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31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15/496

  司马相如一句话断断续续的说了半天,窦婴不耐烦了。“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南越与关中不同,这点我自然清楚,何必多言。当年秦军能攻占南越,如今我汉军更强于秦军,何以不能?”
  “那魏其侯知道为什么秦军能横扫天下,却深陷南越这个泥潭,最后要五十万秦军费五年之功这才得手?需知秦平定六国,不过用了十年时间。”
  “那还不是因为秦军残暴,多杀无辜,引起当地百姓反抗,这才久战无功。”窦婴傲然一笑,瞥了梁啸一眼。“南越是我朝属国,我汉军乃天子之师,有征无战,又岂是秦军可比?”
  梁啸沉下脸,盯着窦婴的眼睛,一字一句地说道:“魏其侯,小子斗胆,敢说魏其侯此言有可叹者二,可悲者三,可哭者一。”
  窦婴愣了一下,随即笑了起来,很随意地拱拱手。
  “敢请教。”
  “可叹者,魏其侯三朝老臣,竟如此轻敌。学通儒道,却人云亦云;可悲者,将士捐躯异乡,百姓空耗粮饷,魏其侯晚节不保;可哭者,陛下宏图伟业,毁于一旦。”
第462章
影帝
  众人骇然变色,面面相觑。
  窦婴勃然大怒,厉声喝道:“还请冠军侯详言究竟,莫邯郸学步,学那书生空言唬人。”
  他是真的怒了。梁啸说得这么严重,已经不是开玩笑,晚节不保这样的字眼都说了出来,更让窦婴无法接受的是,梁啸说他这个方略可能毁了天子的宏图大业。
  如果他不予以反击,这将使他辛苦得来的复出变成一个笑话。他不是梁啸,有大把的时间,隐退一段时间也没关系。他近过花甲,时日无多,必须抓住每一次发光发热的机会。
  听到窦婴这一声厉喝,几乎所有人都吓了一跳,只有韩嫣喜得抓耳挠腮,对天子敬佩得五体投地。他没想到,窦婴和梁啸真的开撕了,而且如此不留余地。
  他偷偷看了一眼天子,却发现天子面色平静,看不出有任何兴奋之意。
  面对发怒的窦婴,梁啸也吃了一惊。听刘陵说过几次窦婴自负,看来不是谣传啊,这位老臣的脾气果然是老而弥辣,在天子面前也不收敛。
  “请魏其侯稍安勿躁,容我细细说明,再发雷霆之怒不迟。”梁啸不卑不亢,扬声道:“陛下,诸君,理不辩不明,我与魏其侯的意见有分歧,自然要辩个明白,就请诸位做个见证,看我说的是不是故弄玄虚。”
  天子微微颌首,笑道:“魏其侯,请入座,既是讨论,难免有此分歧,不必如此紧张。”
  窦婴也觉得自己失态,连忙躬身谢罪,强作镇定,坐了下来。
  梁啸侃侃而谈。“诸位,即使我没读过多少书,也知道战争是很危险的事,应该慎重对待,轻敌是第一大忌。战略上,我们可以藐视任何对手,可是战术上,我们却必须重视每一个对手,不管这个对手是强是弱。”
  他摆摆手,示意窦婴别急着反驳。
  “我略通射艺,就拿射箭打个比喻。我可以说,我不惧天下英雄,敢接受任何人的挑战。这是勇气,也是自信。可是,一旦决定比射,上了场,我就不能有任何大意,哪怕对手是一个刚会走路的孩子。因为孩子也有可能射中,我射艺再高,也有可能射不中,如果不认真对待,我很可能会输。”
  众人连连点头,表示赞同。
  “可是,魏其侯,你在制定方略的时候,真的把南越当成一个对手了吗?你研究过南越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了吗?你知道南越有多少兵,有哪些将,他们的长处是什么,短处又是什么了吗?你知道南越的气候有什么特点吗?如果你研究过,请为我们讲一讲。”
  窦婴老脸泛红,尴尬不已。
  梁啸不依不饶,又进一步追问道:“我敢说,你既没有去问闽越的质子,也没有咨询过南方的商旅,你最多就是在家里翻翻书,然后想象一番。”
  窦婴面红耳赤,他被梁啸说中了,他就是在家翻翻书,然后猜想一番。听梁啸这么一说,他才意识到其实在长安也有一些信息来源,可以了解一些南越的情况,只是现在已经迟了。
  “如果连这些都没有调查,谁敢说对南越有所了解?”
