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17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75/267

  驿馆内,周瑜和鲁肃面对面的坐着,一方红漆棋枰上,黑白两色的棋子正在进行着厮杀,胜负在即,两杯清茶,散发着若有若无的香气。
  “啪!”周瑜投下一粒雪白的棋子,得意的笑了,他将手中剩余的棋子扔进棋盒中,拍了拍手,一手拈起旁边的茶杯,一面看了看眉头紧的鲁肃:“子敬,你又输了。”
  鲁肃一点心情也没有,怏怏不乐的将手中的棋子撒进棋盒里,黑得发亮的棋子发出哗哗的声间,一声声象是敲在鲁肃的心头。他盯着棋盘看了半天,觉得有些心烦意躁,有一种要将眼前这些白得晃眼、黑得刺目的棋子全部扫落在地的冲动。
  但是他忍住了,他不能在周瑜面前如此失态,虽然,周瑜是他最亲密的好友。
  “子敬,你还要想曹将军的事?”周瑜心情很不错,悠闲自得地问道。
  “他……”鲁肃叹了口气,伸出手捡起棋盘上的黑棋子,一粒粒的放入左手掌中。“公瑾,我看不透他在想什么,是不是……”鲁肃觉得白天的曹冲表现出来的态度让他很失望,对自己这几个月以来的等候没了信心,可是又不想说出口,一说出口,事情似乎就没了有转机,那他怎么办?江东是回不去了,难道真要终老家中?
  他有些愤愤不平,当初他在家闲居,观望天下,刘晔来信约他北上归附曹操,他已经答应了,可是听了周瑜的劝,他来到江东。孙权当时刚刚接掌江东,内事问张昭,外事问周瑜,对他这个由周瑜引荐的人也很尊敬,他进献了三分之策后,孙权虽然没有立刻重用他,但却他很看重。张昭嫌他狂放粗疏,多次在孙权面前非议他,孙权不以为然,反而送了围帐给他的母亲,又赏了他很多东西,补偿了他迁居江东的损失。曹操下荆州,他更是因为力主抗曹而得到孙权的亲迎大礼,名重一时,似乎终于有了出头之日,可没想到了随后的形势急转直下,他虽然做了都督,却失去了孙权的信任,几年之间,就不得不黯然离开江东。
  成也周瑜,败也周瑜。
  鲁肃抬起眼皮,看了一眼含笑不语的周瑜,心中暗自叹息了一声,要是当初听刘晔的,现在他应该比现在这样子好吧。
  “子敬,”周瑜似乎感觉到了鲁肃的心情,他放下茶杯,双手撑着膝盖,向前倾着身子,很诚恳地说道:“我之前就跟你说过,这个曹将军不喜玄虚,让你直言以对,你偏偏要搞点玄虚,用这种拙劣的计策试他一试,现在如何?你当初见孙会稽,一见面就提出三分之策,何其爽快,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多事?”
  “我不试试他,如何知道他会如何待我。”鲁肃白了他一眼,对他提起孙权和三分之策有些不爽,“当初孙会稽对你我如何看重,现在又如何?我看就是因为没有好好的试他一下的原因。”
  周瑜看了他半天,扑哧一声笑出声来,鲁肃有些恼怒,瞪起眼睛刚要说话,周瑜抬起手拦住了他,低头想了想说道:“子敬,你知道孔明现在在干什么?”
  “在隆中种田。”鲁肃没好气地说道。
  “嗯,你知道吧?孔明被擒,曹镇南亲自上门去请他,结果孔明为了摆谱,让他吃了闭门羹,结果他一怒之下,不再征辟他了,放着这么一个大才回隆中种地去。你……比孔明如何?”
