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17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1/267

  他的声音听起来很平稳,似乎在极力压抑着那丝得意。
  伏典根本说不出话来,他眼前有些发虚,头昏脑胀,韦晃那张脸在他面前似乎开始摇晃起来,他无力的抬起手,指着韦晃,嗓子里发出咯咯的声音,却没有一句完整的话来,忽然一条腿象是失去了知觉,扑通一声向韦晃倒了过来,看起来象是要一只垂死的猛虎要扑向最后的猎物。
  韦晃一惊,连忙向后退了几步。伏典一下子扑倒在他的面前,手脚抽动了两下,却没能爬起来。伏雅一看大惊失色,顾不得那些横眉竖目的士卒手中闪亮的长矛,冲过来一把抱起伏典,慌乱地叫喊着,随即他另外几个兄弟子侄也冲了过来,围着伏典哭成一团。
  韦晃皱了皱眉,挥手斥退了要冲上来的士卒,犹豫了一下,将几支竹简放进怀中,立刻带着人匆匆离开了伏府。他一边往回赶,一边让一个亲信悄悄的赶到钟繇的府上,传了一句口讯给钟繇。钟繇听后,惊得半晌无语,回过神来以后立刻进宫请见天子。
  “诏书?”天子细长的眉毛挑了起来,好象有些不太想得起来了。
  “正是。”钟繇满面是汗,抬起头见天子还没搞明白,连忙提醒了一句:“好象是建安五年的事情。”
  天子的眼珠转了转,忽然明白了过来,他惊得一下子跳了起来,声音变得又尖又细:“国丈还留着那封诏书?”
  钟繇点了点头,天子的脸色变得苍白,他怔了半晌,忽然对站在一旁的金祎和魏讽叫道:“快,快让人传韦爱卿。”
  “陛下,陛下……”钟繇连声轻叫道:“陛下不必慌张,韦大人自有分寸,就是他让人通知为臣的,请陛下立刻下诏废后,诛灭伏家。”他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封奏表,双手托到天子的面前。
  “韦……爱卿是……忠臣?”天子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钟繇,看了好久,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眼角流露出一丝劫后逃生的庆幸。他极力稳定了一下自己的情绪,伸出手接过钟繇的奏表,快速的看了一遍,脸色越发苍白,手也在轻轻地颤抖着。
  “陛下,时间不多了,请速速下诏,以免事态进一步扩大。”钟繇压低了声音,急急地叫道。
  天子呆呆的立了半晌,忽然咬了咬牙,大步走到书案前坐下,提起魏讽已经蘸饱了墨的笔,捡起案上金祎刚刚找出来的一支竹简,看了片刻,忽然觉得有一种荒谬的悲哀。他奋笔疾书,不大一会儿,就在那支宫里已经不多见的竹简上重新写了一份诏书,交给金祎,金祎怀揣着这支竹简悄悄的赶到了韦晃的司直府。
  韦晃正静静地坐在府里,旁边只有那个向钟繇报信的亲信,那几支竹简就搁在他的面前,他脸色很平静,可是眼神里却不时的闪过一丝慌乱,扶在案上的双手,不自然地颤抖着。听到外面的脚步声,他下意识的伸出手,飞快地将那几支竹简一把抓起,塞到胸前。看到进来的是金祎,才长长的出了口气。
  “德祎,天子下诏了吗?”韦晃急急地问道。
  金祎顾不得擦额头的汗珠,从怀里掏出那支竹简交给韦晃,韦晃细细地看了一眼,点了点头,将那支从伏家搜出来的诏书递给金祎,金祎看了以后,顺手扔进了旁边的火盆里,火苗舔着干燥的竹简,一下子窜起老高,很快就将竹简烧成灰烬,连同着上面的天子诏书。
  金祎盯着火苗,目不转睛,直到竹简烧尽,他才长出一口气,转过来对韦晃说道:“孟明,这次真亏了你了,天子已经准了钟大人的奏表,下诏废后了。至于曹将军那里,你还要小心应付,不能露出破绽。”
  韦晃点点头:“我自有数,你还是赶紧走吧,不要让人看见。”
