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1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14/249

  范增暗自惭愧,连忙说道:“当然是真的。君侯,宁君那些人原本就是秦嘉的人,你杀了秦嘉,他们只是迫于情势才投靠你,所以后来你远赴南阳,大王一道诏书,他们就转投大王门下,这样的人一点忠心道义也没有,有什么可惜的?就算还给你,你还能相信他们吗?子羽将他们吞并,看起来是对不起你,其实是为你解忧啊。他吞并了你的人马,任谁也不会相信你是同谋,只能说你是迫于形势,顾全大局,不得已而为之。”
  “你唬我吧?”共尉转过身,用怀疑的眼光看着范增那张老脸:“就算有替我开脱的意思,可是也不能一点招呼也不打,你当我是傻瓜?再说了,现在好处全被你们占了,我来干什么?”
  范增见共尉的口气松动了,这才松开了共尉的衣襟:“君侯,怎么会没有你的好处呢。子羽还要和你携手渡河呢,没有你的帮助,又怎么可能打赢秦军的五十万大军?”
  “还想我帮你打秦军?你还嫌害我不够?”共尉歪了歪嘴,不屑的笑了。
  “不打赢秦国,又如何能有生路?子羽败了,君侯能独完吗?”范增驳道。
  共尉不语。
  “眼下子羽没有退路,他只能奋勇直前,渡河与秦军血战。纵使没有君侯的帮忙,他也必须渡河,否则,他就是死路一条,等待他的只有覆家灭族,绝无其他可能。”
  共尉还是不说话,冷眼看着口若悬河的范增。他鼓动项羽杀宋义的时候,就料到了这一点,不把项羽逼到绝路上,他不可能发挥出所有的潜能,不能激发出他的潜能,绝对劣势的楚军根本不可能击败五十万的秦军。他自己虽然有兵,可是这点人马也无法扭转全局,东海那边又一直没有传来他希望的消息,那些杀器也不知道能不能指望得上,眼下最大的希望,就是项羽这个超级战神发威,能够还象历史上一样以少胜多,扭转战局了。
  “我军只有八万多人,再加上子异的四万多人,也不过十二万,这点人马与五十万秦军血战,根本没有多少胜算,更何况我军现在缺粮,士气不振,如此渡河,凶多吉少。君侯,子羽现在急需你的帮助,只要你能帮他打赢这一仗,以他的性格,他会亏待你吗?如果真有幸破灭强秦,子羽称霸天下,君侯至少是个千里之国啊。”范增鼓动三寸不烂之舌,侃侃而谈,为共尉描绘了一副锦绣前程,共尉听得有些痴了,眼神也跟着灵动起来,最后他还有些担心的说:“可是我如果帮助子羽,大王那边怎么办?他会不会对我的家人下手?”
  “不会。”范增拍着胸脯说:“桓楚已经赶去彭城,向大王禀明这里的情况。当此之时,大王一定不敢有所异动,上将军是子羽的囊中之物。君侯到这里来参战,只是奉上将军的将令,合情合理,大王也找不到任何把柄,君侯的家人肯定平安无事。”
  “要是真的如此,那倒也无妨。”共尉还是有些犹豫,想了一会,抬起头对范增说:“不过,我还是不能相信你的话,万一你们只是利用我,一旦打赢了,你们就翻脸不认人怎么办?”
  范增笑了:“你不信我,还能不信子羽?这样吧,你先跟着我一起去见子羽,看他究竟能给你什么样的前程。如果谈不拢,你再走也不迟。你有五万人马,想必也不会怕子羽一口吞了你。”
  共尉一笑,他当然不怕项羽这个时候吞了他,反正是空口说白话,项羽才不会置眼前的形势不顾,为了一个许诺就翻脸。他点了点头:“亚父你等一等,我先考虑一下,再给你答复。”
  范增站起身,理了理袍袖:“好,我在营外相候,一个时辰够不够?”
  “应该够了。”共尉蹙着眉头想了想,转身出了帐,吩咐郦寄取两瓮酒给范增带上。范增眉开眼笑,胸有成竹的带着随从出营等候。共尉虽然还没有答应他,可是他的做派已经说明,他已经心动了,剩下的只是如何讨价还价的细节。一想到这个,范增就想笑,这个竖子真是好骗,能不能打败秦军还没把握呢,倒想起分封的事情来了,真是利欲薰心。
  不过,他这样才好,要不然还真没办法利用他。
  共尉送走了范增,回到后帐,一直在倾听前面动静的吕媭连忙迎了上来,笑盈盈的问道:“他应了你什么?千里之国,究竟是哪里?”
