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大航海(校对)第30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08/313

  诸葛瑾换了衣服,跟着郎官们来到吴王宫,见到了卧病在床的孙权。孙权强撑着坐了起来,脸上的汗虽然已经擦掉了,但脸色却非常不好,嘴唇也没什么血色,眼神很无力。看到诸葛瑾,他强挤出一丝笑容:“子瑜,你在家好自在。”
  诸葛瑾拘谨的一笑:“承大王天威,天下无事,臣方能做个太平丞相。”
  “天下无事?”孙权淡淡一笑:“天下无事,家中有事,我……唉,真是惭愧啊。”
  诸葛瑾沉默不语。这两年吴国的确可以算得上太平,有越国在侧,吴国在赋税上不敢过苛刻,生怕把百姓逼急了,再次发生大面积的流亡事件,有了这样的压力,不管是孙权还是众将,都还知道宽待百姓,主要通过经商来聚敛财富,虽然日子过得紧一点,但还算安稳,吴国持续了几十年的民乱也消停了不少,他这个丞相的确可以说是个太平丞相。吴国的乱在于太子之位,而这些都是内庭的事,不归他这个丞相管。
  “洛阳有诏书来,你帮我参谋参谋。”孙权动了动手指,让谷利将诏书递给诸葛瑾。诸葛瑾接过诏书,愣了一下,诏书似乎被人捏过,看来孙权的心情不太好,一定不是什么好事情。他立刻打开诏书看了一遍,见到孙绍已经得胜回朝的事情,想起诸葛恪的分析,不禁眉梢一跳,一丝喜色刚刚露了出来,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看完诏书,他将诏书轻轻的放在桌上,向前推了推,安静的跪着。
  “你怎么看?”孙权问道。
  “这么大的盛事,理当参加。”
  “谁去?”孙权追问了一句。
  诸葛瑾犹豫了,天子诏书指定了要三个王参加,可是孙权既然这么问,显然是不想去丢人了。大王不去,也不是不可以,太子去就是了,可是现在太子还没定,听说王夫人为这事天天和孙权闹别扭,他又如何敢提这事。
  孙权斜睨了诸葛瑾一眼,嘴角颤了颤,似乎早就预料到诸葛瑾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个问题似的,他咳嗽了一声:“元逊在家干什么?”
  “读……读书!”
  “读什么书?”
  “新……山海经。”
  “是最近的那一期吗?”孙权勾了勾手指,谷利从旁边的书案上取过一本书递到诸葛瑾面前,诸葛瑾看了一眼,连忙点头:“正是。”
  “哼哼。”孙权笑了一声:“现在后悔了吧,当初让他去他不愿意,要不然的话,这次在萨珊扬威,以他的本事至少也可以封个侯吧。”
  诸葛瑾没吭声,心道你什么时候让他去了,现在反过来倒说这样的话,不过他也不敢当面戳破,只能不置可否的笑了笑。
  “年纪轻轻的闭门读书,想学名士风流吗?岂不闻真名士自风流,那种风度可不是装得出来的。”孙权一口气说了不少话,有些气喘吁吁,停下了喘了片刻,这才接着说道:“让他去一趟扶南,向越王讨些药来,我这个做叔叔的病成这样,他难不成一点孝心都不表示一下?”
  诸葛瑾恍然大悟,略作思索,连忙点头道:“大王有命,焉敢不从,臣这就回去向他传达大王的旨意。”
  “不忙。”孙权摆摆手,从榻上坐了起来,一双碧眼盯着诸葛瑾,那种无以言明的威严逼得诸葛瑾不自由主的屏住了呼吸:“子瑜,寡人的身体一直不见好,也是时候立太子了,你对太子人选,可有什么意见?”
  诸葛瑾咬紧了牙关,只觉得太阳穴迸迸乱跳,心跳声清晰可闻,一滴汗珠从鬓发中沁了出来。孙权先后有六个儿子,长子孙登,次子孙虑,这两个人先后早逝,三子就是琅琊王夫人所生的孙和,今年十五岁,四子是谢夫人所生的孙霸,五子为仲姬所生的孙奋,六子为南阳王夫人所生的孙休。原本孙和最有机会,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孙权突然之间对他没有了以前的宠爱,连带着对其母王夫人态度都变了。
  那么,他是想立孙霸吗?孙霸今年十四岁,按说立为太子也差不多,可是要立孙霸,王夫人会愿意吗?听说王夫人会做一种汤,是孙权的最爱,几天不吃就若有所失,现在孙权因为不喜欢他们母子,一口汤也不喝了,但是谁能知道孙权能坚持多久,万一到时候他又喜欢起了孙和,他岂不是把王夫人母子得罪惨了?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立了孙霸,孙鲁班就能善罢干休吗?恐怕有点悬,所以,最后的关键还是在孙绍的身上。
  “诸公子皆聪明过人,都是难得的人才,只是……人才顾然难得,寿数也是不可不考虑的因素。臣对相术一无所知,看不出诸公子哪个更有寿禄,大王,是不是让人看看再说?”
