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2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25/249

  正在中军悠闲的喝着酒的王离暴怒,在大帐里大发雷霆,指着逃回来的涉间破口大骂。七万秦军在半天的时间内被楚军击败,这个结果无论如何都是王离不能接受的。他对涉间的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下令涉间滚到后军呆着,他要亲自带领中军去与项羽决战。
  没人敢劝狂怒中的王离,而且他们也相信,楚军的胜利是意外,如果不是苏角的意外中箭,楚军根本不可能胜利,这种意外是不可复制的,王离亲率十万中军与楚军决战,这个胜利将毫无悬念。他必须用这个胜利来洗涮苏角战败的耻辱。
  两军重整队型,准备再战。
  秦军大营憋着一股劲准备再战,楚军的大营也没有闲着,不过,那里的气氛正好相反,一战而击溃秦军七万人的胜利让楚军陷入了狂喜之中,所有的人都喜笑颜开,精神抖擞,参战的士卒走起路来昂首挺胸,声音比平时高八度。而那些受伤的士卒也成了别人眼中的英雄,他们坐在最显眼的位置,撕开战袍,指着身上的伤口,得意洋洋向别人讲述他的勇猛无敌。
  项羽也十分高兴,但是还没有到欣喜若狂的地步,当着众人的面,他好好的夸了一通英布,然后又调整了各军的位置,英布虽然立了大功,但是所部折损严重,已经无法再战。虽然英布拍着胸脯说还能再能做前锋,可是项羽不敢冒这个险,英布现在是楚军中的英雄,他如果战死了,对士气的打击将和今天的胜利一样巨大。
  布置完了任务,项羽回到后帐,和范增相对而坐,脸上的笑容慢慢的消失了。
  “亚父,虽然初战大捷,可是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项羽语气凝重的说道:“英布所部几乎是全军覆没,丧失了战斗力,项佗、龙且也损失了近万人,总的伤亡超过三万,秦军的伤亡虽然也不少,但也只是比我们略多一些,而且苏角战死之后溃败时被杀伤的占了不少比例,如果计算双方对阵时的伤亡数,我们的损失还要更大一些。这些打下去,恐怕支撑不了多久,最后……”
  范增也直皱眉头,但他还是安慰项羽说:“阿籍啊,你不用愁,不管怎么说,一下子击败七万秦军,对我军的士气还是有很大好处的,现在恐怕那些人都不会再怀疑你的天意了。伤亡虽然有些大,还是值得的。兵力确实是个大问题,依我看,还是再派人去找臧荼、田安他们,尽快督促他们参战,弥补我们与秦军之间的差距。如果他们能够参战,双方的心理就会有更大的变化。”
  项羽默默的点了点头,他虽然战意盎然,可是眼前实力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如果能说到齐燕参战,至少可以再多出十几万人马,对他来说,这些人马太重要了。
  “让武涉立刻动身。”项羽考虑了片刻,断然说道:“特别是陈余那里,我们是来救赵国的,他不能袖手旁观。”
  “唉——”范增无奈的叹了口气,点点头:“让武涉去吧,希望能说动他们,这些人啊,到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了居然还观望,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想的。”
  项羽沉默了好久,忽然说道:“要是阿尉能来就好了,他的人战斗力很强,一定能担当起前锋的作用。”
  范增看了项羽一眼,没有说话。今天一战的胜利,很大程度上是英布的功劳,是他的奇怪阵型让秦军的弩阵失去了作用,是他无所畏惧的冲锋象一把匕首一样插到了秦军的心脏里,最后直接杀死了苏角,导致秦军的溃败。可是英布的人打光了,下一战让谁来做这前锋呢?
