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10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02/303

  “那现在什么人在美稷?”
  “须卜骨都侯。”
  “让他来见朕。”刘辩冷笑一声:“否则,朕立刻灭了他。”
  裴茂苦笑一声:“陛下,须卜骨都侯可有万余骑,是不是等……”
  刘辩摇摇头:“兵贵神速,朕虽然只带了五千精骑来,可是朕有龙骑,灭他们还是一句话的事。”
  裴茂刚要再劝,裴潜笑了,拉着裴茂走到城墙边,指着不远处的龙骑军营,笑道:“父亲大人,你知道那三千龙骑是什么样的人吗?明悟命格的猛将至少有这么多。”
  裴茂看着裴潜将手来回反复了一次,眼神一亮,随即脸一沉,“啪”的一巴掌拍在裴潜后脑勺上,骂道:“竖子,在老子面前说话,还故武玄虚?有多少,说便是了,伸什么爪子。”
  裴潜拍着脑袋,无语。
  裴茂回到刘辩面前,躬身一拜:“陛下,老臣不才,毛遂自荐,去一趟美稷。”
  刘辩笑笑:“裴卿,不用麻烦你了。朕还是自已找上门去吧,省得浪费时间。文行,你先行一步,让须卜骨都侯来迎朕。”
  裴潜大声应喏。裴茂瞪了他一眼,随即又说道:“待会儿来见我,我将匈奴人的情况解说一番。”
  ……
  由雁门西行五百余里,便到了河曲。河曲者,顾名思义,黄河之曲也。
  黄河由北而来,在这里转了个小弯,又折向西,然后再折向南行。直到这里,黄河水还算清澈,至少没有在河东境内看起来那么浑浊,当然也没有那样的气势。这里的黄河不像黄河,反倒有点像刘辩记忆中的江南水乡,只是周围的景致看起来远比江南的小镇大气。
  看着周围的山山水水,刘辨精神一振,顿觉神清气爽。
  人需要雅致,可是在雅致的氛围里呆得太久了,难免会染上文弱的毛病,所以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喜欢远足,喜欢骑行西藏,就是想享受那种远离城市,亲近自然的本能感觉,开拓自己的心境,强健自己的身体,同时也是一种新的时尚。
  不过,和刘辩的远征比起来,他们那些都是小儿科,不值一提。
  带着三千龙骑出征,横行天下无敌,这可比什么自驾游都爽啊。
  “陛下,这里真美啊。”蔡琰骑着一匹桃花斑母马赶了过来,笑靥如花:“我真想在这里住几年,不回洛阳城去了。”
  刘辩笑笑,心道你现在当然觉得美,可要是被人横在马背上,恐怕就不觉得美了。
  这次出征,他没有像往常一样坐车,而是全部乘马,就连大部分辎重都用马来驮,随行的车辆不超过十辆。他这么做,一方面是为了快速行军,一方面是为了和将士们同甘共苦,增加凝聚力。
  通常来说,别说是皇帝,就是普通将领带兵打仗,也与普通士卒的待遇相去甚远。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名将霍去病出征,自带厨子,将士们面有菜色,他的行营里却还有肉没吃完。霍去病如此,其他人就更不用说了,真正能和部下同甘共苦的将领绝对是凤毛麟角。
  至于皇帝,那就更不用提了。天子出征,行军费用的一大半可能是供应皇帝及其随从人员的。所以天子出巡向来是烧钱的事。刘辩现在没钱,只好以身作则,从自己开始精简起。
  他的身边除了三百近卫郎,只有十来个荀攸、裴潜之类的军谋、文官,女人只有三个:美人索杜氏、乳娘卞氏、才女蔡琰。杜氏、卞氏侍候他的生活起居,蔡琰负责他的文书翰墨,都有各自的任务,真正吃闲饭的只有卞氏的两个小孩子:五岁的曹丕和刚刚三个月的曹彰。其实曹丕也不能完全算吃闲饭,他已经知道帮助刘辩磨墨铺纸。只有曹彰什么也不干,整天躺在襁褓里卖萌、吐口水、睡大觉,不过刘辩也不好说什么,分享了曹彰的口粮,总得还个人情。
  刘辩大概是有史以来最简朴的天子。不过,这个苦吃得很值,这极大的增强了将士们的凝聚力,刘辩所到之处,每一个将士看向他的眼神都带着发自肺腑的热诚,他们相信,这样一个真正与他们同甘共苦的天子一定能带着他们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万人必死,横行天下。刘辩没有万人,包括所有人在内,他只有五千人,但是他却有足够的信心一举击杀须卜骨都侯。这不仅是因为他手下有超过十人明悟命格,更是因为这份凝聚的人心。
  “别光顾着自己美,还得让别人知道这里的美。”刘辩笑道:“那些儒生只知道读万卷书,却不知道行万里路,在他们眼里,这里就是蛮荒之地,却不知道这里有别样的美。比如你父亲,他曾经过到朔方,也没有觉得这里美吧?”