  “伯仲之间吧。”鲁肃有些讶然,他知道诸葛亮没有接受曹冲的征辟,但一直以为是诸葛亮忠于刘备,不愿意为曹冲服务,却没想到原来是这个原因。如此一想,他对曹冲更没有信心了。
  “这个曹镇南很怪,他似乎很看重人才,又似乎不看重人才。我那同窗蒋子翼,学的是纵横之术,当初投到他的门下的时候,曾想向他请一婢女,就是现在那个刘备的女儿大双,被他一口拒绝。但子翼在他的手下,却风生水起,多次担负谈判的重任,与孙会稽会谈,说降刘璋,都有子翼的功劳。那个张永年,一开始在丞相面前受了委屈,也是他亲自找上门去,相谈甚欢,如今更是他府中第一心腹。庞士元初见,就提出要三百亩地,同样被他一口拒绝,当然了,现在士元是他的首席谋士,不亚于荀公达在丞相府的位置。这些,你都是知道的,可想过什么没有?”
  他看着若有所思的鲁肃,微微一笑,坐回自己的脚后跟上,舒服地喝了一口有些凉的茶。
  “你是的意思是说,我多此一举?”
  “正是。以我看,此人虽然年少,却自有一股豪气,他不喜欢那些故弄玄虚的人,却能以真心待人,这一点,比起丞相大人还要更进一步。更重要的是……”周瑜停了一下:“他虽然平时不显山不显水,好象很多妙计都出自手下,但他却无防人之心,有一种莫名其妙的信心,这种信心强大到他根本不怕手下会背叛他。我……也搞不清他的这个信心从何而来,不过自从他在襄阳演说了那个什么九大……九大行星的天象之后,我似乎有些明白了。”
  “那个胡说八道的天象?”鲁肃撇了撇嘴,不屑地说道:“你从这里明白了什么?”
  “嘿嘿嘿……”周瑜看着鲁肃不屑一顾的样子笑了:“胡说八道?你知道虞仲翔和他辩了一天之后的结果吗?”
  “我关心那个事干嘛。”鲁肃摇了摇头,表示没有兴趣。
  周瑜微微一笑,他知道鲁肃读书不多,对易经更是不通,而且他也看不上那些谈玄说虚的名士,甚至有些势同水火。他也不再逗弄鲁肃,接着说道:“我不知道他跟虞仲翔说了什么,可是我知道虞仲翔后来跟益州的周仲直、张南和一样,迷上了观星象,整天用一个大筒子看星星。对了,那个大筒子,好象就是曹镇南特地给他们做的千里眼,当初曹镇南就是凭这个千里眼,在江陵就发现了乌林火起,结果抢在刘备的前面两天占据了虎跳峡的要地……将一场我们意料中没有悬念的大胜变成了惨败。”
  “千里眼?”鲁肃一下子来了精神,他对曹冲何以能抢在刘备前面堵住虎跳峡的事情一直大惑不解,今天听周瑜这么一说,他才恍然大悟,不对对千里眼这种太离谱的东西,他还是半信半疑。
  “对,千里眼,不过这些在曹镇南来说,似乎只是举手之劳。从没听说过他学易,他却能说出易学大家如虞仲翔说不出的天学,从没听说过他为工,他却能做出千里眼这等神奇之物,没听说他去过益州,他却能发现张永年这样人所耻言的人才,你觉得这正常吗?”周瑜呵呵一笑,他抬起手比划了一下,指了指头顶:“我总觉得他有我们不了解的秘密,他似乎站在另外一个高度,俯视这天下,而不象你我,再有智谋,也不过是这芸芸众人中的一个,仅仅是聪明一点而已,眼界始终不能跳出所见到的这些范围。”
  “是吗?”鲁肃半是打趣,半是轻蔑地说道:“那还不是照样被曹子桓搞得灰头土脸的。”
  周瑜对鲁肃的不屑并不在乎,他只是一边想一边说:“子敬,我到许县之后,见过了太多的人,也见到了许县平和下面的暗流,我不知道大汉还能走多远,但我相信,能走得最远的,不是那个优柔寡断的天子,也不是那个心狠手辣的曹子桓,而这个看起来浑浑噩噩的曹仓舒。”
  “何以见得?”鲁肃不笑了,脸上的轻蔑也收住了,他严肃地看着周瑜:“你从何得知?”