  范增掰着指头将营的将领数了一遍,还真找不出第二个能代替英布的人,勇将是不少,象龙且、象季布兄弟,都是武艺高强的勇将,可是他们没有经历过这么大的战阵,不象英布那样独立指挥过战事,个人的勇猛不能转化成整个部队的勇猛,担当不起这个重任,这个时候项羽会想起共尉是再自然不过的了。共尉的勇悍是人所共知的,他多次击败秦军,保持着全胜的战绩,手下的陷阵营、虎豹骑又是罕见其匹的精锐,如果由他来担任前锋,肯定比英布还要好。从范增的角度来说,他其实也希望共尉来参战,不仅可以起到尖刀的作用,还可以借这个机会来削弱共尉的力量。
  可惜,他就是有再多的想法,这个时候也不敢调动共尉来参战。共尉面对着章邯的大军,须臾不敢轻离,否则章邯赶到巨鹿城下,他们就更没有希望了。
  “是啊,他倒是最合适的前锋主将,可惜……”范增由衷的叹了口气,揪着胡子没有再说下去。
  项羽看着惋惜的范增,无声的笑了笑,这是第一次他说共尉的好话范增没有反驳的。他沉思了好半天,断然说道:“没有其他人选,还是我自己去吧,中军的指挥,亚父多担当。”
  范增的眉毛耸了耸,似乎想劝阻,可是话到嘴边,又把想说的话咽了回去。眼下除了项羽亲自出马之外,确实没有更合适的人选了。虽然这样做很冒险,可是这一仗本来就是赌博,想不冒险也不行了。
  “你要小心一点。”范增又叹了一声:“中军的事你就放心好了,我这把老骨头还撑得住。”
  “多谢亚父。”项羽伏在地上,五体投地的向范增施了一个大礼。
  “起来吧,谁让我应下了武信君的嘱咐,是你的亚父呢。”范增扶起项羽,拍了拍他如铁一般结实的肩头,意味深长的说:“我不帮你还能帮谁啊。”
  项羽脸一红,他听出了范增话里的其他意思。范增这是旁敲侧击的提醒项羽,他范增是对项羽全心全意的,而项羽对他这个亚父却没有做到推心置腹。特别是他和共尉暗中的约定,如果不是范增拉下脸追问,项羽不知道要瞒他瞒到什么时候,纵使如此,范增还是觉得,项羽没有完全跟他说实话。比如那天两人在衡漳水边又说又笑的究竟说了些什么,范增一直很好奇,可是他不开口问,项羽就不主动跟他说,这让范增一直不痛快。
  项羽知道范增的意思,可是他就是不想把这件事告诉范增,想起共尉那天和他说的话,他就觉得热血沸腾,信心倍增。因为共尉当时不仅和他约定了婚姻,还和他说起了以后的大业。
  项羽还记得共尉当时很从容的说,这一仗不仅要打赢,而且要打得干净利索,尽快的平定天下。他说的理由让项羽很意外。共尉说,秦人为了平定山东的战事,不顾边疆的胡患,把长城军团全部调来镇压山东诸侯,他们只顾着内忧,忘记了外患。长城军团南下,匈奴人一定会趁隙侵入中原,边疆的百姓流离失所,这些都是他们为了夺取天下的代价。等他们平定了天下,他们不能忘记这些普通百姓的牺牲,要重组长城军团,彻底将匈奴人赶到天边,赶尽杀绝。
  项羽惊讶于共尉的眼光居然跳出了巨鹿这个眼前的战场,放眼天下,他更从共尉的志向中看出了他对这一战的必胜信心。一想到共尉当时坚毅的面容,项羽忽然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
  我们一定能击败秦军,一定能入关灭秦,因为,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要平定天下。
  范增看着忽然挺直了腰背,露出笑容的项羽,有些诧异,随即又宽慰的笑了。纵使困难再大,只要阿籍有信心,又有什么可怕的呢。
第二章
巨鹿鏖兵
第二十五节
咸阳来使
  共尉很头疼,章邯虽然派始成来扯淡,但是并不影响他磨刀霍霍,据斥候回报说,他现在正加紧时间制造攻战之具,而且毫不掩饰的派兵切断了他的后路,摆出一副迟早要灭了你的架势。共尉现在更深刻的理解了什么叫攻其必救,只是让他不太愉快的是,他是被人攻的那一方。
  除了抓紧时间布防,准备负隅顽抗之外,共尉没有更好的办法,项羽已经和王离开战,这个时候他要是让出道路,让章邯直抵巨鹿城下,项羽不要说是战神,就是玉皇大帝也不行。
