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8/249

  陈胜的首级被人偷走了,他在惊恐不已的同时,却油然的感到一阵轻松。好了,陈胜的首级终于不挂在南门了,再不用天天盯着他了。
  可是他很快又失望了,陈胜的首级虽然不在南门了,可是还在他的心里。
  他随即又想到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有人能在五十个秦军的眼皮底下偷走陈胜的首级,那会不会从五百个亲卫的眼皮底下取走他庄贾的首级?这个念头象是一个魔咒,一从他的脑海里冒出来,就顽强的再也不肯消失。不管是亲卫的保护下,还是一人独处,他都觉得有一双阴森森的眼睛在暗中看着他,发出无声的狞笑。看到每一个人,他都觉得这个人可能是个刺客,是吕臣或者共尉派来刺杀他的。特别是共尉,他一想到共尉那张总是微笑的脸,就觉得毛骨悚然。
  “噔噔噔……”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谁——”庄贾后脊梁的汗毛竖起,浑身颤抖着尖叫道。
  “将军,是我。”门口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带着明显的关中口音,是他的亲卫将。庄贾松了一口气,张大着嘴巴喘了几口气,“咚咚”的心跳声清晰可闻。他等了好一会,才勉强站起身来。
  “你来干什么?”
  “将军,董大人的信使来了。”亲卫将竖起耳朵,听着庄贾的位置,他不敢四处看,生怕惹恼了这个神经兮兮的将军,被他杀了。前两天一个亲卫因为看不到庄贾的影子,在寝室里四处找他,结果被他说成意图不轨,一剑斩杀。
  “董大人?”庄贾缓缓的从帷幕后面转出来,探头四处看了看,见除了亲卫将以后没有其他人,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出来。
  “是的。董大人正和共尉军激战,粮草不济,请将军立刻派人支援。”亲卫将低着头,看着慢慢出现在眼前的脚尖,尽量保持自己的手留腰间的长剑有足够安全的距离,不让庄贾产生任何的误会。从庄贾颤抖的衣摆,他能感觉到庄贾内心的恐惧。
  “信使在哪里?”庄贾抑制着心中的恐惧,强迫自己慢慢挺直了身子,“你看过没有,是不是我们的人,会不会是叛军假扮的?”
  “回禀将军,确实是我们的人,他确实是董将军属下的人。”亲卫将慢慢的抬起头,看着脸色煞白,冷汗直流的庄贾的下巴,顿了一顿:“属下认识他,他是咸阳人,叫夫祈。”
  “哦。”庄贾见亲卫将说得这么肯定,这才长出了一口气,无力的摆了摆手:“让他进来。”
  夫祈很快就站在了阶下,抱拳施礼:“董大人属下五百主夫祈拜见将军。”
  庄贾凝神细听,这个人的口音和他身边的人一样,有很重的关中口音。他又仔细打量了夫祈一眼,特别注意看了看夫祈的腹部。秦军有个习惯,在上阵之前都会喝些酒,以便消除临阵前的恐惧,激发内心的野性,所以秦军有腹部都略微的有些鼓。这个夫祈也不例外,人虽然瘦弱,但是小腹却微微的向外鼓出去。
  确实是个关中人,是货真价实的秦军。
  “董大人在哪儿?”庄贾握了握汗津津的拳头,暗自在衣服上擦了擦,颤声问道。
  “将军,董大人的亲笔书信在此。”夫祈把手伸入怀中,庄贾似乎看到夫祈的眼角掠过一丝狞厉,立刻高声尖叫起来:“有刺客!”
  随着叫声,十几个亲卫冲进了正堂,只见庄贾用颤抖的手指着夫祈,语不成声的尖叫着:“他是刺客,快拿下,快拿下——”
  “将军,我是董大人的信使。”夫祈额头冒出了冷汗,强自镇静的说道。
  “那你见到本将军,为什么要身怀利刃?”庄贾尖叫着,语无伦次。
  夫祈看了一眼自己还在怀中的手,恍然大悟,他连忙把手抽出来,递上两片合在一起的竹简:“大人,这是董大人的亲笔信,不是什么利刃。属下岂敢行刺将军。”
  “哦——”庄贾长长的吐了一口气,腿一软,差点坐在地上。过了好一会才说:“拿上来。”
  亲卫将看看庄贾,又看看夫祈,无声的苦笑了一声,从夫祈手上接过竹简,上前两步搁在案几上,然后又向后退了几步。庄贾紧张的注视着亲卫将和夫祈,谨慎的走上前去,小心翼翼的拿起竹简,仔细的打量了一下,确认没有问题,这才敲掉了上面的封泥,取出了董翳的亲笔信。
  “这是董大人的笔迹吗?”庄贾将竹简递给亲卫将,亲卫将仔细的看了看,肯定的说道:“回将军,这确实是董大人的笔迹。”
  “哦。”庄贾抬起袖子擦了擦汗:“董大人现在何处?战况如何,可曾打败共尉和吕臣?”
