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7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9/249

  “前进——”杨熊举剑高呼,声嘶力竭:“弓弩手,准备——”
  秦军最前面的弓弩手举起了手中的弓弩。
  “射!”一声厉啸,数百枝长箭呼啸而去。
  “举盾——”强弩校尉周勃一声大喝,一千名剑盾手举起了盾牌,遮蔽身边的弓弩手。弓弩手隐在盾牌后面,上了好箭,死死的盯着对面的秦军,静悄悄的等待着周勃的命令。
  “齐射——”
  三千名弓弩手举起了手中的弓弩,射出了比秦军更为密集的长箭。
  “前进十步,再射——”
  “前进二十步,三射——”
  三轮箭过后,秦军阵地已经稀稀落落,再也没有几个站着的人了。杨熊跪在鼓车上,向西拜了三拜,起身横剑在颈,自刎身亡。亲卫们痛哭失声,将杨熊的尸身摆好,一个个的跪倒在地,向着关中的方向拜了三拜,依次拔剑自刎。
  共尉看着三百步以外的战阵,忽然觉得有些意兴阑珊。仗是打赢了,他却一点兴奋的感觉也没有,反而觉得有些无趣。这就是秦军吗?为什么杨熊明知胡亥不值得他效忠,却还是死战不降?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三十四节
当面讨债
  桓齮来到杨熊的尸身面前,摘下头盔,恭恭敬敬的鞠了一躬,轻声说道:“厚葬杨大人。”
  紧随其后的陈恢拱手应道:“喏。”
  “君侯,立刻追啊,他们还没跑远,肯定能追上的。”魏豹兴奋莫名的叫道。
  “大王有意就去追吧,尉有些累了,想早点回去休息。”共尉无精打采的扯了扯嘴角,却一点笑意也没有,他冲着魏豹拱了拱手,拨转马头,带着人顾自离去。
  魏豹看着神情有些不太对的共尉,十分诧异。还有五千多秦军刚走不久,如果现在用骑兵猛追,还是能追得上的,以虎豹骑的战斗力,绝对能全歼秦军。可是他转念一想,又有些明白共尉的意思了。三川郡的秦军直接威胁韩魏,与他楚人无关,他本来就是来帮忙的,又何必消耗自己的人马为韩魏消除隐患?换了他魏豹,肯定也不会这么干的,将心比心,魏豹理解了共尉。他遗憾的看着秦军远去的方向,咂着嘴想道,自己如果有那么强悍的虎豹骑,今天一定要将秦军一网打尽。
  魏豹打了胜仗,如愿以偿的夺了大梁,热情的邀请共尉与他一同入城。共尉在大梁城外扎下大营,带着几个将官跟着魏豹进了城。大梁城果然不同凡响,不仅面积大,城防坚固,人口也多,魏国复国在即,大梁人兴奋之色溢于言表,说话的声音都比平时高八度,热情中透着那一份骄傲。
  魏国随即向韩、齐、燕派出使节,请他们前来观礼。魏豹还特地向项梁发出了邀请,这次能取大梁,复建魏国,楚国的两大势力——项梁和共尉出力都不小,共尉既然已经到场,自然要向项梁表示一下诚意。
  项梁当然没有时间来,但是他的使臣却抢在所有的使臣之前到了。
  项羽和刘季。
  一看到共尉,项羽朗声大笑,上前抱着共尉的双臂,左看右看,见共尉笑容满面,这才关切的问道:“伤全好了?”
  共尉心中流淌过一阵暖意,反手的握住项羽的手臂,连连点头:“多谢兄长挂念,已经全好了。”
  “唉——”项羽不快的瞪了共尉一眼:“你我兄弟,如何说出这样的话来,真是太见外了。”
  共尉呵呵的傻笑了几声,又和含笑不语的刘季打了个招呼,然后奇怪的问道:“你们不是在城阳吗,怎么这么快就赶到这里了?”
