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25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54/267

  曹冲想了想说道:“我决定给他点颜色看看。”
  “给颜色给他看?什么意思?”曹操有些不解地看着曹冲,曹冲一愣,这才明白问来,解释道:“就是给点厉害给他看看,让他知道点进退。”
  “又是什么怪辞儿。”曹操扑哧一声笑了,接着问道:“和亲这件事怎么办?”
  “不理他。”曹冲不以为然:“要和亲可以,让鲜卑人把女人送到我大汉来和亲,否则免谈。”
  “哼哼。”曹操抚着胡须笑了:“这件事就交给你办了,可别把我的乖孙女嫁到那破地方去。”
  “喏。”曹冲连忙躬身答应,他转身要走,曹操又叫住了他,伸出手挠着眉梢说道:“刚才天子派人来下诏,要我和你进宫商议嘉奖辽东之战的功臣,你有什么看法,赵云、徐庶该怎么赏?”
  曹冲犹豫了一下,点头笑道:“他们在那个时候果断出击,对迅速平定辽东有重要作用,受嘉奖也是应当的,我倒希望天子不要太薄了他们。”
  曹操有些意外的看着曹冲,愣了片刻,笑了,他想了想又说道:“既然你也这么想,我倒也不反对,子桓是镇东将军,他打赢了这仗,自然也要赏他,你看又当如何?”
  曹冲为难的挠了挠头,对曹丕的封赏确实让他有些为难,以他的立场,当然不封才好呢,但是他毕竟立了功,不赏是不可能的,而如何封赏,却着实是个问题。曹操心里肯定是有想法的,但是他不说出来,反而来问他,这让他不太好回答。他细细的考虑了一阵,才缓缓说道:“父亲,我觉得子桓或许为政更好一点,打仗恐怕不是他的长项。再说了,辽东一平,除了北疆的鲜卑人,也没什么仗好打了。子文在代郡,左将军又在雁门,张辽在五原,鲜卑人翻不了天的。”
  曹操从鼻子里哼了一声,不满地说道:“我本来也是这么想,我退下来,大将军自然是要你来接替的,丞相这个位置吗,我就想交给子桓。”曹操说着,瞟了一眼曹冲,见曹冲没有什么意外的神色,又接着说道:“他搞那个九品官人法,把那些世家的心都给勾去了,连崔季珪(崔琰)都支持他,有这么多人支持,做个丞相应该还是可以的。偏偏他觉得自己打仗有天赋,一门心思的想带兵,我听他那意思,如果和亲不能成,他还要带兵西向,参与鲜卑之战。”
  曹冲皱起了眉头,曹操说的事他知道一些。曹操年纪大了,准备立嗣,在他和曹丕之间犹豫不决,于是向邺城的官员征求意见,让他们私下里上书,谈谈自己的意见,结果崔琰上书是上了,可是却是露板,也就是上公开信,明言支持曹丕,理由很冠冕堂皇,曹丕是嫡长子,又一直表现不错,没有道理废长立幼。曹操虽然表面上不好说什么,其实很恼火,对崔琰这一做法意见很大。
  其实说起来,曹操对崔琰的意见还要追溯到很久以前的一件事。曹操刚刚拿下冀州的时候,拿着冀州的户口帐本欣喜若狂,一个冀州就有几百万人,可征调的丁壮接近三十万人,当时就开心得脱口而出,结果碰了时任别驾从事的崔琰一个硬钉子,差点下不了台。这件事已经过去十几年了,这些年崔琰一直表现不错,曹操也把这件事慢慢的淡忘了,但露板这个事情一起,曹操又想起当年的那件事,这心情就颇不愉快。
  但是崔琰不能乱动,这个人名望太高,不仅是他和毛玠主持选官很多年,提拔了不少人,更重要的是他崔家在冀州清河举足轻重,他本人还是郑玄的学生,同门极多,在世家中的影响很大。跟他有关系的官员能占到邺城丞相府的一大半,而牵连的更是遍及大汉。如果他没有明说,这事情还能装糊涂,他露板了,就不能不面对,如果要立曹冲,曹操就要一个能让大家信服的理由。
  这等于把曹操逼上了绝路,曹操很恼火。