  “从他的气度,从他那份说不清的自信。”周瑜一字一句地说道:“只有自信心强到如此地步的人,才能用好你我这样的人,才不会象天子那样患得患失,既想用人,又要防人。”
  “怪不得你变了态度。”鲁肃呵呵一笑,打趣道:“现在是不是有些后悔了,早知如此,当初就不要摆谱了。”
  “马幼常还杀了他的爱将朴新守呢,现在不是照样做他的军谋掾?”周瑜轻描淡写地笑道:“子敬,你还是不要替我担心了,还是想想你怎么再次进计吧。我再不行,只要不和他做对,这个卫尉还是做得长的,虽然不能和从祖的三公相比,做个九卿,也算是对得起我周家列祖列宗了。”
  “这个人,有意思。”周瑜淡淡的笑着,举起了茶杯。
第二十四节
断粮
  周瑜说完了,舍下出神的鲁肃去睡了。鲁肃独自坐在那里,想了好久。他虽然对周瑜的话还有些疑惑,但他对周瑜的眼光还是有信心的。只是他在曹冲面前玩了一把虚的,如何再找个机会去进计,这确实是个问题。
  他这一夜没睡好,第二天起来的时候,眼睛都有些肿了,看得周瑜乐了好一会。没等周瑜打趣他,有人来报,镇南将军有请。
  鲁肃长长的出了一口气,不再多说,匆匆的洗漱完毕,跟着周瑜一起来到曹冲的住处。曹冲正由大双小双陪着吃早餐,没想到周瑜和鲁肃来得这么快,不免有些意外,连忙招呼道:“二位可曾用餐,如果未用,不妨一起来吃一点。”
  两人既然有心,当下也不谦虚,一起入了座,大双布下餐具,小双帮他们盛好稀粥,送到他们的面前。周瑜和鲁肃知道,这两人虽然还是侍女,但迟早是个妾,而且是个颇受宠的妾,当下不敢怠慢,连忙离席致谢,搞得大双小双颇有些不好意思。
  “莫要客气。”曹冲招呼了一下,三人端起确定三两下搞定。吃完之后,大双小双安排人撤下,又奉上茶来,曹冲这才对鲁肃笑道:“昨日有些匆忙,今日请二位来,是有事请教。”
  “不敢。”周瑜和鲁肃连忙回礼,鲁肃心里更是一松,暗自长出一口气。
  “昨天子敬所言甚是,只是我军实力还没有那么强悍,想要一鼓而下交州,还要提防着江东,实在是有些心有余而力不足。再者交州在士威彦兄弟手下安定已久,如果再起战火,对民生伤害颇大。何况……”曹冲有些不好意思的转过头看了一眼正在帐后偷听的大双小双,赧然一笑:“二位也知道,左将军还是我的准岳父,一旦打起来,刀兵无眼,如果有所损伤,我……”
  他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呵呵的干笑了两声,周瑜和鲁肃倒是立刻明白了,曹冲这是要卖个面子给这对姊妹花了。他们倒不相信曹冲会为了这对姊妹花而放过刘备,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他就不会卡断了向交州的地下粮道。在他们看来,曹冲应该还是想等秋收以后再打,这样既不误农时,又可以逼得刘备山穷水尽,当然刘备如果能投降,那就是最好了。
  虽然这个希望看起来很渺茫,但他只要做了,不管结果如何,姊妹花都不会再埋怨他了。
  看起来很优柔寡断,但却是一举两得。
  鲁肃暗暗点了头,他看了一眼周瑜,周瑜沉吟了一下,抬起头看着曹冲还有些害羞的脸说道:“将军所言甚是,不管从公从私,如果能避免一战,总是好的。只是我已经多次去招抚,左将军都没有答应,如果我再次前去的话,只怕朝庭脸面无法保存。依我看,还是另一种方式比较好。”
  曹冲愣了一下,却也是正中下怀,他打的主意就是以纳妾为借口,让人去通知刘备来参加婚礼,当然了,老刘自己不可能来,但总要派一两个人来吧,如果不派人来也没关系,反正把时间拖到秋收以后就行,自己也算是尽到力了,大双小双以后也不会有什么觉得遗憾的地方。
  “周大人所言也有道理,不知以什么方式比较合适?”曹冲一脸的诚恳,然后又转向鲁肃,露出谦和的笑容:“子敬,昨天人多,未能深谈,今天子敬不妨直言。”
  周瑜的话就是给鲁肃铺垫,鲁肃都等半天了,这时见曹冲向他请教,哪里还敢再玩深沉,连忙弯了弯身子笑道:“将军所虑正是,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将军以仁义为先,自是正理。”
  曹冲笑了笑,又说道:“周大人有皇命在身,不便为此私事。我知道子敬与左将军私交甚厚,想请子敬前往交州一趟,不知子敬意下如何?”
