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249

  共尉脸色一红,他也发现了,这柄吴钩虽然弯曲如刀,但是却是双刃,而不是象刀一样的单刃。更何况这个世上的刀大部分还是直的短刀,根本没有这么长的。
  原来这就是吴钩。共尉爱不释手,翻来覆去的打量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十九州”。“银鞍照白马,吴钩霜月明”,这些诗句曾经让很多人热血沸腾,但是大部分人却不知道吴钩究竟是什么模样,没想到不期然之间,这传说中的利器就出现在自己的手中。
  “这是当年徐夫人大师的精品,是用北海寒铁所制,锋利无比。”武嫖见共尉喜爱这柄吴钩,眼角露出浅浅的笑容,欣慰的说道:“一直放在我的身边,可是我又用不上,不如送与你,也不枉大师的一份心血。”
  “这……”共尉不好意思的说道:“这如何使得?”他看这柄吴钩寒光照人,份量又比往常的铁剑、青铜剑都要沉上几份,恐怕这不是普通的铁,而是陨铁所制。秦朝末年虽然已经开始大量使用铁,但是因为炼制不得法,还没有出现上等的钢制武器,这样的陨铁兵器是千金难求。他心里极是喜欢,却觉得有些太贵重了,承受不起。
  “你救了我武家上百口人,我送你一柄吴钩,也是应该的。”武嫖抿着嘴,浅浅的笑着:“不要再推辞了,要不然,我不生气,这柄吴钩也要生气了。我听说,神兵利器都是认主的,我看这柄吴钩到了你的手中,仿佛有了生机一般,想来它天生就应该是你的。”
  共尉不好意思的一笑,也没有再推辞,对着武嫖躬身一揖:“多谢大姊厚赐,尉感激不尽。”
  “好好去打仗吧,立了战功,手中有了兵权,你共家就安全了,我武家……也能跟着沾些光。”武嫖莫名的脸一红,转过身去,看向外面月色下的陈县,沉默了一会又说:“乱世之中,人不如犬,只有实力,才是真正的根本。”
  共尉看着武嫖的背影,忽然觉得一阵心动。唉呀,小寡妇也不错嘛,虽然少了点什么,可是知冷知热的,懂得照顾人。可惜,自己那时候怎么就转不过这个弯来呢。他忽然脑袋一热,轻轻的走上前去,贴着武嫖站着。武嫖感觉到了共尉的气息,浑身一紧,立刻僵在了那里,心跟着猛烈的跳动起来,一股热血冲上了脸颊,脸蛋烧得红朴朴的。
  她不是初经人事,可是那一刹那间,她比第一次见到陌生的男人还要紧张。感受着身后共尉身体上传来的男人气息,她突然想起了那次共尉受伤时,她所看到的共尉赤裸的强健身体。她能听到共尉有些粗重的呼吸,能闻到共尉身上浓重的汗腥味,似乎还能听到共尉急促的心跳声。
  此时的武嫖,正如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面对着自己朝思暮想的情人一般手足无措,意醉神迷。而共尉也是初哥一个,他虽然沉迷于武嫖身上传来的一股股清香,却不知道如何进行下一步,是将她搂在怀里,还是直接表白?他紧紧的握着吴钩,掌心沁出了一阵阵的汗,粘乎乎的特别难受。
  时间仿佛凝滞了一般。
  武嫖最先回过神来,她猛地转过身,看着近在咫尺的共尉通红的脸,颤抖着抬起手握住共尉的大手,缓缓的贴在自己的脸上,然后抱着共尉的头,踮起了脚尖偎入共尉怀中,缓缓的闭上了眼睛。共尉猛地激动起来,用力的抱着武嫖的脸,低下头,狠狠的亲了下去。嘴刚碰到武嫖柔软冰凉的嘴唇,忽然外面传来一阵急切的叫声:
  “小姐,小姐,你在哪里啊?”