  金祎点了点头,又向韦晃拱了拱手,匆匆的走了。韦晃这时才松了一口气,对亲信做了个手势:“走,我们去见曹将军。”
  ※※※
  曹冲看了一眼那只一尺一寸长的竹简,轻轻的放在一旁,又拿起那几支短些的竹简,脸上露出一丝微笑,他放下竹简,向后坐了坐,对坐在对面的韦晃笑道:“孟明,这件事做得不错,有了伏后这些书信,她这皇后是做不成了,我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你说我赏你点什么好呢。”
  韦晃暗自吐出一口气,淡淡地笑道:“韦晃得公子提携,理当为公子效劳。”
  曹冲笑着摆摆手:“有功则赏,有过则罚,这也是常理。这样吧,你这功劳太大,我可能还赏不了,待我报回丞相府议定之后再说,你稍安勿躁,耐心一点。”
  韦晃大喜,连忙拱了拱手,匆匆的走了。等他出了门,曹冲脸上的笑容已经全无踪影,他拿起天子刚刚写就的那份诏书,哼了一声:“这帮人真够蠢的,连造个假都不会,这竹简虽然是旧的,墨迹却是新的,当我看不出来吗?还是欺负我年轻?”
  张松笑了:“将军既然要顺水推舟,不想将事态扩大,又何必计较这些。反正皇后废了,也就是完成了任务,天子那点小聪明,就不要太当回事了,难不成将军想连天子一些废了?”
  曹冲长叹一声,他看到那支竹简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这几支皇后写的家书是真的,而天子诏书却是假的,上面的墨迹很新,显然是刚刚写的。没想到韦晃也在骗他,他刚才真恨不得一刀砍了他。但考虑到韦晃既然敢冒着这么大的险在自己面前玩这种把戏,估计那封诏书一捅出来,就不是废后那么简单了,他一时不想把事情搞得太大,只得装作没看出来,糊弄过去。可是这口恶气,却让他很是不爽。
  曹冲转了一个圈,抬起头对张松说:“这些竹简给郗鸿豫看一下吧,他是御史大夫,正可以管上这档子事,另外通知一下宗正刘璋,一起参详一下应当处理。”他想了想,忽然觉得有些担心,又有些疑惑,转过头对坐在一旁的庞统说道:“士元,想不到愿意为天子而不顾自家性命的忠臣还真不少啊。”
  庞统淡淡一笑:“将军,大汉四百年的根基,有些忠臣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天子即位以来,并无过错,将军知道,丞相大人也知道,要不然他也不会答应将军的不进不退之策了。”
  曹冲点了点,他知道曹操在许县的眼线绝对比张松布下的要多,对大臣们的行踪,也比他更关心。他有些担心地看了看那封假诏书,看了一眼张松。张松摇摇头说道:“公子不必担心,韦大人搜出此诏,停留时间并不是太长,我安排的人手没有听出什么异常,想来郭大人安排的人手,最多也只能知道搜出了诏书,但究竟是什么诏书,也未必能知道。公子如果担心,我可以再加工一下,保证以郭大人的眼睛也看不出真假。”
  看着张松那副很轻松的样子,曹冲笑了,他自从观摩了丞相府所藏郭嘉留下来的那些档案之后,确实比以前更牛逼了,居然有自信蒙过郭奕这个郭嘉嫡传的特务头子了。他想了想,也觉得目前要把那封真正的诏书透露出来并不是好事,也就同意了张松的意见,反正废后这件事已经完满达成,他可以安安稳稳的回邺城领那一千匹战马的大赏了。
  ※※※
  天子在殿中坐立不安,一张雪白的襄阳蔡氏澄心堂纸静静的躺在案上,钟繇、魏讽正坐在一旁,焦急地等待着天子下诏。天子有些神经质地颤抖着,脸上的肌肉不受控制的抽搐着,细长的手指紧紧地握在一起,指尖有些发白。
  金祎快步走了进来,他看了一眼钟繇,轻轻地点了点头,走到天子面前跪倒:“陛下,韦大人已经将诏书送到曹将军处,一切顺利,曹将军并未看出破绽。”
  “吁——”天子长长的松了一口气,紧绷着的脸松弛了些,一直挺着的身体也塌了下来,他松开双手,抬起手臂想要去拿案上笔,却发现手臂拧的时间太长了,一动就酸疼不已,他咧了咧嘴,一边晃着手臂,一边问道:“曹爱卿真的没有看出破绽?”
