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3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6/496

  吕嘉暗自叹息,只得跟着进宫。他真怕鲁象信口开河,误导了赵胡,答应了什么不该答应的条件。三人各怀心思,一起来到赵胡面前,躬身行礼。
  赵胡很意外。看看一身朝服,却脸色阴沉的吕嘉,又看看喜气洋洋的严安和鲁象。“三位,你们这是……”
  严安转头看看吕嘉,眉毛微挑。“吕嘉,你朝服而来,想必是大事,你先说吧。”
  吕嘉心情本来就不好,听了严安这话,更是不快,反唇相讥道:“严君与鲁中尉联袂而来,恐怕要说的事更重要,还是你先说吧。”
  “既然如此,那我就不客气了。”严安很大度,没兴趣和吕嘉斗嘴。他转身看向赵胡,起身行礼。“大王,我刚刚收到梁君侯的消息,他和卫君侯护送太子殿下凯旋,已经进了江口,很快就要到番禺。太子殿下初次出征,就大获全胜,可喜可贺。”
  赵胡非常高兴。“是么,我儿回来了?”
  吕嘉咳嗽一声:“是的,太子殿下回来了,大王当珍惜时间,和殿下多多团聚。待太子殿下去长安为质,大王再想见他就没那么容易了。”他看了严安一眼。“也许,这辈子都见不着了。”
  赵胡一愣,脸色微变。吕嘉一向反对纳质,今天这是怎么了,主动建议送赵婴齐为质长安。而且这话说得……怎么这么瘆人呢,再配上他的朝服和哭丧脸,让赵胡有一种吊丧的感觉。
  不过,细细一想,还真是这么回事。如果赵婴齐去长安为质,不出意外的话,要等他这个南越王驾崩,赵婴齐才能回来继位,他们父子这辈子都见不着面了。一想到这个结果,赵胡的心里也是一沉。
  严安也有些诧异,不过他随即明白了吕嘉的用意,不禁暗自发笑。事情到了这一步,你还不肯放弃,非要大家撕破脸不成?
  “吕相言重了。”严安不紧不慢地说道:“南越是大汉藩国,视朝廷为腹心,朝廷视南越为臂膀,相依相生,不可分离。太子去长安学习治国之术,将来学成归来,威镇一方,也是好的。大王有心朝请,天子岂能不允?届时大王不仅能见到太子,还能见到天子及公卿大臣,见识中原风物。若天子开恩,说不定还会让大王去真定拜祭祖宗,不比偏安一隅好吗?”
  吕嘉顿时语噎。他当然不会同意赵胡去长安朝请,可是这样的话他能说吗?更要命的是,严安还说赵胡可以去真定拜祭祖宗坟茔,这是一个比朝拜天子更加光明正大的理由。秦人也好,汉人也罢,都敬重祖宗,他总不能说赵胡不应该回去祭祖吧。
  天子可以不要,祖宗不能不要。
  果然,一听说可以回真定拜祭祖先,赵胡的眼睛立刻亮了。“当真可以?”
  “当然可以。”严安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仿佛他已经得到了天子诏书一样。“当年陆贾出使南越的时候就曾经说过,真定的赵家祖茔已经修缮完毕,南越王随时可以回去拜祭。只是武王年高,未能成行,他的遗愿如今就落在大王的肩上了。”
  吕嘉暗自叫苦。一不留神,他又被严安抢占了先机,几句话说得赵胡没了主意。他连忙打断了严安,再让他说下去,恐怕要去长安的就不仅是赵婴齐,连赵胡都被他忽悠走了。
  “大王,殿下远征辛苦,休息一段时间再说不迟。且汉朝两位君侯陪伴而来,于情于礼,我南城都应该盛情款待,以免失礼。”
  赵胡这才回过神来,连连点头。
  严安听了,只是微微一笑,并不争辩。大局已定,他才没兴趣和吕嘉争一时短长呢。拖了这么久的差事,终于完成了。一想到卫青击溃赵广的那一场比试,严安就忍不住想笑。这次为了制服南越,天子可是下了血本,将两名最能打的年轻将领都派了过来,终于把南越君臣吓住了。
  有实力才有尊严啊。哪一天大汉能像楼船一样,不用耍这么多心眼,轻而易举的就可以凭实力压垮南越,那该多爽啊。将来有机会,我一定要再来南越,靠实力征服南越,建功封侯。
  想到自己最近收集的那些资料,严安心里痒痒的,喜不自胜。
……
  二月初,梁啸等人来到番禺城外。
  大局已定,南越君臣大举操办,搞得番禺城内外无人不知汉军水师将至。到了日子,无数人涌出城,来到江边,等着观看汉军水师的英姿。
  最开心的当然要属淮南商人。汉军水师的楼船主力就是淮南水师,而冠军侯梁啸更是淮南女婿,他们作为淮南籍的商人,当然要表现得格外热情。
  在万众瞩目之中,五艘楼船逆水而上,徐徐入港。