  项羽挂了,他也逃不了多远,只不过是早晚的区别而已。
  这种明知是死路却还要义无返顾的往里踩的事情,让人想想就蛋疼。
  更让共尉郁闷的是,明明嘴唇都快急出水泡了,他还得在诸将面前谈笑风生,装出一副淡定的样子,要不然的话,只怕军心更乱。诸将现在就靠着他这个定海神针了,老练如桓齮,聪明如周叔,遇到这个局面都有些慌,明知道对方准备包围他,他还不能撒丫子走人,任谁都得急。
  不知道韩信遇到这个局面什么怎么办,他这个战神会慌吗?共尉经常会冒出这样的想法,权衡之后,他觉得韩信也会慌,韩信再利害,也不能把一个兵变成两个兵,聪明才智的作用也不是无限的,面对着实力如此悬殊也只能死扛的局面,就是天才也没办法。
  每到这个时候,共尉就对陈乐有着无穷的怨念。他把所有的希望都交给了陈乐,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让他安安稳稳的在东海晒盐、做研究,就是希望他早点能把杀器做出来,让自己威风一下的,可是陈乐迟迟没有好消息传来,威风是谈不上了,连命都保不住了。
  理智的时候,共尉也能理解陈乐,虽然他把火药的详细配方都写给陈乐了,但他只是化学工程师,不是武器工程师,对于火枪的结构他知之甚少,只是写了一个大概,具体的技术还要陈乐去琢磨,他虽然把炼钢的技术原理告诉了陈乐,但是也仅是原理而已,究竟怎么实现还需要陈乐和工匠开动脑筋。特别是一想到要用纯手工制造枪管,甚至制造出膛线,共尉就觉得汗颜,这似乎也太难为陈乐了。
  当然,这只是理智的时候,一着急起来,共尉就不怎么理智了,明知陈乐面临的困难不小,可是章邯的刀要架到他脖子上了,他还是特别渴望这时候陈乐突然出现在他的面前,一脸得意的说:“君侯,我搞定了,火枪三百支!”然后献宝似的抱着一个长盒子:“还有重狙,带瞄准镜的。”
  真要能那样,他怕个鸟的章邯啊,连王离他都可以轻松搞定——五百步外一枪就解决问题了。
  可惜啊,这些都是美梦,只能闭着眼睛的时候想想,只要眼睛一睁开,连共尉自己都不相信,因为他根本连狙击枪应该是什么结构都不知道,陈乐要是真能搞出重狙来,那共尉就要怀疑他才是真正的穿越客了。至于瞄准镜,有墨家学问基础的陈乐倒是很快就理解了光学的折射原理,但知道原理和磨出符合要求的放大镜之间,还有十万八千里之遥。
  “君侯。”田伦小心翼翼的掀开帐门,走了进来,他是共尉的亲信,知道共尉这两天心情不如别人看到的那么好,走路的脚步都轻一些。
  “什么事?”抱着头看着帐顶发呆的共尉坐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尽量不让自己显得太颓废。
  “上将军首战打赢了。”田伦将刚收到的军报送他共尉的面前,但是脸上却没有笑意。共尉有些意外,接过军报看了一眼,也不禁喟然长叹。第一仗是打赢了,杀敌近四万余,当场击杀苏角,可以说是大胜,可是一看已方的损失,又着实让人开心不起来,尖刀班长英布重伤,所部损失殆尽,失去再战的能力,项佗、龙且等人损失近两万,总伤亡近三万,总兵力的四分之一就这么废掉了,难怪田伦没什么笑容,任谁看到这个结果都笑不出来。
  “君侯,上将军的使者还在外面,要求见君侯。”
  共尉有些意外,坐在那里想了一会,起身出帐。
  来的是项庄。
  “子严,怎么是你?”共尉很诧异,不自然的笑了笑,摆手示意人给项庄上点酒。项庄感激的笑了笑,然后说:“君侯想必已经看过军报了,不知有何感想?”
  共尉为难的摸了摸下巴上柔软的短须,沉吟片刻说:“第一仗能击败七万秦军,不管怎么说,都是难得的胜仗,只是,这损失确实大了些。按这个比例的损失下去,我军的处境将十分困难。”
  “亚父也是这么说。”项庄点点头附和道:“更重要的是,英布受伤,明天不能再战了,营中勇将虽然不少,但是能担当前锋重任的却没有,万般无奈之下,只能由子羽亲自上阵了。”
  共尉看着项庄半天没有说话,他从项庄的话里听出了画外音。
  “亚父是希望我去担当前锋吗?”