  金祎迟疑了一下:“臣以为,诏书既然已经毁了,他就是怀疑,也找不到确切的证据,只会把事情闹得不可收拾,对他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处。再说了,镇南将军还是一直忠心于陛下的,要不是他在其中周旋,只怕……”
  天子点了点头:“镇南将军的忠心朕是知道的,只可惜……他也姓曹。”他说着,脸上浮起一丝无奈的笑容,提起笔,却久久没有落墨,他叹了一声,放下笔转身慢慢走了出去,凄凉的声音从后面传了过来:“几位爱卿商量着拟个诏吧,朕……实在有些累了。”
  钟繇等人面面相觑,同时摇了摇头,却又无法可想,只得凑到一起商量如何措词。
  天子出了殿门,沿着青石阶慢慢地走着,天空阴得象要滴出水来,厚厚的云层渐渐的合拢在一起,将苍茫的落日遮得严严实实,天好象提前黑了,渐重的暮色让人有些喘不过气来。天子紧闭着嘴唇,一步一步地向前走着,不知不觉的来到皇后所住的宫殿之前,他站住了脚,仰起头看着在暮色中倔强的指向苍天的屋脊,愣了半晌。他想抬腿进殿去看看皇后,却觉得两条腿有千斤重,费尽了浑身力气,依然不能抬动半分。
  身边的小黄门看着天子出神,躬着身轻声说道:“陛下,要不臣……去通知一下皇后接驾?”
  天子无力的摆摆手,低下了头,两滴泪从眼窝里滑落,打在脚下的青石板上,溅成两朵小花,很快就洇成一片淡淡的水迹。
  阴沉的天空,一道闪电从云层之间一闪而过,轰隆隆的雷声由远及渐,滚滚而来,突然之间在耳边炸响,惊得天子打了个激零,一阵冷汗透体而出。他猛地抬起头来,一阵豆大的雨珠从天而降,重重地打在他的脸上。
  “陛下,小心着凉。”小黄门连忙扶着天子的手臂,将他半拖半扶的拉上了台阶,他们刚在廊下站定,噼里啪啦的雨滴声已经响成一片,青白色的青石板很快就变成了青黑色,闪着幽幽的光。
  殿中传来一阵轻轻的脚步声,面容憔悴,满面泪痕的皇后伏寿出现在门口,对着天子款款下拜:“不知陛下驾临,臣妾迎接来迟,请陛下恕罪。”
  天子看着依然保持着皇后之仪的伏寿,心中一阵酸楚,眼泪不争气的涌了出来,他赶上前去,弯下腰,伸出双手扶起伏寿:“皇后,你莫要怪我。”
  “陛下,臣妾自作自受,焉敢责怪陛下。”伏寿起身,拉着天子缓缓走向殿内,她的声音在一起一伏之间已经平静下来,甚至在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两人走到殿内,宫女们都退了下去,只剩下他们两人相对而坐,各自流泪,一时竟没有话说,只有摇曳的灯火将他们的影子拉得一会儿长,一会儿短,仿佛是风中飘零的落叶。
  “皇后,朕也没有想到,国丈居然还留着那封诏书,朕以为,他早就毁了呢。”天子喃喃地说道,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伸过手握住皇后冰凉的小手。
  “陛下,千错万错是我伏家的错,如今也由我伏家一力承担,陛下无须自责。”皇后看着天子的眼睛,极力想使自己的声音平静一些,却还是抑制不住的颤抖。她从天子的大手中抽出手,伏在地上:“臣妾不敢求生,只想请陛下看在臣妾服侍陛下二十年的份上,看在我伏家为陛下尽忠的份上,能为我伏家留一点血脉。”
