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3/303

  此时此刻,郭泰对荀攸不敢再有丝毫怀疑,立刻照办。
  长矛手、弓弩手刚刚部署到位,吕布率领的骑兵就冲出了远处的地平线。
  一千并州精骑,如秋风卷落叶,呼啸而来。
  人未至,杀气已扑面。
  弓弦如霹雳,一阵箭雨破空而至,射入大营,嗖嗖有声。
  “举盾——”郭泰狂吼一声,举起了手中的战刀。
  “将军小心!”两个亲卫瞪圆了双眼,举起盾牌,扑到郭泰面前。
  “扑!”一声暴响,一支羽箭破空而至,一箭射穿了盾牌,又射穿了盾牌后的亲卫,带着一串血珠,射在了第二面盾牌上。箭羽震颤,嗡嗡作响,抖落上了血迹,露出了白色的箭羽。
  郭泰倒吸一口冷气,看向远处。能在两百外一箭射穿盾牌,这是什么样的箭术,这是什么样的强弓?这不会有其他人,一定是吕布。
  人中吕布,果然名不虚传。
  如果不接受荀攸的建议,据营而守,他能承受吕布的冲击吗?根本不可能,也许只要吕布一个冲锋,他的阵地就会被洞穿。
  郭泰感激的看了荀攸一眼,荀攸的脸色有些发白。他比郭泰更震惊,据他所知,吕布虽然强,却还没有强到这种地步。短短的几个月,吕布又有了新的突破,成了一具人形强弩。
  远处,吕布将心爱的角弓扔在地上。眼看着必杀的一箭被郭泰的亲卫挡住,他本想再射郭泰一箭,不料用力过猛,居然拉断了这张用了十几年的强弓,眼看着远处的郭泰身边重重叠叠的全是盾牌,已经没有再和冷箭的机会,他只能悻悻作罢。
  回去得请天子赐一张和方天画戟相配的好弓才行,练了导引图谱,力气大增,没有一张趁手的好弓,发挥不出我的箭术啊。吕布一边感慨着,一边举起了方天画戟,在空中轻晃。
  并州骑从大营前呼啸而过,抛下一阵箭雨,又飘然远去。
  吕布作战经验丰富,并州骑同样久经战场,一看大营内的阵势,他们知道偷袭无望,只能放弃。如果要强攻白波军的大营,损失必然惊人。
  两百步外,吕布驱策着赤兔,冲上了一座土岗,极目远眺,不禁“咦”了一声。
  “万余人就敢来截击我们,郭泰的脑袋被驴踢了吧?”
  远处一骑飞奔而来,马背上的骑士大声叫道:“吕将军,张司马正在与杨凤激战,请求支援!”
  “张文远?”吕布莫名其妙,看看曹性,自失的笑了一声:“这竖子怎么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曹性呲了呲牙:“抢功?”
  吕布一瞪眼:“他敢?!”
第104章
威逼利诱
  “杀!”张辽眦睚欲裂,厉声大喝,手中的长矛连刺,将两个黄巾士卒刺倒。他猛踢战马,纵马奔驰,连声大呼:“保持速度,保持速度!”
