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26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6/267

  “你们啊,就算这次没有成功,以后也一定会找机会再来。”曹冲摇着头,象是在说曹丕,又象是在说其他人:“我不是没给过你们机会,是你们自己把机会放弃了。你比如说司马懿,他在上邽城玩鬼,自以为天衣无缝,在最后关头杀了马师,把自己撇得干干净净。可惜他不明智,如果他就这样好好的在西凉呆下去,我虽然不喜欢他,却也不至于和他致气。他却偏偏做贼心虚,辞了官,要到你这儿来。嘿嘿嘿,这叫什么,这叫天堂有路你不走,路狱无门闯进来。”
  他看了一眼曹丕:“人以群分,物以类聚,如果你安心的做个副丞相,不要想什么歪心思,又何至于落到这一步?你如果不起心要父亲的命,父亲又何至于赶尽杀绝?我曹家这么大的家业,又不多你一口饭。所以,你的命不是送在别人手上的,是送在你自己手上的。”
  “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是这意思吧?”曹丕惨然笑了,他朦朦胧胧的觉得,自己好象自已奋力冲进了一个别人早就设好的圈套里,前前后后一想,他似乎有些明白了。不过,他还是不服气:“我就想不明白,你怎么这么聪明,什么地方都能算得死死的?好象你一直就知道事情会朝哪个方向发展似的,你跟我说说,你当真去过什么天国吗?这天命,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东西?”
  曹冲微微的笑着,没有立刻回答他,过了好一会,他才抬起头笑道:“兄长,你知道这个世界两千年后是什么样子吗?”
  曹丕愣了一下,咧嘴笑道:“神仙不过前知一千年,后知五百年,我如何能料到两千年后的世界。”他又带着一丝讥讽笑道:“难道你能?”
  “我能。”曹冲郑重地点点头。曹丕的笑僵住了,不过随即又笑了起来,嘴角透着一丝讥讽:“怪不得你预卜先知的,步步抢先,原来你真是神仙?”
  “我不是神仙,我只是本来就是两千年后的人。”曹冲的脸上一点笑意也没有,他忽然之间放开了心思,把憋在肚子里整整八年的秘密全跟曹丕说了。这个秘密帮了他不少忙,可是独自一人保密这么大的一个秘密,也快把他憋疯了。忽然之间,他觉得必须要找一个人倾诉一下,而眼前的曹丕,就是最佳的倾诉对象。他迅速的组织了一下语言,从头至尾把把自己是个穿越者的实情完完本本的跟曹丕说了——他甚至把历史上本来的发展走向都跟曹丕说了。
  正如他意料之中的那样,曹丕根本不信,他看着曹冲,始终是一副我信你才怪的样子。
  曹冲说完了,站起身来拍了拍手:“兄长,你现在可以瞑目了,你输得不冤枉。兄长,你现在知道为什么司马懿、吴质搞出那么大的事,我却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稳稳当当的回到你的身边了吧。我告诉你吧,现在你要死了,他们也没用了,已经先你一步上了路,有他们几个陪你一起走,黄泉路上也不至于太寂寞。”说完,他挥手道别,浑身轻松的出了院子。
  曹丕看着他的背影,半晌无语,良久,他忽然喷出一口鲜血,恨恨地骂道:“竖子,这个时候还来骗我,当我是傻子么,会相信你这等疯话?你也太狠了,杀人不过头点地,你居然到现在也不说一点真话,真想让我死不瞑目吗?”
  远处,曹冲拉着曹操的手,黯然泪下:“父亲,兄长已经……”说着,无奈地摇了摇头。
  曹操叹了口气,一手拉着曹冲,一手拉过曹植,缓缓地出了门。
  院门,在他们的身后轰然关闭,将状若疯狂的曹丕关在门内。
  ※※※
  三天后,曹丕绝食身亡,曹府对外宣称为病逝,立曹冲为嗣子。
  曹操上表,辞去大将军、丞相之位,请以王爵归国,天子制曰:可。
  ……
  八月,荆州牧荀彧回到京师,任丞相,钟繇任御史大夫,召集天下能臣、大儒开始试行新政。
  天子下诏,耿纪等人谋害大臣,意图叛乱,罪在不赦,族诛。
  ……
  冬,骠骑将军曹冲、镇北将军曹彰、兰台令史曹植一起陪同武平王曹操回到谯郡老家。曹操当年读书的精舍已经被曹冲提前修缮一新,全家百余口人欢聚一堂。
  曹丕葬于精舍以外。
  …………
  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新政以新式农业为龙头在全国初步展开,当年获得丰收。
  回都洛阳。
  益州督将、折冲将军乐进薨,年六十二,谥曰愍。
  ……
  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镇北将军曹彰率步骑五万,另有曹休、庞会率领的大将军、骠骑将军亲卫骑龙、虎、豹三骑共一万人,出击鲜卑,历时四个月,追击三千多里,大小上百战,以死伤三万人的代价,斩杀鲜卑骑兵七万余人,缴获牲畜百万余头,掳获生口三十万,封狼居胥,占据阴山。鲜卑人重创之后,无力再守,又见大汉筑城而守,并无去意,只得向大汉投降,送鲜卑美女十人,请求和亲。
  ……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西域都护夏侯渊出兵西域。
  前将军夏侯惇薨。
  ……
