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2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67/267

  现在看来,这个决定是英明的。
  因为我虽然自诩有一定的人生阅历,可是要想写出那么多的智者在当时那个环境下的反映,还是很吃力,荀彧、荀攸、贾诩,这三个曹操手下最有智谋的牛人,我只是写了一个荀彧,荀攸基本没有什么笔墨,贾诩也只是用暗线的方式交待了一下。至于其他的谋士,郭嘉早死了,程昱也没有多说什么,大部分来说,三国的英雄写得多一点,谋士写得很苍白,即使是英雄,我自己满意的也只有那么几个,五子良将中的于禁,基本就没有出场。
  很吃力,这是唯一的感觉,猛大劝我说,你可以再写一百万字,我也想过,最后的新政还有内容可写,可是我真的觉得累,再者也觉得那个不是三国了,还不如完本的好。
  我最后花一卷的篇幅,写新政前的夺嫡,写新政产生的冲击,却没有写新政的具体实施。可能有很多人觉得本末倒置,其实这是因为我觉得新政这个东西,是纯粹YY的东西,与三国无关。
  但是在这里,我却想说一点关于新政的内容。
  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为什么中国领先了世界两千年,最后却被人家赶上,而且被一些刚从蛮荒里爬出来不过几百年的人给欺负了。想来想去,似乎只能说以儒家思想为工具的皇权实在太强悍,强悍到推翻了一个,又很自觉的再捧起一个来。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文臣武将没死在敌人手上,却死在自己人的手上?
  为什么敌人越是怕的,自己人也在怕?
  为什么那些看起来并不笨的人总要干自毁长城的事情?
  为什么那些绝世英才最后只有两条路可走,要么夺权做皇帝,要么被皇帝干掉?
  为什么开国功臣最后都要成为新皇帝的目标?
  为什么有人说,你不幸生在皇家?
  归根到底,还是皇权这个排他性极强的怪胎。
  皇帝,占据了天下最多的资源,享受了天下最多的好处,同时,注定了他也要承担天下最重的责任。可是,享受好处是快乐的,承担责任却是做不到的。他们为了保住手中的既得利益,就不得不紧紧地盯着每一个可能对自己造成威胁的目标。
  目标有两种,一种是外来的,一种是内在的。而相比于外族入侵来说,身边的能臣名将似乎威胁更大一些——因为他们更近,而外族看起来,比较远一些。
  强悍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也只能为子孙计,消灭功臣,不过手段不太一样,有文的,有武的,有明的,有暗的。
  这是一个悲剧的循环,谁也打不破。
  一个互相提防的团体,怎么可能是最好的团体?
  相比较而言,天子实施黄老之道的汉初,三公坐而论道,似乎更好一些。但是后来汉武帝取消了他们的权利,确立了皇帝独裁的基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人人都在对付那个独夫,人人都在想成为那个独夫,一个不受限制的独夫。
  我YY的新政里,天子垂拱而“治”,对高级官员实行任期制,就是想解决这个矛盾。
  但是这样做要有个基础,就是要避免行成世家把持朝政。
  而避免世家有个最基础的问题,就是要普及教育,打破世家垄断教育进而垄断仕途的可能。印刷术和造纸术的普及,是不可缺少的物质,打破独尊儒术,又是首当其冲的一步。
  儒学不应该被全部取消,但也不应该成为唯一的学术。
  政治改革是个大事情,远不是一两句话说得清的。当然,我也没有兴趣,没有能力说得清。
  所以我干脆虚化的新政的具体内容,只讲出了大致的几个思想基础和改革方向。
  因为我相信,古人是聪明的,只要指出了方向,播下了种子,打破了他们的思想固势,他们会做得更好,毕竟那个时候心存天下的读书人比现在要多得多。
  有曹冲坐镇天下七十年,足以影响三代人,我相信,纵使新政会遇到困难,也足以扭转他们的思想。君不见,改革开放才三十多年,天下已经变了样?
  一个教育逐渐普及,农工商俱重,还保持着包容四海的肚量,放眼天下的胸怀,以强悍的武力保卫自己的国家和子民,充满着自信行走于天下的民族,还会遭遇五胡乱华、八国联军这样的惨剧吗?
  我想应该不会。
  当然了,新政会遇到很多困难,这个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如果这样的条件还不能扭转历史的车轮,我不知道还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
  至于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那只有天晓得了。
  即使是YY,也是YY得比较靠谱的,这一点我自信。
  完本之际,胡言乱语一通。
---------------------------------------------------------------------------------------------------------
☆本文由看帮网网友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勿用于商业行为!看帮网(https://www.kanbang.cc)-精品电子书☆
---------------------------------------------------------------------------------------------------------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67/267   <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