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校对)第8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8/249

  共尉哈哈大笑:“这也有什么稀奇的,自古多情伤别离,这是人之常情吗,有什么吉利不吉利的?再说了,你只看到那些舍不得分手的,却没看到更多的将士为了能养活妻子,盼着杀敌立功呢。”
  薄姬也轻声笑道:“夫君说得对,因情利异,这也是顺应天道啊。”
  吕媭白了薄姬一眼:“就你会哄他,我只说了一句,你们倒说个不停了,连天道都出来了。再说下去,是不是还要说什么上善若水啊?”
  “在姊姊面前,如何敢卖弄。”薄姬吐了吐舌头,讨好的搂住吕媭的手臂。共尉淡淡一笑,忽然叹了口气:“天下汹汹,这才刚刚开始啊。”
  “怎么,还要打很久吗?”薄姬不解的问道。
  “夫君,别想那么多了,世上的事,本来就是十有八九不如意的。”吕媭也收了笑容,有些伤感的说:“商君说过,‘以战去战,虽战可也,以杀去杀,虽杀可也。’既然一切都不可避免,那就不如放开包袱,争取早点解决这天下大乱的局面吧。”
  “姊姊,你怎么也劝夫君学卫鞅的无情啊。”薄姬有些不乐意的说。
  “无情?”吕媭看了一眼薄姬,又看了一眼神情寂寞的共尉:“这不是无情,这正是太多情啊。”
  薄姬疑惑的看着两人,眨巴着眼睛,长长的眼睫毛抖动了两下,没有再说什么。
  大军一路向北,因为有前期的准备,一路上都很顺利,快要到鲁阳时,共尉收到了韩王成的消息。章邯率大军追击魏王豹,已经进入颍川境内,新郑就在他的兵锋之下,他不敢多留,已经撤出新郑城,向南撤退与共尉会合。因为生怕秦军报复,有不少百姓不敢再留在新郑,一起跟着撤退,所以速度比较慢,据消息说,李由所部已经沿汝水进入颍川郡内,可能会截断他们的退路,请共尉挡住李由的大军,掩护他们撤到南阳境内。
  共尉闻讯不敢怠慢,督军急进,迅速进入颍川,抢占了郏县。亏得他加快了速度,他刚占了郏县,秦军就到了郏西五十里,一听说共尉已经占了郏县,他们才不得不停下了脚步,在汝水边扎下大营,稳住阵脚,派出斥候打探消息,谨慎的向共尉靠近。
  秦军也是三万人,领兵的正是三川守李由。李由是丞相李斯的长子,今年五十多岁,因为他父亲李斯的关系,他镇守三川已经好多年了。三川郡是山东进入关中的必由之路,是要害之地,虽然只是个郡守,可是地位却比一般的郡守重要得多。他当然不是无能之辈,但是他能占着这个位置不动,主要还是因为他的父亲。因此很多人看不起他,只是顾忌着李斯的关系,没人敢当面说什么,但李由不是笨蛋,别人敬畏中带着鄙视的眼神中的意味,他还是看得懂的。他一直想证明给别人看,他能当这个三川守是因为他有这个能力。可惜,他一直没有等到这个机会,虽然始皇帝东巡经过洛阳数次,他奉命接驾,始皇帝却从来没有给他一个字的嘉奖,无形中坐实了他的无能。
  这次山东乱起,他是雪上加霜,吴广、田臧等人带着近十万大军围了荥阳,宋留在他的眼皮底下横扫南阳、颍川一带,周文更是嚣张,居然无视他的存在,带着人马直攻关中,险些要了皇帝的命,中断了大秦帝国的统治。虽然李由率军血战,洛阳、荥阳无恙,可是最终解决了义军的却是少府章邯,这让李由觉得十分遗憾。而韩王成在新郑复国,更是象一根针一样深深的刺痛了他的自尊。
  这次终于等到机会了,章邯击败了最强大的项梁,挥师南下,复夺陈留,再取大梁,他按捺不住,主动要求与章邯合作,亲自带着三万精锐绕道颍川南部,准备截断韩王成的后路,与章邯合击,将刚刚复兴不久的韩国覆灭,以解心头之恨。他一路急行,可是没想到还是慢了一步,就差一天的时间,被共尉堵在了郏县。