  “让谁看?”孙权若有所思:“要说相术,还是孤城郑妪为第一,她物故之后,已经没有善相人的能士了。”
  “朱崖学院有啊。”诸葛瑾笑道。
第九十章
中毒
  诸葛恪在钱唐城遇到了孙绍。孙绍在特牧城没呆几天,勉强吃了个年夜饭,随即带着要献给天子的礼物赶往洛阳。大桥、小桥与他同行,顺便到淮南去祭祖,离开家乡二十多年了,如今也算是功德圆满,怎么的也应该回来向桥家列祖列宗报告一下。
  周循也算是桥家传来的一个根,既然小桥要回老家去看看,当然要把他带上,同样,孙鲁班也要跟着同行。
  孙鲁班很不高兴,一见到孙绍就报怨起来,说自己这个公主做得没意思,有点事想调点兵都不行,没有王后的诏书,谁也不理她,要不然的话,她现在大概已经打到建邺了。
  孙绍又好气又好笑,虎着脸斥道:“你惹了这么大的祸事,一点不知道自责,居然还振振有辞?”
  “我惹什么祸?”孙鲁班头昂着高高的,叉着腰道:“他逼死子高,是为上者不尊,为父不慈,既然他父不父,我自然可以子不子,上行下效,有什么不对的?这可是圣人说过的。”
  孙绍无语,这个粗人居然也知道拿圣人的话做幌子。他没好气的点点她的鼻子:“天下四王,吴越一家,你倒好,带着兵来打老子,现在是父不父,子不子,你以为好看是不是?那你知道家丑不可外扬这个道理吗?你有没有想过你阿母现在如何自处?你还要兵?王后真要给你十万大军,你难道就要和你舅公拼个你死我活?”
  孙鲁班翻了翻眼睛,这才咂摸点味儿出来,好象真要打起来,不管是谁赢了,都没有真正的赢家。
  “那你说怎么办?”孙鲁班口气软了许多:“子高不能就这么窝囊的死了。”
  “除了打仗,还有很多解决事情的办法。”孙绍恨铁不成钢的说道:“以后多动动脑子,不要动不动就带兵跟人拼命,特别是和家里人拼命。”
  “那你又不带我去萨珊,我闲得手痒。”孙鲁班嘟囔了两句,耸了耸肩,乖乖的退到一边。孙绍随即向周循询问了情况,知道这边其实是雷声大,雨点小,并没有真正动手,这才放了心。他又问了一下吴国的情况,知道大将军步骘手下其实也没多少人,因为孙鲁班叫嚣着要带兵清君侧,孙权恼了,名义上让步骘带兵来戒备,其实手下只有两万人,直接由步骘控制的不过五六千人,其他人的都在朱桓和朱然手中,换句话说,被孙鲁班这一闹,不仅步夫人失了宠,就连步骘也跟着倒了霉。
  “防范心甚重啊。”孙绍不以为然的笑笑,“还有谁被牵连了?”
  “朱据。”周循道。朱据是吴人,颇有才干,共和九年,他又娶了小虎为妻,被封为左将军,云阳侯,本来仕途一路顺风,可是被大虎这么一闹,他也跟着受了牵连,前不久他被校事吕壹告发,说他贪污军资三万缗,直接被下狱了,现在还在牢里呆着呢,听说吃了不少苦头,小虎为此到步夫人面前哭诉,可惜步夫人自身难保,连给大虎送个信都不敢,还是周循派出的密探打听到的消息。
  “他疯了?”孙绍不解的皱起了眉头:“这不是自废武功吗?”
  “不知道。”周循摇摇头,也十分不解:“说起来,这件事从头至尾都让人觉得疑惑,吴王虽然猜忌心甚重,却还不是这般不明事理的人,要不然也不能坐断东南三十年。王夫人虽然年轻貌美,但是吴王什么时候因为女人而误了国事的?”
  孙绍也不解,就在这时,诸葛恪来了,一听到孙绍他们的疑问,他直接了当的说道:“倒不是王夫人年轻貌美的原因,我听说这个王夫人有一手好厨艺,大王非她做的膳食不能下咽。”
  孙绍和周循面面相觑,王夫人会做菜,孙权被她做的菜迷住了?难道真是要抓住男人的心,先抓住男人的胃?
