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冲(校对)第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91/267

  曹仁连连摇手,忙不迭地说道:“仓舒,你这么说可就让我难堪了,我不过是一败军之将,岂能……”他的话还没说完就被曹冲打断了,曹冲摇头道:“叔父此话将置小侄于何处?小侄不过是一个平南将军,叔父却是镇南将军,荆州军事自然还是叔父做主,就算叔父有些许失误,在天子下诏罢免叔父之前,叔父还不可推诿。”
  曹仁哑口无言,他想了想道:“仓舒,既然如此,我就暂且尸位一时吧。你这一千人从西陵远道而来,为救我又一日急行百余里,连续行军已是疲惫之师,我们这里的残兵不足千人,不堪一战,周公瑾还有近五六千人,又新胜一仗,士气正旺,我军没什么优势,我看还是先退回江陵再说吧,你看……”
  曹冲点了点头,他刚才就看到了江东军的士气高昂,知道自己的人现在已是强弩之末,根本不能再打,能把曹仁救回江陵城已经是大功一件,不必再去找不痛快。当下他点头称是:“叔父大人说得有理,我们还是缓缓退去吧。周瑜与甘宁合兵一处有近七千人马,且其水师满载粮草,而我军只带了两三日干粮,不利久战,回江陵乃上上之策。”
  他见曹仁和满宠都点头应是,又笑道:“我来断后,二位将军请先行一步。”
  曹仁摇头:“仓舒,这可不行,你虽然有一千人,却已经疲惫不堪,我岂能将你丢下自行逃命。”他看曹冲开口要解释,立刻抬起手阻止道:“既然你说这里还由我说了算,那么就按我说的办,大家合兵一处,缓缓后撤,周瑜见了,也会心生些忌惮,不至于来追。”
  曹冲笑道:“如此也好,那就听叔父大人的,我们在此稍等片刻,待吓退了周公瑾再撤。”曹仁看着远处飞奔而来的吕蒙和周泰,捊着胡子点点头:“也好,吓他们一吓,我们也走得安稳些。”
  吕蒙在山里绕了一个圈,却让满宠逃了,心里郁闷得一塌糊涂。他在山里和牛金恶战一场,损失了几百人,却没有打破牛金的防线,反让随后冲上去的周泰和韩当占了便宜,心里很不舒服。出了山之后他带着士卒一路紧追不舍,就是想抓住满宠好立个大功,省得白来这江陵一趟。眼看着满宠带着几十人狼狈不堪的进了树林,他也忘了周瑜追击止于漳水边的军令,打量了一下树林就要冲进来。
  正在这时,周瑜的传令兵到了:“逢林莫入!”
  吕蒙大怒,逢林莫入是军事常识,我岂有不知之理,但眼前的这个树林这么小,能藏住几个人?就算有援军来了又能怎么样,曹仁和满宠已成惊弓之鸟,早就失去了战斗力。我们从江陵出发的时候曹冲还在郝穴,就算他到了江陵得知了消息带骑兵赶到这里,那也是疲军,壮壮声势还行,真要打起来只怕又要送我几匹战马而已,有什么好怕的。
  周瑜看着面带怒气的吕蒙微笑不语,他纵马上了一个土坡,纵面远眺,细细的打量了那个树林,又让人叫过斥候来详细问了附近的地形,这才笑了。
  “子明,还想再战一场?”
  “想!”吕蒙突口应道。
  “那好,立刻派你的人组成防守阵形。”周瑜笑着挥了挥手,接着命人将几个斥候叫了过来,吩咐了一番,那些斥候应了一声,四散而去。
  “防守阵形?”吕蒙大惑不解,要打就冲上去,要撤就立刻回头,在这里摆什么防守阵形。他本待再问,却见周瑜命传令兵去请鲁肃等人,不大时间就见鲁肃、周泰、韩当等人匆匆而来。
  “天色不早了,就在此处扎下大营,休息一晚,明日回江东。让人通知兴霸,用小船将粮草运到此处。”周瑜吩咐道,他一抬头看到吕蒙还在傻乎乎的站着,不免责道:“子明,连军令都听不懂了?”
