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2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0/249

  项羽与传说中帝舜一般的重瞳,又同是巨鹿这个地方,两个一组合,就成了项羽应天之命,当为天子的征兆,不仅那些不识字的将领信了,就连项佗这样的人也信了,说实在的,连范增自己都有些信了,要不然怎么会这么巧呢。
  一个天命征兆,把所有有异心的人都暂时聚集到了项羽的身边,这就是天命的威力。如果说这不是天意,连范增自己都觉得说不通。
  “可是我要提醒你一件事。”范增竖起一根手指,指着项羽的鼻子:“共尉也不是笨人,他从魏豹身边抢走的那个薄姬,据说大相士许媍给她看过相,有帝母之相。自从薄姬离开魏豹之后,共尉连战连捷,鲁山一战更是以少胜少,获得了即使古之名将也不能获得的辉煌战绩,而魏豹现在是什么处境,想必你也清楚得很。”
  “帝母之相?”项羽心里咯噔一下,眉头越发的锁得利害了。如果说薄姬是帝母之相,那共尉把她从魏豹身边夺走,就不能说只是喜欢薄姬的美貌那么简单了。难道阿尉也有问鼎之意?
  范增将项羽的表情变化全看在眼里,接着又道:“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眼下正是关键时刻,你怎么能轻易到共尉营中去?万一他起了歹心如何是好?你可别忘了,他来帮我们,我们却吞下了他三万人马。”
  “那件事我们已经说妥了。”项羽有些不耐烦的摆摆手,在帐里来回踱了两步:“我不相信阿尉会对我下手,他就算有问鼎之意,可是他也不是笨人,眼下的情形如何,他心里清楚得很。这个时候杀了我,对他一点好处也没有。”
  “你们究竟是怎么说的?”范增雪白的眉毛不禁颤了颤,有些愠怒的看着项羽,他直觉的觉得项羽可能许了共尉一个大得不敢想象的好处。
  “我……”项羽有些为难的看着范增,吞吞吐吐的不想说,可是范增不依不饶的看着他,寸步不让,看样子不说是不行了。他犹豫了半晌,只得凑到范增耳边低语了几句。范增的眉头猛的一颤,眼中寒光迸现,脸阴得象要滴出水来,薄薄的嘴唇咬得紧紧的,怒气勃发,刚要发火,目光与项羽正好对在一起。项羽的那双重瞳子中射出妖异的光芒,范增忽然惊醒,把涌到嘴边的话又收了回来。他避开项羽的眼神,在帐里踱着步自言自语道:“怪不得共尉这么卖命,原来如此。眼下形势危急,需要他与你并力才能渡过难关,许他这个好处也无妨,说一千道一万,不打败这五十万秦军什么都是空的,万一打败了秦军,到时候的形势,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项羽躬着身子,看着眼前这个转来转去,自言自语的老头,忽然觉得阴森森的,似乎从范增的身上放出一种带着阴寒的气味,让他感到极不舒服。
  “既然如此,那你去吧,只是路上要小心,多带着亲卫吧。”范增笑了,大步出了帐门。“我谅他也不会跟自己的前途过不去。”
  共尉得知项羽来了,很是诧异,连忙迎出大帐,老远的就大笑起来:“兄长,大战在即,如何轻出?”
  项羽也朗声笑道:“听闻贤弟打了个大胜仗,士气大振,我特地来看看贤弟,顺便犒赏一下将士,我攻击王离的时候,还要你们再接再励,帮我挡住章邯呢。”
  共尉大笑,一面将项羽往大帐里迎,一面对郦寄说道:“上将军来犒军,还快去招集诸将。”
  郦寄如梦初醒,飞也似的跑了。刚跑了两步,又放缓了步子,营中在军令,任何人不得奔跑,违者斩,目的就是防止快速奔跑会让士卒们以为出了大事,影响情绪。郦寄到营中时间不长,这些军令还没有融到他的血液里去,一着急就容易犯错,一犯错,不用共尉说他,他大伯郦食其就会骂他,而他的老子郦商更狠,根本不说,拖出去就笞背二十,而且是亲自动手,保证真材实料。
  看着郦寄的模样,项羽和共尉忍不住放声大笑,两人并肩到了大帐,季心、季布安排人将带来的酒食摆在帐门外,等诸将到齐,共尉向他们宣布了项羽的来意,众将听了也十分兴奋,当下各自领了犒赏的酒食回营,分给士卒们。虽然分到每一个人手上的东西实在有限,但是鼓励作用却极是明显,共尉和项羽出帐巡营时,不时有将士们向他们行礼致敬。
  “贤弟,你的军营井井有条,一看就知道全是精兵良将。”项羽感慨的说道:“如果十五万人全是这样的精兵,我哪里还会担心明天的战事。”
  共尉淡淡一笑:“兄长是天命所归,还要担心明天的战事吗?”
