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三国(校对)第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2/303

  刘辩一边向沿途遇到的将士们点头致意,一边暗自发笑。他知道杨修现在肯定晕了。他突然之间抛出一个重磅炸弹,就是要将杨修炸晕。年轻人,总是有些理想的,更何况是生性骄傲的杨修。要他自认无能,主动放弃,他是万万做不到的,不管面临的困难有多艰巨,他都会使出浑身解数,绞尽脑汁的去解决,而且往往能想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好办法。
  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
  ……
  张辽率领一百亲卫骑,冲出了吴山。山谷中,马蹄声的回响久久不绝。
  和刘辩分兵之后,刚走了不远,贾诩就把他找了过去,让他带领亲卫骑立即赶往安邑,并在安邑附近尽可能的捕杀白波军的斥候,将援军到来的消息传到城中。
  张辽不太明白,因为刘辩没有这样安排,而且他是这支人马的副将,贾诩没有权力这样指挥他。这实际上是剥夺他的指挥权,将他变成了一个指挥百人的下级军官。
  但是,听完贾诩的解释之后,张辽听从了贾诩的安排,因为他觉得贾诩这么做有他的道理,是从整个战局出发,而不是出于夺权的私心。
  贾诩说,白波军能由乌合之众打得牛辅节节败退,还一路攻到了安邑,说明他们之中有智谋之士。既然有这样的人存在,那么陛下分兵进击的计划就有可能被对方识破。如果对方在董池陂安排重兵,等着伏击陛下,那么陛下就凶多吉少。
  要破这个局,就必须让他们不敢离开安邑。要让他们不敢离开安邑,就只有大造声势,让他们以为陛下没有分兵,主力就是他们这一路。
  张辽抢先赶往安邑造势,就要是造成这个假象,为陛下争取时间。
  张辽问了一句:既然对方有智谋之士,那么我虚张声势,就不会被对方看破吗?
  贾诩说:有可能,但是他未必能及时做出准确的判断。否则,听说援军到来,他就应该建议白波军撤回白波谷,而不是滞留安邑——以白波军的实力,他们只能战胜牛辅,一旦天子率领援军到来,他们必败无疑。现在白波军还在安邑,说明他要么还没有聪明到那个地步,要么就是做不了主。
  不管是什么原因,你只要出现在安邑附近,就可以干扰到他们的行动。而且,你赶到安邑之后,如果白波军已经离开,你务必要搞清他们去了哪儿,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牛辅一起出击。总之一句话,你不能让他们伏击陛下成功。
  张辽明白了,二话不说,带着集结起来的一百亲卫骑,昼夜兼程赶往安邑。与贾诩共事这么久,他知道贾诩不是一个张扬的人,他既然决定要改变刘辩的成命,就说明问题真的很严重,刘辩很可能有危险。
  他不能让这样的事发生。
  刚刚过了虞城,离安邑城还有二十余里,张辽就知道被贾诩不幸而言中了。因为他一路狂奔而来,居然没有遇到一个白波军斥候,这是违反基本的行军常识的。斥候放出三十里,靠大营越近,斥候越多,这是任何一个带兵的人都应该知道的。白波军中既然有智士,不可能连这一点都想不到。之所以没有斥候,只有一种可能:贾诩不幸而言中,白波军离开安邑了。
  半个时辰后,张辽冲进了安邑城。
  牛辅听完了张辽的话,头摇得像拨浪鼓。他瞪起眼睛,反问道:“如果白波贼只是佯退,诱我出城追击呢?我出城,岂不是正中他们诡计?不行,不行!”
  张辽早有准备,拿出了贾诩交给他的一支竹简。牛辅接过,只看了一眼,脸色就变了。
第102章
冰与火之歌
  刘辩和衣而卧,似醒非醒。
  为了安全起见,他下令所有将士人不解甲,马不解鞍,不立营帐,马披一块布,人披一件氅,就躺在战马身边假寐。
  虽然找的是一块避风的地方,到了深夜,刘辩还是觉得浑身凉嗖嗖的,冰寒彻骨。他昂起头,看了看四周,四周一片寂静。很显然,那些将士比他更能承受这样的寒苦。
  并凉将士都来自苦寒的边疆,对这种寒冷并不在意,那些来自皇甫嵩麾下的将士也多来自于河东、关中一带,有的是失去了土地的农民,有的是想建功立业的游侠儿,总之都是贫苦出身,这点苦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大问题。
  这里真正没吃过大苦的人不多,刘辩就是其中之一。这一世,他是浑浑噩噩的天子,从小锦衣玉食,当然谈不上吃苦。前一世,他是随遇而安的白领,虽说渴望成为房奴而不可得,但这种风餐露宿的苦,他还真没有吃过。
  真有点怀念集体宿舍啊。
  刘辩冻得睡不着,坐了起来,一旁值勤的王越听到声音,连忙走了过来,轻声道:“陛下?”
