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2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3/313

  天子咧了咧嘴,没吭声,他知道这就是自己能安然无恙的原因,可是从杨彪的嘴里说出来,多少还是有些伤自尊。
  杨彪告辞之后,天子拿着书信去了皇后住的椒房殿。椒房殿原是长安未央宫里的一座宫殿,因为墙上涂有椒泥而带有香味,故称椒房殿,一开始是卫皇后住,以后便成了惯例。天子在长安的时候,椒房殿早就连影子都找不着了,但是这个名字却给天子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重建洛阳之后,他就专门造了一座椒房殿,作为皇后的居所,现在是曹节住着。
  还没有进殿,远远的就闻到了椒兰的淡淡香味,已经得到消息的皇后正跪在门槛内,低眉顺眼的准备迎接。天子露出了一抹笑容,已经有些驮的背无形中直了许多。
  皇后虽然姓曹,却是个贤德的皇后。她不仅有能力,更重要的是,她对天子的尊敬无以复加,每次天子到椒房殿来,她都要到门口相迎。
  “皇后,起来吧。”天子弯下腰,双手扶起皇后,挽着她向殿内走去。因为在屋顶上装了越王贡来的玻璃,大殿比以前通亮了不少,阳光明媚的时候,不用再在殿下点灯也能看书写字。从天窗照下来的阳光正落在越王贡来的那座自鸣钟上,钟面上的金饰被照得闪闪发光。
  “儿臣拜见父皇。”太子刘兴跪在书案旁,奶声奶气的说道。天子笑容满面的拉起他,伸手拨了一下他粉嫩的脸蛋,笑道:“兴儿,在读书?”
  “回父皇,儿臣在听母后读《扶南战记》。”
  “《扶南战记》?”天子很好奇的看了一眼案上摊开的书,转过头看着皇后:“什么时候的新书,我怎么没听说?”
  “是越王夫人夏侯徽随信送来的。扶南新书坊出的第一本书,墨香味都还很新鲜呢。”曹节微笑着答道,双手捧起书递到天子面前:“陛下请看。”
  天子接在手中,径直翻到目录页,迅速的扫了一遍,笑道:“是这次征扶南的战事经过?”
  “好像是的,臣妾也是刚刚和兴儿一起看,他急着要看图,文章却还没来得及细看。”
  “唉——”天子长长的叹息了一声:“这位越王殿下开疆拓土的速度也太快了些,一年定辽东,一年定夷洲,现在才第四个年头,他又拿下了扶南。丞相刚才和朕说,应该加封他为大将军。朕很担心,他明年要是再拿下什么地方,朕可怎么封他啊。”
  “短期内应该不会了吧。”皇后微微一笑:“听越王夫人的信中说,这次拿下扶南已经是很巧合的事情,如果不是范蔓对他的实力估计不足,轻率分兵出击的话,越王最多只能占据一小片土地,伤不了扶南筋骨。现在是拿下了扶南,可是扶南的土地和户口都远远超过越国原有的,他如果不花些时间收拾人心,怎么可能放心远征?”
  “这么说,倒也是个道理。”天子赞同的点点头,想了片刻,又说道:“对了,你觉得魏王会支持朕调停吴蜀之争吗?”
  曹节顿了顿,躬身行礼道:“臣妾尽力而为,希望能说动父王,助陛下一臂之力。他身为国戚,焉能不如越王殿下一个后辈?”
  天子咂摸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对。曹节这好象是在提醒他,魏王是皇后之父,按照大汉的习惯,如果要有大将军,通常都是由外戚担任的,如果撇开曹操,而由孙绍出任大将军,曹操会不会有意见?他如果阳奉阴违,也不反对,但是也不出力,那仅凭孙绍之力,天子大概很难调停吴蜀的战事。
  那让曹操做大将军,孙绍怎么办?他如果也不爽,岂不是损失更大?
  天子有些为难,沉默不语,只是下意识的一页一页的翻着书。
  皇后见天子的脸上愁云惨淡,知道自己的话戳中了天子的软肋。她虽然贤惠,但毕竟是个女人,不可能不为家族争取权利。如果曹家被人压过了风头,那她这个皇后也就做不长了。然而她又不忍心看着天子难受,犹豫了片刻,又说道:“陛下,不论是魏王还是越王,其实都不会到洛阳来任职,其实……大将军也好,三公之位也好,对他们来说,也许区别并不大。”
  天子瞟了她一眼,沉吟道:“三公之位?你是说太尉吗?”
  皇后点点头,又摇摇头:“陛下,杨公已经八十三了,如果不早做准备,一旦他弃陛下而去,陛下匆促之间,到哪里去找能像杨公这样德才兼备的纯臣?”