  天子沉默不语,看着皇后依然纤细的腰肢,他感到的只是一份悲凉。不错,他是天子,是君临天下的帝王,可是却连自己的皇后都保护不了,这是何等的悲哀。皇后自从初平元年入宫以来,一直陪在他身边,是他那段最凄惶无助的日子里心头唯一的一丝温情。两人相敬相爱,如今已经二十多年了,共同经历了无数的磨难和惊恐,本以为能携子之手,与子偕老,如今却因为那一封诏书,即将天人永隔。他有些愤恨,愤恨国太伏完,如果有心杀贼,接了诏书之后就应该立刻行动,既然无能为力,又留着这封诏书干什么?白白的葬送了皇后和伏家,也给他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
  “寿儿……”天子泣不成声,他不敢答应皇后,因为他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保全伏家。那封假冒的诏书,他总觉得有些不安,曹冲是谁?他可是神童,他能看不出诏书的真假?就算他还有忠心,还能照顾他天子的面子,可是他能违背丞相的意思吗?不牵扯到他已经不简单了,要让他再放过伏家,似乎有些不太可能。
  “陛下……”皇后半天没有听到天子的允诺,心中寒意大起,她仰起头来,用朦胧的泪眼看着同样泪眼朦胧的天子,哀求道:“陛下,我母亲是孝桓皇帝的长公主,也是正正经经的皇室血脉,难道,难道不能留一个后人吗?我幼帝伏朗,可是尚未成年啊,陛下就不能看在臣妾服侍陛下二十年的份上下一道恩旨吗,有我伏家百十口性命,难道丞相大人还不满意吗?”
  “寿儿……”天子咬咬牙,用力拉起皇后:“朕……尽力,尽力。”
  “多谢陛下。”皇后抽动着肩膀,渐渐止住了泣声,膝行到琴几旁,伸手撩开了罩在琴上的锦罩,细长的手指在琴上一抹而过,几声悦耳的叮咚声传来,天子精神一振。他抬起头看着皇后,皇后也正看着他,脸上的泪痕已经被擦去,只是眼睛还是红肿着,曾经让天子品尝得如痴如醉的嘴角微微翘起,露出一丝甜美的微笑,轻声请求道:“陛下,臣妾即将远行,也不知哪一天才能与陛下重聚,敢请陛下与臣妾共奏一曲,以慰臣妾这数得过来的几个时辰。”
  天子愣了一下,两人同奏,是他们夫妻最开心的事情,当初能在那么艰苦的日子里熬下来,这同奏的琴声也是功劳不小,哪怕是再难的时候,两人并肩坐在琴前,默契地拨弄着琴弦,总能让两颗不安的心感到一丝慰藉,感受到这无情的人世间还有一丝温情,只是现在,却只能让人感到一种悲凉。
  “寿儿……”天子哽咽着,无法移动自己的身子。
  “陛下……”皇后微微躬了躬身子,再次向天子发出邀请。
  天子强撑着挪到皇后身边,伸出手臂晃了晃,将袖子向上挼了挼,长长的手指摁上了琴弦,往日灵活的手指如今却好久都不能动一下。皇后静静地看着他,带着血丝的眼睛里透出的平静,是哀怜,此时此刻,坐在她面前痛苦不堪的不是一个帝王,而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文弱男人,是她的丈夫,是弱得不能保护她的一个丈夫。
  “陛下……”皇后再一次轻轻地唤了一声,尾音拖得长长的,还带着一丝颤音。她伸过手来,将天子抽搐的双手从琴上拿开,自顾自的回过头来,叹了一口气,手指猛的一拨琴弦,“咚”的一声,紧跟着,一阵一点优雅也没有的琴声从她激烈挥动的手下流泻而出,如剑戟交鸣,如铁骑嘶鸣,如朔风呼啸。
  “大风起兮云飞扬……”皇后略带沙哑的声音听起来更具备了一丝难得的豪迈,她一点也不顾及音韵之美,顾不得与琴声合拍,只是用尽浑身的力气,用最大的声音吼了出来。嘶哑的声音在并不高大的殿中回响,带着一丝决绝,一丝悲壮。