  刘辩摆了摆手:“我没事。”
  王越会意,轻手轻脚的退到一旁。刘辩起身,来回走了几步,活动活动筋骨,等身子渐渐的暖和起来,才重新躺下,准备眯一会儿。刚刚闭上眼睛,一阵“咯咯”声传入耳中,刘辩诧异的看了看四周,重新站了起来,轻手轻脚的循声走去,很快,他站在了缩成一团的杨修身边。
  杨修抱着手臂,蜷缩在地上,用来御寒的大氅已经被他蹬在一旁。借着摇曳的火光,刘辩看到杨修脸色赤红,嘴唇干裂,“咯咯”声正是从他的嘴里发出来的。刘辩吃了一惊,蹲下身子,将他的大氅扯过来,盖在他的身上,然后抱着杨修的额头,用嘴唇触了一下。
  火一般的烫。
  “快去叫太医。”刘辩变了脸,低声喝道,伸手解下了自己的大氅,紧紧的将杨修包裹起来。
  随军太医很快赶到,检查了杨修的病情后,脸色很难看:“陛下,是寒热!”
  刘辩的脑子里“嗡”的一声,太医说的寒热是一种笼统的说法,可能是受凉感冒,也有可能是虐疾,甚至有可能是伤寒。他们刚刚在山林中跋涉了两天,夜宿山林,受凉是免不了的事,那些将士习惯了,根本不当回事,杨修却没经历过这样的事,抵抗力最差,这才一病不起,发起了高烧。
  “能治吗?”
  “短暂行军,没有准备这样的药物。”太医很紧张,生怕刘辩会因为他们的疏忽,一怒之下杀了他。他也很委屈,都以为刘辩会走官道,谁想到他会走山路,而且夜间露宿啊。等他们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再想回去取药也来不及了。
  刘辩却没心思去责怪太医,他想了想:“那安邑会有药吗?”
  “安邑是河东郡治,应该有药。”
  “那就派两个人,立刻赶往安邑取药。”
  “唯!”太医如释重负,连忙退了下去。刘辩看了看直发抖的杨修,知道他病情严重,如果不能及时降温,这个天才少年很可能引发肺炎,甚至有可能烧成白痴。他转了两圈,命人取来冷水,自己坐了下来,将杨修抱在怀中,将布巾在冷水中沾湿,然后小心的叠起来,敷在杨修的额头。
  杨修的身体一样的烫得吓人。刘辩想不出更好的办法,只好解去杨修的外衣,将他抱在自己怀里。他现在浑身冰冷,正好给杨修当人体降温仪。
  王越见了,提醒道:“陛下万金之体,万一被传染了可当不得,还是由臣来吧。”
  “没事。”刘辩摇摇头:“杨修也是贵戚公子,是因为朕才受这样的苦楚,朕不能弃之不顾。我身体好,不会有事的。”
  王越劝了几次,刘辩只是不肯,王越也只得罢了。周围当值的将士们看在眼里,互相看看,心里暖洋洋的。虽然他们自认不能和杨修相比,可是天子这么对待杨修,他们感同身受。
  王越让人拨亮篝火,烧了一锅热水,刘辩给杨修喂了小半碗热水,杨修颤抖的身体慢慢的放松下来,在刘辩的怀中沉沉睡去。
  周围恢复了平静,只有篝火中的木柴噼啪作响。刘辩抱着杨修,盘腿坐在地上,闭起了眼睛假寐。夜风彻寒,吹得他后背冰凉,而怀中的杨修却像一团火,烧得胸前暖洋洋的,甚至有些燥热。
  冰与火的世界。刘辩想起了那个著名的小说,也想起了那个著名的美剧,想着里面让人心寒的阴谋斗争,不禁联想到了自己眼前的处境,嘴角微微挑起。
  我会是被人毒死的乔佛里,还是逆袭的风暴女王?嗯,真可惜,那部史诗大作还没看完。
  恍惚中,刘辩又仿佛化身雪诺大人,艰苦的行走在冰雪荒原中,不过他怀里抱的不是红头发的女野人耶哥蕊特,而是正在发烧的杨修。杨修像一团火,在他怀中熊熊燃烧,既为他抵御严寒,也随时可能将他吞没,化为灰烬。
  燃烧的朱雀阙,密室里的画像,被人篡改过的《黄帝十二形》,一一在他眼前闪现,交错在一起。有一个若隐若现的脸在其中浮现,露出冷漠的笑容。
  一声清唳,打破了刘辩的梦,刘辩睁开了眼睛,抬起头,看向西面的天空。
  清晨碧蓝的天空中,一只鹞鹰在盘旋。
  刘辩眯起了眼睛,轻轻的放开杨修,站了起来,沉声下令:“传令,准备战斗!”