  武嫖象受了惊吓的兔子一样,猛的跳了开去。紧紧的靠着墙,手抚着剧烈起伏的胸口,面红耳赤的看着共尉,又做贼心虚的看了一眼外面。从门口看去,她的贴身侍女环儿正焦急的四处张望着,向望楼这边走过来,眼看就要走到望楼了。武嫖羞愧难当,慌乱的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连忙走了出去,拦在环儿的面前:“什么事?”
  “老爷听说共将军要出征了,要找你商量。”环儿话刚说出口,一抬头,却见武嫖神色慌乱,不免有些诧异,正想再问,却看到共尉正站在女墙边望天,立刻什么都明白了。她一缩脖子,吐了吐舌头,一声不吭的转身就跑。
  “我……我去见阿翁……说说睢阳的事。”武嫖前言不搭后语的吱唔了两声,也不等共尉回答,就跟着跑了。共尉没敢回头,听着渐渐消失的脚步声,他轻轻的拍了一下自己的脸庞,仿佛还能感觉到武嫖细腻的手指留下的味道。他将手指凑到鼻端闻了闻,遗憾的摇了摇头,暗自鄙视了一下自己:“真没用!到嘴的鸭子都飞了。”
  武庆听说共尉要出征了,又听武嫖说他打算在睢阳征兵,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了把睢阳的产业全部送给共尉,为了方便共尉行事,他安排了一个信得过的家奴跟着共尉去睢阳。共尉听说之后,感激不尽。几个人聊了半夜,这才依依惜别。因为偷情不遂,共尉和武嫖都有些不好意思,整个晚上都没怎么说话。武庆知道他们进展不顺利,倒也没有奇怪,共敖却看出了些端倪,只是没有把握,也不好多说。本想回去再问个清楚,可是共尉又把周贲、金昂他们几个叫来,安排他走之后的相关事宜,一直忙到四更才算完事。共敖已经累得不行了,早把想问共尉的话抛之脑后,一躺下就打起了呼噜。
  第二天,共尉带着陈乐、叶青等人出了陈县北门,渡过鸿沟,一路向北,取道柘县直奔睢阳。一路上招兵买马,等五天后赶到睢阳,他已经有了两千多人。这还是在他坚持宁缺勿滥的原则下的结果,要是按照陈乐、叶青等人的意见,他的人马只怕还要再多上一千多人。为了说服他们采纳自己的精兵原则,共尉可花了不少口水。
  来到睢阳,武家的那个家奴将武家的产业换成钱粮,交给共尉后自行回家。共尉手里有了钱,立刻开始征兵,他一面让人在睢阳城里散布征兵的消息,一面让田锦江带着十个亲卫充当考官,只有能在他们手下经过测试的人,才能做他的部下,否则一概不要。田锦江这些人平时什么事也不干,除了当值保护共尉之后,就是打熬力气,操练武艺,再加上共尉供应的伙食又好,一个个身强力壮,武艺精通,普通人在他们手下根本没有还手之力,结果两天下来,他们才招收了一千多人。
  陈乐十分不解,共尉现在缺的就是人手,为什么还不放宽一些要求,尽快招收到足够的人马赶往东海?他劝了共尉几次,共尉却微笑不语,依然我行我素。
  “逍遥,不要急,我们征兵的消息已经放出去了,这两天来的人越来越多,很快我们就能凑足人马,到时候日夜兼程赶往郯县,一定能将这些时间补回来的。”共尉安慰上火的陈乐说。
  “大人,我不是担心时间,我是觉得你这要求太高了。”陈乐苦笑着说,“你严格要求你的亲卫营,这个我没话可说。你对斥候营有特殊要求,我也没话说。可是普通士卒也这么要求,那我就有些想不通了,就算是皇帝挑选宫里的郎中,也没这么苛刻的。兵固然要精,可是要求太严了,人数不足,也是不行的。难不成你想学吴起挑起魏武卒?可是魏武卒再利害,也不如秦军的锐士啊。”
  “那不是魏武卒不如秦军的锐士。”共尉打断了陈乐的话:“那是带领魏武卒的将军不如秦军锐士的将军白起。要还是吴子带领魏武卒,只怕白起也占不了多大的便宜。”
  “那个谁知道。”陈乐被共尉一噎,无话可说,这两人根本不是一个时代的,确实没什么可比性。当然了,共尉说得话也有道理,自从吴起被逼离开魏国,魏武卒当年以五万破秦军二十万的辉煌战绩确实再也没出现过。