  蔡琰不好意思的点点头。蔡邕到朔方来,虽然不是真的发配,而是身负秘密使命,可是在他的心里,其实和发配差不了多少。他只想着早点完成任务,回到洛阳,哪里会有心情欣赏这些美景。他辗转江湖十余年,写了不少诗,却没有一首是写塞北之美的,便是明证。
  “陛下放心,臣妾会留心的,希望将来能留下一卷半卷的诗文,也能在列女传中留名。”
  刘辩大笑:“哈哈,岂止是列女传,你大可以在文苑列传中留名。”
  蔡琰红着脸,瞥了刘辩一眼,正准备说些什么,前面驰来一骑。蔡琰知道有军情,连忙催马离开。
  骑士驰到刘辩面前,也不下马,就在马背上躬身抱拳:“陛下,横野中郎将徐晃已经选好安营地点,并派出斥候探查百里以内的敌情,请陛下准备休息。”
  刘辩挺直了身躯,手抚鞍桥,颌首示意:“回报横野中郎将,将士们辛苦,朕甚是欣慰。”
  “愿为陛下效劳。”骑士应了一声,拨转马头,飞奔而去。
  登封一战,徐晃一战成名,刘辩将他提升为横野中郎将,虽然还不是将军,可是徐晃的仕途之光明已经是人所共知。刘辩知道徐晃谨慎,所以让他做了前锋,反而将熟悉边地情况的张绣留在中军。一开始,有很多人表示不解,可是后来,随着大军一路向前挺进,徐晃细致到让人发指的侦察让他们一路上没有遇到任何麻烦,所有人,包括张绣在内,都认可了刘辩的这个安排。
  在湳口扎好大营,升起了篝火,刘辩却没有入营休息,他盘腿坐在河水边,闭目冥想。漆黑的玄刀横在膝上,寂静无声。
  ……
  美稷,一个灯火通明、烟气缭绕的大帐里,头戴虎皮,口中衔着虎牙的巫师突然张开了眼睛,失声尖叫:“真龙降临——流血满地——”
第175章
斧头帮
  须卜骨都侯匆匆走进了大帐,听完了大巫师的预言,脸色阴得几乎能滴下水来。
  这不是一个好消息。
  匈奴人没有什么忠诚的概念,对于杀单于羌渠自立,须卜骨都侯并没有什么愧意。羌渠自己也不是什么好人,他贿赂汉人,杀了前单于呼征,又谄媚汉人,不顾部众死活,早就失去了人心。杀他是顺应民意,要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的部众推举他为单于,驱逐于扶罗。
  可是,对大汉天子亲自率军前来讨伐,须卜骨都侯却不敢掉以轻心。两天前,大汉天子的使者裴潜赶到了美稷,向他通报了天子的愤怒,当时他就有些不安。虽然天子只带了五千骑巡边,看起来并没有武力征讨的意思,可是他的态度却表明了汉人对他的不满。
  这让须卜骨都侯很不安。