  一百骑士紧紧的跟在他后面,冲破黄巾军的堵截,冲出战场,绕了一个圈,又杀了回来。
  他们像一只蝴蝶,绕着黄巾军飞奔,又像一只蜻蜓,一沾即走,不给黄巾军包围的机会。
  张辽自己清楚,自己没有吕布那么恐怖的战力,无法凿穿黄巾军的战阵。他只能利用骑兵的速度,一击即走。一旦被黄巾军困住,失去了速度,他这几百骑就成了待宰的羔羊,用不了多久,就会被杀得一干二净。
  没有了他,牛辅就会陷入被动,就被动摇,就会崩溃。
  已经厮杀了半夜,张辽很累,却不敢放弃。他很清楚,自己多坚持一刻,就能拖住杨凤一刻,就能给天子争取时间。他已经派出了十几个斥候,只要有一个斥候遇到天子的主力,天子就会放弃拦截的郭泰,赶到这里来夹击杨凤。
  之所以有这样的信心,是因为张辽这段时间一直和天子做同窗,一起向皇甫嵩学习兵法。他们之间的交流最多,他对天子的用兵思路也把握得最准。他相信,天子知道了这个形势之后,不会与郭泰纠缠,一定会利用骑兵的速度,前来夹击杨凤率领的主力。
  贾诩的计划就是建立在这个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张辽同意贾诩的计划,也是出于同样的理由。
  “杀!”张辽举起手中的长矛,转过身,向身后的骑士们发出战斗的呐喊。
  “杀!”骑士们举起手中的武器,默契的变换着队形。为了保持体力,他们轮番冲杀,外围的人用矛用刀,被夹在中间的人则用弓弩,可以得到适当的休息。虽然这个时间很短,却能让他们尽可能的恢复一些。如果不是这样,他们早就累垮了,根本不可能战至现在,伤亡还控制在极低的水平。
  在张辽的率领下,他们斜刺里冲进了黄巾军的侧后方,长矛突击,战刀猛劈,弓弩齐射,杀死数十名黄巾军,切下大阵的一角,又飘然离去。
  面对来去如飞的精骑,黄巾军无可奈何。对付骑兵,最好的办法是密集布阵,再用强弓劲弩集射。汉军击败草原上的民族,都是用这样的方法。不过,黄巾军物资短缺,没有足够数量的弓弩和箭矢,甚至长矛也不多,面对这些骑兵,他们只有靠人命来硬拼,损失惨重,士气低落。
  黄巾军的正前方,牛辅率领三千步卒,稳步向前推进,渐渐的楔入黄巾军的前阵。
  牛辅将三千步卒分为三队,左右两队各五百人,分别由胡车儿和徐晃率领。胡赤儿是牛辅的亲信,月支胡人,力大如牛,勇悍绝伦。牛辅出战,经常命胡车儿率领勇士突阵。徐晃是河东郡的郡吏,牛辅到了河东之后才认识他,经过几次战斗,发现此人有勇有谋,这才提拔他做了屯长。
  胡赤儿手持一根沉重的狼牙棒,吼声如雷,狼牙棒飞舞,当者披靡。
  徐晃手持一柄长斧,斧影闪烁,人盾俱碎。
  牛辅率领亲卫营,奋力向前突进。
  在他们的左侧,校尉李傕率领五百西凉精骑,不停的冲击着黄巾军的右翼。
  虽然总兵力不到四千人,只是黄巾军的十分之一,可是他们却斗志昂扬,占据了主动,杀得黄巾军节节败退。
  杨凤气得脸色铁青,他不知道牛辅发了什么疯,居然要以绝对劣势的兵力和他决一死战,战至此刻,不仅没有怯意,反而越战越勇。更让他觉得不可思议的是,平时都躲在中军指挥的牛辅居然亲自上阵,带着最凶悍的亲卫营冲在最前面。这极大的鼓舞了凉州军的士气,同时也给黄巾军造成了重大伤亡,以至于杨凤迟迟不能占据优势,不敢发起全面反击。
  他怕在分兵包围牛辅的时候,因为阵势单薄被牛辅击破中军,丢了性命。
  杨凤不明白,牛辅发了什么疯。如果他一直这么拼命的话,他要么战死沙场,要么把白波军赶回白波谷,怎么可能一路败退到安邑。他杨凤也不会误判了形势,陷入到这个进退两难的困境,看着一块肥肉,却吞不下去。
  如果不能击败牛辅,不能夺下安邑城,他有什么面目去见荀攸和郭泰?
  杨凤骑虎难下,只能硬撑,利用兵力的优势慢慢的消耗牛辅的士气,耐心的等待反击的机会。
  牛辅知道自己为什么发疯,因为贾诩那支竹简上给他说明了原因。董卓站在朝廷一边,和袁隗翻了脸,已经被袁氏认为是叛徒,没有了退路。天子有失,朝廷战败,董卓不会有好下场。要避免这个结果,牛辅必须出战,而且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缠住杨凤、郭泰的主力,争取天子报警的时间。
  为了这个目标,别说安邑城,别说他那三千部下,甚至牛辅本人都可以牺牲。损失大一点又如何,只要天子不败,保住董卓的地位,将来补充五千、一万人都不在话下。他牛辅力挽狂澜,天子能不感激他,董卓能不感激他?