  不夺取郏县,就不能截断韩王成的退路,当然更谈不上与章邯一起击杀韩王成了。他知道章邯实力雄厚,如果被他先追上韩王成,那么这次他就白跑了。要想立功,就必须抢在章邯前面击杀韩王,而首先要做的,就是先击败面前的共尉。
  他知道共尉,就是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子帮助韩王成和魏王豹复国,搅得他不得安稳,也是这个小子,在博浪沙搞了一出虚虚实实的把戏,骗住了老将杨熊,打得杨熊的一万人马大败而逃,杨熊更是战死沙场。
  李由知道杨熊的实力,这个运气不佳的将军实力不是他的职位所能表现的,他居然也败在共尉手下,说明共尉虽然名声不显,可是实力不弱。这次共尉抢在他前面占据了郏县,他虽然上火,却没有失去理智,而是静下心来打探军情,准备踏踏实实的与共尉大战一场。在兵力上,他并没有太多的担心,虽然兵力相差无已,可是他手下这三万人马是秦军的精锐,就算和皇帝陛下的禁卫军相比也不遑多让,在同等兵力下,他有足够的自信击败任何一只叛军。
  李由在大帐中研究军情,步将赵贲坐在一旁,一声不吭的看着他。赵贲和李由年纪差不多,五官端正,眉目清朗,就是脸略微有些长,他原先是李府中的舍人,后来由李斯提携走上仕途,对李家一直很忠心,李由做了三川守之后,赵贲就担任了步将。他用兵中规中矩,没有特别出彩之外,但是一般人也很难找到他的破绽。
  “公子,再往前走,明天就与楚军对上了。”赵贲虽然当官很多年了,可是私下里还是象以前在李府做舍人一样称呼李由为公子,显得与别的将领不同。
  李由若无其事的哼了一声:“对上就对上,有什么好担心的。”
  赵贲浅浅的笑了,捻着唇角上那根特别长的胡须,淡淡的说:“担心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韩成带着大批的百姓撤离,速度肯定不会快,现在应该还在颍川境内,我们只要击败了共尉,就一定能截住他们。只是……”他停住了话语,瞟了李由一眼。正好李由也看过来,两人目光一对上,赵贲有些尴尬的笑了。
  “你担心我们不能击破共尉?”李由撇了撇嘴,似笑非笑的说。
  “这个……”赵贲犹豫再三,还是鼓足了勇气:“公子,未算胜,先算败。这个共尉虽然没什么名声,不知道他究竟是什么来头,可是陈胜那么多部将都死了,他却活得好好的,而且势力一天比一天壮大,想来还是有点本事的。再说了,杨大人的能力,公子也是清楚的,他都败在共尉的手里,我们又怎么能轻视共尉呢?”
  李由没有说话,抬起头,微微的眯着眼睛看着帐外,沉默了半天,忽然说道:“你知道吗,桓齮的家属,突然从咸阳城消失了。”
  赵贲一下子没反应过来,这谈着共尉呢,怎么突然扯到桓齮去了?他想了好一会,忽然出了一身冷汗,惊声说道:“公子,你的意思是说……”
  “凭共尉一个农夫,怎么会玩出那么高明的计策?”李由冷笑一声:“我一直想不通问题出在哪里,不久前听丞相来信说到桓齮家属的离奇失踪,我才忽然明白。”
  赵贲倒吸一口凉气,桓齮的威名,他当然是清楚的。虽然他不相信桓齮会投降共尉,可是如果桓齮真是在共尉军中的话,他们可就没什么胜算了。一想到此,他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额头冒出了一颗颗豆大的汗珠。
  “怕了?”李由笑了。
  赵贲没有说话,但是他有些慌乱的眼神明显暴露了他的胆怯。
  “不用怕。”李由放下了手中的笔,扶着自己的膝盖,嘴角露出一丝得意的笑容:“桓齮是我尊敬的将军,我曾经多次向他讨教,他打过的每一仗,我都做过研究。如果真是桓齮在帮助共尉,对别人来说是个麻烦,对我来说,却是个天赐良机。孙子有云,‘知已知彼,百战百胜’,我对桓齮了如指掌,可是他对我却一无所知,他怎么可能打赢我?”