  “回禀将军,董大人在城父一战,击退了共尉,现在正在追击。”夫祈平静的说,“只是军粮供应不上了,董大人请将军立刻派人送些军粮过去,以免耽误了大军行程。”
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节
乡愿博士
  庄贾不敢怠慢,立刻派两千秦军押送着一万石军粮出了陈县。不料刚过了两天,董翳的信使再次来到陈县,说根本没有接到军粮,现在大军已经快断粮了,如果两天之内军粮送不到,大军就只能撤回陈县。庄贾大吃一惊,连忙再次调集了一万石粮食。他本来是不敢出城的,可是一想到前两天的两千人、一万石粮诡异的消失得无影无踪,他不敢再让别人押运了,只得鼓起勇气亲自出马。
  一过鸿沟,他就被吕臣和吕释之包围了。看着吕臣狞笑的眼神,庄贾瘫在了战车上,汗如浆出。
  “逆贼,没想到会在这里遇到我吧?”吕臣紧握着长剑,一步步的逼了上来。
  “吁——”庄贾忽然笑了起来,他看着吕臣手中的长剑,神色却在突然之间变得轻松无比。“吕将军,来吧,杀了我,我早料到这一天了。”
  “你当然应该料到这一天。”吕臣咬牙切齿的说,抬手就是一个响亮的耳光,狠狠的扇在庄贾的脸上,这一掌打得极为用力,庄贾的身体被打得差点摔出车厢,半边脸很快就肿了起来,五个指印清晰可辨,一绺殷红的鲜血从庄贾的嘴角溢了出来。“你杀了陈王时,就应该会想到这一天。”
  “哈哈哈……”庄贾忽然狂笑起来,他扶着车轼,踉踉跄跄的站起身来,他的头盔掉在地上,头发也散开了,嘴角流着血,状若疯狂,“不错,我早该想到的,我早该想到的,我已经等了那么多天,今天终于等到你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来给陈王报仇的。哈哈哈……”
  吕臣和吕释之惊骇莫名,看着庄贾狂笑着,从车上摔下来,又跌跌撞撞的爬起来,挥舞着袖子,疯狂叫着,吼着,撕扯着身上的衣服,用力抓着自己的胸膛:“陈王,陈王,你等等我,我来了,我还给你驾车,陈王,没有你在身边,我心里没根没落的,我怕呀……我怕呀……”
  庄贾转着圈,看着手持武器的将士,声音越来越低,嘴里的血却越来越多,他弯着腰,大口大口的吐着血,喃喃自语:“叛徒,哪里会有什么好下场呢?天道自在人心,天道自在人心啊,陈王,你等等我,我来了。”
  他说着,忽然向吕臣冲去,吕臣下意识的竖起了长剑,庄贾视而不见,任由冰冷的长剑穿过了他赤裸的胸膛,他紧紧握住吕臣握着剑柄的手臂,咧着嘴角,露出一丝惨笑,一股股的鲜血从他的嘴中涌出。他怔怔的看着吕臣,嘴巴蠕动了好久,才艰难的吐出几个字,软软的栽倒在地。
  “我……好……后……悔!”
  吕臣吃惊的看着庄贾露出平静笑容的脸,不知是该痛恨他,还是该同情他。他和庄贾很熟,正因为很熟,所以他对庄贾背叛陈胜觉得出离的愤怒,他甚至一直不相信是庄贾杀了陈胜,可是现在,看着庄贾那副如释重负的神情,他却感觉不到一丝大仇得报的痛快,只有浓得化不开的悲哀。
  庄贾在后悔什么呢?他现在解脱了吗?他不知道。
  ……
  吕臣和吕释之轻松拿下陈县之后,立即派人回报共尉。共尉大喜,连夜带大军进入陈县。安排好了城中的事宜之后,他立即召集众人商议陈胜的葬礼。庄贾的人头献祭在了陈胜的灵前,陈胜的遗体总算入了棺,然后就商量在哪里安葬陈胜。就在这个问题上,大家意见发生了分歧。
  故令尹吕青提出,陈胜是张楚国的王,陈县是张楚国的国都,既然现在已经夺回了陈县,那么就应该把陈胜葬在陈县。共尉觉得他这个话不妥,可是还没等他说话,白公已经站了出来,不屑的扫了一眼吕青:“吕君,你是希望陈王的尸体再被秦军从土里刨出来送到咸阳去吗?”
