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32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1/496

  刘安不明就理,见刘迁点头,以为刘迁真的懂了,也乐得给刘迁一个露脸的机会。“迁儿,若是明白,不妨解说一番。”
  刘迁刹那间有种被家人抛弃的感觉,恨得咬牙切齿。女婿是人,亲生儿子就不是人吗?
  见刘迁这副表情,刘安立刻知道自己想多了,刘迁根本就没搞明白。刘陵也连忙拉了梁啸一把,示意他别再挤兑刘迁了。不管怎么说,毕竟是自己的兄长,以后还要相处的。
  梁啸却有些不依不饶,追问道:“太子,这么简单的问题,你不会想不明白吧?”
  刘迁大怒。“既然简单,你何不自己说?莫不是你自己说不清楚,这才让别人说?”
  梁啸眉毛一扬。“我说不清楚?我是怕我说了,你们听不懂。”
  “你也太自负了。”刘迁又惊又喜,梁啸说出这样的话,无异于向整个淮南王府的门客挑战,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啊。“我淮南也是有些人才的,你尽管讲,看看能不能有人懂。”
  “当真?”
  “自然是真的。”刘迁哼了一声,得意洋洋地看了刘陵一眼。
  刘陵不动声色。她搞不清梁啸想干什么,但是她清楚,梁啸不是那种头脑冲动的人。他这么做,肯定有他的用意。
  梁啸皮笑肉不笑的干笑了两声。“那好,你可听清楚了。等我讲完,我可能会提问。”
  刘迁不屑一顾。他在这方面的确不算突出,可是梁啸讲完,他还搞不懂?那也太小看人了。
  梁啸拍拍手,示意议论纷纷的门客们安静。“诸君,如果刚才竹君讲的这个故事是真的。那么,我们至少可以为孔夫子赞一声。他虽然没能解答这个问题,但他做到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坦然的承认自己不懂。不像某些人,不懂装懂。”
  众人鸦雀无声,不知道梁啸犯了什么病。这不是和刘迁过不去么?
  “诸君,我是个武夫,没什么学问。不过,我觉得做学问和行军作战一样,都要脚踏实地,不能自欺欺人。赵括学兵法,自以为天下无敌,不料一战而亡,还连累了四十万精锐,以致赵国元气大伤。做学问也是如此,如果自以为是,所得的学问大多也作不得数,纵然说得天花乱坠,也不过是一句空言。”
  众人纷纷点头。
  刘陵心中一动,有些明白了梁啸的意思。她看了一眼刘安,刘安也想到了,父女俩心照不宣的笑了。刘迁已经被梁啸明嘲暗讽得心浮气躁,看到这副情景,更是恼怒。他根本不知道父亲和妹妹在笑什么,越发觉得自己像个傻瓜,被排斥在外,成了外人。
第470章
糊涂
  梁啸讲得很详细,甚至可能是他有史以来讲解得最为细致的一次。以后还会不会有这样的经历,他都不敢保证。
  在座的门客都是刘安的座上宾,都是刘安倚重的人,他们大多都研究过刘陵得出的折射定理的定式,理解远比一般人深刻。通过琉璃盘看到了那些相似的景象后,他们觉得自己是真的懂了。可是当他们看到梁啸通过折射定理来推衍时,他们又一次发现自己结论下得太早了。
  和梁啸的解释相比,他们的理解过于粗疏,过于简略。用梁啸的话说,最多只是定性,离定量还有相当远的距离。就像能理解折射原理,却还没有写出定式一样,相去不吝万里。
  如果以射箭作比喻,这就像普通箭手和梁啸这样的神箭手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距离一样。
  不仅是这些门客听得津津有味,甘之如饴,就连刘陵都觉得大有收获。她在折射定理上下过很大功夫,自以为已经站在了最高层,可是听梁啸讲完,她才意识到,她还没有真正理解这个定理。
  梁啸足足讲了有小半个时辰,才结束了讲解。他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打量着听得入神的众人,嘴角微挑。“诸君,我讲得还算清楚么?”
  “清楚。”左吴抚掌而叹。“我听过不少人讲述这个折射定式,都没有梁君侯深入浅出,条理清楚。”
  伍被也点头赞道:“没错。这才是融汇贯通,举一反三的境界,非常人可及。”
  左吴是刘安的第一心腹,伍被是与雷被并称淮南二被的顶级谋臣,他们异口同声的称赞梁啸讲得好,其他人更是赞不绝口。
  梁啸眉毛一挑。“这么说,诸位都明白了?”
  “明白了。”
  “明白了,明白了,讲得这么清楚,还不明白,那实上是愚不可及了。”
  梁啸转身看着刘迁。刘迁也在连连点头,被梁啸看了一眼,心里顿时咯噔一下,有种不祥的预感。
  “太子,你明白了吗?”
  刘迁看看四周,尴尬不已。所有人都明白了,我能不明白,你当是最笨的那一个吗?
  梁啸追问道:“有没有问题?”
  “呃……没有问题。”
  “那好,我来问你一个问题。”梁啸咧着嘴笑了,像是猎人看到猎物掉进了陷阱里。他拿起琉璃盘,摆在刘迁面前,慢慢的转动,直到一个近似水平的角度,这才问道:“太子现在还能透过琉璃盘看到东西吗?”
  刘迁的脸色变得很难看。他本应该透过琉璃盘看到对面的东西,现在看到的只是一片反光。
  这是怎么回事?
  刘迁打量着梁啸,面胀得通红。他几乎都能猜得出,这是梁啸专门给他留的一个坑。
  “你……你想干什么?”