  他不喜欢汉人,但是他同样知道,现在的匈奴人离不开汉人。没有了每年的一亿九千万钱,匈奴人的生活会差很多,如果再和汉人交战,他们就有可能面临灭顶之灾,然后像塞外的匈奴人一样被鲜卑人吞并。
  这也是他自立单于之后,一直没有和汉朝明言绝裂的原因。他希望大汉天子能够接受事实,让他做单于,并且做出一些让步。在得知大汉内部发生叛乱之后,他惊喜交加。惊是的煌煌大汉居然就这么分裂了,喜的是大汉内乱,朝廷不仅没有余力来征讨他,还要向他低头,以求得他的协助。
  匈奴人如今虽然没落了,在骑战方面,与鲜卑人相比也许没什么优势可言,对汉人却一直保持着优势。大汉天子要想征服山东,很可能要借重匈奴人。而征讨富庶的山东,得到的战利品将非常丰厚,可比征讨鲜卑人强多了。
  鲜卑人比他们还穷,所以他们更狠,更凶残,打起仗来更勇猛。
  裴潜的到来让须卜骨都侯大失所望。大汉天子不仅不是来安抚他,承认他的单于之位,还是来勒令他认错。须卜骨都侯觉得好笑,这个年轻的天子是不是被不久前的那场胜利冲昏了头脑,居然只带了五千骑就敢来耀武扬威?
  须卜骨都侯没当回事,下令把裴潜关了起来。对于这样的事,匈奴人已经习惯了。关上几年,然后要么杀了,要么放走,就当是对大汉天子无礼的回应。用不了多久,那个年轻的天子就会明白自己错了。
  可是,听到大巫师的预言,须卜骨都侯不安起来。
  一方面,他担心反对他的部众。他杀单于自立,毕竟名不正,言不顺,支持他的人固然很多,反对他的人也不少。行事之前,他曾来请大巫师占卜,大巫师就预言他会给匈奴人带来灾难。不久之后,于扶罗就带着人逃向洛阳,匈奴人一分为二,实力大减。
  另一方面,他也担心上苍的处罚。匈奴人崇拜龙,但是又惧怕龙,他们希望得到龙的保护,他们称祖山为龙山,称祖祠为龙祠;却又害怕龙,一旦龙发怒,可能就要流血千里,至少也要杀人杀马祭祠,才能安抚龙的怒气。
  汉人自称是龙的子孙,他们的天子是真龙,现在大汉天子来了,是不是意味着恶龙发怒了?
  须卜骨都侯又急又气。
  “把大巫师看好,不要让他太劳累了。”须卜骨都侯对亲信使了个眼色,匆匆的离开了大巫师的大帐,回到自己的单于帐,立刻派人打探消息。
  他要知道大汉天子是不是真的只有五千人,如果是,那他就放手一搏,如果不是,他就不能硬拼,只能暂时撤退,以避其锋。
  安排完之后,须卜骨都侯让人带来了裴潜。
  裴潜满脸红光,心情愉快,虽然被软禁了两天,他却没受什么罪,匈奴人好酒好肉的招待着,还给他安排了几个漂亮的胡女侍候,让他尝到了真正的异域风情。一看到须卜骨都侯,他就笑了:“想明白了?”
  须卜骨都侯皮笑肉不笑:“使者,过得还好吧?”