  曹冲挠了挠头,苦笑着说道:“他如果一定要去打仗,就让他去吧,有前将军和赵云、张休他们帮着,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辽东不是也打下来了吗。何况还有子文他们呢。”
  “唉,你啊……”曹操叹了口气,有些无奈的指了指曹冲,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曹冲尴尬的笑了笑,正要说话,外面有人来报,皇后来懿旨了。
  “又是要我们进宫的。”曹操撇了撇,怏怏的起身接旨。果不其然,皇后曹节知道了他们父子借口礼仪的事不进宫之后,特地派人来请,现在天子也准免了你们不受这个规矩约束,天子下诏,皇后下旨,你们也该给点面子了,进宫去一趟吧。皇后说得很委婉,你们不来,我这个做女儿的也不好来拜年,眼看着年都要过了,总得让我见见父亲、母亲,拜个年吧。
  天子的面子可以不给,皇后的面子不能不给,你曹家人都不把皇后当回事,还有谁会把皇后当回事?曹操无奈,带着曹丕、曹冲、曹植弟兄和几个夫人进宫拜年。天子大喜,在宫里摆了御宴招待。曹操上一次见天子还是二十年前的事,那时候天子还是个小孩子,又刚从九死一生的逃难日子里刚刚还过魂来,看到谁都是一副惶惶不安的样子。这次再见,天子已经人到中年,言行举止之间透出了沉稳,自然的有一丝皇家风范,也不由得曹操感慨不已。
  曹操见驾不拜,曹冲等人不行,在天子皇后面前三跪九叩,行足了大礼。天子很和蔼,拉着他们说说笑笑,对曹操也给足了面子,开口丞相,闭口大将军,一家人相处甚欢。
  酒宴过后,皇后带着夫人们去后宫,曹家父子四人和天子相对而坐。天子喝了点小酒,脸上有些泛红,倒和脸上还有掌印的曹丕相映成趣。请来相陪的张昭、韩嵩等人也坐到了天子的背后,金祎、魏讽这些官职低的小字辈则安静的站在一旁,打量着难得一见的大将军。
  天子和蔼之中透着对曹操的恭敬,他温和地笑着:“大将军,这次请你们来,除了新年相贺之外,还有要事相商,其一便是十五为骠骑将军贺功的阅兵大典,当然了,现在还要加上镇东将军的辽东大捷——可惜辽东的俘虏来不及到许县来。这件事是我朝自中平以来难得一见的盛事,不仅百官到场,还有属国的使者,不能马虎,还望诸位爱卿到时候为朕撑起这个场面。今天的盛世都是大将军父子的功劳,少了你们,再大的大典也没了味道啊。”
  曹操微微地点了点头:“谢陛下恩典,臣父子届时一定出场,为陛下壮壮声威。”
  “呵呵呵……”天子轻声的笑了,向曹操躬了躬身子,表示谢意,又接着说道:“这第二件事,就是辽东大捷的封赏。镇东将军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准备了半年多,一旦发动,不到一个月就解决了辽东的战事,颇得大将军用兵心法,真是将门虎子。朕想和大将军商议一下,看看如何封赏他们才合适。”
  曹操假模假式的谦虚了一句:“封赏功臣,乃是陛下之权,臣虽忝为大将军、丞相,焉敢越俎代庖,妄发议论?再者,曹丕乃是臣子,臣更当避嫌才对。”
  “大将军,陛下与大将军既有君臣之义,又有翁婿之亲,有事与大将军商议,也是对大将军信任所至,大将军就不必推辞了吧。”张昭笑着打了个圆场。
  “张公所言甚是,大将军不必推辞。”天子笑眯眯的。
  “既然如此,臣恭敬不如从命。”曹操躬身行了一礼,然后说道:“臣观纪功表,涿郡太守赵云、长史徐庶为首功,臣以为,赵云善用兵,又熟悉胡人之事,可升为度辽将军。徐庶治民有方,可接替赵云为涿郡太守。”
  天子点了点头:“大将军所言甚是,我观赵云用兵也胜于治民,为度辽将军正是合适。徐庶在徐州时尚未知名,到了涿郡之后,倒是展现了其理政的能力,升为涿郡太守,也正是合适。不知骠骑将军、镇东将军以为如何?”