  项羽还没来得及说话,刘季抢先道:“我们已经攻克了城阳,又接着拿下了宛朐、济阳,最近移兵南下,正准备攻打外黄。魏王要举行即位大典,邀请武信君参加,武信君一时抽不出身,就由我们来观礼了。”
  “拿下城阳了?”共尉暗暗的皱起了眉头,他虽然有些意外项羽、刘季的顺利,但更意外的却不是这个,项梁在定陶两个月了,章邯怎么还没有动静,真被打残了?他紧接着又问道:“武信君在定陶如何?”
  “定陶不好打。”项羽摇了摇头,面有难色:“定陶虽然不比大梁,可是也难打得很。季父围城快两个月了,还是一点希望也没有。”他看了看旁边的项佗,用力拍了拍共尉的肩膀:“贤弟,你一个引蛇出洞,帮子异拿下了大梁,也出个主意,帮季父拿下定陶吧。”
  项佗的面色一僵,十分尴尬的低下了头。共尉却摇着头笑道:“兄长,说的哪里话来,拿下大梁,全是子异的功劳,我不过是适逢其会,碰巧帮了点忙而已,怎么敢居此大功。”
  项羽哈哈一笑,拉着共尉就往里走,也不看项佗,一边走一边大声说道:“好了好了,子异虽然是我的从子,但是我们年纪相当,就和亲兄弟差不多,他的本事我还不清楚?不错,他确实善于用兵,可是这等绝妙的主意,我想他还是想不出来的。贤弟,你就不要藏拙了,帮我想个好办法,拿下了定陶,我在季父面前给你请个首功。”
  共尉用眼角的余光瞟了一眼项佗,项佗面色青一阵白一阵的,却不敢吱声,知道他虽然号称和项羽都是项家子弟里的佼佼者,但是在项羽面前,他不管是能力还是辈份,抑或是气势,都要弱一筹。他不想再多说这个话题,要不然项佗的面子真是搁不住了。
  “二位兄长,你们先跟我说说你们打城阳、宛朐、济阳的事。”共尉招呼项羽和刘季坐下,热情的说。一听他这么称呼,项羽瞟了刘季一眼,装作没听见。刘季却是心情大好,他手舞足蹈的说:“阿尉,你是不知道,我们只有两万人不到,可是城阳里却有五千多守军,围城近十天,劝降的人去了好几拨,这些家伙就是冥顽不灵,死活不肯投降,他们以为我们兵力不足,无法攻破城池。他们哪知道子羽的强悍。我和子羽一合计,估计礼是不成了,只有用兵。于是我们就分兵两路强攻,恶战了半日,就攻破了城池,然后把那些顽固不化的家伙全给宰了。”
  “全给宰了?”共尉有些意外。
  “当然,谁让他们不识天命的。”刘季理所当然的说道:“城中的成年男子,无一漏网,只剩下三千多女人被我们掳来了。这一招果然有用,宛朐、济阳都没用打,直接就开门投降了。”
  共尉大吃一惊,他看着无动于衷的项羽和得意洋洋的刘季,头皮直发麻。战场上斩首数万,那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屠城,这种事不管是什么时候,都是为人诟病的事情。项羽在后世是有名的屠夫,他后来曾经一口气吭杀了二十万秦军,他屠城,共尉震惊而不意外,而刘季这个号称有长者之名的家伙居然也对屠城这么热心,倒是让他大吃一惊。
  “这不,多出三千白吃饭的女人,我们军粮紧张了,听说你拿下了陈留,所以想来向你借点粮。”刘季还没看出共尉的脸色变化,换上一副讨好的表情说。
  “军粮倒是有。”共尉忽然心中一动,笑眯眯的说:“不过,你带着三千多女人怎么打仗?给你再多的军粮,也会消耗得很快的。而且,军中带这么多女人,也没法行军打仗啊。”
  刘季脸一红,尴尬的点点头。把这么多女人带在军中,是他的主意,项羽根本不同意,要向共尉借粮,也是他的主意,不过他怕共尉不给,这才拉上了项羽做挡箭牌。如今听共尉这么一说,不免有些担心起来,喃喃说道:“正是呢,我也觉得不妥。”
  “这样吧,好人做到底。”共尉盯着刘季,一字一句的说:“我给你们两万人一个月的军粮,你把这些女人全给我。”
  “你要这些女人干什么?”刘季和项羽异口同声的问道。
  “唉——”共尉叹了一口气:“你们有所不知,我手下那些人基本都是人到中年,还未成家立业的,比如周勃……”他指了指不明所以的周勃:“都快四十了,还是光棍一个,以后立了功封了侯,都没人承继家业,实在是让人着急啊。”
  周勃面红耳赤,吭哧吭哧的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周贲等人一边在笑周勃,一边却眼珠子发亮,如果共尉真能把这几千女人要过来,象他这样的高级军官,肯定是能分上几个的。
  项羽听了,连连点头:“贤弟,还是你想得周到,我怎么就没想过这些事情呢。”刘季却皱了皱眉头,本想找借口拒绝的,可是听项羽的语气已经允了,也不好一口回绝,他也点了点头说:“是啊,还是阿尉想得周到。这样吧,我把这三千多女人分成三份,每人一千,如何?”