  鲁肃大喜,连忙应道:“敢不从命。”
  曹冲很满意,他昨天对鲁肃不太热情,后来想到大双小双的事情,想来想去,似乎也只有鲁肃去比较合适,而且鲁肃虽然和他的前世印象不符,但却是更符合他的期望,如此一个气势惊人的名人,应该不是个无用的,更何况他演义里面也是接替周瑜做了大都督的,要不是他这只人形大蝴蝶,他应该还在江东做大都督呢。也正因为如此,他今天一大早就将鲁肃请来了,借机向他抛出橄榄枝。他本来还担心鲁肃和诸葛亮一样摆谱,已经准备好了些说词,哪知道鲁肃这么上路子,连带着周瑜都客气了不少,倒是让他有些喜出望外。
  曹冲决定趁势打铁,彻底将他拉入自己的帐下,他想了想说道:“我听说子敬在江东时曾任赞军校尉,不知后来可有变更?”
  鲁肃有些尴尬:“公瑾去许县之后,肃曾任奋武校尉,领大都督。”
  曹冲有些意外,他知道赞军校尉是临时职衔,赤壁之战之后就取消了,本以为鲁肃任大都督,哪知道不过是个奋武校尉领大都督,这倒让他有些意外。他想了想说道:“以子敬之能,任一奋武校尉,实在有些屈才了。这样吧,暂时委屈子敬为府中从事中郎,代我前往交州一趟,事成之后,另有重任。”
  鲁肃惊讶的和周瑜对望了一眼,从事中郎虽然只是个六百石的小官,比起当初的奋武校尉还不如,但他是将军府的要员,拥有很大的实际权力,非亲信不能任,以后升迁的机会也多。他本来只想着能入将军府,与曹冲有接触的机会,好借机了解一下这个人可不可以辅佐,并没有指望一下子就有好的职位,没想到一下子就能拿到这个官俸虽然不高,位置却很重要的职位,当然是喜出望外。不过他为了保持一点风度,还是很克制的行了个礼:“多谢将军。”
  “哈哈哈……”曹冲很满意:“那就有劳子敬,我已经命人准备礼物,不日即可起程。”
  刘备还在桂阳,他接到了曹冲已经从邺城返回荆州已经到达长沙的消息,知道安静的生活又快结束了。眼看着战火就要重起,他心急如焚。自从曹冲回来之后,那些私自卖粮给他的荆州商人就消失了踪影,一个也看不到了。他前期储备的粮食实在有限,如果不发生战事,他还能支撑到秋收,一旦打起来,消耗剧增,他很快就要饿肚皮了。
  饿着肚皮,怎么打仗?
  所以刘备很着急,一面派人到海南郡去找步骘借粮,一面派人到山里去搜刮,自己则经常站在城楼上,看着外面还带着青色的稻田,恨不得田野的稻子立刻就能收割,好解决他的肚皮问题。他这时候有点后悔了,早知道就答应周瑜了,先送质就先送质呗,弄点粮食来吃吧,反正他又没有说一定要送亲生的,旁边这个养子也算是质啊。
  他一边想着,一边不经意的瞟了一眼身边的刘封。这两年刘封又长高了,已经超过刘备的个头,唇角长出了一层细细的绒毛,给他那张看起来还有些稚嫰的脸增添了一些威武之感。
  刘封正按着腰间的长刀,极目远眺,在官道的尽头,他看到了几个黑点,转过头来正要说话,却见刘备正在打量着他,而且眼神很怪异,不免有些奇怪,他上下打量了一下自己的衣甲,没有发现什么问题,只得又抬起头来看着刘备。
  刘备在一霎那之间已经恢复了平静:“封儿,你想说什么?”