  共尉一撇嘴:“这个老狐狸,说了半天,也没个准确的地点,他在糊弄我呢。跟他谈不出个东西来,我要去找项羽直接谈。”
  “呵呵呵,他是狐狸,你就不是狐狸吗?只不是你这只小狐狸斗不赢那只老狐狸,只好去找那只大老虎谈了。”吕媭笑了两声,又有些烦闷:“唉,项佗怎么又冒出来了,真不是时候。”
  “项佗来不来,关系并不大。”共尉嘴上说得轻松,眼角却有藏不住的忧虑:“兵力多一点,胜算也就大一点,至于以后的事吗,谁能说得准。对了,东海那边还没有消息吗?”
  “没有。”吕媭也有些担心的摇了摇头:“从上一次的消息来,已经有三个月了,会不会出了事?”
  共尉沉默了片刻:“应该不会,韩信这个人很细心的,董翳也不是个莽撞的人,逍遥虽然性子懒散了些,倒也不是个不知轻重的。这么久没有消息来,恐怕是进展不顺利。”他叹了口气,陈乐虽然聪明,可是毕竟是个古人,做化学实验肯定不如自己来得熟练,难免有些磕磕绊绊的,只是希望他不要出事才好。一想到那件杀器,共尉就有些担心。自己本来指望能在巨鹿用上的,看这架势估计是赶不上了。早知如此,就自己去干了。
  可惜啊,没有时间,自己到这个世上来一直忙于征战,要学的东西又太多,没有时间好好的去钻研,只好把这么重要的事情交给陈乐了,要不然怕什么五十万秦军,又何必对项羽玩弄这些手段,自己大破秦军岂不是更拉风。
  还是基础太差啊,一穷二白,什么都得从头做起,搞点甘油居然还要先到大海里钓鱼,真是麻烦,要想量产还不知道要到哪一天。
  “召集众将议事吧。”共尉有些不甘心的叹了口气。
  范增在营外只等了半个时辰,共尉就给他送来好消息,大军即刻起拔,赶去和项羽会合。范增大喜,连忙赶往大营,共尉派郦食其与他同行,两个老头一路走一路说,话说得十分投机,也不觉得路远,百十里的路程只用了两个时辰就到了。
  项羽得知共尉改变了主意,很快就会到来,喜不自胜,搓着大手来回走了两圈,冲到大帐外对丁固喝了一声:“集合亲卫营,我要出营去迎共君侯。”
  范增皱了皱眉,本待阻止,可是想了想,又由他去了。不长时间,项羽带着三百亲卫冲出了大营,纵马奔驰。刚走出十几里,就和同样带着亲卫营赶来的共尉相遇,两人老远的就大笑起来,下了马,四只大手紧紧的握在一起。
  “阿尉,你可来了,盼得我好若。”项羽咧着大嘴笑道:“我就知道,你不会回去的。”
  共尉却沉了脸,不快的说:“兄长,你这黑手可不地道,玩到兄弟我的头上来了。”
  项羽尴尬的挠挠头,本想说这不是他干的,全是范增的主意,可是一想,把责任往别人身上推也不是英雄好汉应该做的事,只得背了这个黑锅。他干笑两声道:“我知道这次是我对不住贤弟,你放心,我一定会补偿你的。说实在的,贤弟,我也实在是不得已,为了对付秦军,有点饥不择食了,还请贤弟海涵。”
  “哼,我倒要看看你如何补偿我。”见项羽低气下气的说得可怜,共尉撇了撇嘴。项羽见共尉一副受了委屈的样子,不禁宛尔,嘴角咧了咧又想笑,共尉见了,越发的不快:“还笑?我的心情这么差,你居然还笑得出来?”
  “兄弟放心。”项羽再也忍不住了,放声大笑,揽着共尉的肩膀,大手一挥:“这次算我向你借了两万人,等打赢了这一仗,我还你二十万,如何?”