  “都督……”吕蒙正要问,却被周瑜拦住了,“要想再打一仗,就按我说的去办。”
  吕蒙一噎,本待再说,周瑜已经身大步走了。他无奈,只得跺了跺脚,回到自己军中,命人在树林外一里摆下了阻击阵型。
  林中的曹冲等人也跟吕蒙一样大惑不解,这周瑜怎么在这儿扎营了,他的水师就在十里之外,现在天色还早,他撤回船上再休息岂不是更安全?要是心不死,还想跟着追,此时也应该摆出阵形进树林啊,这不进不退的,又让周泰和韩当退到后面去,却是何意?
  庞统摸着胡子想了想道:“公子,这周公瑾会不会是缓兵之计,摆出这么一个不进不退的架势先拖住我们,再安排人摸我们的情况,甚至断我们的后路?”
  曹冲闻言皱起了眉头,他看了一眼同样皱着眉头思索着的曹仁和满宠,再看看有些犹豫的庞统:“士元,你是说他可能猜出我军只是虚张声势,其实已经不能打了?”
  庞统点头道:“这个要算出来并不难,只要计算一下我们从西陵出发的时间和距离就可以猜出来,周公瑾用兵多年,在江夏也打了几年仗,地形很熟,这个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曹仁不屑的笑了笑,他对庞统如此高看周瑜感到有些不舒服,当然对庞统也更不舒服了。庞统当初就是他的功曹,在江陵时跟他顶过好几次,他看庞统不顺眼,才借口庞统选举不实,捊了他的功曹之职,将他赶回襄阳的。没想到这个长相丑陋的家伙回到襄阳反而走运了,再回到他眼前的时候已经成了曹冲的长史,而且从各种迹象来看,曹冲对他很恭敬,几乎是言听计从,这让曹仁从心里有些不爽。现在庞统又夸刚刚打败他的敌人周瑜,他心里就更不爽了,禁不住要讽刺两句。
  “既然如此,那我们退军就是,虽然作战占不了什么优势,但撤退还是可以的,我不相信他们两只腿的人还能跟上四条腿的战马,我们这里可大部分都是骑兵。”
  庞统笑了一声,点头道:“将军说的是,不过将军可曾想到,我们一旦急退,此地向北都是什么样的地形?如果此时撤退,我们在哪里扎营休息,还是连夜赶路?”
  曹仁语塞,他这时才想起来问题的关键,此地向北不远,就是地势险要的山林,长达数十里,战马根本跑不起来,好多地方还要下马步行,只怕比步卒还是慢上一点。再者此时虽然太阳还没有下山,但天色已经不早,以他们现在的状况根本来不及走出山林后再找地方休息,想连夜走山路也不成,现在正是月末,月光都没有,摸黑走山路就是死路一条。
  这狗日的周瑜一眼就看出了我的处境这么尴尬?这个丑鬼也一下子就看出了问题所在?曹仁不免又惊又气。曹冲恍若未见,他略一思索就知道了原因所在,不免吃了一惊,苦笑不已。
  “士元认为如何是好?”曹冲一边想着对策一边问道。
  “请将军立刻下令斥候全部出动,防止江东斥候靠近,看出我军虚实,一旦周瑜得知我军的实际情况,只怕不会再等,立刻就会发起强攻,如此我军必然再败。”
  “有理。”曹冲点点头:“还有呢?”
  “我们在此稍等片刻,然后悄悄撤出,在山林里露营虽然比较艰苦,却比在这儿好。山林不便我们行军,同样也不便他们行军,至少可以处在一个相同的处境,如果他们不跟上来,那么我们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对安全的距离,有足够的应付时间防备他们夜间偷袭,只在我们休息一夜,明天一早,我们恢复了体力,是战是退就不由他说了算了。”
  曹冲一听就笑了,他对曹仁说道:“叔父以为如何?”