  吕青大怒:“白公,你这是何意?”
  “吕君难道不知道?”白公冷笑一声:“眼下秦军正强,我们能攻取陈胜,并不是我们的实力很强,只不过是章邯把大军调到临济去攻击魏国了。我们如果还守在陈县,章邯一旦拿下临济,就会重回陈县,难道吕君觉得,我们能够击败章邯的大军吗?”他扫了一眼欲言又止的吕青,哼了一声,接着说道:“好了,就算我们能够守住陈县吧,我们能保得住陈王的坟茔吗?章邯大军如果再来,我们只能困守城中,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陈王再次受到秦军的凌辱。吕君不会想告诉我说,你相信残暴的秦军不会做这种事吧?”
  吕青无言以对,他梗着脖子看了白公一会,冷笑道:“那白公以为,哪里才是安全的?”
  白公哈哈一笑,顾左右而言他:“这里有这么多人,为什么不议一议呢?白某只是觉得,葬在陈县未免不妥而已,吕君又何必动气。”
  共尉冷眼旁观。陈胜死了,张楚国已经亡了,陈胜手下的那一批重臣之中,上柱国房君蔡赐和大司马张贺战死了,其他几个人也都死在乱军之中,现在只剩下吕青这个前令尹和共敖这个前将军,领兵在外的重将当中也只剩下他和吕臣,另外还有在南阳的宋留不知生死。吕青这些天一直不太安份,他似乎觉得,现在他吕家父子和共家父子实力相差不大,吕臣实在没有必要委屈求全,要听他共尉的号令。他看似在为陈胜葬在哪里发话,实际上却是借题发挥,无形的强调张楚国,因为以张楚国号令的话,他这个前令尹才是最高的当权者。
  白公的警觉性最高,他没等吕青把话说完,就直接用一个让吕青无法拒绝的理由把他的想法堵死了。他看似为陈胜的荣辱做打算,实际上却是在提醒吕青,以你的实力根本不是共尉的对手。
  共尉打量着其他人,共敖还是老样子,闭着眼睛装瞌睡,吕释之面色平静,根本无动于衰。赵青、周贲等人则是连声附和白公的意见。吕青寒着脸看着白公,眼角却盯着吕臣,不时的瞟一眼共尉。他看了众人一眼,最后把目光集中到了孔鲋的身上。
  “呵呵呵……”吕青阴森森的笑了:“我倒忘了,孔博士在这里,哪里还用得着我来说三道四。孔博士,你倒来说说,依你儒家的礼,应该把陈王葬在哪里才是最合适的?”
  孔鲋抚着胡须,沉吟了片刻,这才说道:“如果按礼说,陈王是张楚国的王,当然应该葬在国都附近才对。不过,白公说的话也很有道理,目前我军实力不足,没有保住陈县的把握,自然就不能眼睁睁的看着陈王的陵寝受到秦人的荼毒。”
  吕青气得翻了翻眼睛,他万万没有想到孔鲋这个迂夫子会这么说,两面都没得罪,这种很乡愿的话换了以前的孔鲋根本不可能说的。他直觉的意识到,孔鲋现在的心思已经转向了共尉。
  “那博士以为,陈五应该葬在哪里为好?”吕青呵呵的冷笑着,追问道。
  孔鲋不快的瞟了一眼吕青,略作沉思:“鲋以为,眼下是非常时期,不能以常理来安排,从保护陈王不受干扰来说,理当葬在一个比较安全的地方为宜。”
  “那么哪里又是安全的地方?”吕青紧追不舍:“以共将军的实力,能保住哪里?难道要带着陈王的灵柩四处逃避吗?”
  孔鲋微微一笑:“吕君,这个你就不能问我了,我不懂打仗的事,这事你应该问将军大人,哪怕问问令郎也比问我合适啊。”说完,他坐回自己的脚后跟上,垂下了眼睑,学共敖打起了瞌睡。吕青气得吹胡子瞪眼睛,目不转睛的看着孔鲋,似乎还不敢相信这就是那个迂夫子孔鲋。孔鲋根本不理他,闭着眼睛,粗重的鼻音吹得胡子一动一动的,似乎已经睡着了。
  “将军大人,”吕青看着共尉,拱了拱手:“不知将军当作何等安排。”
  共尉笑了,他趁着这个空档,已经想好了对策。
  “诸位,我有个提议,不知是否妥当,想说出让大家商议商议。”共尉微笑着站起身来,慢条期理的走到吕臣面前,眼睛直视着吕臣的脸:“陈王的事业,起于大泽乡,成于陈县,陈县四战之地,眼下离秦军又太近,我们不如在大泽乡当初陈王起事的地方选一个高地,安葬陈王,让他能够安息在他事业开始的地方,你看如何?”
