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23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38/496

  梁啸勒住了战马,举起手,示意队伍停止前进。
  路边站着一群人,老娘梁媌、师傅桓远站在最前面,李蓉清和鑫等人围在一旁,荼牛儿的父母也在。胡姬月亮也在,白皙的皮肤在人群中透别显眼。看到梁啸,她眼神发亮,脸色绯红,羞涩中露出几分骄傲。
  梁啸连忙翻身下马,几步赶到老娘面前,刚刚弯下腰准备行礼,梁媌就迎了上来,将他抱在怀中,泪水夺眶而出。“啸儿,你可算是回来了。”
  “阿母,我回来了。”梁啸的眼睛湿润了,他跪倒在梁媌面前,轻轻拍着老娘的背。“阿母,我回来了。”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梁媌抱着梁啸的头,泪水泉涌而出,滴在梁啸的脸上。
  另一边,荼牛儿的母亲施氏突然以超高分贝的声音尖叫起来。“牛儿,你的手,你的手怎么了?”
  荼牛儿局促的挣开施氏,黑脸泛紫。“阿母,没什么,没什么,早就好了。”
  “什么好了,你……你怎么……”
  梁媌不解。“阿啸,牛儿的手怎么了?”
  梁啸神情一黯。“在雪山里行军时,冻掉了一个手指。”
  梁媌慌了起来,连忙用袖子拭去眼泪,拉起梁啸的手,翻来覆去的检查。梁啸尴尬不已,连忙安慰道:“阿母,阿母,我没事。”
  梁媌检查了一番,发现梁啸不缺什么零件,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梁啸无奈地耸了耸肩,挣脱老娘,走到师傅桓远面前,躬身一拜。“师傅。”
  “好小子,你长大了。”桓远欣慰地看着梁啸。“现在才开几石弓,射程多少步?”
  “回禀师傅,开两石半弓,射程一百二十步。百步内,百发百中。”梁啸说着,从希娅手中取过黑弓。“师傅,这是我从乌孙人手中夺来的弓。”
  桓远接弓在手,忽然眉头一挑,转射对钟离期说道:“钟离,你有没有觉得这张弓有些眼熟?”
  钟离期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梁啸很意外。“师傅,你见过这张弓?”
  桓远没回答,左手握弓,右手勾弦,轻松的拉开了弓,又摇摇头。“不是,不是这张弓。”
  梁啸疑惑不已,却不好追问,只能眼巴巴地看着桓远。桓远却盯着弓,左看右看,沉吟了半晌,才将弓交还给梁啸,喃喃说道:“这张弓太软了,不是我记得的那张弓。”
  梁啸急了。“师傅,你究竟记得什么弓?”
  桓远看看梁啸,欲言又止。“你先去办正事,等我细细想想。三十几年前的事,我记得不是太清楚,也许是我记错了。”
  梁啸无奈,只得将此事先放在一边。他转身叫过帕里斯等人。“这是我的授业恩师,射声士桓君,你们以后有什么射术上的疑问,可以向他请教。”
  帕里斯等人一听,连忙躬身行礼,齐声说道:“见过桓君。”
  桓远很诧异,疑惑的看着梁啸。梁啸笑道:“师傅,在长安呆着,是不是闲得难受?这些都是资质上佳的希腊少年,我特地带回来,请你调教的。”
  桓远眼神一闪,笑了笑。梁啸又对钟离期说道:“钟离叔,你如果有兴趣,也指点他们两手。这些都是跟我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骑术上佳,只是步战还有所不足。”
  钟离期也不说什么,点了点头,用挑剔的眼光打量着希腊少年们。
  这边梁啸说得热闹,那边小平安不答应了,在保姆的怀里扭来扭去,咿咿呀呀地叫了起来。
  小平安已经七个多月,继承了她母亲的眼睛和肤色,粉妆玉琢,穿着厚厚的锦衣,像个福娃。她张开小胳膊,奋力扑向梁啸,嘴里发出兴奋的叫声。
  梁媌破涕为笑。“这才是真血脉啊。”
  梁啸接过小平安,有些手忙脚乱。两世为人,他还是第一次抱孩子,而且是自己的孩子。听到老娘这句话,他有些不解。
  梁媌笑道:“你这闺女,一般生人可不让抱,一碰就哭闹不停。和你第一次见面,就要你抱,可不是真血脉么。”她将满面通红的月亮拉到跟前,亲昵地拍拍月亮的脸蛋。“以后还有谁敢胡说八道,直接用刀砍他,出了事,阿母给你担着。”
  月亮羞涩地点了点头,脸上虽然红云密布,看向梁啸的蓝眼睛却灼灼发光,大胆而热烈。
  梁啸更是不解。“究竟怎么回事?”