  一个县大约在万人左右,二十万人,就算全是百姓,那也至少是二十个县,相当于两个中等的郡。如果全是士卒,那就更可观了,眼下连秦军带山东诸国的总兵力也不过百万左右,二十万那就是五分之一,不得不说,项羽想要补偿共尉的心思确实是很有诚意的。
  二十万?共尉不由得心中一动,不过,他想起来的却是那二十万被项羽坑掉的秦军俘虏。
  “兄长有信心打赢吗?”共尉故意泼项羽冷水。“那可是五十万秦军。”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一节
损人利已
  共尉的到来,让宁君等人极不自在,他们恍惚之中也发觉到上了项羽、范增的当了,如果知道共尉要来,他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投入项羽帐下的,项羽他们也不敢下毒手,可是一切都晩了,木已成舟,他们的人马已经落入龙且、周殷等人手中,他们就是再后悔也没有办法了。
  好在共尉并没有任何责怪他们的意思,看到他们时还是笑容满面的打招呼,很随和的攀谈。朱鸡石、余樊君面如重枣,下巴直顶到了胸口,宁君、叶青的面色却有些白,尴尬的不知所措。
  “君侯……”叶青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宁君等人本来就是降将,而他不同,他和周贲、赵青、金昂、千仞四人是共尉在陈县做将军时就招入手下的五校尉,而且他还是共尉的副手,共尉让他单领一军驻守下邳,信任有加,没想到现在自己却脱离了共尉。虽说是形势所逼,但他内心的动摇也不可忽视,他是楚国的贵族,不是普通的黔首,在他的心里,共尉的号召力和怀王不能比,和项家也不能比,这些都是很实际的情况,但是背叛共尉,先是投怀王,后是投项羽,这又和他的理念相违背,看到共尉,他的心情十分复杂。
  “好啦,好啦,上将军是我的兄弟,你们跟着他,就和跟着我没什么两样。再说了,我们都是大王的部下,都是为楚国效忠,在谁的手下又有什么区别?”共尉好言安慰了一番,又问了他们相别之后的情况,这才挥手道别,入帐议事。
  “剥皮……”叶青堆出一脸的笑,上前两步,想拉着周贲说两句话,周贲却虎了脸,手一摆就推开了叶青:“末将贱名,不敢污了将军的金口,还请将军自重。”说完,一撩战袍,转身就走,给叶青留了个后背。
  叶青羞惭难当,脸上红一阵白一阵的,进退两难。
  “这不是朱将军、余将军吗?”灌婴阴阳怪气的晃晃悠悠的走了上来,一张嘴都快歪到耳朵根了:“当年我灌婴真是瞎了眼,居然急驰五十里去救两个白眼狼……”
  灌婴话还没说完,共尉忽然停住了脚步,转过身来暴喝一声:“灌婴,你又皮痒了不是?他们自有他们的苦衷,你何必逼人太甚?给我滚回大营闭门思过去。”
  灌婴大眼一瞪,屁也没敢放一个,灰溜溜的走了,临走之前也没忘了狠狠的瞪一眼朱鸡石他们。宁君等人脸胀得通红,眼睁睁的看着共尉等人走了,互相看了看,各自叹了一口气,刚要自回大营,田伦赶了过来,对着几个微笑着拱拱手:“诸位,大营之中,人多眼杂,君侯不好与诸位细谈,不过,君侯请诸位放心,他不会因此对各位心有芥蒂,还请诸位安心做事,共击强秦。”
  “我等……”宁君和叶青不约而同的说,又不约而同的停住了。
  “诸位的心思,君侯能够理解,他不怪你们,只怪自己能力不足,不足以统领诸位。”田伦拱了拱手,笑着作了一揖,匆匆的走了。
  宁君与叶青互相看了看,摇了摇头,分头散去。朱鸡石攥着拳头,站了半晌,跺跺脚:“唉,我这条命是君侯的,做出这样的事来,还有什么面目立于世上?我也不要这官了,到君侯帐下做个亲卫去,他如果不要我,我就把这命还给他吧。”说完,掉头就走。
  余樊君犹豫了半晌,也咬咬牙,跺跺脚,跟了上来:“老朱,同去同去。”
  大帐之中,项羽居中而坐,范增在右,项佗、项伯坐在他身边,共尉在左,周叔相陪,几个人正围着地图在研讨军情。本来范增要共尉坐在右首的,但是共尉坚决不允,他以范增年长为由,坚持要范增坐在右首,自己屈居左首,范增十分满意,对共尉的反感淡了些:这个人虽然粗鲁,可是不把他惹毛了,倒还是知道些礼节的。
  “现在的问题有两个。”范增指着地图说,“一是兵力不足,子异和阿尉来了之后,我军人数已经达到十五万,虽然还不如秦军之多,但是士气明显有了好转。二是粮草……”范增叹了口气:“我军粮草严重不足,将士们一天只能吃一顿已经有好些天了,如果还是这样下去,不用说渡河击秦,我军自己就要乱了。”
  共尉盯着地图看了一会,缓缓说道:“亚父莫急,武安侯和韩王成合军八万,正在猛攻敖仓。敖仓是秦军的粮仓,一旦敖仓被破,形势就会逆转。”
  范增欣喜的看了共尉一眼:“此话当真,他们真的正攻击敖仓?”