  曹仁静下心来一想,目前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比较稳妥,假如就在这个树林里休息,两三里地之外就是周瑜的大营,他可是随时会扑上来,自己这一夜大概都不敢合眼。与其如此,还不如撤到山林里去,虽然只能露宿,但总比不敢睡觉好些。不过他有些不好意思直接附和庞统的意见,转过头看了看满宠道:“伯宁有何高见?”
  满宠笑道:“庞长史此计也是无计中的妙计,宠以为可行。”既然满宠都说了行,曹仁也就不再多说了,在林中静静的呆了一会,他们悄悄的撤出了树林,缓缓向北而去。
  正在帐中和诸将分析林中曹军形势的周瑜听斥候回报说曹军的援兵不到一千人,而且都疲惫已极,坐在马上都打晃了,心中大喜,又听说他们退出了树林,撤向北面去了,不仅有些遗憾,他轻轻地叹了口气道:“曹仓舒两害相权取其轻,宁可在山林中露宿也不呆在这里扎营,这倒有些难办了。”
  鲁肃想了想劝道:“公瑾,我们已经打了一个胜仗,斩杀、俘虏近三千人,也算是大功一件,还是趁好就收,回柴桑吧。”
  周瑜若有所思的看了他一眼,他也有此打算。虽然没有拿下江陵,也没有抓住曹仁,可这一战能有此战果,也应该能够向孙权交待了。鲁肃前些天赶到柴桑见过孙权,后来又马不停蹄赶到长沙见刚从汉阳逃回去的刘备,把讨要江夏的情况一说,没花多少力气就从刘备手里拿到了半个江夏,也算是圆了江东的面子,再加上这一仗打得曹仁、满宠狼狈而逃,李通战死,足以让刘备侧目而视了。见好就收吧,真要抓住了曹仁,孙权面子上又不好过了。
  “子明,幼平(周泰的字),你们怎么看?”周瑜看了看帐中几个将领。
  韩当稳重得多,他赞成鲁肃的意思,这个时候回柴桑无疑是最安全,最稳妥的,只要上了船,他们就可以安心的睡大觉,不用在这里担惊受怕,但他又觉得曹仁和曹冲都在前面,身边又只有两千人,而且还疲劳得很,不免有些心动,很想冲上去把这两人给逮了,还有那一千匹战马,实在太诱人了。周泰的心思和韩当差不多,他犹豫了一下,还没有想好怎么说话,吕蒙却沉吟道:“我们已经连续追击多日,好容易才在这里堵住了曹子孝,天意要送都督一个大功劳,又让曹仓舒自投罗网。他们两千人不到,虽有骑兵却无适合的战场,骑兵一无用处。我们加上兴霸的人马足有七千之数,又刚刚补充了不少曹军的军械,士气正旺,可堪一用。这个时候撤回去,未免有些可惜。”
  鲁肃看出了吕蒙的心思,他是想抓住曹仁或者曹冲,立一个大功,却将话头放在周瑜身上,不免有些不快,他沉声说道:“子明,此处地形虽然不适合曹军骑兵驰骋,但你别忘了,他今天晚上休息一夜,明天恢复了体力,虽然兵力不占优势不敢打,却可以逃之夭夭,出了那片山林到了平坦的地方,我们这七千人也未必是他一千骑兵的对手,纵使惨胜又有何用?”