  “好了,我知道你的意思。”共尉笑着安慰陈乐道:“现在天下大乱,粮食紧张,你招那多人,就得供应他们吃饭。如果军粮供应不上,就是再多的人也会不战而败。与其如此,不如招些精兵。你啊,愁这些没用,还不如帮我想想哪里可以搞到粮食和武器呢,我总不能让将士们吃不饱饭,空着手上战场吧?另外,你也挑一些脑子好使的人,加强一下辎重营,以后攻守器械可要由你负责呢。”
  陈乐无奈的摇摇,不再多说。“大人放心,这个我去想办法。”
  叶青静静的站在一旁,等他们争论完了,才上前施礼,略有些紧张的说:“将军,有将士犯了将军的军纪。”
  共尉一听,立刻站了起来,沉下脸喝道:“是谁这么大胆?给我带上来。不,我跟你去看。”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十七节
所谋者大
  叶青拦在共尉面前,恳切的说道:“将军息怒。也不是什么大事,只是两个将士在购买做旌旗的绢帛时,用了点蛮。将军,他们都是贫苦出身,言语之间有些冲突也是正常的,将军不必太在意。”
  刚迈出两步的共尉停住了脚步,看了看叶青,又看了看一旁有同感的陈乐,有些明白了。这事不是士卒的问题,而是他手下的这些将领并不拥护他这个决定。想想也是,这个乱世之中,凭的就是武力,很多人连人命都不放在眼里,抢点东西当然更不算什么罪过了。所谓的仁义之师,挂在嘴上说说还行,真要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大部分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最直接的威胁就是很难筹集到粮食。乱世之中,粮食比金子还贵重,不到万不得已,没有谁会出售家中本来就不多的活命口粮。
  共尉仰起头,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想了想,陈乐和叶青以为他动摇了,互相看了看,露出一丝轻松的笑容。没想到共尉想了一阵之后,恳切的对他们说:“你们觉得,我这是以名害实,是不是?”
  叶青面色一红,连忙摇头道:“将军,属下也赞成将军的意思,只是眼下确实有困难,不能守经,只能行权。”
  共尉摇了摇头:“你们知道为什么大王以九百戍卒起兵,不到十余日就能建立张楚,拥兵数万?”
  叶青和陈乐愣了一下,重新看向共尉时,眼神变得有些复杂起来。共尉问这句话,可以理解得很简单,也可以理解得很复杂,他们搞不清共尉究竟是什么意思,不知道如何接话,只得听共尉继续说下去。共尉看了他们一眼,又接着说道:“大王英明,顾然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最重要的原因却是始皇帝帮了忙。始皇帝穷兵黩武,横征暴敛,把百姓逼上了绝路。老百姓最怕什么?怕死。你如果不给他活路,那他还有什么事情做不出来的?所以大王登高一呼,天下响应。”
  陈乐摸着下巴,点了点头:“对,孟子说过,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一个没有活路的人,才是最可怕的人。”
  “是的,始皇帝不给百姓活路,所以大王才能趁势而起。我们是来救民于水火的,而不是和始皇帝一样把百姓逼上绝路。以目前的情况,我们虽然做不到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抢粮,但是对百姓友善一点,还是做得到的。”共尉顿了顿,又叹了口气说:“再说了,我们招的人马都是本地人,如果做得太过了,身边的人都会成为敌人,还怎么打仗?你欺压了他的家人,还指望他替你拼命?这也太异想天开了吧?”
  叶青听了,黯然的点了点头,又有些为难的说道:“万一无法筹集到足够的军粮怎么办?”