  共尉脸上的笑容不变,却不点头也不摇头,若无其事的喝着水,一声不吭。项羽却摇了摇头:“我不要,我手下也没多少人,还是一起给阿尉吧。”
  刘季挠了挠头,有些心虚的看了共尉一眼:“那也行,子羽的那一份给你,另外我的那一份再拿出一半给你,如何?”
  共尉笑着连连点头:“那就多谢二位兄长了。”他立即转过头对郦疥说:“立刻传我的将令给你叔父,让他从陈留调拨两万石军粮到外黄,然后顺便把那两千五百女人带回来。”
  刘季一听就急了,连忙说道:“阿尉,两万人一个月可以近四万石军粮,两万石哪够?”
  共尉被刘季猴急的样子逗笑了,他摆摆手:“你放心,四万石,我一颗也不少你的。”他顿了顿,冲着刘季挤了挤眼睛,然后转向项佗:“子异,你们大王拿下大梁了,也快即位了,他答应我的军粮也该兑现了吧?”
  项佗心情很不好,正暗自着恼呢,忽然听得共尉叫他,也没来得及多想,连连点头:“君侯放心,我马上回去就和大王商量此事,一定不会误了君侯的事情。”
  刘季目瞪口呆,怎么共尉倒象是替人佣耕的,还要讨好处?就连项羽也啼笑皆非,觉得共尉这么当面讨债似乎有些要钱不要脸的模样。共尉却一点也不害臊,连连拱手:“惭愧惭愧,兄弟我开销太大,不得不打打秋风了。”
第二章
风云变幻
第三十五节
逃之夭夭
  项佗话出了口,这才回过味来,当即就后悔了。共尉拿下了陈留,已经补充了军粮,他现在最富啊,有钱有粮,而魏豹虽然拿下了大梁,粮食也不少,但是魏豹还要扩军呢——魏军这次大战损失近万人,剩余的兵力不足两万,他至少要扩五万人以上,才够得上一个魏王的身份——再多的粮食也不能大手大脚啊。再说了,陈留也是魏国的地盘啊,还没跟你算这个账呢。
  “君侯……”项佗忽然挤出一抹笑容,笑嘻嘻的说:“陈留的军粮,还不够君侯用的?”
  共尉冲他翻了翻眼睛,放下了酒杯,脸色就有些不好看了:“怎么,你们打算把陈留的军粮算你们的谢礼了?那可是我从秦军手里抢来的,跟你们一点关系也没有。”
  项佗对共尉这么直接的反驳有些无法应对,他从小受到的教育是哪怕手里握着刀子,表面上也要客客气气的,言之有据,至少道义上不能被人捏住短处。象共尉这种一点客套也不讲,直接讲实利的做法,项佗根本应付不来。他还在犹豫怎么应付呢,郦食其已经“哐当”一声扔下酒杯站起身来,勃然大怒:“你们怎么能这么不讲信用?当初在你们魏王和我家君侯当面说好的,我楚军来援魏,由魏国提供军粮和辎重。到了大梁,你们说大梁还没有拿下,不付我们一颗粮食,让我们自己解决,我家君侯大度,没跟你们计较,率军跑到陈留去向秦军讨粮。拿下了陈留,反过来又替你们吸引秦军,让你们安安稳稳的夺大梁。噢,现在你们拿下大梁了,不用求人了,就矢口否认、食言而肥了?你们这些魏人翻脸也太快了吧?我说丞相大人,你是楚人啊,怎么也跟魏人似的,难道当了魏国的丞相,就也变成了魏人?”