  “月亮是胡姬,小平安又与我汉家儿不一样,有人闲言乱语,说这孩子不是你的种。”荼花儿拖着施氏赶了过来,正好听见梁家母子的话,立刻接上了话头。“阿啸,你快给我阿母说说,我弟弟缺了一根手指,她这眼泪就收不住了,连渭水都要涨了。”
  梁啸看着哭花了脸的施氏和窘迫不安的荼恬,一时不知道如何回答。对荼牛儿冻掉一根手指的事,他一直心有愧疚。
  “阿母,上阵厮杀,哪有不受伤的。”荼牛儿赶了过来,将施氏拽到一旁。“我只是少了一根手指,阿啸身边的希格玛还被冻死了呢。她才十六岁,一个又聪明又漂亮的姑娘,那才叫可惜呢。跟她一比,我这根手指算什么。你来看……”
  荼牛儿拉着施氏,赶到希腊少年和佣兵们面前,将他们受伤之处一一指给她看。正如荼牛儿所说,那一战受伤的人很多,冻掉手指或者鼻子、耳朵的人不是一个两个。看了这些身有残缺的战士,施氏心惊肉跳,连哭都不敢哭了。
  枚皋看在眼中,感慨不已。他只知道梁啸立了功,富贵可期。可是,看着这么多受伤的人,这富贵又岂是来得容易的。
  梁啸的心情也有些低落。他将希腊少年、佣兵交给桓远,让希娅三人跟着梁媌先回家,只带着茶牛儿等十七名近士赶往长安。几场大战下来,他挑选出的十八名佣兵少了三个。这些人和希格玛一样,都是他的近侍,他们的牺牲对他的触动远远大于其他人。
……
  长安城外,梁啸遇到了前来迎接的韩嫣和大行寺官员。
  韩嫣传达了天子的命令,梁啸和大宛使者不用先去大行寺,直接赶往未央宫见驾。
  梁啸领命,天子很给大宛使者面子,也很给他面子,要第一时间接见。
  韩嫣迎了上来,伸手拽住明珠的衔络,抚着明珠油光水滑的皮毛,赞了一声:“好马。”
  梁啸笑了一声:“这是大宛良驹,即使在大宛也是比较少见的。”
  “真不错。”韩嫣爱不释手,眼睛都舍不得挪开,一连赞了几声:“如果能骑上这样的好马驰骋疆场,也是人生一大快意事。”
  枚皋皱了皱眉,给梁啸使了个眼色。梁啸明白了他的意思,却没答应。他知道韩嫣是天子亲信,而且韩嫣又摆明了很喜欢这匹马,如果能将这匹马转送韩嫣,封侯的事说不定就有了着落。可是这匹马不仅仅是一匹好马,而且是大宛公主洛绪丽的嫁妆,他岂能轻易转送给韩嫣。
  见梁啸没反应,韩嫣没有再说什么,脸色如常。他翻身上马,引着梁啸等人进城。枚皋赶了过来,与梁啸并肩而行,低声道:“梁君,你知道李当户为什么会去西域吗?何必为了一匹马得罪天子近臣。”
  梁啸摇摇头。“别的马可以,这匹不行。”
第362章
坦白从宽
  梁啸进未央宫的时候,遇到了几个相识的旧日同僚,被他们拦住了。
  “哈哈,梁啸!”一个郎官张开双臂,拦住梁啸。“好小子,又黑又壮,这西域的牛羊肉真的养人啊。”
  “嘿,好马,好马。”另一个郎官抚着明珠的鬃毛,爱不释手。“阿啸,西域是不是到处都是好马,你这马可真是好啊,比上次李舒昀带回来的马还要高大,一看就是真正的千里马。”
  韩嫣走上前,笑嘻嘻的用手中的马鞭赶开郎官们。“都让开,陛下等着万里归来的梁都尉回话呢,你们这帮闲人凑什么热闹,都给我让开。”
  郎官们这才知道梁啸已经不是和他们一样的未央郎,而是骑都尉了。连忙退到一旁,讪讪地笑着,气氛有些尴尬,多了几分客套,少了几分亲热。
  梁啸见了,眼神一闪,哈哈一笑,拱拱手。“诸位兄弟,某君命在身,不能耽搁,等交了差,再来与诸位兄弟畅谈。有一个算一个,地儿随你们挑,咱们喝酒比箭,看看诸位这两年有没有偷懒,如何?”