  赵贲松了一口气,好半天才点了点头。
  几乎就在同时,郏县的府廨里,桓齮对共尉说:“李由对我很了解,但是我对他一点也不清楚,因为,他从来没有打过仗。”
第一章
风云再起
第十一节
骄兵悍将
  田伦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手在鼻子前扇了扇,显得不屑一顾:“原来他根本就没打过仗啊,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共尉却没有笑,他偏过头不快的看了田伦一眼,责备之意很明显。田伦虽然不解,可是还是把说了一半的话又咽了回去,尴尬的看了桓齮一眼,歉然说道:“属下失礼,请君侯和老将军责罚。”
  桓齮没有作声,他看看田伦,又看看共尉。共尉锁着眉头,脸上没有一丝喜色,看起来反倒有些担心。桓齮搞不懂他在想什么,只是静静的看着,心里还有一丝愧意。他跟随共尉以来,虽然不能再亲自带兵了,可是共尉对他很尊敬,待以师友之礼,并不是和一般的部将一样看待。特别是共尉让陈平到咸阳安全的送回了他的家人,让他感激不已,他现在没有任何后患,一心一意的帮共尉出谋划策。在他的指点下,共尉用兵的能力进步神速。他原本就认真读过《尉缭子》和《信陵君兵法》,只不过是以自学为主,领悟不深,后来有白公和白媚从旁指点,再经过多次实战,已经进入了合格的将领行列,如今再有身经百战的桓齮指点,他自然触类旁通,进入了名将的行列。当然桓齮并不知道,共尉脑海里的无数经典战例,让他的眼界总就超出了同时代人不止一筹,理解当然更加深入,而他是工科出身,对数字又特别敏感,庙算这一块本来就是他的强项。
  如今共尉面对着一个从来没有打过仗的对手却没有一丝轻视,桓齮觉得难得能可贵,一个出道以来战无不胜的年轻将军,面对着一个没有经过实战的对手却还能这么谨慎,在他这个年龄是很难得的,虽然说离白起那种境界还有一段距离,但这个年龄能做到这个程度,古往今来也是数得着的。
  “子谦,很多人都是一战成名。”共尉想了片刻,缓缓的说道:“想想田穰直,想想马服君,他们成名之前,带过兵,打过仗吗?不是照样一战而天下闻名,跻声名将行列?”
  田伦凛然惊醒,脸上的笑容消失得无影无踪,愣了片刻,再次躬身一拜:“多谢君侯指正。”
  “老将军,如果是你指挥这场战斗,你会怎么办?”共尉坐直了身子,严肃的看着桓齮。桓齮没有立即回答他,他一手扶在大腿上,一手抚着胡须,沉思了半晌:“君侯,属下以为,这一仗,其实斗得更多的是心志。”
  共尉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桓齮接着说。
  “现在的情况是,李由等不得,而我们,更等不得。”桓齮一字一句的说。
  田伦去了浮躁之心,用心的听桓齮和共尉分析军情,却听桓齮说出了这两句没头没尾的话,一时搞不明白,他看了看共尉,共尉不动声色,眼神专注的看着桓齮,显然是听懂了桓齮的意思,心中不由得有些懊恼。杜鱼跟了君侯几个月,君侯就把他派出去做了五百主,而自己跟着君侯时间更长一些,却还是做个行军司马,他一直有些失意,觉得君侯是不是把他给忘了,可是现在一看自己根本不能理解桓齮和君侯的话,显然不是个做将军的材料,不免有些失落,却还是不甘心,竖起耳朵,生怕漏过一个字。
  桓齮似乎看出了田伦的沮丧,眼角露出一丝笑意,接着解释道:“李由的目的,是要堵住韩成和他所带的百姓,一举歼灭韩国,只要这仗打赢了,他前面的失利都不会再有人计较。所以短期来看,我们只要守住郏县,护卫韩成退往南阳即可完成任务,大可以等李由主动来攻。但是从长期来看,如果我们坐守,那么章邯和章平两路大军就会赶到,我们就要同时面对三路大军的攻击,压力会相当的大,如今之计,就是趁章邯和章平到达之前,先击杀李由,避免三面受敌的困境。所以,我们更不能等。”
  田伦恍然大悟,他感激的看着桓齮,微微点头表示谢意,他从共尉和桓齮脸上的笑容看得出来,桓齮刚才所说的,与其说是讲给共尉听,不如说是专门指点他的。
  “是的,所以我们其实更不能等。”共尉叹了一声,“别说章邯的大军到此,恐怕就是章平和李由东西夹击我们,也够我们受的了。必须在他们合围之前击败李由。老将军,你看我们是主动出击好,还是先等一等?”
