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24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5/496

  天子随即叫来枚皋、严助、吾丘寿王等侍臣,卫青、韩嫣等人也旁听。他们都是天子近臣,不用太拘泥礼节。就在温室殿,天子面前,梁啸将自己的建议又说了一遍。
  枚皋等人觉得有理,比起简单的拒绝和亲,梁啸的办法显然更具备操作性。更重要的是梁啸刚刚从西域归来。他两次以少胜多,击败匈奴人,有足够的底气提出这个建议。在此之前,面对韩安国等老将时,严助等人最大的弱点就是没有实战经验,底气不足,一谈到具体问题,他们很难给出有力的回答。
  而梁啸不同,他有实战经验,又喜欢用数据说话,提出的建议也更有操作性。
  即使严助、韩嫣对梁啸颇有非议,听到梁啸的这些建议,也不得不连连点头赞同。他们都清楚,天子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拒绝和亲,和匈奴人开战,梁啸的这个建议正中其下怀。就算有再大的矛盾,在这个时候与梁啸翻脸都不是一个理智的选择。
  除非他们能抓住梁啸的破绽,而这一点几乎是不可能的,梁啸没有给他们留下任何机会。
  严助很后悔,韩嫣很郁闷。
  尽管如此,议程进展得还是很顺利。梁啸提供建议主体思路,严助等人修饰,很快就商量出了一个方案。比起那些泛泛而谈的想法,这个方案有理有据,至少看起来像那么回事。
  最后,梁啸再一次强调。
  “诸位,我不得不再提醒诸位一次,打仗是要死人的。拒绝和亲,与匈奴开战,要开启的不是一次两次战役,而是一场关系到生死存亡的大战,可能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因此,请诸位一定要谨慎,谨慎,再谨慎,千成不要有侥幸心理。自毁前程事小,误君误国事大,切记切记。”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凛然,同时又豪气满胸。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他们很清楚,一旦拒绝和亲,汉匈之间要开始的就是一场你死我活的大战,比吴楚七国严重多了。当年孝景帝听从了晁错的建议,没有准备充分就仓促削藩,结果吴楚七国起兵,孝景帝只能斩杀晁错以谢罪。如果他们不能做好充分准备,一旦形势不利,他们完全有可能像晁错一样成为替罪羊。
  当然,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们现在为天子参谋的是一件大事。一旦成功,加官晋爵,富贵可期。他们之所以背井离乡,来到长安,不就是为了富贵么。现在机会摆在面前,谁愿意做一个局外人?
  天子非常满意。
  与严助等人比起来,梁啸没什么文化,也不懂什么礼节,可是他站的高度明显不一样。在此之前,天子多次组织身边的侍臣进行商议,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梁啸这样,把这当成一个三十年、四十年的大事来谋划。他们最多就和亲而论和亲,就征战而论征战,相比之下,眼界明显不在一个层次。
  由此可见,学问不仅仅在书里,有些人哪怕不读书,一样是奇才。
  有这样的奇才相佐,匈奴何足道哉?
  天子心中欢喜,拍了拍手。“好了,诸君都辛苦了,暂且歇一歇,用了午膳再议。”
  众人恍然,这才发现已经日过正午,饥肠漉漉。闻说有用御膳享用,个个眉开眼笑。
  梁啸开始还有些担心,在他印象中,享用御膳听起来很威风,其实是一个很受罪的事。等开始吃,他才发现其实没那么可怕。也许是因为天子年轻,也许是这个时代君臣之间还没有那么生份,天子很随和,不仅不端着架子,还主动找人喝酒。见梁啸不善饮,他还鼓动其他人来灌梁啸,着实灌了梁啸好几杯。
  酒过三巡,天子翩翩起舞,且舞且歌,唱的正是刚谱成的《天马歌》。
  “太一贡兮天马下,沾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跇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严助、韩嫣纷纷起舞,加入舞圈,大声吟唱。一时间气氛热烈,君臣同欢。
  吃完午餐,他们又继续研讨。越想越细,要考虑的事情越多,大家渐渐有了分歧,有乐观的,就有悲观的,争执不下。说得性起,卷袖子,撸胳膊,就要开全武行。
  年着眼前这些年长的不过三十,年幼的不到二十的一群人争得面红耳赤,看着眼神兴奋中带着几分调皮的天子,始作俑者梁啸不禁莞尔。这还真是朝气蓬勃啊,谁会想到这群大呼小叫的年轻人中会有一个千古一帝,会有横绝大漠的卫霍双星,还会有一个来自两千年以后的穿越者?