  共尉点点头:“我本来准备亲自动手拿下敖仓,先断了秦军的粮道的,武安侯担心这里兵力不足,主动承担了这个重任,与韩军合力,我在大梁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攻击京县,如果顺利的话,现在应该已经攻击到荥阳一带。”
  “刘季可信吗?”项羽皱着眉头,有些怀疑的看着共尉:“这个人打仗的时候是很勇猛,可是形势不对的时候,他跑起来的速度也是无人能及,敖仓有秦军重兵把守,不是那么容易打的。”
  共尉也有些犹豫:“应该不会吧,那可是当着很多人的面说的,再说了,他也知道攻击敖仓的重要性,不会这么儿戏吧?”
  “很难说。”项羽对刘季印象很不好,在项梁手下一起合作的几个月里,项羽已经领教过了刘季的逃跑功夫。刘季打仗不是不勇猛,也能打硬仗,但是他这人见利忘义,一旦有更大的好处,他随时可能抛下战友独自逃跑。上次他们一起攻击外黄时,共尉把陈留给了他,虽然是座空城,他还是毫不犹豫的跑了,连招呼都没跟项羽打一个。
  共尉有些尴尬,坐在那里没吭声,其实心中却乐翻了天,既然刘季给项羽的印象这么差,那离间计都免了。
  “嗯咳——”范增见场面被项羽搞得有些僵,连忙咳嗽了一声,打破了僵局:“敖仓那边攻击的进展如何,确实对局势有很大影响。但是正如君侯所言,敖仓的守备很严实,急切之间要想拿下敖仓并非易事,我们不能坐等。”
  “亚父的意思是?”项佗眨着眼睛,有意无意的避开对面周叔的目光。他在颍水时扔下魏王豹独自逃跑,以至于魏军全军覆没,寄人篱下,现在却又带着以魏军为主的四万多人冒出来替项羽撑腰,打乱了共尉的计划,周叔对他是恼怒异常,公私都有仇,从进帐开始,眼睛就恶狠狠的瞪着他,让他浑身不自在。项佗自己心虚,不也与周叔对视,只得佯做分析军情,避开周叔,但是眼睛虽然让开了,却还是如坐针毡,度时如年。
  “一来是军粮的缺少让我军不能再等,二来是巨鹿城已经危在旦夕,我们再不救,只怕秦军就要破城了。”范增叹了口气,找出几份军报给在场的诸位看,众人传阅之后,心情都十分沉重。
  章邯带大军渡河之后,拥军二十万,驻军巨鹿南的棘原,在巨鹿城下和漳水筑起了一条甬道,专门用来运输粮草,供应攻城的王离军。王离手下有近三十万的长城军团,又不愁粮草,在巨鹿城外筑起了军垒,日夜猛攻巨鹿城。赵王歇、赵相张耳在城中死守,岌岌可危,每天发出去求救的文书象雪片一般。援军也不是没有,燕王韩广派大将臧荼带着三万多人,陈余北收常山兵数万人,但是碍于秦军势猛,齐楚两国的援军又没有到,他们根本不敢去惹秦军,只能在巨鹿城北筑垒自守。张耳在城里看着援军来了,却没来救援自己,只是远远相望,而城中的兵越来越少,粮食也快用尽,随时都可能破城,急得暴跳如雷,派张黡、陈泽两个人去责问陈余为什么到了巨鹿城下却不出手,陈余被他们责问得没办法,就给了他们五千人,让他们先去试试看,结果五千人到了城下连个浪花都没翻出来,直接被秦军一口吞下,张黡、陈泽战殁。这五千人是死得如此微不足道,以至于张耳都不知道有这个战事,还是不断的向各路援军求救,希望他们能够尽快出手。
  “秦军三十万人将巨鹿城围住,张耳的求救信却通行无阻,这王离好大的胃口。”共尉淡淡的笑了一声,抚着腰间的吴钩剑首,微微的眯起了眼睛。
  “他正求之不得呢。”范增摇了摇头:“如果能把山东诸国的主力都吸引到巨鹿城下,他一举击溃,以后就不用再打了。”
  “他吞得下吗?”共尉不屑。
  “吞不吞得下不知道,但是看看诸路援军到了巨鹿城下却不敢近前,大致也就知道秦军的实力了。”范增指点着地图说,“眼下巨鹿城时的兵力已经少得可怜了,也就是数千人,而且久攻之后,伤亡肯定不小。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恐怕也不仅仅是张耳还指望着有人来救,更多的是秦军没有用全力,他们要留着他做饵,吸引更多的人到巨鹿城下。”
  “眼下就是燕将臧荼和陈余的人马吗?”