  楼船在远处看并不出奇,到了近处才能真正体会到体量带来的震撼。水师用的楼船比起淮南商人用作商船的楼船还要大一些,为了便于战斗,又增加了一些女墙、望楼等武备,高高的桅杆上还有巨大的战旗迎风飘扬,再加上全副武装的士卒沿着栏杆一字排开,杀气腾腾,更添了几分威武雄壮,绝非商船可比。
  南越民众看在眼里,赞不绝口。中原来的商人看了,也觉得与有荣焉,一个个胸脯都挺得比平时高些。严安站在鲁象身边,看着威风凛凛的汉军将士,看着人头攒动的港口,笑逐颜开。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要实力啊。严安得意之余,又不免有些遗憾,天子还是太心急了些。如果按照梁啸的建议,等他把新式楼船造好,水师直接开到番禺城下,来的不是五艘楼船,而是五十艘楼船,今天的场面恐怕还要壮观几分,南越王说不定就要跪了。
  现在么,只能虚张声势,吓唬吓唬南越君臣。
  卫青的帅船靠岸,鲁象安排士卒上前,系紧缆绳。船上放下跳板,鲁象和严安一起快跳走上跳板,吕嘉虽然不情不愿,此时此刻也只能挤出一脸笑容,紧随其后。其他诸臣也不敢怠慢,依次跟上。一行人来到甲板上,首先向盛装的赵婴齐躬身施礼。
  “恭贺殿下,得胜归来。”
  赵婴齐满面春风,笑得合不拢嘴。他没想到欢迎仪式这么隆重,不仅吕嘉、鲁象这两个重臣来了,还来了这么多民众。这下子,他的光辉形象要传遍南越国了。
  他连忙谦虚了几句,然后隆重推出梁啸和卫青。梁啸向后退了一步,把最正面的位置让给了卫青。他已经来过番禺,和南越群臣并不陌生,卫青却是个生面孔,又是带着兵来的,理应由他担当威慑南越君臣的主力。
  看到面容憨厚,神情木讷的卫青,再听赵婴齐将卫青大破余善的传奇战绩一宣扬,南越群臣不禁暗自称奇。这么一个看起来很普通的人,居然是与冠军侯梁啸齐名的传奇将领?真是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啊。大汉的人才也未免太多了些。
  众人着意奉承了一般,鲁象引着赵婴齐等人下了船,跨上战马。此时此刻,赵婴齐从番禺带去的五百骑和卫青带来的五百骑士已经在岸边立阵完毕。一千骑士两两并肩。汉军骑士衣甲鲜明,胯下的战马比滇马高上一头。原本也算精锐的南越骑士和他们一比,相形见绌,更显得汉军高大威猛,气势不凡,看得中原来的商人热血沸腾,大声叫好。
  在欢呼声中,梁啸等人招摇过市,进入番禺城,来到南越王宫。
  骑士们在宫门前的广场上停住,鲁象已经安排好了宴席,足以供千人共饮。梁啸等人则被请上了宫门门楼,南越王赵胡将在这里举行宴会,为赵婴齐庆功。
  骑士们下了马,南越骑士在左,汉军骑士在右,都立在战马旁,右手持缰,左手按剑,保持着随时可以上马的姿势。双方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但是不管身形还是气势,汉军骑士都稳胜一筹,特别是韩说为首的郎官骑士更是出类拔萃,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片刻之后,南越王赵胡来到宫城门。他站在城墙边,向下看了一眼,顿时叹了一口气。
  大家都是骑兵,气势怎么会差这么多呢。说起来,南越骑兵还是禁军中的精锐,可以说是南越最好的士卒,与汉军一比,还是差一个档次。属国就是属国啊,不能和中原的王朝相提并论。
  刹那间,赵胡心里的那一丝挣扎彻底烟消云散,不由自主的吐了一口气,一声叹息。
  听到赵胡的这一声叹息,梁啸和严安交换了一个眼神,会心而笑。
第530章
神明
  盛大的宴会过后,梁啸三人回到驿馆,相对而坐,神情怡然。
  特别是严安,出使南越这么久,他是第一次笑得如此开心。看到楼船和五百骑士,南越君臣被彻底慑服。在酒席上,赵胡亲口答应派太子为质,随梁啸等人夺赴长安。言语中,甚至露出了要亲自去长安奉朝请的意思,不由得严安不喜出望外。
  “这一次,多亏了二位君侯。”严安带着三分醉意,双颊酡红。“回长安后,我一定为二位君侯请功。”
  梁啸笑笑。他和卫青已经是食邑三千八百户的侯爵,有没有功,对他们影响不大。“这次能侥幸成功,是所有人努力的结果。若非众志成城,仅凭我和仲卿二人,也是成不了事的。严安拟请功疏的时候,千万不要忘了那些普通将士。”
  “一定,一定。”严安很满意。梁啸把写请功疏的权利交给他,等于变相的承认了他是正使。他打了个饱嗝,又道:“赵胡要朝请,我们应该答应他吗?”