  一声令下,像一道涟漪,向四处荡漾开去。和衣而卧的将士们纷纷起身,飞身上马,聚集到各自的将旗下。片刻时间,五千精骑集结完毕,吕布率领一千精骑,屹立在大军左侧,皇甫郦指挥两千羽林骑在前,张绣率领两军中军,紧紧的护卫在刘辩身边。
  刘辩仰着头,眼神微缩,盯着那只鹞鹰看了片刻。鹞鹰突然振翅高飞,片刻间就消失在碧空之中。刘辩举起手,轻轻一挥:“传令,前方二十里,吕布出击!”
  “咚咚咚!”战鼓声骤起,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
  几匹快马,从远处狂奔而来。
第103章
人形弩
  荀攸仰起头,看着那只在天空盘旋的鹞鹰,眼神讥讽。
  杨凤、郭泰不相信他的计算,却把希望寄托在这只扁毛畜生上,未免让人齿冷。
  昨天晚上,他们因为安邑方向的追兵发生了分歧。斥候来报,有一队骑兵从陕县而来,进了安邑城。这些骑兵衣甲鲜明,是禁军装束,很可能是天子近卫。随后不久,又有人来报,牛辅率军出城了,五百骑,三千步卒,骑兵在前,步卒在后,正在迅速接近。
  一听到这个消息,杨凤大喜过望,认定这是击溃牛辅,夺取安邑的好机会,不顾荀攸的极力阻止,率领三万主力亲自迎战。杨凤还没有回来,这里只有郭泰率领的一万白波军。不知道杨凤是不是已经击溃了牛辅,甚至夺了安邑城。
  在荀攸看来,杨凤能不能成功都是失策,伏击天子刘辩,比夺什么安邑城重要百倍。一旦刘辩战死,朝廷必然崩溃,剩下一个只有九岁的刘协,还能有什么反抗能力?
  不得不承认,朝廷之所以现在还能聚集起一批力量,就是因为十七岁的天子不肯放弃,亲自上阵博杀,山西人看到了希望,这才全力支持他,阻击袁绍。刘辩一死,山西人群龙无首,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战,皇甫嵩和董卓一向不和,很可能先要决个生死。
  到了那时候,山东人得到的将是整个天下,区区安邑一城,又算得了什么。
  可惜,杨凤见识不够,他看不到这些,他只看到安邑,只看到河东。
  荀攸无声的叹了一口气,忽然眼神一紧。正在天空盘旋的鹞鹰像是受了惊吓,突然高飞,冲上云霄,再也看不见了。他想了想,立刻赶往郭泰的大帐。
  “将军,鹞鹰受到了惊扰,很可能是有敌军靠近!”
  郭泰一愣,连忙走出大帐,仰起头,仰起头,在空中看了片刻,却看不到鹞鹰的影子。他撮唇长啸,啸声清冽。听到啸声,荀攸不由得多看了郭泰两眼,想不到郭泰还有这样的本事。
  一声清唳,鹞鹰疾飞而至,在他们头顶翻飞,发出声声凄厉的鸣叫。郭泰眼神一变:“不好,鹞鹰受了惊,有道术高人在附近。”
  荀攸愣了一下:“会不会是吕布?他能战胜关羽,肯定已经突破了命格。”
  听到吕布的名字,郭泰更加不安。他迟疑片刻,立刻下令拔营。荀攸连忙拦住了他:“将军,不可。如果来的真是吕布,我们根本逃不掉。不如背水列阵,据营而守。”
  郭泰如梦初醒,连忙按照荀攸的建议下达命令。他不禁有些后悔。如果真是吕布到了,说明荀攸的分析是正确的,天子很可能派出一支精骑翻越中条山,间行至此,准备偷袭他们的后路,而且天子本人很可能就在其中。如果杨凤没有离开,凭四万人的兵力优势,他们就有把握迎战五千精骑,即使损失大一点,将来袁绍论功行赏,也不能亏待他们。
  可是现在,他这里只有一万步卒,根本无法战胜五千精骑。战,战不过,逃,同样也逃不掉,只有据营而守,希望杨凤接到消息后,能够迅速回援。那样的话,还有机会反败为胜。
  战鼓声响起,大营里一片混乱。在营中列阵,就要推平帐篷,这让很多将士难以接受,这些帐篷虽然破旧,却是他们仅有的财产,如果损坏了,下次就得露宿。
  荀攸见状,暗自跺脚,连忙建议郭泰强行推倒靠近营帐的一排帐篷,将长矛兵和弓弩手安排在营栅后,布起第一道防线,以防被骑兵突破大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2/303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