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30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7/313

  大桥见她满脸羞色,乐得哈哈大笑,扑着胸口道:“丫头,你放心好了,阿猘是我带大的,他喜欢什么样的女子我还是知道的。要是这点把握都没有,我岂不是耽误了丫头你一辈子?”
  羊徽瑜尴尬不已,应又是不是,不应又不是。不过她和张瑜两人陪着大桥几年了,对大桥和孙奉之间的感情还是清楚的,知道大桥这话并不是没有根据,心里倒也是甜滋滋的。其实羊祜给她捎回信来,说孙奉当时将功劳送给阿迪拐兄弟时,她便明白了孙奉的心意,只是王侯之家不比寻常人家,不仅仅要考虑当事人的感情,还要考虑到政治利益。孙奉的太子之位日益稳固,张瑜的祖父是汉庭太尉,父亲是南海督府长史,母亲一系又是诸葛家族,实力雄厚,羊家目前虽然和越国有生意来往,羊祜也是孙奉的亲信,但毕竟根基和张瑜不能相比。
  在这个时候,能有大桥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了,虽然羊徽瑜对权利没什么渴求,但是这样的环境里,不是你单方面决定的事情。
  “好了,阿母,有什么话,还是回宫里再说吧,再说下去,阿月的夫君可要为难了。”关凤一边笑着,一边瞅着桥月说道。桥月的夫君琴增是迪石令,负责港里的船只调度,如果出现堵塞,琴增便是第一负责人。琴增原来被孙绍派往辽东做将军,后来因为桥月不喜欢两地分区,向大桥求情,把琴增调回来了,害得琴境现在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以前的同僚立功。
  桥月撅了撅嘴,没有搭腔,她现在正有些头疼呢。辽东众将在萨珊立功,马上就要凯旋,特牧城肯定会在一场大盛会,她的夫君琴增看到此情此景,必然要后悔当初从辽东回来,要不然的话,石苞现在的位置也许就是他的,更别提什么毌丘俭了。
  “好啦好啦,回宫里再说,回宫里再说。”大桥连声说道。
  ……
  洛阳,太尉张昭迈着稳健的方步,不紧不慢的走上了台阶,丞相顾雍紧随其后,天子刘协静静的站在廊下,面带微笑的看着迎面走来的两位重臣,态度谦和。张昭皱了皱雪白的眉毛,回头对顾雍说道:“元叹,今天还是你去说吧,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对天子解释。再说了,这诸侯王的事情,本来就是由你这个丞相负责的。”
  顾雍无声的笑了笑:“张公,现在大汉还讲这些规矩吗?我这个丞相能管哪个王?张公,这是孙家自己的事情,还是等殿下回来再说吧,我们也解决不了。”
  “唉,大汉走到今天这一步,也不知是祸是福啊。堂堂的朝庭,看着属国内斗,却只能在一旁看着,我……我怎么感觉这和东周又一样了?”
  “东周有什么不好?东周至少还存活了几百年,总比亡国了好。”顾雍不以为然,两人已经走到阶下,不再私下讨论,连忙拱着走上了台阶,躬身行礼。天子比他们速度还快,快步走上前,脸往下一塌:“二位,你们快想想办法啊,吴越相攻,朝庭总不能就这么看着,一点反应也没有吧?”
  天子话说得很委屈,可是眼睛里却是讥笑,当初孙绍把张昭和顾雍推荐到朝庭来担任太尉和丞相,目的就是通过他们来操纵朝庭,对付魏国和蜀国,万万没想到,魏国和蜀国没事,最后出了事的反而是吴国和越国,而且是越国主动攻击吴国,更离谱的是,攻击吴国的还是孙权的女儿。
  天子很光棍,他直接把这个事情推给了张顾二人,你们看着办吧,朝庭现在没脸面可讲了,反正大家也不把朝庭当回事,我倒要看看你们两个怎么办。
  张昭收起了抱怨,一本正经的看着天子,明知故问:“陛下,这么急召老臣来,发生了什么大事不成?”
  天子也一本正经的说道:“张公,吴越交兵已经大半年啦,你这太尉可有了什么章程?朝庭可要发什么公报?”
  张昭抚着胡须,装模作样的沉思了片刻:“吴越交兵了吗?陛下从何得知的消息?哪一方先出的兵,有多少人马?现在又在何处交战?”
  天子气得差点要翻眼睛,想不到这个死老头还会耍赖,每次都玩这一套,有意思吗?他正要说话,一个郎官一溜烟的跑了进来,一边步一边喊:“陛下,陛下,好消息,好消……息,张……张公……顾公!”