  数风流人物,尽在今朝。
……
  讨论中途,梁啸被他们吵得心烦,一个人跑到殿外透气。未央宫是一个大建筑群,建在一个龙首山上,居高临下,能够俯瞰长安城。宫内又分成几个规模略小的建筑群,温室殿从属于前殿。站在殿门的台阶上,向南便是前殿,向北便是椒房殿,向东可以看到高达三十丈的罘罳阙,蔚为壮观。
  梁啸正看得入神,一个年轻人从殿中走了出来,手里捧着一杯水。
  “梁君,喝口水。”
  梁啸接过水,躬身致意。看此人服饰,刚才又一直在天子旁边侍候,应该是和韩嫣、严助差不多的近侍。只是梁啸第一次入宫,不认识他。看他身材高瘦,不是很强壮,不像是武臣。
  “敢问足下是?”
  “洛阳桑弘羊,十三入宫,幸得陛下不弃,选为宿卫。”
  梁啸一愣,再次打量了一下桑弘羊。这可是一位奇才,不仅在理财上是一把好手,还是在汉武帝时代为数不多的见证人。汉武帝一朝名臣辈出,但是像桑弘羊这样与汉武帝共始终,侍奉了汉武帝一辈子,最后还没被汉武帝干掉的人,还真没几个。
  “原来是桑君,久仰,久仰。”
  桑弘羊露出几分赧然,迟疑了片刻。“梁君,我……能向你请教一个问题么?”
  梁啸笑了。“你向我请教问题?是射箭的问题,还是西域的问题?”
  “都不是。”桑弘羊摇摇头。“是关于千里眼的问题。”
  梁啸哈哈一笑。他明白了,这个由刘陵提出来的问题大概难住了不少人,作为善于计算的奇才,桑弘羊肯定被天子寄予了厚望。不过,桑弘羊的计算能力出众,不代表他的数学能力就高。这种连东方朔都解不出来的问题,桑弘羊也搞不定。
  “这个问题啊,我倒是听东方朔提起过。”梁啸笑道:“的确比较难。”
  桑弘羊吃了一惊。“东方朔解出来了?”
  “是的。”
  桑弘羊露出几分遗憾,轻叹一声。“东方朔是奇才,我不能及也。”
  “桑君也无须遗憾。东方朔能解出这道题,是因为他从西夷的典籍中得到了启发。你没见过那些典籍,是很难想得出的。”
  “西夷能有什么样的典籍,比我大汉的学问还要深厚?”韩嫣走了出来,张开双臂,吁了一口闷气,佯做出来透气,正好听到的样子。“梁君,能否也给我解解惑?”
  梁啸眉头一挑,漫不经心地说道:“西夷虽不敢说比我大汉文明,却也有一些智者,学问也与诸子百家颇有不同,理解起来恐怕有一些难度。桑君精于算术,思维敏捷,问题不大。王孙虽擅弓马,却没听说在算术上有什么长处。你这惑,我怕是解不了。”
  韩嫣嘿嘿笑了两声。“原来在梁君心里,我就是一个粗鄙无文的匹夫。梁君,我虽不敏,也侍读多年,有些学问只怕我知道,桑君却未必知道呢。”
  梁啸咧咧嘴。“既然如此,那不妨测试一下。如果王孙有桑君的一半算术能力,我就为王孙解惑,如何?”
  “一半?”韩嫣的眼神变得凌厉起来,嘎嘎笑道:“这算术能力还能以倍计?”
  “很简单,我出一道算术题,你们同时开始算,以用时长短来衡量智愚。如何?”
第371章
书中有黄金
  韩嫣有些犹豫。桑弘羊心算能力出众,这一点他非常清楚。不过,梁啸一再鄙视他,现在更是当着桑弘羊的面说他的计算能力不足桑弘羊一半,他非常不服气。
  是可忍,孰不可忍?
  他盯着梁啸:“当真是简单的计算题?”
