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45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3/496

  “我问了,他不肯说。”阿瑞堪想了想,又说道:“我怀疑他可能去了大宛或者月氏,甚至有可能去了大夏,没有兵,他没法强攻赤谷城。”
  “你觉得他会强攻赤谷城?”
  阿瑞堪点点头。“我觉得他会。”
  “就算大宛、月氏支持他,他也不可能有足够攻击赤谷城的兵力。”
  “如果加上龟兹、尉犁等国呢?”
  猎骄靡的眼角一阵抽搐,脸色有些发青。龟兹、尉犁都是大国,如果梁啸把他们全部集结起来,倒是有可能凑足兵力。特别是龟兹,龟兹大将何塞一直和东方朔交好,最近又在谋求和亲。如果能干掉乌孙,龟兹有可能成为西域第一大国。
  猎骄靡不得不防。
  可是,让他就这样投降,他又不甘心。一兵一卒未见,仅听了东方朔几句空话就投降,那也太儿戏了。万一东方朔是骗人的呢。梁啸要强攻赤谷城,是真是假?大汉天子要出动主力攻击乌孙,是真是假?
  全是东方朔一句话。
  猎骄靡想了半天,最后做了一个决断。“等他兵临城下再说,真要打不过,再投降不迟。就算是梁啸来了,他也不至于不惜伤亡,一定要赶尽杀绝吧。”
  阿瑞堪没有说话,只是默默的点点头。
……
  梁啸越过大山,进入大夏境内。拿出莫苏耶耶的信物后,大夏士卒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将消息送往都城,同时派人护送梁啸前行。很显然,梁啸的威名已经传到大夏,即使他只有百余骑,大夏人也不敢大意,派出一千精骑,以保护为名,行监视之实,生怕梁啸来者不善。
  梁啸非常坦然。在西域这么久,他对西域的大形势已经有所了解。大夏曾经是一个强盛的大国,可现在是落架的凤凰不如鸡,被月氏人打得狼狈不堪。这种时候,即使没有莫苏耶耶的关系,大夏人也不会主动挑起事端的,否则汉人和月氏联手,可以轻松灭掉大夏。
  向前走了两日,梁啸遇到了赶来迎接的大夏将军弥兰。弥兰年近五十,身材粗壮,说话时中气十足。一看到梁啸,他就点了点头,表示满意。
  “我女儿有眼光,你比阿留苏强多了。”
  梁啸有些窘。他虽然和莫苏耶耶成了好事,但并没有正式迎娶,弥兰这么说,等于把一件私事公开了。梁啸强自镇静,上前行礼。大夏有希腊遗风,他特意行了一个希腊礼。
  果然,弥兰见了,心情大好。“不愧是文明之邦来的勇士,比那些野蛮人强太多了。”说着,还了礼,又指指亚历山大等人。“我可以看看你麾下的勇士吗?”
  梁啸慨然应诺。“当然可以。如果将军有兴趣,我们不妨较量一次。说实话,我也想看看大夏驰名天下的重甲骑兵。”
  弥兰露出几分尴尬,却还是转身叫出一些骑士,让他们披甲上马,准备比武。梁啸看了一眼,大失所望。不知道是因为穷还是因为气候太热的原因,这些重甲骑兵穿得都比较简陋,所谓的重甲不是破损严重,就是做工粗糙。如果考虑到这些人都是弥兰的近卫骑,是装备最好的重甲骑士,那大夏的骑兵水平实在不敢恭维。
  见梁啸失望,弥兰更加不好意思。
  “就这么多骑兵?”
  “不是全部。”弥兰掩饰道:“我只带来了一百骑,还有四百余骑留在大营里。重甲骑士甲胄太重,不太合适长途行军。如果不是担心野蛮人袭击,我一个也不会带。”
  梁啸会意。重甲骑士成本高昂,不仅甲胄费钱,战马也费钱,即使是正常行军,一个重甲骑士至少也要带两匹战马。如果不打仗,带着他们确实没什么意思。
  “整个大夏现在还有多少这样的重甲骑士?”
  “不多了,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两千人左右。”弥兰轻叹一声:“重甲骑太耗钱,上阵的时候又没什么明显的优势,很多人都不愿意再装备重甲骑,我有五百骑已经算多的了,其他人也就是两三百人。”
  梁啸笑了。“初次见面,我送弥兰一个礼物吧,也许能让你的重甲骑士重现辉煌。”
  弥兰又惊又喜。“什么样的礼物能有如此神力?”