  这一次,不仅是窦婴,所有人都有些脸热。他们是不太同意窦婴的战术安排,但是他们并没有反对窦婴南征的战略,而他们和窦婴一样,在赞同之前并没有真正了解过南越是什么样子。
  他们同样犯了轻敌的错误。
  第一棍将窦婴打闷了之后,梁啸毫不留情,接着一条条的批过去。其实也不用多说,大家都明白梁啸说的没错。对一个根本不太了解的对手说三道四,结果可想而知,秦军覆辙在前,战败是大概率的事。一旦落得像秦军一样,就算不至于使大汉像秦朝一样土崩瓦解,天子的名声肯定也毁了。
  一时间,窦婴固然无地自容,天子也心悸不已。真要到了那一步,后果不堪设想。
  “那……你有什么建议?”
  “陛下,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欲对南越用兵,必先了解南越。”梁啸躬身施礼。“据臣所知,对匈奴用兵之前,陛下多次派使者深入匈奴,直到对匈奴的情况一清二楚,这才一击而中。此乃百战百胜之道,完全可以用来对付南越。”
  天子笑了起来。梁啸这句话让他非常受用。
  “你看,谁出使南越比较好?”天子笑盈盈地说道:“你走一趟吧?”
  梁啸露出一丝尴尬。“陛下,臣……恐怕不能当此重任,陛下还是另择贤才好。”
  “为何?”天子眉毛不经意的挑了一下。“你出使西域就很不错啊,不仅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带回那么多大宛良驹,还降伏了大宛公主……”
  梁啸无语。
  天子大笑,吾丘寿王等人也跟着笑了起来,原本有些紧张的气氛为之一松。窦婴也一边笑一边说道:“陛下,臣也觉得,梁啸机敏强果,是个出使的好人选。”
  梁啸心道,窦婴真是老糊涂了,连天子的话外之音都听不出来。前面的话都是空的,后面一句才是关键。我要去南越,再把南越翁主搞上手,天子能满意吗?
  “陛下,南越与西域不同。南越赵氏本是中原人,他们一向仰慕中原文化,臣读书太少,如果被他们考住了,岂不有损陛下颜面。还是派一个饱学之士去比较好。臣觉得魏其侯就不错,在座的这几位随便挑一个出来,都比臣合适。”
  天子笑得更加开心。梁啸推荐徐乐等人去,还有些理由,推荐窦婴就纯属恶搞了。
  窦婴也哭笑不得,连连摇头,笑骂梁啸胡闹。
  说笑一阵,言归正传,梁啸提了几点建议:
  一是收集南越的情报。使者实地考察是一方面,但使者出入南越,肯定会受到监视,所以还要安排其他的方法,比如派细作潜入南越,绘制沿途的山川地形。在这一点上,他推荐上次曾圆满完成任务的马戎。
  二是安排人研制战船。南方多水,南越又靠海,水战可能无法避免。对付匈奴要用骑兵,战马是重中之重,对付南越应该重视水师,战船必不可少,应该提前准备。
  三是强化水战训练。光有强大的战船还不够,训练有素的士卒必不可少。
  天子一一记下,又与大家一起商量,对梁啸所说的几点进行补充细化,安排任务。最后决定,派严安为使者,以调解为名出使南越,了解南越的实际情况。让窦婴主持战船、水师的筹备工作,梁啸、徐乐协助。
  窦婴大喜,连忙领命。
  梁啸却皱起了眉,露出几分不乐意。天子看在眼里,却没声张,待众人拜退,他把梁啸单独留了下来。“陪我走走。”
  “唯!”梁啸躬身应喏。
  两人沿着大殿的走廊,缓缓而行。天子不说话,梁啸也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天子终于开了口。
  “若无意外,北疆的战事结束,匈奴王庭的主力从此将难以逾越阴山,雁门、右北平诸郡可以免受骚扰。可是匈奴人的主力未受重创,我估计他们会从东西两个方向进击。”
  梁啸静静的听着,没吭声。
  “当年蒙恬取河南、阴山,实则未竟全功。二十万大军长年驻扎在长城附近,每年消耗的粮赋无数。揭竿而起的陈胜、吴广都是去渔阳的戍卒。”
  梁啸眉毛微颤,他有些明白天子的意思了。取南越可能只是个幌子,至少不是现在就要动手,打辽东一带的左贤王部可能才是真正的目的。
  “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陛下莫非是想用水师取辽东?”