  天子心里咯登一下,杨彪刚才已经提过这个问题,现在皇后又提到了,看来这个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拖了。他想了好一会,这才问道:“那皇后有何高见?”
  皇后浅浅一笑:“臣妾一妇人尔,焉敢就此妄论。陛下何不与杨公商量此事,他为政近一甲子,必能为陛下谋一万全之策。”
  天子笑了笑,点点头,不再说话,轻声读起手中的书。
第八十六章
勾心斗角
  曹彰手里拿着一张大汉公报,急匆匆的踏上了铜雀台,台顶那只闪闪发光的铜雀引颈向天,展翅欲飞,似乎下一刻就能听到它在九天之上清脆的鸣叫。
  “父王。”曹彰在门口脱了鞋,进入有些昏暗的台榭内。虽然铜雀台高出地面十余丈,比平地起屋要亮堂得多,但是从阳光灿烂的外面走进来,曹彰一时还是有些不太适应。他借着脱鞋的时间,在门口站了一会儿,过了一会儿才看清背着手站在窗前的曹操。
  曹操一身不吭的站在那里,手扶在窗台上,不时的敲打一下,笃笃的声音很单调,却在寂静无声的铜雀台内显得十分清晰。坐在帷幄后的曹睿瞟了曹彰一眼,不动声色的摇了摇头,曹彰笑了笑,慢慢走到曹操的身后。
  “子文,你来啦。”曹操仿佛刚刚回过神来,转过头瞟了一眼曹彰,看到他手里拿的大汉公报,笑了笑:“看到孙绍的上表了?有什么想法?”
  曹彰还没说话,先咂了咂嘴,带着几分遗憾的说道:“他既然插手此事,只怕打不起来了。”
  曹操嗯了一声,静听下文。
  “大汉公报一到邺城就被抢购一空,有好事者把公报贴在了城门口,供人观看。半天之间就传得沸沸扬扬,不少人买了纸去抄写。越王的威名如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曹彰看了看手里的大汉公报,苦笑着摇摇头:“这份大汉公报看起来只是一张纸,作用却比得数万大军,一有什么事,天下的士人都能知道,想要瞒他们,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也不见得。”曹操淡淡的说道:“写文章的是人,印文章的也是人,只是如今洛阳没有我们信得过的人,而杨公与孙绍又是忘年交,多有暗合之处,所以对孙绍有利的事情当然多一些。不过,杨公八十有三了,就算身体强健,恐怕也撑不了几年,眼下最要紧事,倒是想想怎么把那个印坊抓在手中,至少,也要搞明白这些大汉公报是怎么弄出来的。”
  曹彰点点头,若有所思。
  “子文,你对孙绍的那篇上书怎么看?”曹操转过身,背着手,慢慢的踱回榻上,将金虎镇纸压着的大汉公报拿起来,轻轻的撇在一边。
  曹彰抿着嘴想了想,露出与他面貌相差甚远的秀气与腼腆:“孙绍这次大肆宣扬夺取扶南的收获,与他以前的作派大相径庭,儿臣以为,他的用意倒不是在为自己歌功颂德,而是意在吴蜀之战,无非是想说,与其费心费力的内斗,不如合力向外讨伐,用力少而得利多。”
  曹操抬起眼睛瞟了一眼声音有些激昂的曹彰,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他从曹彰的语气中听出了他对孙绍赫赫战功的羡慕和不甘。这个一心想学卫霍的儿子只怕比所有人更心动,恨不得现在能与孙绍一样征服蛮夷才过瘾。
  曹操暗自叹了一口气,他一看到大汉公布上对孙绍征服扶南,请立扶南和婆罗二州的文章,就知道孙绍决定插手吴蜀战事了,他想从中渔利的机会已经失去。他十分遗憾,总以为孙绍征讨扶南,没有两三年时间只怕不能解决问题,没曾想,他居然只花了不到一年的时候就解决了,顺便还解决了婆罗洲。孙绍的文章里说,扶南可比冀州,婆罗更是海疆万里,论海疆面积不亚于江南,即论岛屿面积也不亚于一州,曹操对此不太相信,他觉得孙绍在夸大其辞,目的倒不是为自己夸功,而是夸大征服外夷的利益,把那些本来就厌倦了内战的士人的心进一步的引向外面。扶南也好,婆罗也好,都是蛮荒之地,地广人稀,纵有些珍异之物,又如何能与户口殷实的中原相提并论。只有土地,没有户口,那还不是一句空话?