  梁啸和卫青交换了一个眼神。“严君相机行事吧,当务之急,是先把赵婴齐带走。这次武力恐吓得手有很大的运气成份,夜长梦多,万一谁看破了其中的玄机,南越君臣说不定会变卦。既然赵胡已经答应了,我们就趁热打铁,将赵婴齐带往长安,剩下的事,严君尽量谈,能谈成更好,谈不成,也无须勉强。”
  梁啸迟疑了片刻,又笑道:“反正都是权宜之计,成不成其实并不重要。”
  严安揉了揉眼睛,无声地笑了起来。他明白梁啸的意思,南越王是异姓王,朝廷不可能容忍赵家长时间的割据一方。现在中原遭了水灾,一时腾不出手来。等得了空,天子肯定还会再对南越下手的。
  “既然如此,那我明天就去找赵胡,催促赵婴齐尽快起程。”
  梁啸点点头,把韩说叫了进来。他和卫青要驻到楼船上去,保护严安的责任只能交给韩说了。好在他就算不做正使,也不至于给严安做保镖,这件事交给韩说正合适。
  韩说新立了功,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听说要承担保护使者的重任,一口答应。
  梁啸随即收拾行装,和卫青一起出城,住到了楼船上。作为威慑力量,他们就和核武器一样,不应该总亮出来给人看,让人知道却看不到,造成一种神秘感,效果会更好。
  有梁啸和卫青两个传奇将领坐镇,再加上曾经惊鸿一瞥的汉军铁骑,汉军虽然只有五艘楼船,五百余骑,却给南越君臣施加了莫大的压力,严安的谈判也因此变得非常顺利。两天后,赵婴齐带着行装,登上了楼船。
  梁啸和卫青早就做好了准备,赵婴齐一上船,他们就扬帆起航,离开了番禺。剩下的事自有严安处理,就不用他们操心了。
……
  云阳山,甘泉宫前殿。
  天子仰着头,看着刚刚建成的通天台,露出几分得色。
  武安侯田蚡站在一旁,拱手躬腰,神色恭敬。在他和天子之间,站着一个须发皆白的老者,身着布衣,却神态自若,丝毫不以天子和丞相为意,反倒是天子和田蚡的神色之间有几分敬畏。
  “李仙翁,这通天台建得还行吗,不知道神仙肯不肯赏光?”
  老者抚着雪白的胡须,淡淡一笑:“能不能有神仙降临,关键不在琼楼高台,而在心意。陛下心意至诚,神仙自然驾临,若心存非份之想,恐怕就难得一见了。”
  天子有些尴尬。“诚如仙翁所言,我修此台,并非只为自己延年益寿,而是想祈福神明,护佑大汉。这……不算非份之想吧?”
  老者笑而不语,一拂衣袖,转身扬长而去。
  天子脸颊抽了抽,讪讪地说道:“武安侯,仙翁这是何意?”
  田蚡露出窘迫之色,期期艾艾了半天,才强笑道:“陛下,臣愚钝,不敢妄测神仙心意。不过,陛下为民祈福,乃是天子本份,自然不该算非份之想。”
  天子脸色稍霁,正准备再说,徐乐快步走了过来,将一份奏疏递到天子手中。天子接过,看了一眼封签,眉梢立刻一挑。“成了?”
  徐乐笑道:“正如陛下所言,南越臣服了,太子赵婴齐已经上路,随长平侯、冠军侯乘楼船北上。按时日计算,再有一个月,应该就到长安了。”
  天子嘴角轻挑,重新抬起头,看着金碧辉煌的通天台,笑出声来。“看来,上苍还是听到了我的祈求,南越、闽越,一朝而降。”
  田蚡听了,连忙上前,大声恭贺,又冲着通天台连拜了几拜。天子心情大好,也跟着拜了几拜。他打开奏疏,迅速看了一遍,忽然眉头微皱。“你们说,梁啸回来,对通天台会有什么意见?”
  徐乐一怔,眼神闪了闪,没有吭声。田蚡却喜上眉梢,竟比刚才还要欢喜三分。“陛下,梁啸一向口无遮拦,他说什么,陛下不太当真便是了。”
  天子转了转眼睛,又道:“我可以不与他计较,可若是触犯了神明,降灾百姓,那该如何是好?”
  田蚡捻着颌下的短须,故作为难。“这倒是个问题。要不……让他留在豫章,继续造船吧。”
  天子搓捻着手指,沉吟片刻,摇摇头。“他离开长安也有一段时间了,该回家看看老母幼子,享享天伦之乐。要不然,岂不显得朝廷太没人情味。”
  田蚡不解,却没敢多说什么。徐乐在一旁冷眼旁观,暗自松了一口气。他垂下了眼皮,作老僧入定状,脸色平静如水,看不出一丝异样。
  天子想了想,又道:“徐君,你去长安,传诏淮南翁主。待梁啸回京,先在家休息三五日,再来甘泉宫复命不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6/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