  郦食其说得唾沫横飞,根本不给项佗解释的机会,连带着把项家都给骂上了。项羽一听,脸上可挂不住了。他对项梁派项佗到魏国来当丞相,摘共尉的果子本来就不太满意,现在项佗又被郦食其一顿说,直接玷污了项家的名声,让他大为不满。他重重的将酒杯顿在安上,哼了一声。这一声虽然并不是响亮,却中气十足,如平地惊雷,隆隆滚过,一下子盖过了郦食其的声音,清晰的传到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唾沫横飞的郦食其被他这一喝,顿时气短,一口气噎在嗓子里,难受之极,他偷眼看了共尉一眼,见共尉无动于衷,示意他坐下,只好打消了鼓勇再战的计划,悻悻的坐下喝酒。
  “子异,既然当初答应的事情,怎么能反悔?”项羽不悦的对项佗说:“人行于世,无信不立,你们就算有困难,也要自己想办法解决,怎么能不讲信用呢?”
  项佗见嚣张之极的高阳酒徒都被他一喝给镇住了,哪里还敢吱声,只得唯唯喏喏的应了。不过他在去见魏王的路上越想越觉得憋屈,共尉虽然帮他们魏国复国,可是他没什么损失啊?陈留是郦食其一张嘴说下来的,在博浪沙和秦军恶战的是周叔领的魏军,伤亡也是以魏军为主,共尉的人马基本上没损失,最后魏豹要求他追击溃逃的秦军他都没干,凭什么还来要当初说好的粮食和辎重?天下哪有这样的便宜?不能,不能给他,就是子羽不高兴也不能给。
  他到宫里和魏豹一说,魏豹也正肉疼呢,本来就不想给,再经项佗这么一挑拨,他更觉得吃了大亏,当下就让人通知共尉,说暂时军粮比较困难,不能满足共尉的要求。不过共尉也算是帮了点忙,就把周叔送给你,当做补偿吧,反正你也一直看重这个将才。
  共尉勃然大怒,当即带着人退出了大梁城,准备全军撤回陈留。项羽和刘季闻讯大惊,连忙赶来相劝。刘季最关心的是军粮,他怕共尉不履行约定了,那他可能就有断粮的危险。共尉不为所动,他对刘季说,魏人不讲信用没关系,我讲信用,跟你说好的交易照常进行。刘季这才放了心,生怕夜长梦多,立刻让人去外黄通知萧何,让他把两千五百女子集中起来,送到陈留和共尉交易。然后又亲眼看着共尉安排郦疥给郦商写好了全额交付军粮的命令,这才心满意得的走了。
  项羽却是真心来劝共尉的,眼下秦军势强,魏国虽然不讲信用,可是也不能撕破脸,免得让人看笑话。他哪里知道,共尉此刻就是想离开大梁这个是非之地,楚军看起来节节胜利,但是兵力分散,秦军一旦恢复过来,形势就会大变。既然如此,他又何必呆在这里?当然这些话是不能说的,说了只会让项羽看不起。他义愤填膺,愤愤不平的拉着项羽喝酒,一边喝一边大骂魏豹不讲信用。骂完了,人也醉了,项羽想说什么都来及了,只得怏怏离去。
  第二天一大早,共尉就离开了大梁,返回陈留。回到陈留不久,曹参带着两千人马护送着那些女子到了。共尉如数的交付了四万石军粮给他,然后又送了一份他意想不到的大礼给他。
  他要把陈留交给刘季。
  曹参惊得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一面欣喜万分的连连致谢,一面派人飞马报信给大梁的刘季。刘季听到这个消息,欢喜得一蹦三尺高。跟共尉交往这么久了,还是第一次收到共尉这么大一个礼物,大得他都怀疑共尉是挖坑让他跳。可是想来想去,他也没想出这其中有什么阴谋,反倒是越想越觉得这份礼实在太大了——陈留好啊,陈留是南来北往的交通要道,控制了陈留,就是卡住了山东的咽喉,以后谁看到他,都得跟他客气一点,他再也不是跟人混的小混混了。