  曹冲哪能不满意,曹操这么一安排,比原先他预计的还要好,不仅涿郡没丢,反而多了一个度辽营,赵云手下的人马可以增加至万人,对自己当然是个好事。他笑了笑,躬身应道:“全由陛下和大将军定夺,臣无异议。”
  曹丕倒是愣了一下,随即也笑道:“臣附议。”
  天子笑了:“大将军果然深谙军事,慧眼识人,封赏得极为妥当。大将军,还是先说说镇东将军的封赏吧,他本当是第一功臣的,是他自己谦让,立赵云为第一功。”
  曹操抚着胡须看了一眼有些紧张的曹丕,淡淡的笑了:“陛下,所谓知子莫若父,曹丕略有文采,为政也中规中矩,对于用兵,虽无大错,却也没有什么天赋,臣以为他在辽东之战中有筹划组织之功,无临场指挥之能,如果他不是因为身体不适而离开青州,臣以为以他的禀性,大概不能抓住这个战面,一战而定辽东。”
  曹丕脸色一白,低头不语,天子好奇地看着这两父子,不知道曹操在玩什么把戏,看样子曹操似乎不太愿意让曹丕再掌兵权去打仗似的。
  曹操接着说道:“臣以为,辽东之战,临场指挥之功当以长史张承为第一,臣请先赏张承。”
  “哦?”天子笑了,回头看了一眼很意外的张昭:“你说的就是张公的长子张承吧?”
  “正是。”曹操微笑着说道:“张承虽是儒生,但临机果断,布局得当,颇有干才,臣以为,辽东虽定,但还需要这样的干才坐镇,才能长治久安。因此,臣请封张承为辽东太守。”
  一言既出,四座皆惊。张承虽然有才,在这一战中的作用也有目共睹,可是一下子成为两千石的辽东太守,这升官的速度也太快了些。虽然大汉时常有起家为两千石的先例,可是毕竟不多,曹操这个建议,实在是让大家都有些意外,张昭首先反应过来,连忙出席奏道:“陛下,臣谢大将军美意,然犬子初经政事,此胜不过因人成事,如何能受此厚赏,请陛下明察,驳回大将军此议。”
  天子已经糊涂了,张承是张昭的儿子,显然不是站在曹操那一边的,就算他和曹丕有上下级关系,可是一封为辽东太守,那就独霸一方的大吏了,他不怕张承抛弃了曹丕?难道还是曹丕真的和曹冲兄弟相争到了这么严重的地步,曹操借着封赏的机会,把张承这样的能臣从曹丕手里抢走。辽东虽然重要,可是张承去了那么偏远的地方,再想帮助曹丕,可就没有机会了。
  曹丕也想到了同样的问题,看起来这次张承是升迁极快,可是他做了辽东太守,自己貌似就控制不了他了。除非,自己做了大将军或者丞相。大将军貌似不可能,难道父亲为了让仓舒独掌兵权,会把丞相让给自已做?一想到此,曹丕的心里七上八下的不安起来,有三分不甘,还有五分期待,剩下两分犹豫。
  天子想了一阵,觉得这个方案虽然对曹丕未必有好处,对自己却没有坏处,他扶起张昭笑道:“张公,我看大将军此议甚好,张承既然有才,就当为国效力。为国举才,也是丞相的职责,丞相这也是本份所在,张公不必多虑。”
  “陛下,臣以为,青州刺史孙观,死于国事,当予以抚恤,追谥……”
  “陛下,臣以为,徐州刺史臧霸,明于水战,通晓兵法,当转为伏波将军……”
  “……”
  曹操一项项的说来,把参与辽东之战的人按功劳大小,都进行了封赏,天子一一准了,最后说到曹丕,曹操细细地看着曹丕,缓缓说道:“臣以为,曹丕不习战事,且天下已经定,他应当回朝协助老臣理政,至于怎么封赏,臣不便擅定,请陛下定夺。”说完,曹操向天子欠了欠身子,表示谦让。
  天子有些为难了,这个老奸雄,把其他人的封赏都说完了,唯独主将曹丕不说,把难题留给了自己,还预先给了个定语:不习战事,如果自己升他还管兵事,必然拂了他的面子,如果不做兵事,那曹丕又能干什么?难道去做丞相?这个老奸雄难道是这个意思?
