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19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99/249

  “还能怎么办?”吴氏倒显得比较镇静。“立刻派人把消息送给阿翁,让他好有个准备,别被项羽下了毒手,另外就是立刻派人联系张良,向西楚投降。有西楚做你的后盾,项羽要想杀你可没那么容易。剩下的事,就是加强防守,等待项羽来攻城了。六县城防坚固,又有重兵把守,项羽再骁勇善战,也不可能轻易攻克六县,我们有足够的时间等到西楚的援兵。”
  英布左思右想,也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得按照吴氏的主意去办。两路信使派出去了,剩下的事情就是备战。六县是他的都城,城防是现成的。他早就防着项羽来攻打,人马也是随时待命的,倒也不用费太多的手脚。区别只在于,他本来是防患于未然,并没有想到自己会真的和项羽开战,而眼下,却因为一个贲赫,要和项羽面对面的较量了。
  一想到项羽那双重瞳子,英布的心里就七上八下,坐立不安。
  吴芮接到英布的急信时,已经被项羽裹胁着上了路,他思考了好一会,决定把英布的信交给项羽。女儿、女婿固然重要,但是比起自己和儿子的命来,还是可以抛弃的。项羽本来对他就很防范,如果再知道他和英布暗中有来往,那岂不是名正言顺的拿他开刀。
  看到英布的信,项羽嘿嘿冷笑,这下子坐实了贲赫的告发,他出兵攻打六县更是理由气壮了。但是他也知道,六县是英布的都城,不是那么好打的,他虽然带来了三万骑兵,但是用骑兵来攻城,那太浪费了,仅凭吴芮和梅鋗的三万多人,是很难拿下六县的。于是他一面向六县进发,一面向大梁的项佗和留守彭城的项悍发出命令,要求他们各带大军前来配合作战。
  五日后,项羽带着大军首先到达六县,他一面派人劝降英布,一面准备攻城器械。到了这个时候,英布当然也不会相信项羽真会饶他一命,他连信使都没有派,一句话也不回,紧闭城门,积极备战。
  张良看着英布的求援信,脸色很平静,但是眉梢的颤动,却暴露了他心中的狂喜。英布是项羽手下最勇猛的大将,现在居然和项羽开战的,这对于东楚的士气打击可想而知。这个时候不趁机下手,更待何时?
  “将军,要不要向咸阳请示一下?”关朝看出了张良的兴奋,小心的提醒道。
  “请示?”张良看了一眼关朝,嘴角挑起,如同弯月。
  “将军,这一开战,那可就是东楚和西楚的大战。大王正在关中征兵,集训还没有完成,这个时候与东楚开战,并不是大王所希望的。”关朝耐心的说道:“上次将军要求进入南郡,大王就没有许可,这一次也未必就能同意。”
  张良摆摆手,笑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是大好战机在此,不及时把握岂不可惜?项羽不顾大局,虽勇何为?关中的大军虽然还没有集训完毕,可是利用我们手中的兵力,足可以拖住项羽了。我们不一定要现在就吃掉项羽,但是让他疲于奔命,却是绰绰有余的。有英布拖着他,对我们来说,简直是上天赐与的大好机会啊。”
  关朝还待要劝,张良摇摇头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受命掌一方征伐,如果什么都要向关中请示,那还打什么仗?你放心好了,大王这个人,不是那种唯我独尊的人。”
  关朝点了点头,张良这句话说得有道理,共尉确实不是那种一个人说了算的人,不管是谁,只要反对得有道理,他还是能接受的。
  “传令,大军北上攻击江陵。”
  “喏。”
  “通知白虎校尉和左尹,给赵佗施加压力,争取尽快掌握南海郡,调南越兵北上,攻击庐江、会稽郡。嘿嘿,让项羽腹背受敌,头尾难顾。”张良仰起头想了想,嘴角的笑意更浓:“韩柱国在太原歇了那么久,也该手痒了吧?”