  他顿了顿又加重了语气说道:“再说,他们现在离我们十里,据说曹冲手里有千里眼,我们一有动静,他们就能知道,就是想偷袭也做不到。向北的水道太浅,水军根本跟不上,还要派人看俘虏,我们这七千人能有五千可用就不错了,哪有什么优势可言。”
  吕蒙撇了撇嘴,充耳不闻,自顾自的转过头对周泰等人说道:“曹冲再看得远又能怎么样,路还是要走的,总不是看到就飞到了,更何况马上天一黑,他能不能看到还是个问题。我们人多,何不分出一千人组成几个小队去骚扰他,让他们不得安生睡觉,待到明日,我们休息停当,他们却疲惫不堪,如何能走?我不信在这山林之中,我们四五千人养精蓄锐了一夜还不能对付他们这一点残兵。”
  他站起身来,抱拳施礼:“都督,计算时日,曹仓舒从突袭贺公苗之后一直未曾休整,他虽有骑兵两千,经此十数日苦战,能到此最多不会超过一千人,加上曹子孝的残兵,满打满算两千人,我们以逸待劳,两倍的兵力还不能再打赢这一仗吗?若天有幸擒杀曹子孝或曹仓舒,此不快哉。”
  他停了一下,嘴角掠起一丝讥笑道:“都督当初力劝主公抗曹,以三万人大破曹军二十万,威震天下,怎么这才几个月,都督的豪气就消散了吗?吕蒙不才,愿请将令追击曹军。”
第四十节
意外
  帐内静得只剩下呼吸声。
  吕蒙报拳挺身而立,鲁肃却是勃然大怒,当初劝孙权抗曹的几个人中也有他一个,吕蒙这句话可将他也带进去了。他刚要起身训斥吕蒙,周瑜却抬手拦住了他,仰起头看着吕蒙,又看了看旁边一脸惊愕的周泰等人。
  “幼平、义公(韩当的字)也是如此看?”周瑜微笑着直起了身子。
  周泰、韩当一滞,他们的心里确实和吕蒙一样想立这个大功,细细想来也觉得有较大的把握,如果真能用疲兵之计将曹仁他们搞得一夜不得安生,他们明天想跑也跑不快,自己这些人的兵大部分都是山越人或者是常年在山中行走的山民,自然要比那些北兵更习惯起山路。
  让他们眼红的除了曹仁和曹冲还有满宠这三个重要人物之外,还有一千多匹战马,这大概比那三个人还要值钱一点,江东缺马,这是人人皆知的,象周泰他们这些人虽然带了两三千人,却只有几十匹马,上次截了曹仁一趟,三百多匹战马馋坏了好多人,给孙权送去的一百匹战马让孙权消了不少气。如果这次能全歼曹仁等人,那可是一千匹,而且曹冲带过的战马中更是以西凉战马为主,千里奔袭仍然能保持这样的体力,这让他们没法不眼红,没法不心动。
  但他们对周瑜这句话却没法回答。周瑜这句话是问他们对战局的看法还是对他本人的看法?还是兼而有之?万一答错了,那麻烦可就大了。周瑜见他们面面相觑却不说话,这才想起自己的话里有歧义,他挥挥手笑道:“你们对子明这个战法可有不同意见?”
  “我等也觉得子明说得有理。”周泰和韩当对视一眼,同时挺身抱拳道:“还请都督定夺。”
  周瑜笑了笑,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三位就分批前往骚扰,只是山林夜战,我军不甚熟悉,你们也要注意一些,不可大意。我听说曹仓舒手下有一支特选队,人数虽然不多,却极精干,上次小姐在江夏被劫,很可能就是他们的手笔。曹仓舒手下还有一千荆山军,善于在山中奔袭,战斗力不可小觑,也要当心一点,一旦遇到他们,立刻后撤。”
  吕蒙不屑一顾,但既然周瑜同意了他的意见,他也不能表现得太过份,当下应了一声,再说了几句闲话,立刻下去安排进军。他们三个人轮流摸到曹冲等驻扎的山林前不到一里的地方去放声大呼,击鼓放箭,甚至派人冲进了林中,搞得热火朝天,整整闹了一夜。山林里的曹军被他们搞得一惊一乍,暴乱如雷却又不敢出林作战,憋屈之极。除了进山林的人马遇到了疯狂的反击折损严重之外,吕蒙他们完美的达到了目的,早上最后一批斥候借着晨光摸进了山林,有一个斥候传回来的消息说,近两千曹军、一千多匹战马全都在,一个个萎靡不振,正在吃干粮,好象准备要撤离。
  吕蒙心中大喜,他看着这个胆战心惊,胸口还插了一支短箭的斥候有些奇怪地问道:“你怕什么?”
