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2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9/303

  刘辩坐在树屋上,静静的看着貂蝉和卡乌捷在雪地里玩耍。
  三只小熊仔像圆滚滚的雪球,跟在她们后面奔跑,在雪地里打着滚。貂蝉的小兽在雪中跳跃着,吱吱的叫个不停。驳兽卧在树屋下面,无精打采的看着这一幕。
  对驳兽来说,不能将这三个小熊仔变成食物,实在是一种巨大的浪费。
  听着貂蝉和卡乌捷的欢笑声,听着小熊仔和小兽的叫声,刘辩心灵深处一片宁静。
  他已经在这里呆了三天,一方面是等卡乌捷的伤好,另一方面也是想稳定一下自己刚刚突破的境界。忽然之间,他不怎么担心荀彧了,甚至不担心冰原上的那个古怪生物了。巨龙同样是远古生物,它感觉到了危险,主动隐匿了自己的行踪,保证自己的安全应该不成问题。
  冰原上的生物再强大,难道还能潜入大海,捕杀巨龙?如果真有这么强大的生物,儒门不可能一点风声也不知道,也没必要对龙这么恐惧。更何况,如果真有这么强大的生物,自己就算赶过去,恐怕也无济于事,只会枉送了性命。
  有时候快未必就是好事,慢一点也不一定就是坏事。
  突然中断了紧迫的行程,三天无所事事,除了静坐冥想就是看貂蝉她们和小熊仔、小兽嬉戏,刘辩感到了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境界也提升得非常快,不仅六字大明咒已经进至第四音,由“呢”转化为“叭”,而且还无师自通的创了一套导引术。虽然他不知道这是什么导引术,但是每次练习,他都能感觉到对身体的改造,变得更加强大,真气更加充沛,运转更加流畅。
  如果现在再和巨熊对阵,他甚至可以不用斧头,一掌就足以击碎巨熊的头骨。
  他现在不仅在意念中有龙象之力,而且切切实实的化入了身体。那一次几乎耗尽他所有真气的人形火炬壮举,让他打破了一个桎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先贤说得没错:舍得舍得,必须先舍,然后才会有得。如果不是机缘凑巧,或者他不愿意为卡乌捷冒险,他也许这一辈子都无法明悟这样的境界。
  卡乌捷——在她们的话言中——就是月亮。
第358章
白骨
  貂蝉见刘辩坐在树屋边,便抱着一只小熊仔爬了上来,倚着刘辩坐着,一边摸着小熊仔的头,一边笑嘻嘻的说道:“夫君,我们带着它们一起走好不好?”
  刘辩笑着摇摇头:“它们适合在这里生存,你又何必把他们带到玄冥海去?离开了熟悉的环境,它们会捕不到足够的食物,到时候你喂它们?”
  貂蝉眨眨眼睛:“那我们把小熊仔带走,它们吃得少。”
  “你忍心把它们从父母身边带走?”
  貂蝉闭上了嘴巴,将小熊仔抱在怀里,用脸颊摩挲着小熊仔细密的绒毛,纠结不已。刘辩也不说话,只是默默的看着她,面带微笑。过了良久,貂蝉抬起头:“我们走吧。”
  “不多和它们玩两天了?”
  “再过两天还是要分手,到时候说不定更舍不得了。不如现在就走。”
  刘辩微微颌首。“缘终有尽时,该放手时还是放手的好。如若有缘,将来还会再聚。”
  “嗯。”貂蝉应了一声,抱着小熊仔回到地面,和卡乌捷说了几句。卡乌捷回头看了刘辩一眼,又和貂蝉比划着说了几句什么,似乎发生了争执。不过貂蝉很坚持,她气得跺了跺脚,放下了小熊仔,独自一人跑到雪橇上去坐着。貂蝉将小熊仔抱起,放在它们这两天休息的窝里,蹲在窝前,一动不动的看着。
  刘辩跃下树屋,开始收拾行装。
  两头巨熊回来了,叼着一头小鹿。貂蝉站了起来,缓缓回到雪橇上,拉起风帽,遮住自己的脸。
  刘辩挥动鞭子,驯鹿开始发力,拉着雪橇慢慢启动。两头巨熊人立而起,两只巨掌拱在胸前,仿佛拱手道别,三只小熊仔跑出熊窝,“吱吱”的叫着,向雪橇追来,却越来越远。
  貂蝉无声的抽泣起来,肩膀耸动。坐在一旁生闷气的卡乌捷愤怒的叫了两声,转身搂住了貂蝉。