  “他还真病得不轻呢。”孙绍不屑的笑道:“尚食监那么多大厨不如一个女子?”
  “大王是病得不轻。”诸葛恪正色说道:“我来之前,入宫见过他一面,他的身子骨很虚,连说话都废劲,不时的张着嘴打哈欠,还一直流鼻涕,后来……后来喝了王夫人献的一蛊汤,才精神了些。”
  “什么仙汤,这么有效?”周循忍俊不禁的笑道,孙绍也跟着笑了,不过,诸葛恪随后说的话让他再也笑不出来了。
  “仙汤?我也觉得是仙汤。”诸葛恪也是一脸的疑惑:“我亲眼看着大王喝了下去,几句话的功夫,大王眼睛也有神了,说话声音也响了,腰板儿也直起来了,活脱脱的换了个人似的。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真的不敢相信。看到这一幕,我才知道王夫人得宠不是没有原因的。”
  周循诧异的问道:“这是什么汤,怎么这么有效,难道是辽东的老山参?”
  “不是。”诸葛恪摇摇头:“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汤,我只知道大王如果一天不喝这个汤,就会狂躁不安。”
  孙绍脸上的笑容慢慢的僵住了。这种情况让他依稀想起来一件事,在萨珊的时候,他曾经听艾米丽的父亲说过一件事,说就在大马士革城附近有个山谷,出产一种特产,叫忘忧草,原本是贵族们欣赏的一种花卉,用来做汤也十分美味,萨珊人一度霸占了那个山谷,将这些忘忧草特攻给萨珊神庙,奉献给阿胡拉,可以得到阿胡拉的保佑。艾米丽的父亲说,阿尔达希尔之所以会失败,大概就是因为他为了吸引孙绍到泰西封城下,放弃了外围,放弃了那条山谷,再也没有忘忧草贡献给阿胡拉,所以阿胡拉抛弃了他。
  孙绍后来有机会见到了传说中的忘忧草,一看到那鲜艳的花朵,他就认出来这种美丽得有毒的植物,本来也没有当回事,因为这东西的量并不大,而且在提纯之前,其实伤害并不大,和那些名士们嗑的五石散之类的东西差不多。他只是告诉孙奉和陆逊等人,这种植物可以入药,但是容易让人上瘾,切忌不要沾染。
  可是,现在他一听到孙权的情况,他立刻联想到了这种忘忧草。在他的印象中,泰国和缅甸这个金三角地区好象就出产这种植物,只是他到这里之后,一直没有听说,还以为是自己记错了呢。现在看来,这种毒品已经被人发现了,只是还没有那么大的规模而已。
  看来有必要回去提醒一下相关人员。
  “元逊,你来就是问这件事的?”孙绍咳嗽了一声,不动声色的说道。
  “我是奉大王之命来求药的。”诸葛恪把来意一说,面带微笑的看着孙绍。孙绍眼皮一挑,立刻明白了孙权的意思,求药嘛,只是一个幌子,探探他的目的才是关键。如果他想搞死孙权,当然就不会给他送什么药,孙权也就要准备开战或者其他的解决方案了。如果他给了药,自然是没有攻击吴国的计划,那孙权又是另外一个处理办法。
  面对着诸葛恪轻松下掩藏着紧张的笑容,孙绍笑而不语,有一下没一下的吹着茶杯里的茶叶,慢吞吞的喝着茶,过了好久才道:“依我看,他这病在心。”
  “在心?”诸葛恪品味了一下,还是不太明白,好奇的看着孙绍,等他的解释。
  孙绍却话锋一转:“元逊,你来得正好,你的几个老朋友一定想着要见你呢,我马上就让人把他们叫来,大家聚一聚。自从上次一别之后,我们大概有两三年没见了吧。”
  诸葛恪见孙绍不肯继续刚才的话题,心里不免有些担心,难道孙绍有吞并吴国之意?吴国现在内忧外患,孙权又这样子,孙绍如果挟战胜之威,联合魏蜀夹击吴国,吴国可就凶吉多少了。虽然他对孙登之死耿耿于怀,但是他也不希望吴国灭亡。至于什么老朋友的,他现在真没什么心思。
  孙绍也不管他愿意不愿意,让人请来了甘瓖、程咨等人。甘瓌等人和诸葛恪都熟悉,不过诸葛恪是神童,是名士,他们这些武人和诸葛恪拉不上边,现在情况不同了,诸葛恪赋闲在家,他们却是有了百里封地的封君,每个人身边还着几个深鼻高目的义从和侍女,足够他们在诸葛恪面前抖抖威风了。
  听着甘瓌等人高声说笑,诸葛恪嘴里有些发苦,自己要是参加了这场大战,又怎么可能让这些匹夫在他面前炫耀,当初他在日南郡与扶南人大战的时候,这些人还只是临阵冲锋的校尉呢。
  可惜,他永远的失去了这个机会。