  那个斥候抖了一下,他小心地看了一眼喜笑颜开的吕蒙:“大人,昨夜一共派进去五批斥候,二百多人,只回来十三个,小人这批进去的二十人,只有小人一人活着回来了。”
  “其他人都死了?”吕蒙看着那个斥候有些胆寒的眼神不禁笑了,暗骂一声胆小鬼,不过他现在心情很好,倒是没有太恼火,只是笑着问道:“你们被人围了?”
  那个斥候摇了摇头:“我不知其他人的情况,我从头到尾都没看到曹军的影子,我的同伴死的时候,我只听到了一声惨叫,等我赶到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倒在地上,一刀割喉。”他伸出手掌在脖子上示意了一下,面色惨白:“接着我就中了一箭,幸好我正好抬头,让开了咽喉……”
  吕蒙看了一眼他脖子下方不到两寸的短箭,也有些心惊。他顿了片刻,挥挥手道:“你立了大功,快去包扎一下吧,别有命挣没命花。”
  斥候感激不尽,行礼走了。吕蒙坐了片刻,忽然暗笑道,这大概就是曹冲的特选队,不过现在是白天了,他只有几十个人,再厉害也不过是偷袭暗杀罢了,对付小股斥候还行,在大军面前他能什么用。倒是曹仁现在要撤离了,再不跟上去这一夜就白干了。
  周瑜听了吕蒙等人的回报,又把侥幸逃回来的斥候叫来细细地问了一遍,没有发现什么可疑的地方,这才下达命令,以吕蒙为前锋,立刻冲进山林追击。吕蒙夜里只睡了两个时辰,眼睛都有些红,精神却亢奋得很。他领了军令,立刻出了大营,带着早就准备好的人马冲进山林,向在山林中露宿了一夜的曹军冲击。
  不长时间吕蒙就传回了消息,曹军都在急急赶路,一个个精神不振,显然昨夜都没有睡好,一千多匹战马蔚为大观,在山里走得很慢,队伍拉得很长,他已经和曹军断后的人手交上了手,对方派出的是最精锐的人马,战斗力很强,自己虽然仗着人多占了上风,却难以速胜,请都督立刻派大兵前往追击,以求尽快追上曹仁,不让他们有时间逃脱。
  周瑜闻报,带着人赶进了山林。他站在山坡上,看到前面正在向北行进的曹仁的战旗,也看到了曹冲和满宠的战旗,看到了山林间艰难前进的骑兵。接着,他又看到了正和吕蒙激战的断后的人马,约有七八百人,依仗地形顽强阻击。吕蒙所部这些天打的都是硬仗,也只剩下了两千人不到,一时半会还真难以冲破曹军的堵截。
  周瑜细看了片刻,立刻给一旁跃跃欲试的周泰和韩当:“幼平、义公,你们立刻带着人冲上去,协助子明迅速突破曹军的堵截,在曹仁出山之前咬住他们,他们骑兵多,一旦出了山林我们就追不上了。速战速决,千万不要延误战机。”
  周泰和韩当一听,轰然应诺,带着本部人马飞快地冲下了山坡,冲进了山谷。这两三千人一冲下山,优势大增,那些堵截的曹军虽然有地形可以利用,却人数太少,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被吕蒙率先冲破了堵截,一哄而散。好在吕蒙现在没有心思抓他们,带着人直奔曹仁追去,任由这些败军在山林里四处逃窜。
  鲁肃带着周瑜的五百亲军上来了,周泰他们一走,周瑜身边只剩下了几个亲卫,鲁肃有些担心周瑜的安全,立刻安排人将周瑜团团护住。
  “子敬,你也太小心了。曹军被子明他们搅了一夜,胆战心惊,这么点人手又要护着曹子孝和曹仓舒两个大人物,哪里还敢分兵来袭击我。”周瑜心情不错,一面缓步下坡,一面笑道。
  鲁肃哈哈一笑,他的心情也不错,眼看着三员大将如虎追羊群,缀着曹军猛追不舍,估计曹仁和曹冲两人难以逃脱,又可以缴获大批战马,不禁心花怒放,不管怎么说,吕蒙这一计还是有效的,有这个功劳在手,周瑜在江陵城下几个月就算没有白费。