  张昭是有了名的严肃,连天子和太子都不敢在他面前放肆,这些郎官看到他更是老鼠见到猫一样,话说了一半才发现张昭在侧,这个郎官吓得话都说不周全了。
  张昭脸一沉:“什么好消息让你如此失态?”
  “越……越王殿下的报捷奏章!”那个郎官这才回过神来,连忙双手递上一份奏章。
  “孙卿回来了?”天子眼神一亮,脱口而出。张昭和顾雍也闻言大喜,张昭伸手就要去接奏章,被顾雍从后面拽了一下,这才觉得失礼,讪讪的缩回了手。天子接过奏章拆开,迅速的浏览了一遍,顿时喜上眉梢:“这下好了,朕的抚夷大将军得胜归来,要进京献俘,这么大的盛事,当与其他三王共享之。顾公,立刻下诏,命魏蜀吴三王明年三月来朝。”
  顾雍闻言也是大喜,平时他这个丞相发个诏令让魏蜀吴三王,那三王都爱理不理,谁也不把他当回事,可是这次不一样,孙绍要进京献俘,他们不敢不来,只要到了京师,吴越之间的事情就好解决了。这年头,做什么事都要有实力啊,堂堂的天子还要靠越王来撑腰才有说话的底气,真要考校起来,这天子也真够窝囊的。不过想想当初曹操掌权的时候天子过的什么日子,现在终归还是有一点脸面的。
  “越王打赢了?”张昭又恢复了镇静,抚着胡须不动声色的说道。
  “不错。”天子也收起了笑容,顺手将奏章递给张昭:“太尉,要说用兵,还是抚夷大将军有一套啊。连罗马人和贵霜人都成了我大汉的雇佣军,实在是大快人心。”
  张昭人老成精,岂能听不出其中的意思,不过他已经到了那种至厚无形的地步,很淡定的说道:“是啊,越王殿下有用兵之能,当初向我学春秋时,我便看出来了。”
  天子无语,这老滑头,真是软硬不吃,拿他没办法了。孙绍会打仗跟你有什么关系,你打过胜仗吗?他不再理解张昭,转过头对顾雍说道:“顾公,抚夷大将军这次远征万里,扬国威于境外,按说应该当重赏才是,你看该怎么赏才好?”
  顾雍微微一笑:“这个自然是陛下圣心独断了。”
  天子嘴角一歪:“朕的意思嘛,洛阳朝庭正差一个能镇住四国的大将军,只是怕他在外面自由惯了,不肯到洛阳来受委屈。”
  张昭翻了翻眼睛,装作没听见。
第八十九章
病入膏肓
  “啪”的一声,一只精美的太子瓷杯在地上砸得粉碎,碧绿的茶水飞溅,王夫人吓得一声尖叫,像一只受了惊的兔子一跃而起。她提着被茶水溅湿的裙脚,又心疼又恼火的跺着脚娇叫道:“大王,你这又是怎么了?”
  “滚——”孙权面色铁青,偏过头,指着门的方向,上气不接下气的喝道:“你给我滚出去,滚出去,我不想再看到你!”
  王夫人撅着嘴,瞪了孙权半晌,犹自犟着不肯离开,谷利悄无声息的走了过来,拦在她的面前,伸手示意了一下,王夫人咬着嘴唇想了想,恨恨的一跺脚,拂袖而去,临出门的时候,“呯”的一声用力带上了门。
  孙权气喘如牛,瘫软在锦榻上,密集的汗珠沿着满脸的皱纹滑落,沾湿了身下的锦被,一双碧眼无神的看着青黑色的帷顶,两颗泪从眼角滑落。
  “阿利啊……”他长叹一声,欲言又止,泪水长流。
  “大王,好好休息……”谷利抹了抹眼角,吞声说道。
  “阿利啊——”孙权有一声没一声的唤着谷利的名字,透着无尽的凄凉。
  榻前的踏板上,一纸诏书被揉成了一个球,纸张慢慢的松开,发出“咯咯”的声音。谷利瞅了孙权一眼,悄悄的捡起了诏书,慢慢的抹平,诏书已经被孙权手指上流下来的汗滴浸湿了一块,墨迹晕化开来,洇成一片,不过还能看出内容。谷利只是扫了一眼,就明白了孙权为什么突然情绪失控。
  越王孙绍得胜回朝,将要在洛阳进行献俘大典,天子下诏,要求魏蜀吴三王在三月来朝,参加越王的献俘大典。天子说得清楚,大汉立国四百余年,对外征战无数,胜仗也不小,但是这次越魏吴蜀四国联合出军,于离国万里的萨珊大败萨珊波斯开疆拓土,是四百年来未有之盛事,希望诸王一定要参加这次庆贺。
  谷利暗自叹息了一声,不知道这是谁写的诏书,这不是往孙权的心里捅刀子吗?吴国什么时候参加这次大战了?不错,陆逊原来是吴国的大将军,他率领的三万多将士也是吴国的,可问题是从陆逊到这三万将士,还有谁承认自己是吴国人?这些人都被孙绍抢走了啊。孙权如果去参加这次大典,看着那些立功归来的将士,他当作何是想?