  韩信笑眯眯的看着臧衍,口气客气得让臧衍感动得快流泪了。“燕王通于世事,太子当机立断,实在是可喜可贺。”
  臧衍叹了口气,不由自主的摸了摸脸颊,还觉得有些火辣辣的。他被陈余连拖带拽的出了咸阳,一路急行,回到蓟县,把情况对老子臧荼一说。臧荼阴森森的看了他半天,一句话没说,甩手就是两个大耳刮子,然后破口大骂:你被陈余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竖子给骗得团团转,连轻重缓急都分不清了。关中都已经在征兵了,西楚大举征伐天下的意图已经十分明显,我们的实力这么弱,还想在两头恶狼之中讨生活,这不是和小命过不去吗?陈余被那个王位迷住了眼睛,不知道天高地厚,还想和共尉讨价还价,这是明智之举吗?共尉是跟人讨价还价的人吗?想想冒顿,他和共尉讨价还价的,现在在哪儿呢?
  臧衍一想到那个冒顿,脑子顿时嗡的一声响,如梦初醒。对啊,共尉是什么人,这个时候怎么还能跟他比耐心,他根本就已经露出了獠牙,准备把整个天下都吞下去,哪里还会给燕代活命的机会。陈余的想法太天真的了,燕国如果跟他一起胡闹,迟早要一起倒霉。
  臧荼又恶狠狠的说,陈余这个名士是个什么狗屁名士?连这点形势都看不明白,还算什么名士?他自己想死,我们不管,但不能拖着我们一起下水,这样做太不厚道了。你立刻到韩信那儿去,向他递上我们的降表,十万户虽然不如燕王威风,可是这个富贵来得安稳,真要等韩信打过来再投降,那就和申阳一个下场了。
  于是臧衍马不停蹄,又来到了太原见韩信,递上燕国的地图、符玺,表示原意让出王位,归顺西楚。韩信早就接到了共尉的手诏,正准备燕代再不服就用武力征服呢,这个时候燕国表示投降,正中他的下怀。加上臧衍是共尉的亲家,现在臧衍投降了,臧家以后在西楚那也是响当当的大户,韩信虽然贵为柱国,也不敢怠慢,对臧衍十分客气。
  “太子。”臧衍虽然已经不是太子了,但是韩信还是称他为太子,以示恭敬,“燕和西楚,原本就是一家,现在你们父子深明大义,奉还王位,我家大王一定会很高兴的。你也知道,我西楚以战功当先,信愿意送给太子一个立功的机会,不知太子可有兴趣?”
  臧衍有些不太明白,看着韩信那张笑脸,茫然的点了点头。
  “我拨三万人马,将军数名,让他们跟着太子回燕国去。现在临淄城很危急,但是项羽却不在临淄,如果太子能够解了临淄之围,那岂不是天大的功劳一件?”韩信循循善诱的对臧衍说。
  臧衍想了想,明白了,这是韩信要出手了,目的可不仅是临淄,恐怕还有赵国。臧衍本来对也陈余有意见,觉得他拖着自己和西楚做交易,差点把燕国也给坑了,十分不厚道,现在韩信给他这个机会,他还能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当下答应。韩信安排黄元安、雍齿、王陵三将带三万人马,跟随臧衍回到蓟城。臧荼也是个明白人,知道韩信在玩什么鬼,留下必要的守城部队,其他的全部交给臧衍,大概有两万多人,加起来一共五万多人。
  与此同时,韩信集结了六万大军,直扑井陉。陈余闻讯大惊,连不及多想,立刻亲自率大军赶赴井陉堵截。井陉是从太原进入河北的要道,一旦井陉有失,赵国危矣。当初就是因为李良投降,将井陉献给了秦军,秦军才一泄而下,导致邯郸被围的。
  但是出乎陈余意外的是,韩信看起来气势汹汹,但是却没有强行攻击井陉,不知道是因为井陉难于强攻呢,还是韩信在想什么别的主意,反正他虚晃一枪之外没动静了,一下子就和陈余对峙了半个多月。正在陈余大惑不解的时候,东线传来了噩耗。
