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24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4/249

  吕释之也不追击,苦战了大半天,他也需要时间来调整。
  清脆的铜锣声在谷中响起,似乎在响应匈奴人的号角。直到这个时候,山谷间浓烈的血腥味才引起人们的注意,让人闻之欲呕。横七竖八的尸体,无声的向幸存的人们述说的战争的惨烈。
  吕释之随即命人在阵前设防,然后开始打扫战场,清战伤亡人数。又累又困的将士们拖着疲惫的身躯,寻找自己的队伍。他们轮流到已经被鲜血染红的河流中取水,就着水啃吃随身的干粮。
  天黑了,点点火光照亮了幽深的峡谷,有如夜空灿烂的星辰。
  “大人,数字出来了。”长史掀开帐门,将几张纸送到吕释之的面前。吕释之接过来看了一眼,苦笑了一声:“伤亡不小啊。”
  “嗯,匈奴人拼命了,半天功夫,我们就损失了一万五千多人,大剑士也损失了三百多。不过,匈奴人也没占着便宜,从现场的尸体来估计,匈奴人至少损失了四万人。”长史脸色沉重的点点头:“只是我军的巨盾已经没有了,再接着往下打,只怕伤亡会迅速增加。从下午的情况来看,主要的伤亡就是在巨盾损失以后发生的。”
  “唉。”吕释之拍了拍有些酸麻的腿,另一只手抹了抹鬓角的头发:“让辎重营不要休息,连夜再造一些巨盾,没有巨盾,用步卒对付骑兵确实够呛。”
  长史应了一声,沉默了片刻,又说道:“大人,要不,在阵前栽上拒马吧,以目前的情况看,我军骑兵反击的可能性并不大。”
  吕释之思索了片刻,点了点头:“也好,现在最重要的任务是拦住他们,等桓柱国他们前来合围。只要能把头曼那头老狗堵在这山谷里,我们就算是完成任务了。”
  “那倒是,不过,困兽犹斗,一旦匈奴人发现无路可逃,可能会更加拼命的。”
  “拼命就拼命,我还怕他不成?”吕释之撇撇嘴,不屑一顾的笑笑。他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拿起一块肉脯塞进嘴里,草草的嚼了几口就咽了下去,然后拿起行军水壶,仰起脖子灌了几口水,一抹嘴:“走,我们去看看将士们,给他们打打气。”
  长史笑了,将战报揣进怀里,亲手拿过吕释之的大氅,跟了上去。
  营地里,将士们虽然都很疲惫,却不敢有丝毫松懈,值夜的士兵站得笔直,一看到吕释之,都躬身行礼:“大人。”
  “受伤没有?”吕释之走到一个士卒面前,轻轻的拍了拍他的肩,微笑着问道。
  士卒激动的大声回答道:“回大人,一点轻伤,不碍事。”
  “哈哈哈……”吕释之放声大笑,回头对长史说:“你看,都说我们楚人剽勇善战,这可不是吹的吧?打了半天,中气依然十足。”
  “大人,这可是我们秦人。”长史逗趣的说道:“我一看他这么高大的身躯,就知道他肯定是秦人。”
  “呸!”吕释之喷了他一脸,故作不屑的说道:“现在哪有什么秦人,都是我楚国人,就都是楚人了。你这个竖子这么说,是想讨打吗?”
  “大人,这可怪不得我。如今这新楚,非先前之旧楚,如果大人说是新楚的楚人,我自然不能有什么异议,可是大人说的分明是旧楚之楚人,我当然要分清楚一点了。大人,你虽然官高一阶,可是我大楚是讲道理的地方,我这个说法就是到咸阳去,到大王面前去说,也是不敢有让的。”
  “竖子,打了一天仗没累着他,居然还有力气跟我嚼舌头根子。”吕释之指指长史,对着旁边的士卒朗声笑道。士卒们见大人们这么轻松的开玩笑,也哄堂大笑,似乎随着笑声,一天的疲惫都减轻了好多。吕释之对那个笑得欢畅的士卒说道:“换班之后,好好的吃,好好的睡,明天争取多杀几个胡狗,立了功,回去也好多领点赏,讨个老婆。对了,你讨老婆了没有?”