  牛家能不能飞黄腾达,就看这一战能不能拖住杨凤了。
  牛辅当然要拼命,不战至最后一人,绝不后退。
  战前,牛辅下达了最严厉的命令,力战者重赏,怯战者,杀他全家!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牛辅的威逼利诱面前,杨凤以为手到擒来的肥肉生生变成了难以下咽的骨头。
  “杀——”牛辅扯下头盔,狠狠的砸在地上,举起血淋淋的战刀,纵声长啸。
  “杀——”胡车儿挥起狼牙棒,将一个黄巾军士卒砸得脑浆飞溅。
  “杀!”徐晃挥起大斧,将一个黄巾军士卒连人带盾劈为两半。
  “冲锋——”李傕一边举起长矛怒吼,一边飞身从中箭的战马上跳起,跃上一匹空鞍战马,继续飞奔,如同一支利箭,射向黄巾军的右翼。
  鼓声隆隆,战旗猎猎,牛辅率领三千步骑,意无反顾的冲向了杨凤的大阵,像一柄重锤,一次又一次的猛击。
第105章
一诏退万军
  接到吕布转来的消息,得知牛辅、张辽正在安邑附近与杨凤恶战,刘辩随即下达了命令,赶往安邑,与牛辅、张辽一起夹击杨凤。
  五千精骑,从郭泰的大营前经过,如滚滚惊雷。旌旗招展,人如猛虎,马如蛟龙,看得大营里的黄巾军相视失色。特别是当三百身披火红大氅的骑士簇拥着刘辩从他们面前驰过时,不少人都忘记了自己的身份,拥到营栅前,争相一睹天子的真容。
  刘辩忽然心中一动,挥手示意停止前进。一声令下,三百骑士齐唰唰的勒住了战马,整齐划一。
  刘辩招手叫过史阿,吩咐道:“你去营前喊话,就说朕有话要对郭泰说,请他出营一叙。”
  史阿听了,刚要离开,杨修虚弱的叫了一声:“且慢!”
  刘辩不解的看着他。杨修催马走到刘辩身边,拱了拱手:“陛下,让我去吧。”
  “你的病还没好。”
  “不碍事。”杨修强笑了一声:“我去,比史阿有说服力,也比陛下更安全。”
  刘辩沉思片刻,点了点头。他拨转马头,走向郭泰的大营,在两百步外停住,看了半晌,欠身致意。众人不解其意,只有杨修明白他的用意,示意执纛的卫士将手中的天子大纛向前倾摆了三下。
  众人如坠雾中,不知道刘辩在干什么。大旗向前倾倒,向敌方行礼致意,在战场上已经非常罕见,何况刘辩身为天子,向造反的黄巾军将士行礼,这算什么意思?
  不仅黄巾军将士不明白,连刘辩身边的将士都不明白。刘辩直起身来,轻叹一声:“小子不德,身为天子,不能抚育万民,致使百姓流离,官逼民反,如今刀兵相见,愧不可当,无地自容。仓促间难以致意,敢以一礼,谢罪苍生。若天意垂怜,请保佑我平定山东叛乱,为万民谋福祉,稍补前过。”
  他这一番话说得半文半白,但身边的将士都是通晓笔墨的,听懂了刘辩的意思,不禁鼻子一酸。
  刘辩这是一封口头的罪己诏啊。
  下罪己诏已经是很难得的事,没有哪一个皇帝会轻易承认自己错了,哪怕他们错得很离谱。即使是下罪己诏,也是斟字酌句,多方遮掩,谁会像刘辩这样当众承认自己有错?
  古往今来,刘辩是第一个。
  此时此刻,有谁会怀疑刘辩的诚意,有谁会认为他是在做秀?他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啊。他真要做秀,大可以请那些文采斐然的才子替他捉刀,写一篇花团锦绣的文章颁布天下,而不是在阵前,向这些蚂蚁一样的黄巾军普通将士致意请罪。
  周围的将士在感动的同时,又有一丝愧疚。身为天子亲卫,不能平定叛乱,还要看着天子向叛军请罪,这是他们的耻辱。有一团火在他们的心中燃烧,烧得他们面皮发烫,热血沸腾。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3/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