  项羽扭过头看了共尉一眼,有些尴尬,他沉默不语,等出了大营,来到衡漳水边,亲卫们都在远处警戒,只留下他们两个呆在一起的时候,项羽才搓着手,轻声说道:“贤弟,这也是不得已的办法。我军实力不够,如果再没有点……”
  共尉抬手打断了项羽的话,轻笑了两声:“兄长何必解释,我也希望兄长真是天命所归,那样的话,我也能跟在你后面沾点荣光,不怕你到时候爽约。”
  项羽嘿嘿笑了两声,上前一步,大手轻轻的在共尉的肩头上拍了拍:“贤弟,你放心,我绝不会爽约的。如果我真是天命所归,能打赢这一仗,那么我答应你的,绝不会少一丁点,到时候,天下就是我们兄弟的。”
  共尉回过头看着一脸诚恳的项羽,扯动着嘴角笑了:“兄长,我不是不信你,只是你营里的事比较复杂,我怕你一个人说了不算。”
  “我营里的事我说了不算?”项羽沉下了脸,不悦的看着共尉。
  共尉也不说话,只是似笑非笑的看着项羽。项羽忽然明白了他的意指,眼角不由自主的抽动了两下,眼中透着一丝杀气:“贤弟你放心,这件事我既然亲口答应了你,就一定不会负你。不管是谁,都不能拦着我。”
  共尉呵呵一笑,反手拍拍项羽的肩膀:“我信你。”
  项羽也笑了,乐呵呵的说:“这才对嘛,你我现在是大军左右股,互为支撑,如果我们都不能互相信任,那这仗还怎么打?”他顿了顿,又接着说道:“阿尉,我听说你的那个薄姬……”
  “薄姬怎么了?”共尉一副不明白的样子。
  “我听说……大相士许媍给她看过相?”项羽追问道。
  共尉看了看项羽,忍俊不禁的笑了,他越笑越忍不住,越笑越大笑,直笑得直不起腰来,一只手捂着肚子,一只手指着项羽,上气不接下气的说道:“我明白了,你今天……来,不是……犒……军,是……为了那个……帝……母之命,是……不是?”
  项羽心思被共尉看破,不免有些尴尬,挠了挠头,一声不吭。
  共尉笑了好一阵,这才一屁股坐在岸边的枯草上,长长的吁了一口气,顺手抬手捡起一块泥块扔进水里,水中荡开一圈圈的涟漪,向四周扩散开去。他沉默了片刻,指了指身边的位置示意项羽也坐下,项羽犹豫了一下,走上前,挨着共尉的肩膀坐下,看着渐渐平复的水面,一声不吭。
  “俗话说得好,天下治,听贤人,天下乱,听大巫。”共尉轻声的叹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天下一乱,有野心的人就多了,谁都想成为下一个天下共主,也不看看自己有没有那个能耐。远的不说,就说那个魏豹吧,也不管自己是不是有那个能耐,以为娶一个有帝母之命的女子就能坐天下,我就是看不惯这样没有自知之明的人,所以硬把薄姬要了过来,让他知道,这有帝母之命的女子连他的性命都保不住,不过是任予任取的一个物事而已。”他摊了摊手,“仅此而已。”
  “仅此而已?”项羽也觉得有些好笑。
  “仅此而已。”共尉顿了顿,又补充道:“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他兄长魏咎是魏王,而他这个做兄弟的却暗藏不臣之心,这让我觉得特别不能接受,所以我故意要治治他。”
  项羽想了想,也笑了:“这个魏豹确实不是个东西,难怪现在落到如此地步。”
  “其实吧,有他这样想法的人也不是一个。”共尉带着一丝讥讽的说:“我最近收到彭城来的家书,说彭城现在有个传言,不知兄长有没有听说过,说嬴政死前巡幸东南,是因为东南有天子气,而这个天子气,就在砀山一带。还说有什么白帝子斩赤帝子的,说得那是神乎其神,仿佛亲眼所见。”
  “砀山?”项羽一怔,“你是说刘季?”
  “你也知道?”共尉有些意外的看着项羽。
  “我当然知道。”项羽摆摆手,不屑的说道:“我在彭城的时候就隐隐约约听过这个风声,不过那时候不知道是在砀山。砀山?哼哼,还真是敢想,他真要有天子命,为什么躲在洛阳不来巨鹿?”
  “哈哈哈……”共尉忍不住放声大笑,伸出手拍着项羽的肩膀说:“你这就说对了,看见强敌就想跑的人,就算有老天罩着他,他也不是那块料。夫子说得好,烂泥不上墙,朽木不可雕,我还真不相信老天会舍了兄长这样的人,反去选一个为了自己逃命,连老婆孩子都舍弃的人做天下之主?”