  然而曹操知道,并不是每个人都和他一样冷静,特别是热血冲动的年青人,被孙绍引诱得心潮澎湃的绝不是一个两个。大汉的士子本来就有游历的习惯,只有条件许可,他们在成年之后都不会立刻入仕,而是出去见见世面,如今去越国、去交州游历便是年轻人的第一选择,乘上越国商人的大海船,一路南下,从钱唐直到南海、朱崖,去看看日新月异的越国,是不少年轻人的梦想。
  比起前几年来那个流民潮,这样的士子潮才是曹操最担心的事情。黔首们什么也不懂,他们接受信息也没有识文断字的士子们快,只要把边境一封,他们就算是得到消息,也跑不掉,更多人只是在穷得活不下去的时候想一想而已。这几年不打仗了,曹操和刘备、孙权一样,都有意识的减轻了赋税,让黔首们喘口气,不至于被越国优厚的条件吸引得背井离乡。而士人则不一样,他们不断的向越国流去,很多门庭不旺的寒门士子都选择在越国入仕,就算是名门大族的年轻人撇不下家族,最终还会回到家乡来,但是他们带来了越国的消息,有时候比留在越国为祸更烈。
  士人和黔首不一样,曹操不能通过关禁简单的限制他们,他又不能坐视孙绍一步步的腐蚀人心,必须采取措施加以反击。这次孙绍出征扶南,吴蜀因为一件小事开战,这本来是一件好事,曹操为了让他们打起来,还两面示好,主动后撤了汉中和江淮之地的驻军,眼看着双方对峙,没想到孙绍迅速结束了扶南的战事,转过头来就上书天子请求调停,同时还通过大汉公报发布这种蛊惑人心的消息。
  人心乱了,国将不国。曹操看着眼前的曹彰,心情沉重。
  “不过,儿臣以为,越国的征伐虽然值得羡慕,却无法效仿。”曹彰没有注意到曹操平静的面容下掩藏着的忧虑,他收起了笑容,微微的皱起眉头,似乎显得十分为难。
  “为什么?”沉思的曹操收回心神,追问了一句。曹彰能这么想,让他感到十分高兴。
  “越国有水师,可以下南海,远征扶南,甚至婆罗洲,可是魏蜀吴三国都没有这样的条件。我魏国如果要征伐,那只有向北,到大草原上去驱逐鲜卑人、乌丸人。进入大草原,与这些胡人作战,是十分凶险的事情,重创他们有可能,但是要想全歼他们,一战而定乾坤,却是妄想。一旦开战,这些年来苦心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北疆将陷入连年征战的困局,万一南方有事,我们就会两面受敌。”
  “嗯。”曹操深有同感的点点头,示意曹彰继续说。
  “吴国北有长江,西有蜀国,东南两面则被越国包围,他到哪里去征讨外族?他能做的,只怕只有扬州的山越吧,现在这些山越大部分都跑到越国去了,他能做的事情实在有限。而蜀国也好不到哪儿去,他们最多也就是向益州南部发展,除此之外,可供发挥的余地很有限。所以说,越国可以对外征伐,而我魏蜀吴三国都很困难,越王的功绩,我们只能羡慕,不能效仿。”
  “呵呵呵……”曹操忍不住笑了起来,招手将曹彰叫到身边,拍着他的肩膀道:“黄须儿长大了,老夫甚慰啊。”
  曹彰脸一红,偷偷的看了一眼后面的曹睿和何晏,不好意思的揉了揉鼻子,三十多岁的人了,居然被父亲这么夸,实在有些害羞。
  “可惜,能看清这一点的人并不多。”曹操叹了一口气,抚着胡须道:“大汉公报不在我们手里,我们就是想告诉别人这一点,也做不到。”
  “那父王的意思是?”曹彰试探的问道。
  “孙绍平定扶南,这次又把调停吴蜀的事情托给天子,他要拉着我站在天子后面摇旗呐喊。事情成了,是天子的功劳,天子的威信将大大提升,事情不成,我们还要替天子做打手,有他在一旁牵制着,我如果不听,弄不好就成了众矢之的,听,又被他当刀使了。”
  曹彰琢磨了一下,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曹操也许可以出工不出力,但是只要他一表示响应孙绍的号召,支持天子调停吴蜀战事,这件事其实就已经成了——吴蜀还没有实力同时对付魏越两国。
  “天子对孙绍这个提议感激涕零,要封他做大将军,要不是你妹妹以大义相劝,只怕大将军的印绶都送出去了。”
  曹彰一愣,下意识的看了一眼曹操的表情。他当然知道大将军通常是皇后的娘家,按说妹妹曹节封了皇后之后,曹操顺理成章的就应该做大将军了,可是那个时候因为曹家已经打算篡位,对大将军倒没什么兴趣,没想到一拖就拖到现在了。如果孙绍做了大将军,那岂不是在曹操的脸上甩了一个大耳光?然而曹彰又一想,不免感到有些意外:“父王,大将军位比三公,必然要到京任职,孙绍会去洛阳做大将军?”