  大帐里的人全都静了下来,把目光集中到共尉和吕臣的脸上,特别是吕臣,如果吕臣同意了共尉的看法,那么就说明他是真心臣服于共尉了,自然万事无忧,如果吕臣不同意,那么共尉和吕臣之间的矛盾就表面化了,首当其冲的事情就是先解决吕臣。一想到要起内讧,他们不免有些紧张,而这些人当中,又以吕青的神色最为紧张,他几乎屏住了呼吸,生怕听错了吕臣的答复。吕臣的答复,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吕家的未来,他不能不紧张。
  吕臣缓缓的抬起头,看着共尉微笑的脸,又看了看父亲吕青紧张的面色,犹豫了片刻,坚定的点了点头:“将军说得有理,吕臣并无异议。”
  白公等人无声的松了一口气,吕青却象是忽然被抽去了浑身的力气一般,整个身子都软了下来。
  共尉凝视着吕臣的眼睛,嘴角慢慢挑起,一丝微笑从他的眼角绽放:“很好!”
第三章
风云突变
第三十一节
夫妻夜话
  “吕青是个不安份的因素。”吕媭脱去共尉的大氅,转身挂在衣钩上。
  “嗯。”共尉应了一声,却没做任何评价,他伸直胳膊晃了晃身子,浑身的关节出一连串的爆裂声,跟着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深呼吸了几次,精神顿时为之一振。
  吕媭转到他的面前,低着头伸手去解他的腰带,乌黑的发辫偏在一边,露出洁白修长的脖颈。共尉心中一动,探过头亲了一下,吓得吕媭一跳,抬起头看看贼笑的共尉,再看看含笑不语的白媚,脸腾的红了,嗔道:“跟你说正事呢,也没有正经的时候,在大帐里的威风都哪儿去了。”
  “在大帐里威风,回到寝帐还要板着脸,累不累?”共尉哈哈一笑,自已解开了衣甲,只剩下一件小衣,又活动了一下身子,这才钻进了被子,向吕媭和白媚招招手:“快来快来。”
  “且。”吕媭含羞咄了他一口,转到白媚身边,帮她解开头发,如瀑般的长发披落下来,如丝绸一般光滑。吕媭一边抚着白媚的头发,一边报怨道:“姊姊,你看啊,人家跟他说正事呢,他还嬉皮笑脸的,一点也不上心。”
  白媚抿着嘴微笑着。“少姁,那你说应该怎么办?”
  “依我看啊,这吕家父子终究是个隐患,特别是那个吕青,一心想着脱离夫君,让他儿子自立。”吕媭梳理着白媚的头发,帮她松松的挽了个结,扶着她钻进被子,然后坐在一旁,一边自己打理头发,一边说道:“这吕臣现在还能听夫君的话,可是时间久了,这兄弟的情淡了,谁能知道他会不会和他父亲一条心?与其如此,不如趁着现在的机会把他们给解决了,以免留下后患。”
  “杀了他?”白媚的眼睛亮晶晶的,似笑非笑。
  “就算不杀了他,也得消弱他手里的力量,他手下的人实在太多了,他现在可是夫君手下人马最多的一个,就是比白公也不差呢。”吕媭眨着眼睛,凝视着白媚,“夫君想保全他们之间的情份,可是一旦有了力量,就会有不臣之心,不如消弱了他的力量,他反而容易听话些。”
  白媚也眨了眨眼睛,转过头看了一眼共尉,共尉却闭着眼睛一动不动,呼吸平稳,看起来似乎已经睡着了。吕媭撅起了嘴,她知道共尉没有睡着,他不说话,就是对她的意见表示不认可。
  “夫君。”白媚用肩膀挤了挤共尉,轻轻的叫了一声。共尉还是一动不动。白媚对着吕媭挤了挤眼睛,歪了歪嘴角,脸上露出一丝顽皮的微笑。吕媭见了,也偷偷的笑了,两人一人伸手捏着共尉的鼻子,一人伸手捂着共尉的嘴巴,吃吃的窃笑起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8/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