  臧衍带着五万多大军,星夜急驰,直扑巨鹿郡。因为陈余率领重兵在恒山郡防守韩信,所以臧衍势如破竹,轻易就攻克了高阳、武垣、武遂、扶柳诸县,横扫大半个巨鹿郡,而且看他的架势,他还有继续向南攻击,将整个巨鹿和邯郸一起收入囊中的意思。
  陈余大惊,他不知道燕国发了什么疯,这个时候突然和西楚联合攻击赵国。他现在知道韩信为什么不动了,他根本就是吸引他的注意力,好让臧衍便于行事的。
  陈余左右为难,既不敢轻易离开井陉,又不能坐视不管。赵王歇多次派人送来急信,催陈余向东救援,可是陈余又如何敢动?他一动,井陉就会失守,韩信的大军就会急速东下,那可比臧衍的五万人更可怕。
  就在陈余踌躇不前的时候,臧衍一鼓作气,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向南攻击。在以西楚军为主力的犀利攻击面前,赵军根本没有还手之力,不到十天的时间,整个巨鹿郡就成了臧衍的战利品。与此同时,殷侯司马卬奉南柱国周叔之命,引军北上,攻击邯郸郡。两路大军夹攻,会师于信都城下。
  赵王歇左等陈余也不来,右等陈余也不来,只好出城投降。
  从臧衍出兵巨鹿,到赵王投降,前后不过一个月的时间。
  陈余崩溃了。
  他虽然不情不愿,可是事到如今,再打下去也没有意义。臧衍和司马卬已经赶到他的背后,死死的堵住了他的退路。再说了,他也没地方可去,除非再次弃官去钓鱼。于是他只得向韩信投降。
  再次看到陈余,韩信的心情特别好。他特别不喜欢这个所谓的名士,看到陈余灰头土脸的跪在自己面前,双手奉上兵符和长剑,他心里充满了蔑视。
  “我送你去咸阳。大王如何处置你,全看你的命了。”韩信轻飘飘的说了两句,吩咐人带陈余下去休息,然后送他去咸阳。他自己随即带着大军通过井陉,赶往齐国。
  春风得意的臧衍一看到韩信,脸上乐开了花。这次带着五万大军横扫赵国,打得太爽了。虽然主力是西楚军,主要的仗也是黄元安、雍齿和王陵他们打的,但是他是主将,他的功劳肯定不会小。而这些,都是韩信送给他的。因此他一看到韩信,老远就躬身下拜。
  “多谢韩柱国。”
  韩信呵呵的笑着,连忙还礼:“是将军自己能征惯战,这才立下赫赫战功,与信何关。这次解齐之围,还要将军多多出力啊。”
  臧衍脸一红,他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重,解临淄之围,还要看韩信的手段。项羽虽然离开了临淄,但是临淄城下有桓楚的十三万大军,凭他臧衍的本事,是不可能解围的。
  “愿听韩柱国调遣。”臧衍真心诚意的说。
  韩信哈哈一笑,也不谦虚,带着大军立刻挺入齐国境内,围攻历城。
  西楚攻灭赵国,进入齐国境内,对临淄城内外的田荣和桓楚来说,都是个很意外的事情。田荣知道援兵来了,欣喜若狂,立刻把消息传遍全城。齐军闻说,士气高涨,更是把临淄城守得铁桶也似。而桓楚则十分意外。临淄城太难打了,他围困了两个多月,依然没能攻克,正在上火的时候,西楚军却来了,这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桓楚犹豫再三,决定留下一小部分人监视临淄城,自己亲率大军迎战韩信。
  南郡,云梦泽。
  项羽勒马四顾,怒火冲天。
  他在六县下狂攻了一个月,却因为英布死战不退而徒劳无功。英布称王之后,对六县经营颇力,六县不仅城池坚固,而且储食充足,兵力又多,项羽的大军虽然勇悍,可是面对躲在城墙后面的英布,他还是望而兴叹,只能慢慢的消耗六县的实力。就在他围困了六县一个月的时候,曹咎给他送来了急信,张良率大军到达江陵城,而南阳的赵青和蒲将军也在攻打北面的鄀县一带,他手中的兵力不足以应付,请霸王立刻支援。