  “大人,还没有。”那个士卒满面笑容的大声回道。
  “那好办,对面的匈奴人大营里有好多女人,杀了他们的男人,正好抢他们的女人。”吕释之挤了挤眼睛,坏笑道。
  “喏。”那个士卒用更响亮的声音大声应道:“多谢大人赏赐,我一定好好吃,好好睡,明天努力杀敌,到时候还请大人赏我两个女人做老婆。”
  “一言为定。”吕释之哈哈大笑,带着长史一路向伤兵营走去。值勤的士卒们看着他的背影,一个个精神抖擞,站得更直了。吕释之的轻松和风趣让他们感到信心百倍,对明天的战斗充满了期待。
  ……
  头曼躺在褥子上,双眼无神,巫医在旁边小心的处理着他的伤口。今天他带人冲杀了三次,每一次都受了伤,大大小小的伤有七八处,而李昶给他的那一剑柄却是最重的,直到现在,他还觉得背心瘾隐作痛,每一次咳嗽,都扯得肺疼。
  “单于,今天损失不小,战死的达到五万,重伤的还有两万多,我们……”右蒲类王坐在单于的身边,轻声的说道:“诸王的心思都动摇了,再打下去,只怕会……”
  “吁——”头曼长长的吐出一口气,疼得眉毛不受控制的一阵阵颤抖:“我们错了,全错了。”
  右蒲类王不解其意,微微的皱起眉头,看着头曼。
  “我们不应该贪图近道,如果从浚稽山走,怎么会……”头曼话没说完,又觉得一阵钻心的疼痛,不由得剧烈的咳嗽起来。右蒲类王默不作声的抱起头曼,轻轻的拍着他的肩头,头曼说得没错,可是现在说这些,已经迟了。
  “当初要是轻装前进,我们现在只怕已经回到王庭了吧?”头曼咳嗽了半天,吐出一口血痰,这才喘过气来,长吁了一口气,又后悔的说道:“其实,攻打会氏城,就是一个错着。本以为能轻而易举的攻下,没想到,没想到……”
  “要不是冒顿王子,我们只怕早就回王庭了,只不过是空手而回罢了。”右蒲类王也叹了一口气。他想起冒顿了,不知道是该感谢冒顿帮他们拿下了会氏城呢,还是遗憾,如果他们不拿下会氏城,又怎么会被楚人困在这里?
  “冒顿……”头曼沉吟着,久久没有说话。
  “单于,我们还是撤吧,现在把所有的财物都扔掉,轻装而行,还来得及走。如果再不走,等桓齮他们包围过来,就真的走不掉了。”
  “扔掉?”头曼苦笑了一声:“他们舍得扔掉吗?要是舍得扔掉,当初又何必带回来,如果不是带了这么多东西,又怎么会落到现在这个地步?”
  头曼连连摇头:“我们都被楚人给骗了。他扔出一块肉骨头,先把月氏王吊住了,然后,又把我们给吊住了。这块肉骨头太大了,大得我们明知道会送命,却还是舍不得扔。这次攻破会氏城,哪一个不是发了横财?他们舍得扔掉吗?”
  头曼的话说得太多了,声音越来越哑,气息越来越乱,渐渐的就听不清了。
  右蒲类王在想着心思,他觉得现在只能扔掉财物,才有机会逃出生天,尽最大可能的保存实力。可是头曼的话说得有道理,这些财物相当于他们几年的收入,如果就这么扔了,恐怕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可不是不丢掉,他们又很难恢复快速行动能力,只能和楚军进行这种拼实力,拼消耗的阵地战,这是楚军的强项,不是匈奴人的强项,从今天的战斗结果就可以看得出来。再打下去,就算能在桓齮赶到之前击败吕释之,只怕匈奴人以后也没有实力再和楚人较量了。
  他的心思很乱,并没有发现头曼的异样,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头曼已经上气不接下气了。右蒲类王大惊,连忙用力的摇晃着头曼,连声呼唤:“单于,单于!”
  似乎他的叫喊起了些作用,头曼的呼吸慢慢的又平缓下来,他睁开了眼睛,紧紧的抓住右蒲类王的手,喃喃的说道:“冒顿……冒顿……”
  右蒲类王不知道他这时候说起冒顿是什么意思,盯着他的眼睛,竭力的想弄明白。
  “冒顿来了!”头曼憋了好半天,忽然冒出一句。
  右蒲类王下意识的抬起头向帐门外看去,外面静悄悄的,根本没有冒顿的影子,他把头扭过来看着头曼,正想问问他是不是想冒顿了,忽然一个亲卫撩起大帐走了进来:“单于,冒顿来了。”
  头曼一下子坐了起来,手一挥:“让他进来。”声音果断而清晰,根本没有一丝重伤的样子。
  右蒲类王不敢相信的看着眼前的这一切,惊讶莫名。
  时间不长,冒顿大步走了进来,打量了一眼脸色沉静的头曼和一脸诧异的右蒲类王,曲身行礼:“冒顿见过大单于。”
  “你来做什么?”头曼严厉的问道。
  “大单于,我来,是为了向你们提个建议。”冒顿直起了腰,居高临下的看着头曼。
  “什么建议?”头曼阴着脸,生硬的问道:“是不是嫌牧场不够大,想再要一点?”