  梁啸笑了,笑得非常得意。“不想干什么,我只是想请太子解释一下原因。为什么你看不到琉璃盘对面的东西了。”
  刘迁张口结舌,双目赤红,几乎要拍案而起。梁啸当着这么多年的面让他难堪,实在是忍可无忍。可是他又不能真的发怒,要不然的话,他不仅输了阵,而且输了风度。
  刘陵眉心微蹙,若有所思。
  刘安咳嗽了一声:“伯鸣,这是为何?”
  梁啸瞅了刘安一眼,欠身施礼。“这个问题,就留给诸位解答吧。淮南人才济济,能写出那么大的文章,肯定有人解得出这样的小问题。诸君,献丑,献丑。”
  众人相对无语,堂上一片死寂。今天淮南王府的三千门客都被打了脸,而且打得一点脾气都没有。双方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还想为难人家?真是自取其辱。
……
  讲座结束,刘陵和梁啸回到后堂。憋了半天的刘陵终于有机会开口。
  “夫君,你为什么要这样做?不仅扫了王兄的脸面,连我父王都有些受不住了。”
  梁啸非常诧异。“别人不理解也就罢了,你怎么也这么问?”
  “你是……希望我父王他们能知耻而后勇,沉下心来研究一些实用之学?”
  “这是一方面。你父王在道的层次上已经很难再有大的突破,应该沉下心来,研究一些看似琐碎,实际更扎实的术。道术相依,没有坚实的术做基础,道不过是空中楼阁。不过,这只是原因之一。”
  刘陵眼珠一转。“你还希望朝廷认定你和我王兄不睦?以我那王兄的脾气,回去肯定得发火。我嫂嫂可是修成君的女儿,王太后的外孙,用不了一个月,这里发生的事就能全部传到王太后的耳朵里。”
  “关键是要传到天子耳朵里。我希望天子觉得你王兄就是一个废物,没什么威胁。”
  刘陵斜睨着梁啸,似笑非笑。“在你心里,我王兄大概本来就是一个废物吧?”
  “我怎么认为并不重要,关键是天子怎么认为。”梁啸收起笑容。“你真以为天子对拥有三千门客的淮南能够放心?你知道当初天子为什么决定让刘非去北疆参战,又不让他做主力,而是让他牵制左贤王部?”
  刘陵轻轻叹了一口气。她沉默了片刻:“那该怎么办?”
  “分流。滥竽充数的赶走,志向高远的推荐到朝廷,与你父王志同道合,愿意效忠你父王的,给他们一笔钱,让他们去游历。剩下的人少说话,多做事。”
  “志向高远的推荐到朝廷?”
  “没错,推荐到朝廷。这些人志向太大,淮南留不住他们,不如推荐他们去朝廷,多少还能留点情份。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以他们的能力,很快就能脱颖而出。他们在朝廷站稳脚跟,万一将来淮南有事,他们还能说上话。”
  刘陵想了想。“我能理解你的良苦用心,不过,父王恐怕舍不得。”
  “我也担心这个问题。”梁啸摇摇头。“我只能提一些大方向,怎么操作还要看你父王的。说一千,道一万,真正能保障安全的还是实力。如果你父王能好好发挥这些人的聪明才智,朝廷就算忌惮也不敢轻举妄动。我讲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他们,不要轻视这些看似琐碎的学问,将学问做到实处。”
  他叹了一口气,朝空中挥了挥拳头。“如果实力足够,谁愿意装孙子啊。”
  刘陵笑了起来。“既然如此,那你怎么不自己积累实力,却把这个机会让给淮南?”
  “你以为我不想自己干?”在刘陵面前,梁啸顾忌要少得多,不时会说几句大逆不道的话。反正大家都不是什么顺臣,如今又睡到了一张床上,生死与共。“我既没有淮南的根基,又被天子盯得紧,只得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希望你父王不要让我失望。”
  刘陵咯咯笑道:“这么说,我淮南倒是捡了一个大便宜,小女子这厢谢过梁君侯了。”
  “怎么谢?”梁啸眨眨眼。“这么大的礼物,可不能简单的一句谢就算完了。”
  刘陵眉眼生春,轻轻一推,将梁啸推到床边,扬声叫道:“贝塔,希娅,还不进来,等着我去请么?”
  贝塔、希娅红着脸走了进来,顺手关上了门。梁啸一看,吓了一跳。“你们想干什么?”
  “没什么,我最近教了她们一套导引术,准备和夫君一起合练。”刘陵眉梢一挑,伸出粉红的舌尖,从丰润的嘴唇上滑过。“夫君,你可得拿出本事来,不要让我们失望哟。”
  看着三个宽衣解带的美女,梁啸尾巴骨一阵麻痒,身子已自酥了半边。
……
  刘迁回到自己的小院,一进门就忍不住破口大骂,将迎上来的太子妃吓了一大跳。太子妃怯生生地问道:“殿下,这是怎么了?”
  “梁啸那个贱民,竟敢对我无礼。”刘迁伸手推开太子妃,大步闯到屋里,双手叉腰,来回转了两圈,见案上放着笔墨书籍,还有一张看起来像是计算题的帛书,问道:“这是什么?”
  “京城传来的题,据说是妹婿梁啸所出……”
  一听梁啸二字,刘迁更是火大,冲上去,将案上的东西全部抹在地上,还觉得不解气,又将案几用力掀翻。笔墨简牍撒了一地,太子妃吓得花容失色,缩在一旁。
  “妇道人家,相夫教子就够了,读什么书,解什么题?”刘迁瞪了太子妃一眼。“你难道也要学我妹妹?哼,她嫁了梁啸这贱民,将来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太子妃听出了意思。“梁啸惹你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1/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