  项庄摇了摇头,一脸的苦笑:“君侯勇悍绝伦,部下又是百战精兵,确实是最合适的前锋人选,可是亚父也知道,君侯的任务也十分艰巨,除了君侯没有人能挡得住章邯。这里更离不开君侯。”他舔了舔嘴唇,犹豫了一下又说:“亚父的意思只是说,希望君侯能密切注意章邯的动向,如果有万一可能,还请君侯做好支援的准备。君侯想必也清楚,以现在的情况,我军的机会并不多。”
  “我明白了。”共尉缓缓的点点头,范增的话很实在,如果照这个伤亡比例继续下去,项羽再勇猛,也不可能战胜王离,毕竟双方的实力差距太明显了,楚军死光了,王离还有十几万呢。他想了想:“齐燕的军队还在观望吗?”
  项庄沉声道:“已经让武涉再去游说他们出兵了,还没有结果。”
  “这些鼠目寸光之辈,真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共尉从项庄的脸色看出了端倪,不禁有些恼火,都这个时候了,这些人还想着保存实力,楚军败了,他们有什么好处?除非,共尉忽然一阵心惊,齐、燕不会已经做好投降的准备了吧?
  “君侯……”项庄见共尉面露惊色,不免有些担心的问道。
  “但愿不会。”共尉越想越害怕,也不知道是安慰项庄,还是安慰自己的说道。
  项庄莫名其妙。
  “你回去告诉亚父和子羽,随时把最新的战况通知给我。万一……”共尉咬了咬牙:“真要是需要我支援的话,我一定赶到巨鹿城下与子羽并肩作战。”
  项庄大喜,虽然知道共尉这句话说得很难,但是他能这么说,本身已经不容易了。
  ……
  臧荼很客气的接待了武涉,听武涉说完了来意之后,先是恭贺楚军获得大胜,然后又拍着胸脯说:“请上将军放心,我军枕戈待旦,就等一个合适的时机,立刻出兵与上将军合力击破秦军。”
  武涉多聪明啊,臧荼这种空话,他一听就听出了其中的意思。“臧将军,我军与秦军的实力相差很大,将军想必也清楚得很,没有将军的帮助,我楚军很难击破秦军。上将军殷切希望能与将军并力作战,为将军前驱,还请将军不要迟疑,尽快出兵。”
  臧荼大笑,连连摆手:“上将军客气了,我臧荼也是久仰上将军威名,极盼能为上将军效力呢。请贵使回去报与上将军,我会时刻关注战局,一旦时机成熟,臧荼一定身先士卒,与秦军决一死战。”
  武涉苦口婆心的劝了很久,臧荼还是那样,客气归客气,答应出兵不可能,至少是现在就出兵不可能。武涉再能说,也打动不了臧荼,只得告辞而去。接着到了齐军大营,田安他们倒没有象臧荼那样坚决,不管怎么说,他们还欠项家一个人情:当初要不是项梁顶着,田假早就死在田荣手里了。但是提到要出兵帮忙,他们也有些犹豫不决,楚军这一仗虽然打胜了,可是前景并没有太好的转变,他们在这一点上与臧荼的看法差不多,不想毫无意义的把命送掉。但是比臧荼好一点的是,他们没有一口回绝,安慰武涉说他们一定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参战。
  武涉无可奈何,没有实力做背景,任你口若悬河,说得再好听也没用。他垂头丧气的离开了田安的大帐,田壮追了出来,他拉着武涉宽尉他说,你不用着急,你先去找陈余,这里我再做点工作,到时候肯定不能让楚军独自面对秦军。
  武涉苦笑一声,谢过田壮,匆匆的走了。赶到陈余的大营,陈余听了武涉在燕、齐大营的经过之后,良久无语,然后他站了起来,慷慨激昂的对武涉说,楚军是来救赵的,巨鹿城里有赵王,有待他如亲生儿子一般的张耳,他不能袖手旁观,一定会和楚军通力合作,愿意率全部军队协助楚军作战。不仅是他会协助楚军作战,而且张敖的人马也会参战。他还当着武涉的面将张敖请了来,声色俱厉的对张敖说,巨鹿危在旦夕,上将军不顾危险来救,我们身为赵人,更不能坐视不管,愿与公子一起协助楚军破秦。
  张敖担心父亲张耳,哪里有不愿意的,连连点头答应,当着武涉的面立誓,一定出兵协助项羽。武涉总算放了点心,听陈余具体一说,知道陈余和张耳合兵一处大概有四万人,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总算有了些助力,郁闷的心情这才疏解了些,高高兴兴的回营去了。
  武涉走了之后,张敖和陈余又讨论了半天,不免又有些犹豫起来,他的性格比较软弱,一想到要面对如狼似虎的秦军,他还是担心楚军根本解不了巨鹿之围。不料,他刚露出一点这个意思,陈余勃然大怒,指着张敖的鼻子大骂说,你别忘了,项羽可以现在就走,他的父亲不在巨鹿城里;齐燕也可以观望,他们也没有亲人在巨鹿城里;只有你我不能退,你的父亲张耳在巨鹿,你就是把命送在巨鹿城下,你也不能退后。你的父亲和我情同父子,我也不能走。我们之所以之前不与秦军激战,是因为我们的实力太差,根本没有胜利的机会,与秦军交战只是白白送了性命。现在楚军来了,楚军骁勇善战,上将军又有决心破秦,这是我们击败秦军的最后一线希望。这个时候你还等什么?难道天下还有别的援军可以等吗?