  如果他能象共尉一样带有预测性的分析未来的局势,他就知道共尉确实挖了个大坑让他跳,而现在,他除了高兴还是高兴。刘季匆匆忙忙给项羽打了个招呼,带着樊哙等人连夜出了大梁城,连夜赶赴陈留。
  陈留城里很忙,共尉决定撤出陈留了,当然不会空着手走,他不仅把库里的粮食和军械全搬走了,连陈留的人口都掳走了一大半。他手下伍长以上的军官只要到了年龄还没有结婚的,一概赏了一到两个女人,一个个精神头旺盛得有些离谱,把共尉当成了再生父母。共尉说什么,他们就干什么,根本不考虑是不是应该,就差把陈留的城门都卸下来带走。共尉留给刘季的基本是一个空城。刘季看着大包小包打得结结实实的共尉,哭笑不得,又无话可说,反而要违心的向共尉道谢。
  “不好意思,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手头确实有些紧。”共尉不好意思的搓着手,有些害羞的对刘季说:“弟兄们有了家室,都知道省钱了,下手太狠了,我也控制不住。”
  刘季虽然觉得共尉下手比他还黑,却不好说什么,生怕共尉一不爽连空城都不给了。他陪着笑脸表示理解,然后看着共尉带着浩浩荡荡的大军,乘着大船沿着鸿沟扬长而去。
  共尉火速撤离了大梁,又以让人意想不到的速度撤离了陈留,不仅魏豹、项羽等人没有搞明白原因,就连他身边的人都不明白。镇守陈县的吕释之将他接进城之后,以他超强的城府也只是忍到接风宴结束就忍不住了,仗着是共尉的舅爷,向他提出了心里的疑问:“陈留天下要冲,控制陈留,就可以控制山东南部。既然已经拿下了陈留,为什么又要放弃?刘季现在也不是没有立足之地,你就算他帮他,也不能把这么重要的地方给他啊。”
  共尉差点笑出声来,他没想到吕释之会这么想。一想到此,他就更不好把本来的用意说给他听了,要不然他肯定觉得他太阴险,故意把刘季往火坑里推。他之所以把陈留给刘季而不是项羽,是考虑到刘季的特殊情况。刘季穷了这么多年,一下子得了陈留这么一个重要的地方,当然欣喜若狂,如果有人要让他放弃,估计比杀了他都难受。谁要夺他的陈留,他就会跟谁玩命,魏人也好,秦军也好,把他逼急了,他都能咬你两口。有他在陈留,就算秦军击败了项梁,逆转了形势,陈县、彭城都会有点保障,不至于一败千里。
  “这个……怎么说呢,毕竟是自家兄弟啊,不便宜他还能便宜了外人?”共尉嘿嘿一笑,然后趁着吕释之还没反应过来的时候接着说:“我准备去南阳。”
  “南阳?”吕释之的注意力顿时被吸引住了:“你不回彭城,要去南阳?”
  “嗯。”共尉严肃的点点头:“我要去南阳,南阳地广人稀,大有发展余地。而且进可攻,退可守,形势好,我们可以鼓行入关,形势不好,我们可以退过汉水,甚至可以退过长江。”
  “不是说形势不错吗?”吕释之不解的问道:“武信君接连击败秦军,韩魏又相继复国,现在形势对我们十分有利,你怎么会想到退?”
  共尉沉默了半晌,抬起头看着吕释之:“未算胜,先算败。武信君虽然连战连捷,可是眼下他太大意了,兵力分散不说,而且还骄傲轻敌。你知道宋义吗?”
  吕释之点了点头:“我知道,宋义是大王的人,派到武信君身边,大概是做大王的耳目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9/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