  “如果是我,就先等一等,既可以以静制动,又可以等韩魏的大军赶到,在兵力上形成优势。”桓齮自顾自的说,“韩魏虽然败走,可是他们并没有与章邯交战,兵力并没有什么损失。而章邯占领了大梁和新郑之后,需要收复其他诸县,就算他自己没有耽搁,兵力上也会有些分散。但是,这个时间并不多,我估计,也就是三五天的时间,三五天之内,如果李由不动手,我们就必须主动出击了。”
  共尉沉吟了好一会,默默的点了点头:“那就等三天,三天之内,如果李由还不主动出手,我们就迎上去。”
  “好。”桓齮微笑着颌首。
  共尉在郏县按兵不动,只是派出斥候四处打探。斥候营的将士骑着马在郏城四野飞驰,向西的和李由属下的秦军斥候开始有了接触,三天之内,双方的斥候交手十几次,楚军斥候凭着精良的装备和训练,略占上风,只损伤了十几个人手,却斩杀了秦军四十多人。即便如此,校尉营的李四还是暴跳如雷,指着受伤的那几个伍长破口大骂,说他们娶了老婆,把精力消耗在女人身上了,体力下降,丢了斥候营的脸。斥候营是共尉重点照顾的人马,别的营是百人将以上才有老婆分,而斥候营是队率就有分,甚至有几个还是伍长、什长,因此斥候营一直牛屁哄哄,李四更是眼睛长到了头顶上,一般人不放在眼里。他还觉得自己这个名字太土了,不象个校尉的样子,就改名叫李维,可是别人习惯了叫他李四,几个月了,也没有叫过他这个大名。
  斥候营都是精兵强将,是从各营里挑出来的精锐,领的军饷也比别的营普遍高一级,共尉又给他们全员配备了战马、硬弩,在与同等人数的敌军斥候交手时,斥候营保持了骄人的零死亡战绩,所以李四一看十几个弟兄挂了彩,还有几个重伤而死,他气得七窍生烟,跳着脚,把几个伍长骂得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最后不解气,还叫嚣着要把他们的老婆夺走,让给其他的兄弟。
  与此同时,李由却是暗自心惊,他军中的斥候同样也是军中武技高强的士卒,可是这几天接连伤亡了四十多个人,消息却没打听到什么,让他诧异之余,又有些紧张。那些斥候怕被李由责骂,在述说战况时,有意无意的夸大了楚军斥候的规模,李由因此对楚军斥候的疯狂感到十分不解。
  难道共尉——抑或是桓齮——在隐瞒什么?他在郏县连着几天按兵不动,难道就不怕秦军合围?当真他以为把韩魏的人马接应到南阳就大功告成了?
  骑将冯敬和步将赵贲也很不解,在商量不出结果的时候,李由坐不住了,真要让韩成逃走了,章邯赶到了,他立功的事情就泡汤了。
  “明天……”李由抬起手,本想做个果断的手势,可是话到嘴边,还是觉得不妥。他的手停在半空中,眼睛落在案上的地图上,思索了片刻,忽然灵机一动改变了主意:“明天我们绕过郏县,去骑岭攻击韩成的人马。”
  冯敬和赵贲互相看了一眼,不解的说:“大人,放着楚军在身后,可不是什么好事。”
  李由抬起眼皮,看着冯敬,忽然笑了:“是的,把三万楚军放在身后不管,反而去攻击韩军,确实太冒险了。你们说,楚军会不会从我们背后攻击我们?”
  冯敬想都不想,应声答道:“当然会。”
  “我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由得意的一笑:“赵大人,你先行一步,绕远一点,避开楚军的斥候,赶到骑岭布阵。冯大人,你多带旌旗,装成三万大军的阵势,从郏县北折向骑岭,如果楚军出城追击,你也不要理他,加快脚步向北就行。如果他们追过来,那就再好不过了。”
  冯敬和赵贲恍然大悟,连连点头。赵贲想了片刻,又问道:“如果楚军不追呢?”