  “元逊,可惜啊。”甘瓌见诸葛恪沉默不语,心情特别好,借着酒劲,拍着诸葛恪的肩膀说道:“我家大王说得对,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不出去走一趟,真不知道天下有多大。我们虽然见识浅陋,却也是眼界大开,如果你元逊去,肯定要十倍于我等。元逊,趁着年轻,多出去走走吧。我别的不敢说,如果你肯赏脸到波斯一行,我可以派人一路护送你直到地中海,一个钱都不要你花。”
  “知道你有两个臭钱,也不用这么显摆吧,元逊是没钱的人吗?他是名士,是神童,和夏侯幼权一样文武双全,说不定就被哪个公主看中了,以后立国开疆,比你可威风多了。”程咨半真半假的推了甘瓌一下,笑道:“元逊,别老窝在吴国地么大的一点地方,有机会出去走走吧,散散心也好。现在我们大汉的士子足迹遍天下,不管走到哪里都是非常受欢迎的。你学识过人,肯定会不会输给曹子建、夏侯幼权他们的。”
  诸葛恪被他们你一句我一句的说得心动不已,嘴里五味杂陈,谁想到这两年不见,居然会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孙绍凭着拼凑起来的十万大军,硬是打赢了这场远征,大汉人灭了强大的萨珊波斯,把战旗插到了万里之外,连甘瓖、程咨这样的粗人都成了封地百里的城主,可见孙绍这次收获有多大了。
  突然之间,诸葛恪觉得有些无趣,孙绍发了这么大的财,他会对吴国这点地盘感兴趣?孙权搞那些小心思有意思吗?这就象是一个乞丐总担心着一个家财万金的富翁来抢自己的破碗一样,自己搞得挺紧张,其实在别人眼里要多可笑有多可笑。
  心病,孙绍说得没错,孙权就是心病。诸葛恪越想越郁闷,觉得自己这一趟来得真的丢人。他一杯接一杯的喝着闷酒,很快就酩酊大醉。
  ……
  “如果我没猜错的话,这是毒品,沾上了,就不再是个人。”孙绍语气沉重的说道:“他……他现在……”他犹豫了半天,还是没说出来,只是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恨恨的一掌拍在案上。
  孙鲁班大惊失色,愣了片刻,忽然暴跳如雷,大吼道:“我说得没错吧?他身边就是有奸人,清君侧,我一定要回去清君侧。”
  “清个屁的君侧。”孙绍不快的瞪了她一眼,喝道:“坐下,你还嫌惹的事不多?”
  “我惹……”孙鲁班梗起脖子,刚要反驳,周循皱了皱眉,扯了扯她的衣摆。孙鲁班张了张嘴,不服气的把冲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嘀嘀咕咕的一屁股坐在周循的身边,梗着脖子生闷气。
  “大王,我觉得……”周循斟字酌句的说道:“如果这毒药真的这么狠毒,那吴国的事情可就真的说不准了。子高的死也许只是一个开端。而且,这后面会不会另有玄机?一个妇人,有这样的心机吗?她哪来的忘忧草?”
  “是啊,如果不把这个毒瘤揪出来,终究是个祸害。”孙绍轻轻的敲着桌面,眼神闪烁。忘忧草在西方虽然难得,却不是什么隐秘的事,能利用这种东西来控制孙权的人,肯定是一个对这忘忧草的特性比较熟悉的人,可是用它来控制孙权又是为什么目的?
  孙绍百思不得其解。
  “伯英……”孙绍刚要开口,却正迎上周循的目光,周循似乎明白了他想说什么,却只是摇了摇头,苦笑一声:“大王,此时此刻,我越国大概不能插手。”
  孙绍哑口无言,他无助的张了张嘴,不得不承认周循的话说到了点子上。他和孙权一向不睦,无忧草又来自西方,这很容易和他联想在一起,如果这个时候他派人去干涉吴国的事情,只怕所有人都会怀疑这事件就是他搞出来的。这样说可就太冤枉了,他虽然对孙权不感冒,但是他对吴国的那点地盘还真没什么兴趣,实在没有必要惹火烧身,白白的让魏蜀笑话。
  “你们说什么呢?”孙鲁班不解的看看孙绍,又看看周循:“打什么哑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08/31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