  “刚刚得到的消息,张耳的儿子张敖带着数万代军,齐将田都、田安带着三万多齐军也赶到了巨鹿,但是他们都不敢轻易与秦军接战,都在观望。”范增瞟了一眼共尉,特意把田壮的事情给隐瞒了,田壮是共尉的亲信,他是彭城事变之后没有向怀王效忠的两个人之一,很难说和共尉有没有暗中的联系。现在齐军有三万多人,他不想让这三万人依附于共尉,以免再次引起营中的实力对比变化,他坚信,共尉愿意向项羽低头,兄弟情也许是有的,但主要的原因还是他只有三万多人,就算后续部队到了也不过五万人,而项羽有足足十二万人。
  “除了我军之外,总共有援军大概十五万人左右,就算加上我军,也只是和王离的长城军团人数相当。”范增连连咂嘴,看起来很头疼:“可是这十五万人分属不同,恐怕无法整合到一起作战。如果我们战事顺利,他们也许能跟上来帮忙,如果战事不顺利……”
  范增没有再说下去,但是意思大家都听明白了,楚军打得好,这些人可能跟上来捡便宜,如果打得不好,他们也许正在考虑如何向秦军投降的事,不帮秦军打楚军就不错了,更别指望他们来帮楚军了。能不能击败秦军,解巨鹿之围,进而扭转天下大势,担子全落在楚军身上。而楚军的形势也不妙,兵力不足,粮食奇缺,怎么看也不象是能解巨鹿之围的样子,更像来自杀的。
  总的来说一句话,形势很严峻,后果后严重。
  “我们现在没有退路,只有向前。”范增看了大家一眼,斩钉截铁的说道。
  众人无语,项羽一系的人不用说,他们都懂这个道理,项羽把宋义宰了,就等于把自己的后路断了,除非向前杀出一条血路,没有其他的选择。共尉则不同,他没有和怀王翻脸,大可不必在这种情况下与秦军拼命,完全可以安安全全的躲到南阳去,和齐燕、陈余等人一样作壁上观。而一旦共尉真这么想,那么本来就不足的楚军兵力就会再少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士气将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所以范增的话音一落,项羽等人的目光就聚焦在了共尉的脸上。
  如果没有前世的经验,没有超过一般人对天下大势的理解,共尉现在肯定撒丫子走人。这仗就没法打,算人数,只有人家一半,算实力,一半都不到:对方是最精锐的长城军团,虎狼之师,已方是拼凑起来的杂牌军,人家靠着一个大粮仓,吃喝不愁,自己呢,随时可能断炊。这仗怎么打?
  就算共尉有前世经验,知道历史上这一仗是逆了天的,可是比照眼前的现实,他还是有些忐忑不安。他一直翘首以盼东海有消息来,希望陈乐能给他送来点杀器,可是陈乐这小子最近不知道怎么回事,一点消息也没有了,共尉真担心他又去钓鱼,把正事给忘了。
  杀器啊杀器,一个也没有。
  共尉沉默不语,坐在那里想杀器,项羽他们却以为他在考虑,一个个大气也不敢出,屏着呼吸等共尉给个结果。共尉越沉默,他们的心就越是提得高。项羽虽然已经答应了共尉要补偿他,可是具体给什么的甜头并没有说,他也担心共尉帮他的心思不坚决,随时都有可能跑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14/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