  “嘿嘿。”项羽撇撇嘴,不屑的冷笑了两声,从地上折了一根草茎衔到嘴里,慢慢的嚼着。
  “这样的事,见多了,也就不奇怪了。所谓谣言止于智者,骗骗那些愚夫愚妇的就行了,你我就不必当真了。”共尉不以为然的说道:“对了,有一件事要托付给你。”
  “什么事?”项羽偏过头看着共尉。
  “昨夜李良战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章邯明天就能到,我后续的人马还没有到,这里只有三万人,也不知道最后能不能挡住他,万一……”共尉停住了,沉默了半天,强笑道:“阿媚快生了,万一我就跟魏豹一样挡不住这薄姬的帝母之命,你帮我照顾他们。”
  项羽愣住了,他没想到共尉这个时候居然说出这样的话来,可见他对前景并不是很有信心,但是他确实做好了以性命为他争取时间的最快打算。这让项羽感激莫名,与此同时心里的那丝惭愧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一直觉得,自己临战之前心底里的那丝胆怯是怯懦的表现,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英雄,一个能做共尉兄长的英雄,可是现在他发现,其实共尉也一样有些后顾之忧,并不是毫无畏惧,他一下子觉得自己和共尉之间的距离更近了。
  “阿尉,你放心,如果真有不讳,只要我能活下来,我一定象对待亲生孩子一样的照顾你的孩子。”项羽转过身,双手按着共尉的肩膀,正色的说道:“既然你说了这话,那我也不跟你客气了。虞姬也有了身孕,假如我长眠在巨鹿城下,你能活下去的话,也要照顾她们。”
  共尉眯起了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项羽,慢慢的,一丝笑容从他的眼角绽放开来:“虞姬有身孕了?”
  “嗯。”项羽乐得合不拢嘴,用力的点点头。
  “太好了。”共尉一跃而起,开怀大笑,他原地转了两圈,又抓住项羽的手,正色道:“我们可先说好,如果都是男孩就让他们结为兄弟,如果真是女孩那就结为姊妹,如果一男一女……”
  “那我们兄弟就做亲家。”项羽接上去说道。
  “哈哈哈……”共尉举起手,一脸严肃:“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项羽也竖起手掌,“啪啪啪”与共尉连击三掌,然后两人互相看了看,四臂相交,象孩子一样放声大笑。
  站在远处的郦食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只看见这两个人拉着手在河岸上绕着圈子相对大笑,就像两个在一起做游戏的孩子一样开心,也忍不住乐了。这两个年轻人虽然一个是楚军的上将军,一个是楚军的次将,可是他们毕竟都只有二十来岁,都是初生牛犊,也只有这样的年轻人,才敢于率领十五万拼凑起来的楚军与五十万秦军一战。年轻好啊,年轻人无所畏惧,年轻人没有那么多的阴谋诡计,没有那么多的心计,才能坦诚相见。郦食其笑了一阵,又想起他们各自的命运,又不禁暗自叹息了一声,他直觉的觉得,这样的相见欢恐怕不能持续太远,这两个年轻人之间,也不可能永远这么亲密无间。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十九节
慈不掌兵
  接到李良兵败的消息,章邯大惊失色,他看过李良写的兵法,知道李良的用兵能力,也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更加吃惊,以李良的能力和优势兵力居然还败给共尉,那共尉岂不是更利害?难道自己以前一直轻视了他?
  可是当他详细询问了战事经过,得知李良率兵轻出,意图绕到共尉背后给共尉一击,并因此反中了共尉的埋伏,被共尉半渡而击的时候,章邯气得手直发抖,大怒之下,将李良的兵书一把火给烧了,大骂李良跟赵括一样是个书呆子,嘴上说得头头是道,真正打起仗来却是一个糊涂蛋:两军相隔十来里,又没有任何地形可以作掩护,他居然希望能瞒过对方的斥候进行偷袭?这种希望对手是傻子的做法只能说他自己太笨了。这样的人死了就死了吧,只是可惜了自己的三万人马。
  气亏气,骂亏骂,可是仗还要打,章邯无可奈何,在大帐里转了半天的磨,决定亲率大军前去攻击共尉,不管王离那边打得怎么样,他都要先击败共尉,不能让这三万人大模大样的拦在他的前面,否则以后他无法向朝庭交待,王离肯定会告他一状,更何况他和共尉还有杀弟之仇。
  章邯一移营,共尉就得到了消息,得知章邯的大军全部压了上来,共尉不敢怠慢,立即做好部署,面对如此优势的兵力,他们的任务显得特别吃力,结果大家一讨论,却发现最大的问题不是兵力,倒是秦军俘虏。李良战败之后,三万多人战死一多半,逃走四五千,还有近一万的俘虏。这一万俘虏成了大问题,一是楚军的军粮本来就紧张,再多一万吃白食的,那就更紧张了。二是这一万人没法转化成战斗力,反而要另外派人来看守他们,以防他们闹出乱子来,看这一万人,怎么也得两三千士卒,共尉的兵力本来就不足,再派两三千人看他们,那就更是捉襟见肘了。
  “这还不简单?杀了。”灌婴满不在乎的挥挥手,就象杀的不是一万多人,而是一万多头羊一样,脸上居然还带着兴奋的神色,不由自主的舔着嘴唇。
  “对,杀了,留着他们也是个祸害。”郦食其这个老酒徒也赞成这个主意,“杀了干净,省得浪费粮食还要派人看着。”
  “灌将军说得对,杀了他们,他们以前也没少杀我们的人。”傅宽恶狠狠的挥着拳头说:“这次也让他们尝尝被杀的滋味。”
  “杀了!”