  “杨公已经想到了这个主意,他以张温为例,认为大将军也可以援例居外。”
  曹彰诧异的抬起头,他虽然一下子不明白这其中的深意,但是他知道,杨彪这么做,肯定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决定,背后肯定还有其他用意。曹操扫了他一眼,笑道:“孙绍如果做了大将军,杨修大概离三公之位就不远了。”
  曹彰恍然大悟,随即皱起了眉头。杨修作为曹植的长史,一直在汉中,曹植自从巴郡惊艳一战之后,一直没有再让人满意的举动,日趋沦为平庸。曹操对他已经有些失望,重新把注意力放到了曹丕的身上,曹丕去年任了副丞相,这段时间勤勤恳恳,成绩很不错。丞相钟繇年高,一旦去世,曹丕就会成为名正言顺的丞相,掌握魏国的大权。相比之下,曹植的表现就差得太多了。这个时候如果杨彪为孙绍谋得了大将军之位,那么孙绍投桃报李,必然会把杨修引入朝庭。杨修一留开,曹植恐怕就更没机会了。
  “原来如此,那可不能让他们太如意了。”
  “是的。”曹操点点头:“那你有什么办法?”
  “儿臣觉得,张温于西凉用兵时任太尉,是权宜之际,眼下大汉并无西恙之乱,越王又已经征服了扶南,没有道理以大将军之职在外,如果他要做大将军,那就让他去洛阳好了。”
  “哈哈哈……”曹操朗声笑了起来,这个理由很正当,而且以魏国的实力,他如果表示反对,那天子也不敢硬来。曹操笑眯眯的对曹彰说道:“你不怕孙绍对你不满?”
  “我怕他干什么?”曹彰不以为然的撇撇嘴,又皱起眉头道:“只是这样一来,父王想要做大将军也不可能了。”
  “我不做什么大将军。”曹操一挥手:“我老了,只想在邺城安度余年,不想再去牵扯那些是非。孙绍和你们是一辈人,要和他斗,也得你们去斗,我不想欺负他。”
  曹彰笑了笑,没敢吭声,心道那竖子阴险得很,你都斗不过他,我们哪里是他的对手。他想了想,又道:“既然父王无意于此,兄长又是丞相,不宜远出,那不如让子建去吧。”
  “子建?”曹操偏过头看着他:“你觉得他合适?”
  “我觉得他合适。”曹彰肯定的点点头:“他和孙绍虽未谋面,却神交已久,再加上杨修居中斡旋,事情一定能得到妥善解决。”
  曹操沉吟了片刻,却还是摇了摇头:“我却觉得与其让他去,不如让你去。”
  “我?”曹彰目瞪口呆,过了片刻,又连连摇头道:“我可不想去做什么大将军。如果父王觉得我还有些用兵之能的啊,不如让我做魏国的大将军吧,我愿意将万骑,横绝沙漠……”
  “做了洛阳的大将军,就不能横绝沙漠了?”曹操一撇嘴,眼神颇有些不屑:“竖子,刚夸你几句,便又露了原形。”
  曹彰眼睛一翻,非常无语。
  “你做大将军,代天子前往调停吴蜀之事,然后再提魏蜀联合西征之事。”曹操一摆手,不容分说的说道:“合魏蜀之力,再请天子下诏越国支持,拿下西域,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子建虽有用兵之能,但是要论作战,他最多也只能做你帐下的一员偏将。”
  曹彰赧然,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可是一想到自己有可能领魏蜀联合大军出征西凉甚至西域,他又不免热血沸腾。他犹豫了片刻,这才说道:“孙绍能同意吗?”
  “他要老夫协助天子调停,总不能不给老夫一点好处吧。”曹操霸道的一眨眼,冷笑一声。片刻之后,他又喃喃说道:“可惜,老夫老了,要不然的话,这西征的机会还真舍不得让给你。”
  曹彰不免有些黯然,他看着曹操已经如雪的皓发,暗自叹了一声,父王真的老了。
  ……
  诸葛亮双手握着玉如意,看看案上的书信,又看看坐在对面的宗预,笑了一声:“看样子,越王是知道你的身份了。”
  宗预无声的一笑:“越王精于心计,他对我的仕途一清二楚,要猜出其中的关系也并不难。不过,以我来看,他对关将军、张将军和大王之间的关系也非常清楚。”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3/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