  天子瞅了瞅曹操,曹操低着头,天子瞅了瞅曹丕,曹丕沉默不语,天子瞅了瞅曹冲,曹冲象是睡着了。天子急了,只好看向张昭,张昭感受到了天子求援的目光,他犹豫了一下说道:“臣以为,大将军所言甚是。天下已定,北疆又有数员重将,镇东将军去了也无多大裨益。不过,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大军在外,辎重当是头等大事。大将军也以为镇东将军为政更合适,何不以镇东将军为冀州牧,主持大军北征的一应事宜,为丞相分忧?”
  天子一亮,这个办法好,冀州牧原来就是曹操兼着的,他不是要请退吗,正好给了曹丕,曹丕占了冀州,就更要讨好那些冀州的世家,也就不得不和曹操、曹冲走得更远,自己的机会也就更多一些。更重要的是,这个方案没让曹家得到任何一丝好处,纯属是曹家利益中的再分配。
  “朕以为此议甚佳,不知大将军以为如何?”天子笑眯眯地问道。
  曹操笑了,点点头说道:“既然陛下以为佳,臣附议。”
第二十九节
阅兵
  曹丕差点没气得吐血,这他妈的都是什么事儿啊,感情当我好欺负是吧?手下好容易聚起来的几个人全部你们放跑了。张昭你这出的什么这些主意嘛,让我去做个冀州牧?冀州是谁的,我老爹的,我在冀州能做个屁事?更冤的是,做了冀州牧,手里的一点兵权全没了,有曹仁在河北,哪里还有我带兵的机会?
  这也太欺负人了,别的人也就罢了,老爹太不地道了,这是为了扶仓舒上位,对我赶尽杀绝啊。老子干脆什么都不做了,顺你们的心好了。
  曹丕一时冲动,脱口而出:“陛下,臣以为我父王所说甚是,我不仅不善用兵,而且为政也不擅长,冀州乃国之大州,河北重地,以臣粗劣之才,难负重任,请陛下允许臣辞去此职,归府读书。向父王和仓舒再学些年,稍有所成之后,再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他话里的酸意,让所有人都听得耳酸。而他自己话音未落,眼泪都快出来了,太委屈了!
  “这……”天子一时语拙,倒不知如何理了,而倡议的张昭也尴尬得说不出话来,老脸一红。
  曹操阴下了脸,对曹丕这种夹枪夹棒的话颇为不满,家丑不可外扬,你倒好,全给抖落出来了,连带着老子的面子都给驳了。他横了曹丕一眼,看到曹丕一脸的绝望,心中不由得一忍,勃然的怒气为之一滞,待要开口,却因为前面已经附议了,不好再改口,一时有些犹豫。
  曹冲本来挺开心的,可后来一想不对,冀州是什么地方?大汉朝人口最多的一个州,连曹操都舍不得松手的,让曹丕做了冀州牧,他跟那帮世家不是走得更近了吗,还不把冀州搞得一团糟。他一瞟曹操,正好看到曹操矛盾的眼神,立刻明白曹操虽然偏向自己,对曹丕这个长子却还是有着一丝舐犊之情的,他略一思索,立刻说道:“陛下,臣有异议。”
  “哦?”几个人神色各异的看了过来,曹丕以为他要赶尽杀绝,眼神凶得几乎要杀了他。
  “爱卿,你有什么想法?”天子强笑道。
  “陛下,臣父上次向陛下请退,蒙陛下看重,挽留臣父。不过,臣父毕竟是年过花甲之人,臣等为人子的,不忍再让他受案牍之劳。既然陛下看重老臣,不放臣父归老,臣以为,不妨分担其事一二。臣不才,略知军事,又蒙陛下授以护卫京师的重任,稍能分担臣父大将军之责。臣兄镇东将军,也有军功,也知为政,我兄弟相较,臣以军事略占上风,兄长为政更是擅长。臣斗胆,敢请陛下允许臣兄长为臣父左右手,辅佐政事,以臣兄长之才,再加上臣父一旁指点,必能珠联璧合,百事顺畅,更好地为陛下效劳。”
  “这……”天子犹豫了,曹冲的意思这是要让曹丕做副丞相啊,他们兄弟两人还是想把持着军政不放手,不是说他们兄弟不合的吗,这个曹冲怎么给自己找不痛快?