  冒顿摇了摇头,冷笑了一声:“现在不是牧场大不大的问题了,而是以后能不能还有地方放牧的问题。楚军拦在山谷里,你们攻打了一天,也没有能击破他们,居然还在这里过夜,真是不怕死吗?”
  “这关你什么事?”头曼也冷笑了一声:“这些事,还轮不到你说话吧?”
  “是,轮不到我说话。”冒顿扯了扯嘴角,也觉得自己有些鲁莽了,他只顾着担心匈奴人的前途,一听说头曼损失惨重,还在山谷里过夜,坐等楚军合围,就急急忙忙的赶来,却忘了自己的身份。头曼虽然解除了追杀令,可是他现在不是王子了,只不过是手下只有三千人的小部落而已,在这个大营里,随便找一个部落出来,都要比他大上几倍。他犹豫了片刻,这才深吸了一口气:“我来,是长生天让我来告诉你,如果不想匈奴人全部死在这里的话,就连夜返回,以最快的速度离开这个山谷,否则,长生天就会抛弃我们,草原上的骄子,也不再是我们匈奴人了。”
  说完,他拱了拱手,转身出了大帐。头曼出人意料的没有下令拦住他,只是转过头看了一眼右蒲类王,右蒲类王心中一动,刚想起身,却又生生的停住了,然后装作一副糊涂的样子,低下了头。
  头曼长叹一声,挺直的身躯慢慢委顿下来,重新躺倒在皮褥子上,沉默了半天,这才气若游丝的叫道:“请诸王来议事。”
  右蒲类王应了一声,出帐命人去传令。
  冒顿看看背后了无生机的大营,无奈的摇了摇头,在塞夫等人的簇拥下,扬长而去。
第三章
楚风浩荡
第二十七节
单于归天
  “跑了?”吕释之扔下手里的书,噌的一声跳了起来。
  “跑了。”斥候满头大汗,从二十里以外跑回来,他都快断气了,可是这么重要的情报不说完,他不能断气。“匈奴人扔下了所有的财物,连帐篷都没有带走,我们一直到天亮才发现他们的大营安静得有些过份,派人进去查看,这才发现他们已经跑了,战马和武器带走了,从会氏城抢来的东西全在,还有好多粮草、牛羊,重伤的伤兵也在。”
  “吁——”吕释之撮起嘴唇吹了个口哨,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抬起,抹了抹眉毛,转身对长史下达了命令:“命令亲卫骑立即集合,我要亲自去追。”
  “大人,还是让我去吧。”长史拦住了吕释之,担心的说道:“匈奴人既然轻装简行,他们的速度就可以大大的提高。从昨天的战况来看,他们至少还有五万大军可用,亲卫骑只有一万人,兵力相差太悬殊了,万一匈奴人是个诱敌之计怎么办?”
  “诱敌之计?”吕释之也有些迟疑,如果匈奴人以退为进,在半路截杀他这一万亲卫骑,那可能就是一个灾难了,但是如果就这么让匈奴人跑了,那也太便宜他们了。“不妨,你立刻带人接收匈奴人的大营,特别是粮草要收集好,就在这里等着和桓柱国会合,然后听他的指挥。我把剩下的干粮全部带走,匈奴人要打我的埋伏,嘿嘿,也没那么容易。”
  长史见吕释之坚决,也不再劝,立刻把命令传了下去。很快,亲卫骑就集结完毕,在吕释之的带领下冲出了大营。亲卫骑昨天没有参加战斗,精力十足,斗志正旺,循着匈奴人留下的痕迹就追了下去。剩下的步卒老实不客气的冲进匈奴人的大营,将匈奴人留下的东西全部接收,看到匈奴人从会氏城抢来的堆积如山的财物,长史笑得嘴差点咧到耳朵根。
  谁也没想到,匈奴人辛苦了半年,最后全便宜了他们。
  随后赶到的昆莫眼睛里都快喷出火了,却又无法可想,这些是楚人从匈奴人的手中得来的,与他月氏人已经没有什么关系了,他就是眼红,也只能眼红而已。
  “左大将,你不要急,等把仗打完了,该你的赏赐不会少的。”桓齮拦住了昆莫,正色道:“北柱国只有一万骑,匈奴人还有近六万骑,兵力太悬殊,一旦交手,可能会有危险,你如果能和傅将军一起赶去,兵力就会超过匈奴人,到时候如果能全歼匈奴人,立下大功,这点赏赐又算得了什么?”