  项羽大怒,只得留下项庄、郑昌继续围攻六县,自己亲率三万骑兵驰援南郡。没想到,在云梦泽附近,他遭到了西楚军零星的攻击,这些西楚军十分可恶,人数虽然不多,但是总是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出现,一遇到反击,他们就四散而逃。几次一纠缠,项羽发现,自己被他们引进了云梦泽,迷路了。
  四周都是雾茫茫的大泽,水草掩映,根本看不到边,不要说敌人在哪里,就是没敌人,自己怎么走出去都是个问题。项羽不怕打仗,他自负能击败任何对手,可是面对大泽,他却有一种有力无处使的郁闷。
  “退兵。”项羽强忍着要吐血的欲望,咬牙切齿的说道:“退出大泽,重新赶往南郡。”
  张良站在远处的矮岗上,举着千里眼,看着缓缓退去的东楚军,暗自发笑。项羽气势汹汹的一路赶来,连自己的影子都没看着,先吃了一个闷亏,这心里肯定不好受。只是这样一来,他的怒气更甚,下面的仗一旦打起来,恐怕会更激烈。
  张良虽然雄兵在握,手中的兵力并不比项羽少,但是他却是个谨慎的人。对于这个能以八千人击破四万齐燕代联军的东楚王,他给了足够的重视。
  但是,重视不等于惧怕。张良知道,虽然事出意外,但是咸阳已经同意了他的作战方案,东楚西楚之间的战争已经开始,他在这里和项羽开战的同时,北方的韩信已经开始横扫燕赵,想必项羽不久就会收到消息。项羽虽然骁勇,但是他又能如何?他和韩信就象是一只铁钳的两只钢爪,会慢慢的越收越紧,最终将项羽这只猛虎紧紧的钳住,让他不能动弹。
  而共尉亲自坐镇的关中,就是这只铁钳的枢钮,是他们最坚强的后盾。源源不断的精兵强将和粮草辎重,是他们战胜项羽的坚实基础。现在还只是试探,只是大战前的预热,事出突然,关中并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是关中正在以最高的效率进行运转,用不了几个月,关中就将挥出致命的一拳,将貌似强大的东楚彻底击垮。
  到那时候,天下就将重新平定,恢复到秦国统一天下的情况,而那时的情况,又将比嬴政统治下的秦帝国更加强大,更加美好。
  张良对未来有些憧憬起来。
第二章
四海归一
第十六节
机不可失
  “封我家大王为南海王,治南海郡,复南海赋锐,世世不更。”吕光慢条斯理的说道,词慢平缓,语气却不容置疑,显得极有底气:“如此,我们则向西楚奉上南越地图、玺符。”
  公子婴白了他一眼,无声的笑了,嘴角歪了歪,一只手有节奏的敲击着案几,一只手抚着自己的胡须,眼皮抬了抬,又耷拉下来,显然并没有和吕光再谈下去的兴趣。他手一挥,将案上的一张修改得乱七八糟的纸随即拿了起来,递给旁边的郦疥:“烧了。”
  “喏。”郦疥应了一声,毫不犹豫的将纸卷成一个纸筒,凑到旁边的灯台上点着了。火舌一下子舔在纸上,突的一亮,淡黄的竹纸烧得很快,没多大一会儿功夫就烧成了灰烬。
  吕光的脸色顿时变了,那可是他们和西楚谈了好久才争取达成的合约,公子婴说烧就烧了,也就是他们前面谈的条件全部作废了。难道西楚不打算谈了?吕光的心不禁扑通扑通的跳起来,他沉下了脸,不快的喝道:“令尹大人这是何意?”
  “没有什么意思。”公子婴站起身,掸了掸袖子,轻描淡写的说道:“我费心费力的和你在这里谈了两三个月,不是说我西楚没有能力用武力拿下南越。我大军是怎么进入象郡和桂林的,你们也应该清楚得很,小小的南海郡,我们会拿不下?”