  “皇后……”天子再也忍不住了,他猛地转过来身,一把将皇后抱在怀中,将脸埋在皇后的胸前,拼命地抱紧皇后,似乎要将她紧紧地搂在怀中,永不放开。
  “陛下,记住,你是高皇帝的子孙,你是大汉的天子,再苦再难,你都不能放弃……”皇后用鲜血淋漓的双手推开天子,黛眉倒竖,杏眼圆睁,俯视着天子怒声喝道:“你一定要记住……”
  “朕记住了。”天子放声大哭:“我记住了,为夫记住了……”
第二十节
族诛
  郗虑、刘璋一接到曹冲的消息,立刻赶了过来。郗虑的气色不太好,比起上次曹冲看到他时的样子,郗虑消瘦了好多,看起来这段时间许县展开的大辩论中,这位郑玄大师的弟子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有些不堪重负了。而刘璋气色很好,本来就圆圆的脸现在越发的红润,丰满得眼睛都细得看不清了。做了宗正之后,他不用再整天担心着手下人的背叛,不再整天考虑着怎么和那些手握重兵的骄兵悍将周旋,日子过得舒坦了好多。心宽了,体就胖,刘璋几乎成了一个肉球,消瘦的郗虑站在他的身边,很有穷书生和富家翁站在一起的感觉。
  不过,今天他们的神气却恰恰相反,郗虑的瘦脸上泛着红光,而刘璋的脸色却有些灰败。
  “公子,真是惭愧,真是惭愧。”郗虑一看到曹冲就赶上来连连赔礼,一副犯下了滔天罪行的样子,“郗虑忝为御史大夫,却未能尽职,致使伏家做出如此狂悖之罪,实在是难辞其咎,请公子责罚。”
  曹冲不喜欢郗虑,觉得这个人虽然读了一肚子书,但是一点骨气也没能,只知道跟着老曹后面做条狗,就是做狗也只是做那种只会汪汪狂叫的恶犬,不是条能带出去打猎的好狗。现在看到他一副奴颜婢膝的样子,曹冲更是对所谓的大儒有了一种不屑,书读得多又能如何,不是照样在权势面前下拜?
  不过他虽然不喜欢郗虑,但不至于傻到给郗虑脸色看,他连忙上前扶起郗虑笑道:“郗公,你可是三公之一,如此大礼参拜我一个小子,我如何当得起,快快请起,让那些书生知道了,又要惹出闲话来,怕你我的面子上都不好看。”
  郗虑有些尴尬,他不自然的笑了笑,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公子说得是,那帮书生的嘴实在是太欠了,个个以为自己是许子将,胡言乱语,不知天高地厚。”
  曹冲笑了笑:“让他们议议政,也是好的,老话说得好,理不辩不明,纵使有些不好听的,也无妨于是,总有明白人的。郗公大才,学问深厚,有机会也要去讲讲,莫让他们自以为是,反失了方向。”
  郗虑一愣,这才想起来现在许县最活跃的那些人可都是襄阳书院来的,都是在曹冲的地盘上的,说不定他们最近在许县说的那些话还是出于曹冲授意,他想到这里,不禁暗自庆幸自己没有草率的加以禁止,也没有采取什么过激的行动,虽然最近有些窝囊,但没能得罪曹家的人,仕途还是没有问题的。这不,仓舒公子不是送了个大大的功劳来了吗,这次要是把伏家给整倒了,丞相大人一定会很高兴,虽然官不能再升了,但财却是少不了的,说不定还能封个爵。
  “公子,如今伏家犯下如此大罪,不知公子觉得应当如何处理才好?”郗虑谄媚的笑着。
  曹冲怔了一下,咧嘴一笑:“郗公,你这可就问错人了,我是镇南将军,只管打仗的事,这许县可不在我的管辖范围以内,反倒是你这个御史大夫和宗正刘大人的事情,怎么反倒问起我来了?”