  “哈哈,如此甚好。”见梁啸不以身份自傲,还是和以前一样爽快,这才松了一口气,重新露出了笑容。
  辞别了郎官,梁啸跟着枚皋、韩嫣来到温室殿,天子站在殿门口,大行令王恢站在一旁,笑脸相迎。梁啸赶上两步,躬身拜倒。
  “西域使者,骑都尉,臣啸拜见陛下。”
  “快来,快来。”天子满心欢喜,降了一阶,伸手抚起梁啸,上下打量了一番,满意地点点头。“嗯,黑了,壮了,也更加沉稳了。看来这一趟西域之行,你收获不少。”
  梁啸尴尬的笑笑。“臣虽然建有微功,可是年少无知,犯的错也不少,还请陛下降罪。”
  “降罪?”天子眼神一闪,大感意外。“你犯了什么错,居然要请罪?说来听听。”
  “臣罪太多,尽南山之竹,难书一二。陛下还是容臣入殿详细汇报吧。天气寒冷,若是冻着陛下,臣可就又多了一条罪状了。”
  天子见梁啸说得夸张,禁不住笑出声来,取笑道:“是你自己怕冷吧,偏偏说得这么好听。”
  梁啸越发沉恳。“陛下,臣连万年不化的雪山都爬过了,哪里还会怕这长安的冷?臣真是为陛下着想。”
  天子哈哈大笑,转身向殿中走去。“你进来,将你的罪状一一说与朕听,朕倒要看看这南山之竹够不够用。”
  “唯!”梁啸躬身应喏,同时向枚皋挤了挤眼睛。枚皋无声苦笑,伸手示意梁啸赶紧进去。他有些搞不懂,梁啸既然如此知情识趣,一见面就向天子请罪,又为何吝惜一匹马,非要得罪韩嫣。
  难道他要与韩嫣争宠不成?这个难度可不小呢。他虽然有才,颇得天子器重,可韩嫣却是天子从小的玩伴,两人之间的感情绝非普通人能够相比的——若非天子偏爱,以韩嫣的嚣张,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梁啸入殿,天子已经在案前坐下,王恢坐在一旁。在王恢对面,天子命人设了一张锦席。梁啸上前,在席上坐好,屁股却没碰脚后跟,看起来不像是坐,而是跪。
  天子咧嘴一乐。“不用这么拘谨,等我听完你的罪过,你再请罪不迟。”
  “陛下,臣……”梁啸有些为难地咧了咧嘴。“臣坐不下去。”
  “坐不下去?”天子一怔,看了王恢一眼。“坐不下去是什么意思?”
  王恢眼珠一转,立刻明白了,躬身施礼,轻声笑道:“陛下有所不知,西域胡人粗鄙无礼,他们不像我们汉人席地而坐,而是垂足而坐。梁啸去西域两年有余,与胡人并肩作战,自然要入乡随俗。再者,他这两年一直在战斗,恐怕和匈奴人一样,这双腿更适合马背,不适合坐席了。”
  天子恍然大悟。“梁啸,可是如此?”
  梁啸连忙说道:“陛下圣明,大行令见多识广,一语中的。臣原本就没什么学问,现在更像一个蛮夷,这……实在失礼。”
  天子点了点头,很大度地说道:“这不怪你。沙场征战,生死只在一线之间,的确顾不得太多。不过,现在你已经回来了,该注意的还是要注意。要不然,侍御史上书,我也护不住你。”
  梁啸连忙致谢,规规矩矩地坐好,说起了出使西域的经过。他事无巨细,几乎把所有的经过都一一道来,就连大宛公主洛绪丽的事也和盘托出,只差神庙里的事没说。
  他说得如此详细,以至于天子都倍感诧异。臣子复命,从来没有像梁啸这么详细的。不过,一来梁啸说得有趣,二来他也知道梁啸读书少,礼节粗疏,不知道君臣之间应该应该如何应对,倒也没有怪罪。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38/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