  “不停的打胜仗。打胜仗,可以补充给养,可以提高士气,也可以得到财物来换粮食。”共尉斩钉截铁的说道:“你们切记一点,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只有保护好了他们,我们才有可能争取到民心,才能有更大的发展。如果象秦人一样与天下百姓为敌,那么就算是太仓里的粮食多得发霉,咸阳宫里的财物堆成了山,那也没有命去享受。我们要粮,要钱,就到官仓里去抢,去官府里去拿,抢百姓的那点活命粮,得不偿失。”
  陈乐忽然笑了,他明白了共尉的意思,他自已要收买人心,又要收集军粮,就把主意打到了别人的头上。别人抢粮,他来黑吃黑,名利双收。怪不得他要招精兵的,原来他早就有了主意。
  不为小利所动,所谋者必大,这样的人才是真正的高人,才是值得追随的人。
  “既然将军已经拿定主意,我们就按将军的军令执行吧。”陈乐不再犹豫,坚定的站在了共尉的一边。叶青见陈乐也同意了,也无话可说,当下陪着共尉走出了府廨。
  府廨外站着一大群人,两个犯了错的将士耷拉着脑袋站在前面,手里还抱着几匹绢帛,一个身材高大、面目凶恶的年轻人,单手提着一个大得出奇的竹筐,横眉竖目的瞪着那两个士卒,怒气冲冲的站在阶下,执行警戒的士卒用身体挡成了一个圈,把看热门的人挡在圈外。
  “将军——”那两个士卒一见共尉面色不善的走出门来,连忙上前叫了一声。共尉瞪了他们一眼,喝道:“你们不要说话,先等这位壮士说完。”
  “喏。”那两个士卒不敢吱声,乖乖的退到一旁。共尉走下台阶,换上一副笑脸对着那个年轻人一拱手:“壮士怎么称呼,我的手下有何得罪之处,还请壮士言明,共尉一定给壮士一个交待。”
  那个年轻人见共尉这么客气,一时有些动容,满腔的怒火已经去了三分。他将手里的竹筐往地上一放,拱手还礼:“将军客气了,小民我叫灌婴,就是这睢阳城里的人,平日以贩卖缯帛为生。今天贵部去买缯帛,嫌我的价钱高,只给了一半钱,我气不过,这才与他们争吵起来,惊动了将军。”
  共尉叹了一口气,原来是这么一个小事啊,看叶青那个样子,他还以为搞出什么大事了呢。他笑了笑:“壮士请稍候,我再问问他们,如果情况属实,我一定加倍赔偿壮士。”
  “不敢。”灌婴也挤出一丝笑容:“我只想拿到我应有的钱就行了。”
  共尉转过头,扫了一眼那两个士卒,很不高兴的说道:“你们可有什么话说?”
  “将军!”那个高一些的士卒委屈的说道:“叶大人就给了我们这么多钱,根本不够用。再说了,这个人……”他指了指灌婴,胆怯的说道:“他要的价格足足比别人高了一倍有余,分明是见我们急着用,故意漫天要价,所以……”
  “所以你们就去抢?”共尉喝了一声,打断了他的话,“你嫌他的价格高,可以去买价格低的,为什么要去抢?如果他是你的家人,你还会去抢吗?你才当了几天兵,就忘了自己的出身?”