  梁啸微微一笑:“肯定简单,就是几个数加在一起,除说倍数,连减都没有。”
  韩嫣听了,咬咬牙。“一言为定?”
  “当然。这么多人看着,天子殿前,难道我还能蒙你不成?”
  韩嫣还是不放心,生怕梁啸故意偏袒桑弘羊,进殿叫来了严助、枚皋。他知道严助与梁啸不睦,枚皋却和梁啸很亲近,拉这两个人来,不至于让人说他有私心。
  没想到看热闹的还真不少,听说梁啸要给韩嫣、桑弘羊出题,所有人都出来了,就连天子都出来听热闹。
  等众人到齐,梁啸呷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一字一句地说道:“二位,请听题。一加二,再加三,再加四,再加五,一直加到一百,总数多少?韩王孙,这个题不难吧?”
  韩嫣松了一口气,同时瞪了梁啸一眼,顾不上反驳梁啸,连忙掰着手指开始计算。
  “一加二得三,加三得六,加四得十……”
  严助转身入殿,不动声色的塞给韩嫣一把算筹。“王孙,桑君善于心算,你又不会心算,何不用筹?”
  韩嫣有些心虚的看看梁啸。梁啸还没说话,桑弘羊笑道:“无妨,王孙,你用算筹吧。”
  韩嫣尴尬地笑笑,拿过算筹,开始算了起来。桑弘羊却微眯着眼睛,一动不动,只有嘴唇微微颤动。过了大概几杯酒的功夫,桑弘羊从枚皋手中拿过笔和竹简,写下了一个数字。
  韩嫣刚刚加完三十,见此情景,面红耳赤的停了下来,准备松开手里的算筹认输。梁啸拦住他。“王孙,你还是算完吧,时长固然重要,对错才是根本,也许桑君算错了呢,你还有机会。”
  韩嫣犹豫了片刻,不知道梁啸说的是真是假,只得集中注意力,继续算了下去。只是在众目睽睽之下,他越来越慌乱,几次将算筹落在地上。用了将近三倍的时候,他终于得出一个结果。
  “四千八百五十。”
  梁啸也不吭声,示意桑弘羊将写好的竹简拿出来。众人一看,竹简上写着五千又五十。
  “谁对谁错?”枚皋等人都把目光投向了梁啸。
  “王孙,你错了。”一直站在一旁的天子叹了一口气。“当是五千又五十。我刚刚算了一下,也是这个结果。”
  韩嫣的脸红一阵白一阵,无地自容。他不仅用了三倍的时间,还算错了,不仅坐实了梁啸说他笨的论断,还打破了下限,可真是自找没趣。他将算筹扔在地上,拂袖而去。
  梁啸对韩嫣的离去无所谓,倒是对天子很意外,他没想到天子的心算能力也这么好。
  “梁啸,你又何必作弄他。”天子摇摇头,有些不悦。“你有大臣之才,亦当有大臣之量,何必摆弄这些小聪明,同僚不睦。”
  众人听了,互相看看,不少人都悄悄地让开了些。韩嫣是天子宠臣,天子这明显是为韩嫣打抱不平。
  梁啸摇摇头,不卑不亢。“陛下谬赞,臣虽当不得大臣这二字,却不觉得这是小聪明。欲治一家,尚须量入为出,通晓计算,欲治一国,岂能不明算术?快慢因人而异,本是逗趣,可若是算错,恐怕不足为大臣。笨不可怕,只要有自知之明,安守本分,也就罢了。若是好高骛远,动辄欲与人争雄,恐怕只能误人误已。”
  梁啸没有再说下去,只是摇了摇头。他的意思很明白,这么简单的题都能算错,这人的智商还靠谱,你还敢用?
  一旁的众人听了,心中一凛。梁啸这个坑挖得可有些大,一下子把韩嫣划成了不自量力的蠢人。天子聪明绝顶,他初掌大权,正是雄心勃勃,欲做一番事业的时候,岂会为了一个连计算都不会的蠢人误了大事,失了人心。
  天子也有些心动。当着这么多的心腹之臣,他不能不有所顾忌。再者,韩嫣最近说了不少对梁啸不利的话,他们之间敌对之意很明显。韩嫣是什么人,天子心里有数,梁啸这句话也仿佛暗指是韩嫣主动挑衅,若真是如此,梁啸给他难堪,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5/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