  刘辩没有回头。此时此刻,他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驯鹿迈开四蹄,拉着雪橇在冰原上飞奔。
  ……
  荀彧跳下雪橇,一步步的走上了陡峭的冰峰。
  这座冰峰大概有三十余丈高,在冰原上非常突兀,从远处看去像是一只卧伏的狐狸,面对南方。狐狸的耳朵并不怎么大,不像玄冥海特有的狐狸,却像中原常见的品种。蓬松的尾巴在身后卷曲着,像一个问号,又像一个火把。
  荀彧站在狐狸的两耳之间,感受着三百年前的先贤传递来的智慧。
  东方朔的游记中记载过这座冰峰,并起了一个名字:首丘。屈原的《九歌》里说: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这座冰峰状若将死之狐,又面向南方,正好和北行之人的心意相符,故名首丘。
  经过三百多年的风雪,首丘已经变了模样,狐狸的模样看起来也不是那么逼真,至少没有东方朔记载的那样逼真。不过,在荀彧的眼里,这座名叫首丘的冰峰却和东方朔提及的那座冰峰一模一样。
  至少他们的心意是一模一样的。
  荀彧在首丘上站了一会儿,回到老人面前。
  “老丈,你们就送到这儿吧。接下来的路,要我一个人去走。”
  “圣人,你一个人怎么能行……”
  荀彧摇摇头,打断了老人的话,含笑道:“老丈,你们能把我送到这里,我已经非常感激了。接下来的路非常凶险,不是你们能够应付的,勉强跟上去也无济于事,不过徒增伤亡。你们已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没必要再做无谓的牺牲。回去吧,准备点好酒,如果我能回去,再去寻你,我们把酒言欢,一醉方休。”
  老人见荀彧坚持,知道他不会改变主意了,只得叹了一口气,让人给荀彧离下充足的物资,这才和荀彧挥泪告别。送走了老人,荀彧坐上已经准备好的独木船,握紧船桨,开始向大海深处进发。
  接下来的这段路,他要一个人走。
  半天之后,他看到了一座形如鼓台的小岛,暗自松了一口气。这说明他的方向对了,在东方朔留下的记载中就这样一座小岛,这种大大小小的岛有二十多座,联成一串,一直通往玄海冥深处的冰原。玄冥海虽然被称为海,绝大部分地区却是一片经年不化的冰原,漂浮在大海之上,由无数的冰峰相连。
  上了小岛,荀彧将独木舟拖上岸,在冰雪上打下一个木桩,将独木舟系好,做好标志,然后背起一个行囊,向眼前最近的一个冰峰走去。走了大半天时间,他到达冰峰之下,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两根插在雪地中的黑色木桩。木桩上封了一层冰,不仔细看,很容易忽略过去。
  荀彧在木桩前站了一会儿,从背囊里拿出一把匕首,挖掘起来。他没用多久就在木桩后面挖出了一个坑。坑里有一具尸体,尸体血迹斑斑,白骨森森,却没有多少肉,骨头上还有一些刀痕,显然这具尸体上的肉是被人割走了。
  荀彧的眉心一阵抽搐。他强忍着呕吐,又撅开了另一个坑。
  同样是一具没有多少肉的骨架。
  荀彧在坑前肃立了很久,心里一片凄凉,还有一抹无法掩饰的愤怒和自责。
  他能猜得出这是谁干的。之所以拒绝老人同行,要独自奔赴玄冥海,就是因为他已经估计到了这个可能,不愿意让老人和他的同伴看到这一幕。老人曾经安排了六个人送戏志才来玄冥海,这六个人一直没有回部落中去,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老人乐观的以为他们陪着戏志才一直向前走,可是荀彧清楚,他们的辎重不足以应付这么长的旅程。那六个人没有如期返回,只有一个可能:他们死了。
  荀彧知道戏志才的性格。戏志才是寒门士子,却不代表他是一个心怀仁慈的人。为了他自己的目标,他可以希望任何一个人。这些蛮夷对他来说,无疑是可以牺牲的那一类。能为他们挖个坑,再竖上一个木桩,对于戏志才来说,已经非常难得。
  这样的人如果拥有了强大的力量会怎么样?