  “好,酒好,肉好,女人更好。”裴潜扬了扬手:“我很喜欢这里。”
  “酒是你们汉人皇帝赐的御酒,自然好,肉好,女人好,是因为这里的水草丰茂。”须卜骨都侯斟字酌句的说道:“这是汉人和匈奴人合睦共处的结果。如果双方打起来,这里的水会被鲜血染红,这里的草会被尸骨压住,也许来得会长得更加肥美,却多少有些血腥味,到了那时候,肉可能就没这么好了,女人么,倒有可能多一些,也许会有更多的汉人女子,只是使者可能不太感兴趣。”
  裴潜哈哈大笑,一扬手,意气风发,自信满满:“不会的,匈奴人多的是,杀了你们,于扶罗回来,会对我更客气。毕竟,他才是我们汉人承认的单于嘛。”
  “羌渠的单于位也来得不正。”须卜骨都侯强压怒气:“老单于帮你们汉人打鲜卑人,受伤而死,你们的中郎将张修却杀了呼征,立羌渠为单于,这是对我们匈奴人的蔑视。”
  “张修已经被皇帝杀了,羌渠本来就是右贤王,他做单于是顺理成章的事。张修的罪不是立错了,只是没有得到陛下的诏书擅行其事,和你杀单于自立是两回事。”裴潜不慌不忙的说道:“更何况你杀羌渠是为了抗拒征调,形同谋逆,陛下岂能容你?”
  论口才,须卜骨都侯不是裴潜的对手,他放弃了论理,冷笑一声:“不能容我,又能奈何?就凭他那五千人马?就算加上你父亲统领的雁门守军,恐怕不到万人吧。我这里有精骑万余,还能怕他?我倒是担心他会像你们的高皇帝一样被困白登城,不得脱身啊。”
  “对付你,何必动用雁门守军。”裴潜微微一笑:“当今天子英明神武,少年英雄,麾下个个都是勇士,别说你只有万余人,就算十万人,他一样能举手而破。”
  “哈哈哈……”须卜骨都侯忍不住放声大笑。他觉得裴潜疯了,那个年轻的天子也疯了,真是什么样的君用什么样的臣啊。既然如此,那就让我将他打醒吧。不带雁门守军?那可太好了。
  须卜骨都侯让人把裴潜带下去,好生看管。他要等打败大汉天子后,将他们君臣关在一起。
  裴潜谈笑自如。他并不担心。在匈奴人的大营里住了两天,他已经大致了解到了匈奴人的实力。他不担心刘辩无法击败这些匈奴人,他只担心刘辩不敢进击,放跑了匈奴人。他人虽然在匈奴人的大营里,但是消息却已经送了出去。他把大军的总数告诉须卜骨都侯,又出言刺激,就是要激起须卜骨都侯的怒气,迫使他与刘辩一战,而不是逃遁。
  ……
  徐晃带着一个亲卫,大步流星的赶到了刘辩的面前,拱手施礼:“陛下,斥候营又捕到三个匈奴斥候,看起来,须卜骨都侯没有臣服的意思,正在备战。”
  刘辩微微颌首:“公明,斧头帮训练得如何?”
  徐晃不苟言笑:“启禀陛下,已经训练纯熟,只等陛下一身令下,臣身先士卒,破阵杀敌。”
  刘辩笑了。登封一战,徐晃消除了心病,境界全开,五百人打得纪灵三千人一败涂地,威名大震。现在谁不知道徐大斧的赫赫威名?论功行赏,刘辩不仅提拔徐晃为中郎将,赏了一柄云台二十八将中的虎牙大将军盖延用过的宣花战斧,还特许徐晃建立一支五百人规模的亲卫营,全部配备战斧。
  五百亲卫,意味着可以统兵五千,这已经不是中郎将的级别,而是将军,而全军配备战斧,这更是为了破阵,特别是破重甲阵或者骑兵阵的配置,绝对是一支强力兵种。别的不说,五百柄战斧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如果不是刘辩特许,仅凭徐晃自己的经济实力根本不可能做到。
  徐晃对此感激不已,立誓要为刘辩效命,训练非常刻苦,手持战斧的五百亲卫很快形成了战斗力,被刘辩戏称为斧头帮,徐晃也被张绣等人戏称为斧头将军。
  “那你就做好准备吧,朕也想看看斧头帮的实力。”刘辩看看四周:“公明,你觉得战场放在这里如何?”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02/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