  那个士卒不敢回嘴,心虚的低下了头。
  “好了,念你们是初犯,又不是死罪,就饶你们一次,下次如果再犯,定斩不饶。”共尉挥了挥手,“放下东西,退下去,到叶大人那儿去领罚吧。”
  “喏。”那两个士卒如释重负,连忙将手里抱着的绢帛放进灌婴的竹筐里,抹了抹汗,灰溜溜的退走了。共尉伸手到怀里掏了掏,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不好意思的看着灌婴笑了一声:“壮士稍候,我身上没带钱,等我进去拿一下。”
  灌婴连忙摇手,笑着说道:“将军,算了吧,东西既然已经还回来了,我也就不敢要将军的钱了。小人这就告辞,还要去做生意,换米回家做饭呢。”
  “不可。”共尉一把拉住了灌婴,笑道:“虽然东西已经还给你了,可是我看破损了不少,我不能让你承担损失。要不这样吧,我按你的价格把这些绢帛全买下来,反正我也要用的。”
  灌婴大喜:“那就更好了。”
  后面的陈乐见了,连忙从怀里掏出一把半两钱递到灌婴手中。灌婴摊开手数了数,又拈起几个说到:“大人,用不了这么多。”
  “其他的就算是我的一点歉意吧。”共尉推回了灌婴的手,歉然笑道:“本当要那两个士卒赔偿壮士,可惜他们也没有什么钱,再说了,也是我带兵无方,才给壮士造成困扰,就由我这个做将军的付了吧,还请壮士收下。我看壮士这样子,想必家中也不宽裕,壮士就不要推辞了,还是赶快去换了米,回家做饭去吧。”
  灌婴觉得很不好意思,他确实等着钱用,要不然也不至于抬高价格,又跟那两个士卒吵起来,争执到共尉面前。眼下见共尉这么客气,反倒觉得理亏了。他红着脸看了共尉一眼,谢了又谢,手忙脚乱的将筐里的绢帛取出来送到士卒的手中,然后背着空筐匆匆的走了。
  “将军仁义,我等佩服。”人群中有一个人大声叫道:“我愿从将军征战,请将军收录。”
  “我也愿意,请将军收录。”又有几个人叫了起来。
  共尉笑着拱了拱手,四面一揖:“诸位乡亲,适才有些误会,亏得那位壮士宽恕,我不甚感激。诸位愿意从军者,我欢迎之至,只是兵凶战危,诸位要谨慎从事。实在身体不好的,就不要勉强了,不如回家种种地,做做生意,将来推翻了暴秦,天下太平了,也能讨个生活。”
  “将军征兵,却劝人不要当兵,真是不解啊。”那个人又大声笑道:“不过我能明白将军的心意,将军是不愿意我们白白送了性命,多谢将军的美意了。不过我身体很好,一个能打五个呢,将军就收下我吧。”
  众人哄堂大笑,围观的人让开一条道路,让那人走到共尉面前。共尉一看,这人身高体壮,走路虎虎生风,果然是个当兵的好材料,便笑着点头道:“壮士所言不虚,请在他们之中选一个,试试身手,如果能通过测试,我就收下壮士。”
  “我们也要试试。”请战声此起彼伏,气氛一时变得热烈起来。
第二章
溪云初起
第十八节
意外收获
  因为这一个插曲,当天报名的人数大增,共尉很快就招满了五千人,看着五千身强力壮、士气高昂的将士,共尉心里的担心终于放下了。他站在睢阳的城墙上,满意的看着城外在老兵带领下操练的新兵们,回头对陈乐说道:“逍遥,这样的五千人,只要好好训练,比两万乌合之众还顶用。”
  陈乐神秘的笑了,轻声说道:“大人高见,不仅顶用,而且不易引人注意,可以出其不意。”
  “呵呵呵……”共尉心领神会的笑了。他不想招收太多人马,一方面是担心军粮供应不上,另一方面也是不想引起陈胜的注意。陈乐很好的体会到了这个精神。
  “大人,那个灌婴又来了。”田锦江走过来,沉声说道。
  “又来了?”共尉皱了皱眉,不会是因为明天没有严惩那两个士卒,又有人顶风作案了吧?
  “嗯,他要投军。”田锦江点点头。
  共尉笑了,他看那个灌婴身体不错,应该是个当兵的好材料,只是他没有主动投军,自己也不好主动招揽,没想到他今天又来了。“让他上来吧。”
  不大一会儿,灌婴挟着一具马鞍,背着一副弓,大步流星的走上了城墙,一见共尉,他就放下马鞍和弓拜倒在地,大声说道:“灌婴前来投军,请将军收录。”
  共尉上前扶起灌婴,大声笑道:“壮士来投,尉欢迎啊。壮士带着马鞍,是善于骑术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