  “嗯。”天子无声的笑了起来。“单于被阻于阴山以北,暂时抓不住他。右贤王已经被你重创,实力大减,三部匈奴中,实力最强的是左贤王伊稚邪。我听说,伊稚邪是匈奴人中少有的枭雄,他如果继位单于,对大汉不利。所以,我想趁单于尚在位的时候,先把伊稚邪除掉。”
  天子说着,握紧了拳头,在梁啸面前晃了晃。
  “陛下高明。”梁啸心悦诚服。这才是真正的心机伯啊。讨论得那么热烈,安排得那么周详,谁都以为他真的想打南越,谁知道只是虚晃一枪,伊稚邪才是他真正的目标。
  等大汉铁骑乘着楼船跨过大海,出现在辽东,迂回到伊稚邪背后的时候,伊稚邪估计会直接懵逼,只有束手就擒的份。
  “这个计划能否成功,关键在水师。要想迷惑匈奴人,取南越是最好的借口。”
  “陛下所言甚是。”
  “你也觉得不错?”
  “岂止是不错,简直……简直是神来之笔。陛下的思路真是……”梁啸咂了咂嘴,叹服不已,挑起大拇指。“一个字,牛逼!”
  “牛逼?什么意思?”天子眨着眼睛,喜上眉梢。他虽然不太懂这个意思,但看梁啸这个表情,估计不是坏词。能让梁啸这么佩服,他非常有成就感。“还有,这是一个字?”
  “呃……”梁啸尴尬不己。一激动,居然把遗忘了很久的粗话都说出来了。
第463章
帝王心术
  “陛下恕罪,臣一时兴奋,君前失礼。”
  “哈哈哈……”天子得意地笑了起来。“不过,南越的事也不完全是诱饵,赵氏做的那些事,我都记着呢。匈奴单于污辱过朝廷,赵佗那老匹夫也不是什么顺臣。等北疆稳定,南征就会成行。不仅如此,我还要走得更远,箕子朝鲜孤悬海外得太久,是该让他们重回华夏衣冠了。”
  即使知道天子后来派兵攻取辽东,梁啸还是有些心惊肉跳。天子的心思显然比他估计的还要大。他一心想将天子的注意力向外引,现在看来,纯属多此一取。没有他,天子也要向外开拓。
  只不过,有了他,天子会走得更远。
  “陛下谋划甚大,简直是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臣实在是跟不上啊。”
  天子瞅了他一眼,轻笑两声,又道:“把楼船的事交给你,也是出于这个考虑。你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匈奴人对你畏惧甚深,越人对你也心怀忌惮。让你操持南征之事,既能威慑越人,又能让匈奴人放心,可谓是一举两得。”
  梁啸再次拱手,表示佩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15/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