  昆莫咬着牙点点头,随即和傅宽一起上路,追击匈奴人。他们加起来有五万多骑兵,再加上吕释之的一万亲卫骑,总兵力已经和匈奴人持平,因此桓齮决定,步卒不再参与追击,收拾了战场之后,就在夫羊句山休整待命。
  在附近游弋的冒顿很快知道了匈奴人撤退的消息,他仰天长叹,悲愤莫名。头曼虽然采取了他的主意,及时轻装前进,摆脱了被桓齮部截住的危险,但是他还是做错了,他应该向西走浚稽山,而不是向东,越是向东,越是接近楚人的边境,危险也就成倍的增加。
  桓齮等人占据了夫羊句山,足足有七八万人,冒顿虽然眼馋那些财物和辎重,却不敢轻搦其锋,他带着人绕了个圈,从夫羊句山的北面向东赶去。越是向东走,他越是小心,把斥候远远的派出一百里地,生怕中了楚人的埋伏,全军覆没,这三千多人是他最后的本钱,他输不起。
  蒲奴水畔,头曼躺在皮褥子上,面色苍白,冬日的阳光照在他皱纹纵横的脸上,却没有一点生气。昨天晚上,他把诸王召来议事,将当面的情况说明之后,诸王也意识到了情况的危急,再舍不得这些身外之物的话,他们可能全部丧命在夫羊句山,桓齮一旦赶到形成合围,他们想退也没有机会了。道理大家都能明白,可是真要他们舍充这付出了巨大代价才得到的财富,还要扔掉多余的粮草、辎重,轻装潜行,他们还是犹豫不决——没有了这些东西,他们就是回到了草原,又将如何渡过这个冬天?大雪一下,他们中的许多人都会死于寒冷,元气大伤,不用楚人打,他们也将有几年缓不过来,与现在相比,虽然有一部分人能活下去,但是情况并没有好多少。
  就在大家犹豫的时候,斥候送来了消息,桓齮部已经追到五十里之外,最多明天上午就能赶到夫羊句山,而骑兵可能更快一些,早晨就能到。一听到这个消息,匈奴人的头皮都炸了起来,他们不敢再犹豫了,执行头曼的命令,扔掉了一切能够扔掉的东西,立刻起程。
  他们摸黑奔跑了一夜,仗着地形熟,总算没有迷路,天亮的时候,他们在蒲奴水旁休息,喝点水,吃点东西,让马吃点草,补充补充体力,以备继续逃命。头曼虽然浑身无力,还发着高烧,可是他的脑子却十分的清醒,他知道,就算是回到王庭,也不是就安全了,项羽攻破姑夕王之后,很有可能会直接攻击王庭,王庭的两万亲卫军也不知道能不能挡住项羽,保住王庭,等到他赶回去。
  头曼眼前的天地变得十分朦胧,他有种不祥的预感,自己恐怕再也看不到王庭了。
  “单于。”右蒲类王抱起头曼,轻声唤了一声。头曼勉力的睁开眼睛,眼前人影幢幢,却看不清是谁。那些人都不说话,一个个无声的看着他。
  “单于?”右蒲类王贴在头曼的耳边,再次叫了一声。
  “嗯。”头曼听出了右蒲类王的声音,无力的点了点头。
  “单于受伤,无力指挥,我等商议,希望单于指定一个人代替单于指挥大军,以免贻误军机。”右蒲类王提高了声音,一字一句的说道。
  头曼听清了,他极力的睁开眼睛,仔细的辩论着眼前的人影,那个身材粗壮的应该是蒲类王,他的实力现在是比较强的,他和右蒲类王的关系又好,日逐王、温偶駼王、犂汙王这些牧场在西面的人应该会支持他。而那个比较瘦一些的应该是左贤王狼吞,他的牧场在东面,姑夕王、左犂汙王和他的关系不错,但是姑夕王已经死了,左犂汙王的实力又不够,恐怕他现在要想登上单于之位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了,他的优势,只剩下左贤王这一个名号,以匈奴人规矩,如果没有指定继承人,左贤王就是名正言顺的单于第一继承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4/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