  “他们如果不追,我们就真的去打韩军了。”李由还没有说话,冯敬就抢着说,然后拍了一句马屁:“大人,你这个办法好,不管他们追不追,主动权都掌握在我们的手里。”
  “不要太高兴,这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桓齮会有什么反应,我现在还不敢确定。”李由虽然有些得意,却没有表露在脸上,他摆了摆手,打断了冯敬继续吹捧的想法:“你到时候要看情况而定,不能让桓齮看出虚实。”
  “桓齮?”冯敬莫名其妙,“他不是早死了吗?”
  赵贲得意的一笑,却没有说话。李由微微一笑:“我怀疑他还没死,楚军的行动,和我了解的桓齮的战法很相似。说不准,他就在郏县。”
  “真的?”冯敬一下子跳了起来:“这老匹夫如果真在郏县,我一定要取了他的首级。嘿嘿,陛下如果知道他投降了楚军,恐怕会灭他的族的。”
  “陛下灭不到他的族了,他的家人已经全部离开了咸阳。”李由摇了摇头。
  “离开了咸阳?去哪了?”冯敬很不解的看着李由。
  “我也不知道。”李由皱起了眉头,也觉得很不解。冯敬倒也没有注意,他被桓齮可能在郏县的消息给刺激得很兴奋,一想到有可能将这个名将的首级砍下来,他就开心得有些忘乎所以。李由安排好了作战任务,他就匆匆的回营去了,精心做好准备,如果真的发现桓齮,一定将他拿下。
  赵贲没有立刻走,他又坐了一会,才抬起头对李由说:“公子,你能肯定桓齮真的在郏县吗?”
  “基本肯定。”李由的眼神穿过帐门,看向远处,似乎在自言自语:“以他的性格,他一定在等我先动手。再说了,他对咸阳的事情很熟悉,丞相大人和章邯、赵高之间的那些矛盾,不可能瞒得过他。我估计他应该已经猜到了什么,所以,他知道我不能等得太久。如果只是共尉的话,他不可能这么安静,一旦章邯的大军赶到,他根本没有机会的,只有抢在章邯到达之前,先击败实力最弱的我,他才可能避免三面受敌的局面。而现在……”
  赵贲沉默着点了点头,起身告退。李由也不起身,默默的看着赵贲的身影消失在帐外,半晌才收回目光,凝视着案头一只皂囊,无声的叹了口气。
  秦军出动的消息很快就送到了郏县,共尉随即招集诸将议事。
  “秦军主力全部出动,主将李由,亲卫步骑五千人,步卒万人,步将赵贲,万人,骑将冯敬,就是上次在博浪沙逃走的那个冯敬,骑五千。从郏县城北三十里折向北,看样子是要赶向骑岭截击韩王。”田伦手一指,大手在骑岭的位置一拍:“骑岭在郏县北七十里,是从阳翟通往鲁阳的必由之路,是伏牛山的东坡,山势虽然不是那么险峻了,但是韩王带着大量的百姓,如果被秦军伏击,后果不堪设想。”
  周叔、周贲、灌婴、周勃等人听完了田伦的解释,都把目光看向了共尉。
  共尉静静的坐着,见众人都看向自己,轻轻的扬了扬手中的竹简:“韩王的军报已经到了,按他们的速度估计,大概还有一天的时间就能赶到骑岭。他虽然有五万多人,可是有近十万的百姓跟着,不可能是秦军的对手,而且,这个时候通知他改道也来不及了。”他顿了顿,忽然笑了:“李由挑的时间很恰当,没有给我们更多的机会,我们只能追上去和他一战,打通骑岭接应韩王。”
  众人互相看看,灌婴大大咧咧的跳了起来,拍着胸脯说:“君侯,有什么好犹豫的,以我们的实力要想击败李由,打通骑岭,那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同等兵力下,我们击败秦军也不是第一次了,没什么了不起的。君侯,派我们虎豹骑去吧,不等他们到达骑岭就先灭了他们。”
  共尉皱了皱眉头,灌婴现在越来越嚣张了。在宛城的时候,他就纵容部下抢夺市井的商贾,被管军市的军正抓到之后,他还不服气,大大的闹了一通,直到自己派虞子期去训斥他,他才收敛了些。今天又第一个跳出来,虽然说有信心是好的,可是作为虎豹骑的骑督,这么目中无人、骄狂自大可不是什么好事。
  “退下!”共尉沉下了脸,断喝了一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8/24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