  吕光的嘴唇动了动,没有吱声。他虽然觉得南海郡作为南越国的国都所在,实力确实要比象郡和桂林郡要强得多,但是西楚军出人意料的以蛮兵为主力,打破了他们在地利上的优势,势如破竹的攻入象郡和桂林,要说拿下南海,也并不是什么难事。但是现在张良正在南郡作战,一时半会他没有办法把主力调到南海来,这就是吕光的倚仗,他希望利用这个机会多争取一点利益。并不是说一定要做王,但总要独霸一郡吧?吕光看得出来,西楚对南海郡有一种特殊的兴趣,他们虽然还没有拿下南海郡,但是他们的商人却已经大量的聚集到番禺了。
  可是公子婴突然把已经谈了大半的合约烧了,让吕光心里又没底了。难道张良已经平定了南郡,要大举南下了?吕光脑门的血管不由自主的跳动着,在白净的额头上浮起一条条青筋,看起来甚是怪异。
  “我们之所以不强攻,是因为不愿意多杀伤。南海从大秦征服南越开始,就是我中国的领土了。南越的百姓,也是我中国的子民,现在就是我西楚的子民,我们不愿意对自己的子民下手,所以才来跟你们谈。”公子婴从案几后面走出来,脚步慢而稳健的走到吕光面前,眼神变得狞厉而气势十足:“可是你们一而再,再而三的提出非份要求,让我们十分失望。既然你们没有诚意谈下去,我们又何必在这里浪费时间?你回去吧,让赵佗把脖子洗干净了,等着我西楚将士的刀去砍。”
  吕光大怒,一跃而起,怒视着公子婴:“令尹大人就这么有把握吗?当年五十万秦军攻南越,死伤惨重,现在张将军手下大军不过八万,还在南郡作战,就能轻而易举的攻下我南越?”
  公子婴似笑非笑的看着满脸通红的吕光,似乎看到了一个白痴,失望的摇了摇头:“我本以为你吕光是个人才,可是现在一看,着实是个蠢材。五十万秦军攻南越,此一时彼一时也,这点你都看不透,还跟我坐在这里谈什么?”
  吕光嘿嘿一声冷笑,傲气十足的拱了拱手:“敢请教。”
  “既然你还有这点好学的精神,我就指点指点你。”公子婴也不谦虚,背着手在吕光面前踱了两步,然后又站定了身子,偏着头,看着吕光,用一种先生考学生的语气说道:“知道秦军攻打南越时,最大的困难是什么吗?”
  吕光一愣,眼珠转了两下,轻蔑的一笑。
  “第一,关中的秦军适应骑兵作战,适应关中的气候,不适应南越的丛林气候,所以多中瘴气,非战斗减员极大。”公子婴举起了一根手指,在吕光面前晃了晃,微微一笑:“可是现在不一样,我西楚军的主力是蛮兵,比起你们以秦军为主力的南越军来,他们更加熟悉这些山林。已经打了大半年的仗了,你见过我西楚军有疫病的吗?”
  吕光的脸色一变,没有吭声。
  “第二,关中秦军远赴南越作战,粮草辎重,全从汉中、巴蜀运来,一直无法及时供应。所以史禄修灵渠,沟通漓湘,这才为秦军平定南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公子婴又竖起了第二根手指,嘴角的笑意更甚了:“秦军修灵渠,花了两年多时间,而灵渠现在依然运行良好,我西楚根本不用花费任何代价,就可以直接利用。这一点,你想必也清楚得很。”
  吕光的脸色开始发白了。
  “第三,秦军的武器以青铜为主,南越用的武器,也是以青铜为主,秦军虽然略有优势,但是优势并不明显。”公子婴又竖起了第三根手指:“现在我们用的全是钢剑,你们的青铜剑能比吗?我倒想问一下吕相,你腰里的这口剑,是青铜剑还是我西楚的钢剑?两者之间的利钝,你不会没有印象吧?”
  吕光的脸开始泛黄了,他下意识的摸了摸腰间的剑。这口剑是他从西楚商人那里买来的,据说是西楚军普通军官的佩剑,他回去试过,断青铜剑如断竹木,锋利之极。
  “最后一个不同。”公子婴看着吕光脸上的颜色变化,暗自发笑,又加重了语气说道:“秦军攻南越,南越土著是保卫家园,现在南越的主力是什么?是秦军,是我关中的子弟兵,他们日思夜想的,就是回到家乡与父老团聚,你以为他们会跟在你们后面,与我西楚作对,连累家中父老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99/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