  一想到刘辩的猜测,荀彧不寒而栗。
  ……
  刘辩摇着鞭子,哼唱着不知名的歌谣,架着雪橇在冰原上飞驰。
  经过几天的练习,如今他已经超过了卡乌捷,成了赶雪橇的主力。卡乌捷也乐得偷懒,和貂蝉两个窝在雪橇上,裹得严严实实的,整天在一起嘀嘀咕咕,也不知道她们哪来那么多的话可说。刘辩也不去管,沉浸在自己的感悟中。心态放松了,行程从容了,他发现即使是在飞奔的雪橇上,即使北风冰冷如刀,他也能保持空明的状态。似乎根本不需要他的控制,大鹰就知道在天空引路,驯鹿就知道向哪个方向奔跑。
  刘辩非常享受这样的状态。
  原本艰苦的旅程,不经意之间变成了一趟随心所欲的旅行。想走就走,想停就停,天色尚早,刘辩忽然心中一动,手腕一抖,鞭子“啪”的一声轻响,驯鹿慢慢的收住了脚步,而天空的大鹰也像陨石似俯冲而下,落在雪橇上。
  “怎么了?”貂蝉探出头,不解的问道。
  刘辩还没说话,卡乌捷突然变了脸:“不好,赶紧宿营,有大雪暴。”一边说着,一边跳下雪橇,奔向装载帐篷的雪橇,手脚麻利的开始解绳子。貂蝉听了,不敢怠慢,也连忙从热乎乎的毛毯中钻了出来,和卡乌捷一起忙碌。
  刘辩虽然没听懂卡乌捷说什么,但是他已经从大鹰的举动中感觉到了危险,他四处一看,见没有遮挡之处,立刻抄起一柄斧头破冰。一斧头下去,脚上和钢铁一般坚硬的冰立刻破开了一个大缝,大地为之一振,不仅驯鹿们吓了一跳,就连卡乌捷都叫了起来。她回头一看,顿时变了脸,冲过来就抢刘辩的斧头,嘴里哇啦哇啦的叫着。
  刘辩听不懂,他伸手推开卡乌捷,卡乌捷急红了脸,再一次冲了过来。貂蝉抢上一步,拦住了她。刘辩抡起斧头,调整了一下力量,手起斧落,冰屑飞舞,不一会儿就挖出了一个大洞。
  争辩声停住了,卡乌捷目瞪口呆的看着刘辩,嘴巴张得大大的,惊骇不已。
  “别看了,赶紧把驯鹿圈好,人到洞里躲着。”刘辩吸了吸鼻子:“风暴还有一会儿就到。”
  貂蝉将刘辩的意思翻译给卡乌捷,卡乌捷如梦初醒,连忙吆喝着,将驯鹿扣在一起,防止它们被风暴吹散。刘辩则拿起工具搭建营地,又在冰面上打下几根粗大的木桩,将雪橇全部固定好。他力量惊人,普通人需要几个人一起做的事,他一个人就也非常轻松。三人互相配合,很快就做好了一切准备。
  一顿饭的时间后,原本晴朗的天空突然暗了下来,狂风呼啸,大雪漫天,刘辩三人围坐在冰洞里,升起了篝火,煮起了鹿奶,热乎乎的奶香味弥漫在每个人的鼻端。
  “你怎么会知道风暴要来?”卡乌捷好奇的看着刘辩,打着手势问道。
  貂蝉生怕刘辩不懂,又帮他翻译了一下。刘辩听了,微微一笑:“荀彧没和你说过吗?天人合一。”
第359章
大光明
  卡乌捷托着腮,歪着头,明亮的眼神有些黯淡。
  她听荀彧说过天人合一,但荀彧不是对她说的,而是对部落里的智者和男人们说的,她不过是在旁边偶尔听到了一些只言片语。细想起来,她虽然和荀彧相处了十几天,可是和荀彧说过的话却非常有限。他们单独在一起的时候也不多,即使有,荀彧大部分时候也只是沉默的想着自己的心思。
  他和刘辩是两个不同的人。从貂蝉的口中,她了解到不少关于刘辩的事,相比之下,她对刘辩的了解比对荀彧的了解还要多。刘辩会和貂蝉躺在一起说话,会尽可能的回答貂蝉的一切问题,哪怕这个问题听起来很幼稚。貂蝉心情不好的时候,刘辩会安慰她,甚至会说笑话,故意逗她开心。
  不可否认,荀彧也是喜欢她的,关心她的,但是他从来没有像刘辩对待貂蝉一样把她当成一个平等的人。他的喜欢和关心更像是施舍,更像是怜悯。
  貂蝉用手臂碰了碰刘辩,示意他不要再说了。刘辩也感觉到了卡乌捷的情绪变化,却没有听从貂蝉的劝告。他带着卡乌捷北行,可不是仅仅是要带她去会情郎,更多的是要通过她来了解荀彧。
  “怎么,又想他了?”刘辩调侃道。
  卡乌捷嘀咕了几句,连貂蝉都没听懂,一歪身子,钻进旁边的睡袋,把自己藏了进去。
  貂蝉瞋了刘辩一眼,指指卡乌捷,又摇摇头。刘辩笑笑,从火上提起热气腾腾的鹿奶,给貂蝉倒了一碗,又给卡乌捷倒了一碗。“卡乌捷,想不想听听荀彧的故事?”
  貂蝉译了过去,卡乌捷却一动不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9/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