  张敖被陈余骂得面红耳赤,屁都不敢放一个。他比陈余略小几岁,陈余和张耳的交情确实和父子差不多,陈余待他也如兄弟一般,甚至有时候比他的父亲还要严厉一些,他从心里有些怕陈余。再者陈余说的也有道理,有可能来的援军都到了,他再也没有别的希望,如果不协助楚军,等楚军战败了,他们就更没有希望了。
  “就听大兄的。”张敖狠下心,咬牙顿足道。
  “这才对嘛。”陈余见张敖下了决心,脸色才缓了些,拉着张敖重新坐下,商量如何与楚军合作。张敖也没什么主意,干脆把一万多人全部交给了陈余指挥。陈余大喜,立刻赶到楚营面见项羽,共商大计。
  项羽正在帐里发火。武涉把齐、燕的情况一说之后,他暴跳如雷,破口大骂:“这些竖子,都是无胆之辈。没有他们就不能破秦了?老子还不信这个邪了,明天老子就拧下王离的脑袋给他们看看,让他们知道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范增等人要劝,可是项羽真的发了火,那就是一头狂怒中的狮子,任谁也劝不住,要不是天色已晚,他说不定现在就能去找秦军开战。他下令季氏兄弟做好准备,让士卒明天饱餐一顿,不要管什么三天不三天了,能吃多少吃多少,吃饱肚子好有力气与秦人玩命,明天如果不能破秦,大家就不用吃饭了,等着战死吧。
  季氏兄弟应了一声,出去安排了。跟随项羽过江的八千江东子弟兵是明天绝对的主力,他们将跟随项羽一起冲锋陷阵,他们必须做好相应的安排。
  项羽正坐着生闷气,陈余来了,他向项羽保证,他将率赵军四万人参战,从侧面接应项羽。项羽大喜,拉着陈余坐下商讨。两人说定之后,陈余赶回大营去了。项羽把所有的人都赶了出去,一个人坐在大帐里沉思,在脑海里仔细的预演了一遍明天的战局,所有的可能都想完了,他发现自己居然出奇的平静,平静得让他自己都不敢相信。脑子里一片空白,过了很久,浮上来的却是虞姬高挑的身影和担心的面容。他心中一酸,想到明天一战自己也许不能生还,不知道共尉能不能的保护虞姬的安全,又亲笔写了一封信让人给共尉送去,告诉他自己明天要与秦军决一死战,生死未卜,如有不测,请他一定照顾好虞姬。
  共尉看到书信,苦笑无语。章邯已经派人卡断了他的归路,这个时候他就是想把虞姬送走也送不走了。可是这些话肯定不能告诉项羽,要不然项羽很可能仗都不打了,跑过来护送虞姬突围。
  想到明天巨鹿城下可能出现的情景,共尉被这巨大的压力压得透不过气来。视死如归说起来容易,可是如果真的知道明天可能就是死期,任谁都无法镇静,即使两世为人也不行,他一个人坐在大帐里,面对着看了无数遍的地图发呆。他快要被这压力逼得疯了,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心情,几乎一夜没睡,坐在地图前想得脑子疼,也没想出有更好的办法。
  办法只有一个,拼命,和项羽一样,与秦军拼命。俗话说得好,愣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只有与秦军拼命,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25/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