  曹冲接着说道:“刚才张公所说北征粮草之事,也正好交与我家兄长,并无冲突之处。臣斗胆,敢请陛下圣裁。”
  众人又看向了曹冲,天子、张昭等是不解,曹丕更是糊涂,他这是想干什么?只有曹操理解了曹冲的心思,暗暗的叹了口气,眉眼之中却极是满意。
  “既然如此,那就以镇东将军为副丞相,佐丞相大人施政,如何?”天子犹豫着说道。
  “臣无异议。”曹操首先表态。
  曹丕想了想,这总比冀州牧好多了,副丞相,离丞相也就差一步了:“臣谢陛下圣恩。”
  ※※※
  “将军,副丞相这个位置可微妙得很啊。”庞统皱着眉头提醒道。
  “我知道。”曹冲摇了摇头,叹息道:“只是丞相大人心中不忍,他也表露过这个意思,我如何能违背?只好顺他的意思了。反正丞相暂时也退不了,我也不能兼任丞相,这件事就这么定了吧,让他做,也未尝不是好事。”
  庞统叹了口气,抚须不语:“丞相大人到底是老了,作事瞻前顾后的。这九品官人法真是厉害啊,天下的世家,都因为这一条而看中大公子了。公子,你那个新政,如果能成的话,的确是造福千秋,可是,阻力也实在太大了啊。”
  曹冲默然无语。
  “士元,不要把事情看得那么严重。”一直闭着眼睛打瞌睡的张松挑起了眼皮,不以为然地说道:“世家怎么了?他们凭的一是有钱,二是以经术垄断做官的途径。现在有钱的人哪儿最多?荆州益州,就连交州扬州也不比冀州少,公子说得对,光从地里刨食,能刨出几个钱来,他们积累了几代人的财富,比不上荆州中等的商人做几年的成果,这有钱一条就没什么好说的了。至于经术,襄阳学院、长安学院的经术早就成了一门普通的学问,我荆益交扬有几个县令、太守是因为经术而做官的?这两条去了,这些世家就是一纸老虎,公子,你说是吧?”
  曹冲扑哧一笑,张松把纸老虎这个词倒是理解得很透彻,不过话说得也对,这些世家确实也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
  “丞相大人担心的是什么?是曹家的富贵,是他的子孙,你没看他和儿孙们在一起玩得那么开心吗?如果他知道有人为了当皇帝,会对他的子孙不利,他还会容得下这个人吗?”张松冷冷地说道:“公子自己不当皇帝,不就是因为皇权是一剂穿肠毒药,不仅害人,而且害己吗。丞相那么聪明的人,岂有看不透此理?”
  庞统笑了,他瞅了一眼张松,摆了摆手笑道:“你别跟我摆着一张死人脸,我知道你的意思,我也没有说不对啊。我这不是为公子担心吗,大公子做了副丞相,丞相大人一退,他就是名正言顺的丞相,到时候公子要行新政,岂不是更难?”
  张松也笑了,他摇了摇头说道:“也不尽然。副丞相就是副丞相,做了副丞相,未必将来就是丞相。丞相大人过世之前,一切主动权都在丞相大人手里,不管是公子的骠骑将军也好,大公子那个副丞相也好,都是丞相大人一句话的事情。至于丞相大人过世之后,那就得看谁能继承丞相大人的事业了。丞相大人指定了谁,谁就有绝对的实力,丞相大人放弃了谁,谁就一无所有。”
  他顿了顿,转向曹冲说道:“公子,你做得对,眼下一切都以讨得丞相大人的欢心为第一位,其他的都不重要。依我看,公子十全十美,唯一的缺点就是太过仁慈,没有表现出丞相大人看重的杀伐之气。”
  曹冲苦笑了一声:“难道让我去宰了亲生兄长,才叫有杀伐之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54/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