  “公瑾,为将者还是要小心一点好。虽然曹军大部都已经被吕子明他们追得自顾不睱,不可能回头来袭击你,可是你也要看到那七八百人被打散了,就在这山里不远,万一伤了你,就算抓住曹子孝他们三个又如何?还是得不偿失啊。程德谋刚刚战死,你是江东唯一的大都督,曹子孝再勇,也不过是曹孟德手下的一员猛将而已,不可相提并论。”
  周瑜微微一笑,带着亲兵进了山谷,一边走一边看着周围的地形。周围山势陡陗,树林茂盛,景色极佳,却也是极难行军。周瑜走了几步,看着前面的行势,觉得自己没有必要再赶到前面去了,就在山坡上挑了一块大石坐下,眼睛看着前方隐隐传来喊杀声的阵地,拍拍身下的大石说道:“子敬,我们不要向前走了,有子明他们近五千人马,拿下那一千多残兵应该没有问题。”
  鲁肃点点头,却没有坐下,站在大石上极目远眺,看了一会跳下来笑道:“看样子子明他们占了上风了,不过想要全歼恐怕还是不容易,我看到有百十个人抢先走了,大概就是曹子孝他们,这次不知道是哪个断后,会不会还是满伯宁?”
  周瑜笑道:“总不能让曹仓舒断后吧,想来想去也只有满伯宁适合了。”他轻轻的吁了一口气:“曹仓舒昨天为避免被我军突袭,躲进了山林,却依然被子明他们骚扰了一夜,又自陷死地,将自己的骑兵优势损失殆尽,细算起来也是失策之极。如果还在昨天的那个树林,我们如何能占这么大的优势,早就让他跑了。”
  鲁肃笑道:“他要是敢在外面的树林过夜,只怕吕子明夜里就要去打他,哪里还会等到今天。”
  周瑜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指着前面山谷里匆匆跑来的一个传令兵道:“有人来了,不知道吕子明是不是胜了。”
  那个传令兵从前面山谷里飞奔而来,站在坡下喘了口气,仰头看到大都督周瑜坐在山石之上,背着初升的日光,连身上的雪白大氅都镶上了一道金边,不禁看得有些呆了,他站了片刻,见周瑜朝他招手,正才想起自已的任务,连忙上坡。他走到周瑜的面前,单腿跪倒正要行礼,忽然觉得背心一痛,他低头一看,只见胸口突然多了一只箭簇,血淋淋的正向下滴血,他茫然的抬起头看了一眼咫尺之遥的周瑜,张开口想要说话,却吐出一口血沫,栽倒在地。
  “保护都督!”鲁肃一声暴喝,跨前一步拦在周瑜面前,伸手夺过一只强弓,上箭拉弓松弦,一气呵成,长箭带着厉啸直扑五十步之外突然出现的一个身材高大威猛的曹军士卒。
  周瑜冷眼看着那几个手里提着血淋淋的战刀冲上坡来的曹军士卒,嘴角挂着一丝冷笑,他一眼就看出来这些人都是刚才被吕蒙冲散的断后曹军,没想到他们胆子这么大,这么几十人还敢冲击有五百人保护的自己,不管怎么说,勇气还是值得赞许的,就是有点太自不量力了。
  周瑜还是那么安静的坐在大石上,一边挥手指挥身边的亲卫列阵,一边静静地看着那个曹军小将怎么应付鲁肃急飞而至的长箭。
  李维看着转眼间就飞到眼前的长箭,大喝一声,抡刀就劈,一刀砍在长箭的箭镞上,当的一声火光四溅,他脚步不停,飞步向前,直冲被五百亲卫围在中间的周瑜,手中长刀举起,将面前一个敌兵斩杀。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91/267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