  郗虑恨不得抽自己一个嘴巴子,自己是急得有些犯傻了,这当然不能问曹冲啊,这些恶人当然要自己来做了,要不然他把自己找来干什么。他有些无趣的笑了笑,抬起头看着刘璋,嘿嘿一笑:“公子批评得对,这事正当要问问刘大人才是。刘大人,皇后意图诬告丞相大人谋逆,大人以为这事该当如何处理才好?”
  刘璋不停地擦着脸上的油汗,他呵呵的笑着,显得十分憨厚,十分的纯朴,一听郗虑问他,他连忙笑着躬了躬身,只是他的肚子实大太大了,长时间的弯着腰有些难受,所以只能意思一下,他一边喘着气,一边报怨道:“这鬼天气,闷得要死,要下雨又下不来,让人喘不上气来,真是难受之极。”
  郗虑见他顾左右而言他,却不回答他的话,心中很是不快,堆起一层假笑故意开玩笑道:“刘大人,这天气固然是闷了些,不过刘大人也太胖了,怨不得别人,或许是许县的生活太安逸了,刘大人每天吃饱喝足了,没有什么事做,这身上的膘当然是天天见涨了。”
  刘璋还是憨憨的笑着,一副深以为然的样子:“郗公说得对,这也是镇南将军的恩典啊,要不是镇南将军荐我做了这个既尊且闲的宗正,我如何能养出这一身膘来?刘璋愚笨,也只能做做这个宗正了,那些监察百官之类的重任,却只有郗公这样的大才才能做得的,要是让我做啊,我估计就是忙成一把骨头,也做不好的。”
  郗虑的脸色有些变了,他很想再讽刺刘璋几句,可是被刘璋这么一说,他又想起来似乎刘璋的儿子还在曹冲的手下,听说很得信任,刘璋这个宗正也确实是曹冲推荐的,莫不是他们也有什么交易吗?他连忙挤了挤脸,重新浮现出一脸的笑说道:“刘大人过谦了,你既然是公子推荐做这个宗正的,那就是说明公子对你很信任,如今出了这事,急急地把你我找来商议,也正是我等的荣幸,大人还是说说如何处置才是。”
  刘璋挠了挠头,觉得有些难办,郗虑把话挑得如此明确,他不好再装糊涂。他是汉室宗亲不假,也不愿意别人来惹指刘家的江山,可是前提是自己要有这个能力。现在伏皇后闹出这事,十有八九就是天子无自知之明,硬要去惹曹家,当然了,建安五年的时候,曹操还没有打赢官渡之战,北方的袁绍还象一座大山压在他的头顶上,皇帝有些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问题是现在不是建安五年了,曹操虽然还没有统一天下,可是朝中的权利却是集中在他的手上,要不是他还有些顾虑,还考虑一些民心,换成一个鲁莽的家伙,早就把天子杀了。现在曹家为了自保,要想将女儿送进宫里做皇后,天子这个时候还犹豫不决,最终闹出这个事来,皇后还是没保住,连伏家都一起被扯进去了,真是失策,如果早些时候一和曹家联姻就废后,哪会出这事?
  天子还是年轻,不知道轻重权衡,刘璋叹息道。不过现在不是讨论天子的时候,曹冲传来的消息只是说皇后与家人通信,意图杀害大臣,并没有提到天子,看样子曹家还是有顾忌,没有立刻废掉天子的打算,既然如此,那伏家就是替死鬼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1/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