  “杀!”
  众将七嘴八舌的说着,一个个脸上带着七分兴奋,三分不屑,却没有一丝为难。
  “全杀了?”共尉觉得不可思议,他一直觉得自己已经融入了这个时代,可是直到这个时候,他才恍惚觉得,自己毕竟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做不到象这些人一样的漠视生命。
  “这可是一万多条命!”
  “一万多人怎么了?”周贲也叫了起来,瞪着眼睛似乎觉得共尉的话有些不可思议:“当初秦人并天下的时候,哪次不是几万、几十万人的杀?长平一战,四十万,汉中一战,八万,西河一战,二十四万。现在不过一万人而已。君侯,这仗真要打赢了,杀的可就不是一万两万,而是十万二十万了。”他好像觉得不够说服力,又加了一句:“君侯觉得杀人太多,章邯可不觉得杀人多,他要是打赢了,恐怕十五万楚军一个都跑不到。”
  “就是,君侯,你可不能手软。”
  “打仗嘛,哪有不死人的,不是他们死就是我们死,既然如此,只有让他们死了。”
  “……”
  共尉很为难,他知道将领们说得对,可是要让他下令处死这一万多人,他还是无法下手。将军们说的理由都很正当,至少以这个时代的观念来看没有任何问题,大战之前,不能留着俘虏分心,将他们全部斩杀是最干净利索的办法,同时还能激起将士们的杀气,但是共尉做不到,他无法眼睁睁的看着一万多手无寸铁的人死在他的刀下,哪怕对方是秦军。就在共尉发愁的时候,一直不吭声的郦商出了一个主意,将这一万多秦军分成十组,每次带出去一组,把他们捆在阵前的拒马上,充当肉盾。秦军如果用箭阵攻击,第一个要死的就是这些秦军俘虏,倒要看看那些关中子弟兵能不能下手。
  共尉一听这个主意,顿时觉得寒毛直竖,他觉得这主意太恶毒了,既杀了俘虏,还不担杀俘的恶名,不会招致老天的报应,但是这样是不是太残忍了?他虽然也玩过不少阴谋诡计,也见过了无数次尸横遍野的战场,亲手杀过的人也不下几百人,可是一想到几百上千的俘虏被捆在拒马面对自己人的弓箭,他还是觉得不寒而栗。
  他不喜欢这个主意,可是说不出反对的理由,更重要的是,其他人一致赞成,他想反对也无从反对起。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得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周勃高高兴兴的从俘虏营里带了一千人出去了,没花多长时间,就把他们象挂腊肉一样的挂在了阵前的拒马上,他特别细心,生怕这些人喊叫会影响俘虏营里的俘虏情绪引起动乱,他把他们的嘴全给堵上了。
  一看到这一千多肉盾,对面列阵的秦军弓弩手都犹豫了,立刻把情况汇报到中军。章邯听了汇报之后,只是略微犹豫了一下,简捷明暸的下令:“射!”
  “将军,那可是我们的兄弟,一千多人哪。”来汇报的校尉急了,顾不得上下尊卑,大声说道。
  “一千多人?”章邯从指挥车上俯下身子,看着那个面红脖子粗的校尉:“你打仗打到现在,知道手上死过多少人吗?”
  “那不一样,那……”那个校尉还要争辩,章邯沉下了脸,大手一拍车轼,大声怒斥:“他们是俘虏,本来就该战死沙场,如果你敢再违抗军令,我现在就先杀了你。”
  那个校尉被章邯的话吓住了,他愣了片刻,不也再啰嗦,只得回到前阵下达了射击的命令。弩手们听到他的话,都惊呆了,几个五百主纷纷叫道:“不能射啊,那是我们的兄弟,好多人都是乡里乡亲的,一旦激起兵变,如何收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0/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