  建安二十六年(公元221年),三韩海盗截杀大汉商船,骠骑将军下令水师大都督周瑜、度辽将军赵云水陆并进,费时一年半,平定海盗,三韩归入大汉疆域。
  ……
  建安二十八年(公元223年),倭国女王卑弥呼遣大夫难升米入献,请求大汉出兵平叛,水师大都督周瑜率水师两万,以三韩为跳板,进入倭国,特选虎士营校尉李维率虎士二十名,协助周瑜平定倭国之乱,继而横扫四岛。
  同年,度辽将军赵云取高句骊、夫余、搂邑,饮马极北之海。
  迁都长安,以洛阳为东都。
  ……
  建安三十二年(公元227年),西域都护夏侯渊薨,征西将军邓艾继任西域都护,历时八年的西域之战结束,西域三十六国重归大汉。
  大宛人打劫大汉商队,邓艾以步骑一万,灭大宛,夫人关凤率老虎营先登,许仪斩大宛王。康居、贵霜等国震惊,遣使入献。
  同年八月,丞相荀彧请辞。十二月,薨,卒年六十五,谥曰敬。副丞相刘巴继任丞相。
  ……
  建安三十五年(公元230年),日南太守陆逊、水师副都督鲁肃,挥兵西进,攻占身毒国。责次年,鲁肃率大汉水师远航数万里,远至大秦地中海。
  ……
  建安三十九年(公元234年),正月,武平王曹操在谯郡安然逝世,卒年八十,天子下诏,谥曰威王。曹冲袭王爵,以其四万户封邑建立武平基金,设立文学、工学、经学、算学、天学等五类大奖,每年评选一次。
  三月庚寅,天子刘协崩,卒年五十四岁,谥曰孝献皇帝,太子刘兴登基,时年二十三岁。改元,取消年号,统一使用大汉纪元,是年为汉元436年。皇子刘舒为太子。
  十月,丞相刘巴请辞,携夫人大乔归故里,副丞相诸葛亮继任。
  ……
  汉元455年,骠骑将军曹冲升为大将军。
  八月,皇太后曹节薨,卒年六十,谥曰献穆皇后。
  ……
  汉元465年,大将军曹冲辞去大将军职务,以王爵归国。大汉取消大将军职位,军权归太尉。
  天子刘兴崩,卒年五十二岁,谥曰孝康皇帝。太子刘舒登基。
  ……
  汉元489年,正月,天子刘舒、武平王曹冲出巡,东至会稽,出海,立石纪功,南至朱崖,西至玉门,北至弹汗山,边军三十万,旌旗蔽天,三军万岁。越明年八月,回长安。十月,武平王曹冲薨,卒年九十三,谥曰武。子曹虎嗣。天子亲临,百官献祭。
  (全书完)
完本感言
  完本了,有些话不吐不快。
  辽东宋小白说,每个男人心里都有一个三国梦。
  我也有个三国梦。
  辽东宋小白又说,一千个男人,有一千个三国梦。
  我的三国梦可能也和很多人的三国梦不太一样。
  我小时候是听着评书看演义长大的,刘秀传,水浒传,随唐演义,岳飞传,三国演义,到现在还记得当时中午不睡觉等着听书的场景。我还记得,在评书之前,每天会播一段扬剧王宝钏里的一段唱腔:鸿雁传书,第一句就是“只见鸿雁腾了空”,我到现在还能哼得出来。
  那时候大概十岁左右。
  印象最深的,不是三国演义,是刘秀传,记得最清晰的人物,是里面的郝摇旗(最近才知道这人原型叫铫期),这个猎户挺着一杆虎头鑿金枪居然一个人连夺七城,叹为观止。
  神往的同时,还有个疑问,既然一个人厉害就行,那还要兵干什么呢?难道他们就是助威的?
  这个疑问,跟了我十几年,但一直没有去找答案。一来是那个时候兴趣不在历史,而在文学和艺术,还迷过一段时间的神秘文化。把兴趣转到历史上来,当然和发现文艺的美和现实生活之间的距离大得离谱有关,但除此以外还因为两件事。一是易中天先生的《品三国》,一是网文小说。
  网文小说,最先看的是赤虎大大的《商业三国》,勾起了我的三国梦。不过说实在的,虽然这本书让我开始重新认识三国这段历史,拂去了五虎上将之类的尘埃,却最终被我抛弃了。
  因为我看到了《大汉帝国风云录》。
  到现在为止,我还是认为,这是三国类网文中最好的。
  码字的最原始冲动,也是因为这本书。
  因为我觉得,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历史,有必要从演义中抬起头来,重新认识历史。
  原来五虎上将并不是三国的全部。
  不得不说,我们了解的历史,绝大多数不是来自于正史。当然正史也是被人修饰过的,可是,正史中保存的历史真相,毕竟要比演义、戏剧要多得多。
  我写《曹冲》,就是基于一个想法,这里的人都应该是三国时代的人,而不是仅仅只有一个名字。我是这么做的,有没有达到目标,却不敢保证,我能保证的是,我在描绘绝大部分的人的时候,是尽量还原他的本来面目。至少主要人物是如此,其中个别龙套除外,比如李维,他是个来头很大的龙套,那厮就要做个痞子,我也没办法。
  刚开始写的时候,我想的就是一个问题,如果曹冲没有死,三国的历史会怎么发展?明眼的读者可能为看出来,这本书作为一篇网文来说准备得很不充分,我甚至在前两卷都没有想到网文是需要女主的,所以蔡玑一出场,随后大双小双就出场了。
  很失败。
  我当初的打算,确实是想就写曹冲复活,一点不带穿越者的成份。可是后来有人劝,说这样会死得很难看的,而且我自己也没有把握写出一个很有政治天份的神童,最后只能折衷,写一个假神童,也为了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6/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