  “哦,父亲请看。”刘封指着远处,“那里好象有一队人马。”
  “人马?”刘备吃了一惊,眯起眼睛看去,却什么也看不到,心里一阵紧张,连忙抓住刘封:“在哪儿呢,我怎么看不到,有多少人?”
  “父亲不必惊慌,看样子最多几十个人,不会有危险的。”刘封不以为然地笑道。
  “哦,那就好。”刘备松了一口气。
  “父亲,会不会是那个周大人又来了?”刘封没注意到刘备的心情不佳,好奇地问道。
  “我怎么知道。”刘备有气无力地说道:“来就来呗,反正他也不是第一次来。对了,封儿,孙公祐回来没有?”
  刘封摇了摇头,孙乾奉刘备之命,到南海郡找步骘借粮去了,走了大半个月了,一点消息也没有,看样子是不顺利。刘备心急,几乎每天都要问一次,问得刘封都烦了,让人守在城门口,一见到孙乾就带他来见。
  “唉……”刘备沮丧的叹了口气,有些烦躁拍打着城垛。
  “父亲还在担心粮食的事吗?”刘封有些胆怯地问了一句。
  刘备没有回答他,只是点了点头,一提到粮食的事情他就烦,向孙权借粮借了几次了,孙权也只是在推辞,每次都要先跟他谈谈这苍梧、郁林两郡的归属问题。一提到这个刘备就光火,老子都混到这个地步了,你还落井下石,还了你两郡,老子就在桂阳呆着?真是个不知好歹的竖子,还是姻亲呢,把老子逼急了,带着这两万多饿急了兵抢了你的南海郡和合浦郡,再让云长拿下你的交阯郡,我看你能有什么办法。
  刘封见刘备的心情不是一般的差,只得轻声安慰道:“父亲莫忧,将军们已经去搜集粮食了,秋收在即,我们只要熬过这个把月,就可以松口气了。”
  刘备惨然一笑,心道你说得轻巧,熬过个把月,打起仗来勒紧裤腰带吗?不过想想粗枝大叶的刘封能想到安慰自己,也算是不容易,有长进了,他倒也不想太过打击他。他指了指前面隐约的黑点说道:“如果这是周大人来了,也许能解决一点问题,至少我们可以要求他们重开交易。”他想想那卖粮给他的商人,不禁气得牙疼:“这帮天杀的商人,也太黑了,每石粮食要我一千钱,整整是襄阳市价的十倍,哼,等我哪天拿下荆州,一定把这几家给抄了,杀他个鸡犬不留。”
  襄阳来的商人知道刘备缺粮,生生的借口说长途运输运费太贵,把粮价提到了一千钱,刘备明知被人宰了,却无法可想,本想着将他们诱来,让人扮成劫匪一次性给劫了,做次不要钱的买卖,哪知道这些商人精得跟鬼似的,把大批的粮食都屯在长沙,每次只送几百石来,你一杀他,下次就没有了。几百石粮食对于两万多大军来说,不过是杯水车薪,搞得刘备没敢下手,生怕断了这条粮路,那可就真不用活了。
  当然刘备还不知道,襄阳的粮价其实根本没有一百钱,这几年襄阳收成都不错,粮价早就降到了五六十钱,要不是曹冲生怕粮价降得太利害影响那些大族的积极性,用官价买了上千石的粮食交到了丞相府,也许粮价会更低一点,也就是三四十钱左右。
  官道上的人越来越近了,终于来到了城下。一个骑士纵马来到城下,朝着城上大呼:“镇南将军府从事中郎,东城鲁肃,请见左将军。”
  刘备疑惑地瞪起了眼睛,不敢相信地看了看同样一脸茫然的刘封,鲁肃什么时候也入了镇南将军府了?还代表着镇南将军府到这里来,他想来干什么,如果是朝庭招抚,为什么不是周瑜来,他是来下战书的吗?
  刘备还在犹豫,鲁肃却从车里钻了出来,站在车上大声叫道:“左将军,莫非看到故人不愿相见么?”刘备定睛一看,还真是鲁肃,连忙让人下城开门,将鲁肃迎了进来。一见面,刘备就拉着鲁肃的手笑道:“子敬,几个月不见,你怎么……”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75/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