  吴越本是一家,可是现在越国是四国之中最得意的,吴国却成了天下人的笑柄,因为太子之位,孙登自杀身亡,孙鲁班听说之后,居然带着大军杀回吴国,要清君侧,为孙登讨个说法,这女儿带兵讨伐老子的事情,大概也是有史以来头一遭,偏偏被孙权给遇上了。
  孙鲁班虽然兵力不足,到目前为止还只是嘴上叫得凶,并没有能真正侵入吴国,可是这件事却已经传遍了大汉全境,甚至连倭国人都知道了,孙权又气又恼,这一年来身体状况急剧恶化,现在还要他到洛阳去丢人,那和杀了他有什么区别?
  更让孙权不省心的是,王夫人不仅不能帮孙权分忧,反而觉得孙权可能随时都会一病不起,急着要孙权立她的儿子孙和为太子,免得夜长梦多,把孙权气得暴跳如雷,险些一口气上不来,直接咽了气。
  作为跟随孙权三十多年的近侍,谷利对孙权的脾气了如指掌,这一声声的“阿利”叫得他心酸不已,他知道孙权后悔了,后悔逼死了孙登,如果孙登还在,事情不会闹到这个地步,就算有什么难事,孙登也能体谅他的难处,帮他处理得妥妥贴贴的,而不是像王夫人这样给他添乱。可是,孙权是个要强的人,哪怕是在谷利的面前,他也不肯说出认错的话,所以只能一声接一声的呼唤着。
  “大王,要不要请太医令来?”谷利轻声问道。
  “不……用……了。”孙权无力的呻吟了一声,缓缓的摇摇头:“我休息片刻就好。”
  谷利应了一声,帮孙权掖好被角,轻手轻脚的退出了房间,带上门,这才抬起袖子擦了擦眼角。一抬头,见徐王后和步夫人正站在走廊那一头看着他。他略作思索,连忙走了过去,躬身行礼。
  “大王可好些了?”徐王后微微皱眉,压低了声音问道。
  “不好。”谷利难过的摇摇头:“刚刚又发了一通火,情绪很不稳定,现在正在休息。”
  “唉,都是我造的孽啊。”步夫人叹了一声,眼角湿润了。
  “这跟你有什么关系?”徐王后却不以为然的拉了她一把:“要怪,也要怪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女人。”
  谷利见徐王后又要开始发泄对王夫人的不满,声音还越来越大,生怕被孙权听到,连忙咳嗽了一声,犹豫道:“越王殿下班师了,三月可能要在洛阳献俘。”
  徐王后和步夫人愕然,互相看了一眼,随即明白了。孙绍回来了,这件事就不能再拖了,以孙绍的性格和他与孙登的交情,他很有可能把事情扩大化。孙鲁班之所以喊得凶,却一直没有发兵侵入吴国国境,一方面是看在领兵防备她的大将军步骘是她的舅公,她不好让步骘难堪,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兵力不足。没有孙绍的命令,她带过来的只是她自己的亲卫营,象征的意义远大于实际的军事意义。可是如果孙绍要参与这件事,那可就不是喊喊而已了。
  一想到事态的严重性,徐王后和步夫人都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要说到与王夫人闹别扭,她们多少还有点主意,一涉及到这些国家大事,她们就彻底抓瞎了。两人手足无措的愣了半天,不敢再去打扰孙权,只得托谷利问安,匆匆地回自己的住处。
  谷利松了一口气,回到殿前,静静的候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殿中传来孙权虚弱的叫声:“阿利!”
