尖的下巴互相呼应,形成一道曲线,侧着的脸庞在外面明亮的阳光衬映下显得分外清晰。
  果然是美呆了!曹操好半天才回过神来,用力一拍刘修的肩膀:“德然,果然还是你行!”
  “不,是因为大姊本来就是个美人,只是平时太苦着自己了。”刘修摇摇头,对羞红了脸的曹鸾友善的笑笑,躬身一拜:“大姊,其实你根本不需要我多说些什么。你把这个团扇拿回去多读读,想象自己独自一人行走在北邙山的美景之中,身边没有任何人,你想笑就笑,想哭就哭,想吟诗就吟诗,想做什么都可以。你就会发现,其实……生活是很美的。”
  “这样……就行?”曹鸾暗自松了一口气,又觉得有些不可思议。为了曹家和宋家的前程,曹操这些天可把她逼苦了,每天让她像个倡优似的走来走去,她忍受了难以想像的屈辱却还是达不到要求,最后不得不请刘修来指点。她本以为刘修会让她做出更难以接受的事情,没想到刘修却只是让她读读诗,放松一下身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6/522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