  谷利应声而入,一路急趋赶到孙权榻前,见孙权满头是汗,连忙从旁边取过毛巾给他擦汗。孙权的眼睛直勾勾的看着他,喘着气道:“传诏,宣诸葛瑾来见。”
  “喏。”谷利连忙转身走了出去。
  丞相府,诸葛瑾父子面对面的坐着,一边闲扯,一边下着棋。旁边放着两本书,诸葛瑾身边的是《扶南学报》,诸葛恪身边的是《新山海经》的最新一期,封面上画着一只脖子很长的鹿状动物,旁边写着两个字:麒麟,后面还有一个大“?”。
  诸葛瑾手里拈着一颗棋子,眉头紧皱,考虑了半天也没有找到合适的落子点。诸葛恪赋闲在家之后,孙权多次征召他出仕,却被他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辞了。这两年他躲在家里,除了看书就是下棋,棋艺大进,诸葛瑾已经不是他的对手了。
  “这怎么解?”诸葛瑾有些恼怒的看了诸葛恪一眼。诸葛恪微微一笑,摇摇头:“无解,输定了。”
  “咄!”诸葛瑾扔下棋子,端起茶杯呷了一口,舌尖舔着唇边的一片茶叶,忽然又说:“真的无解?”
  诸葛恪愣了一下,略作思索,又接着笑道:“天下哪有那么多死而复生的妙招,无解了。”
  诸葛瑾长叹一声,有些郁闷的放下茶杯,苦笑着摇摇头:“那真是可惜了,看来真是天命难违啊,我这个丞相,和你叔叔那个丞相真是没法比。”
  “这可不一定。”诸葛恪神秘莫测的笑了笑,伸手去捡棋子。诸葛瑾眯着眼睛瞥了他一眼,若有所思,却又好象有些疑问,想了好一会,他才说道:“你是说还有转机?”
  “至少对我们来说,还有转机。”诸葛恪一边挑着棋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你看着吧,只要越王殿下回国,大王就会派人来请你了。”
  “孙绍回国?”诸葛瑾十分失望:“他远在万里之外,这一仗还不知道要打到什么时候呢,结果也不知道如何,哪一天才是个头啊。”
  “不会有太久的。”诸葛恪抬起眼皮看着一脸沮丧的诸葛瑾道:“你和越王相处得太少,对他的了解不够深。以我对他的了解,他既然已经起程赶往泰西封城,就一定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攻克泰西封,否则的话,他就不会去。”
  诸葛瑾撇了撇嘴,刚要说话,次子诸葛融快步走了进来,大声叫道:“父亲,兄长,大王的使者来了,召你进宫呢。”
  诸葛瑾心头一喜,随即又沉下脸喝道:“竖子,大喊大叫的,成何体统。”
  诸葛融吓了一跳,连忙收起了笑容,拱着手,恭恭敬敬的站在父兄的面前。
  郎官朱异快步走了进来,一见到诸葛瑾父子,连忙行礼,说明来意。诸葛瑾捻着胡子,应了一声:“待我更衣,随后便去……”
  诸葛瑾还没说完,诸葛恪忽然插了一句嘴:“季文,你父亲回来了吗?”
  朱异是朱桓之子,以才捷著名,是个聪明人,见诸葛恪不顾礼节打断诸葛瑾的话,颇有些诧异,不过他也知道诸葛恪的才名,不敢大意,连忙笑道:“家父随大将军在乌程作战,尚未回来。”
  “哦。”诸葛恪若无其事的应了一声,再也不说话。朱异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只得把目光投向诸葛瑾。诸葛瑾知道诸葛恪有话要说,便摆了摆手:“有劳你稍候片刻,我随后就来。”
  朱异应了一声,退了出去。诸葛瑾这才皱着眉头对诸葛恪说:“怎么,你担心什么事?”
  “父亲,我不知道大王召你去干什么,不过,如果不知道越王的确切消息,你最好不要揽这件事上身。”诸葛恪严肃的说道:“大虎公主可不是什么讲理的人,大将军是她的舅公,她多少还能给你面子,你可没有这样的面子。”
  诸葛瑾点点头,有些不太高兴。他虽然能力不突出,但是为人处事很有一套,孙权发火的时候没多少人敢劝,但是他敢劝,而且往往能劝成。这次孙鲁班带兵“清君侧”,在他看来,也就是派一个使者去说两句好话的事情,孙权偏偏要让步骘带大军去拦截,硬是把事情弄僵了。只是孙权不让他去,他也不好主动要去,现在孙权要求他了,他怎么还能往后缩。诸葛恪劝他暂时不要急,他颇有些不以为然,只是一向知道儿子的才智,这才没有直接否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7/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