  梁啸摆摆手,亚历山大捧来一副马镫,梁啸接过,双手献与弥兰。弥兰拉在手中,大惑不解。梁啸又给亚历山大使了一个眼色。亚历山大下马,将马缰交到弥兰手中。
  “将军,请派一个骑士上马,试试此物的神力。”
  弥兰将信将疑,却没有让其他骑士上马。他自己翻身跳上战马,亚历山大走过去,帮他调整好马镫系绳的长度,又告诉他骑乘时的要点。弥兰一听就明白了,他轻催战马,奔驰起来。
第613章
志同道合
  弥兰从年轻起就征战沙场,经验丰富。坐在马背上奔驰了片刻,他就意识到了马镫的意义。
  特别是对以白刃冲击为主的重骑兵来说。
  大夏沿袭希腊骑兵的战斗方式,骑射一直不是重点。希腊人以步兵方阵驰名天下,也以步兵方阵征战四方,对步兵的运用达到了极致,对骑兵却一直不太重视。并不是希腊人不想发展骑兵,而是条件所限。
  希腊多山,马匹来源不多,天生就不具备发展骑兵的基础。等马其顿人控制希腊,骑兵才进入希腊的军事阵列,而且以北部的野蛮人为主。亚历山大建立了伙伴骑兵,这些贵族子弟才有足够的财力购买马匹,装备武器,也有足够的忠诚,可以确保不会像野蛮人一样朝三暮四。
  从那以后,骑兵才成为希腊军的主力,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希腊骑兵喜欢持矛冲锋,一决胜负,而不是骑射进行骚扰。贵族子弟组成的精锐力量要么不出手,出手就是定胜负,谁稀罕做游击啊。
  比起骑射的游牧民族,重骑兵更迫切的需要能在马背上坐稳,一旦从马背上摔下去,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非死即残。而重骑兵的短处也很明显,在与月氏人的轻骑兵对抗时,他们追,追不上,战,也没必胜的把握,常常处于下风,渐渐衰落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有了马镫,情况可能完全不同,至少在正面冲撞的时候,重骑兵的优势可以得以发挥。
  女儿莫苏耶耶说得不错,梁啸是一个传奇般的勇士,他能给大夏带来复兴的机会。一个简单的马镫就解决了重骑兵长久以来的困扰,让人懊悔为什么自己没想到这么简单的方法,简直是化腐朽为神奇。
  在马背上,弥兰想了很多,回到梁啸面前时,笑容中的客套成份已经消失,多了几分真诚。
  “果然是一个好礼物。”弥兰跳下马,将马缰扔给亚历山大。“我立刻安排人打造五百副,将所有的重骑兵都装备起来。”
  “那我就提前恭祝将军一展雄风,战无不胜了。”
  “哈哈,但愿如此。”弥兰亲热地拉着梁啸的手臂。“如果你能帮助我的话,我想这一天也许不会太久。”
  “只要将军不嫌弃,我自然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弥兰开心地放声大笑,拉着梁啸上马,并肩则行。两人的年龄虽然差一倍,事实上也有翁婿的身份,可都是战士出身,一见如故。特别是梁啸通晓希腊语,还向莫苏耶耶学过不少礼节,减少了不少交流沟通上的麻烦,也让弥兰倍觉亲切。
  弥兰问起了莫苏耶耶的近况,对女儿远嫁葱岭以东非常惋惜。对他来说,这个女儿等于是被阿留苏抢走的,只不过运气好,阿留苏死了,她得了阿留苏的遗产,现在又嫁给了梁啸这样的少年勇士。
  弥兰越看梁啸越欢喜,两人谈军事,谈地理,谈历史,天南海北,古往今来,无所顾忌。
  从弥兰的讲述中,梁啸也了解到了不少新的情况,特别是有关大夏、月氏以西的塞琉古王朝,甚至还有一些罗马的消息。只不过离得太远,有很多消息都是多年以前的陈年旧事,包括梁啸已经知道的希腊灭亡。更多的消息是与大夏密切相关的,比如塞琉古的安条克七世去年冬天在与帕提亚的战斗中战死,比如大夏人对月氏人的战争连年不利,只能向南发展,准备进入天竺等等。
  “对天竺的战事顺利吗?”
  “不太顺利。”弥兰连连摇头。“路途遥远,而且山路多,丛林密,运输不便。天竺的天气又热又湿,将士们很不适合,他们还有象兵,战马闻到那些大象的味道就会乱阵,就算交战,我们的骑兵也发挥不了优势。那些大象太大了,简直像一座移动的小城堡,我们的长矛也够不着象背上的人,只能刺大象。可是象皮结实,很难刺穿,就算刺穿了,也只伤不着根本。”
  梁啸听着听着,嘴角渐渐露出微笑。这弥兰看似粗豪,实际上该有的心眼儿一点也不少,不等他开口借兵,他就诉起了苦。
  梁啸也不着急。他虽然不像东方朔那样智计百出,却也不是有勇无谋之辈,既然敢来借兵,岂能没有一点准备。既然弥兰要诉苦,那就让先诉个痛快吧,谈判并不是以谁说得多、说得早为佳,倾听也未尝不是一种应对。
  弥兰说了一通,无非是天竺很难打,大夏兵力不足,已经难以为继,归根到底一句话,要借兵,恐怕不太可能,最多也只是象征性的借一点。
  梁啸也不作声,只是听着,不时的应和一两句。直到弥兰不说话,他才说道:“这么说,你们对天竺是进攻,对月氏却是防守,而且防守效果也不怎么理想?”
  “是的,月氏人兵力雄厚,骑兵又多,我们应付不来。进军天竺,也是迫于无奈。”
  “那为什么不和月氏讲和,莫苏耶耶嫁给阿留苏,你们和月氏还交战?”
  弥兰长叹一声:“阿留苏一直在葱岭以东,这里的战事由女王负责。女王似乎不怎么喜欢莫苏耶耶,和亲之后,他们的攻势反倒更猛了。若非如此,大王也不会将我调到这里来作战。”
  梁啸沉吟片刻。“这么说来,征讨天竺就是你们唯一的出路了。”
  弥兰一时无言以对。他夸大大夏的危机,本是想在梁啸开口借兵之前埋下伏笔,好让他不至于期望太高。可梁啸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不征讨天竺,大夏就只要亡国一条路了?
  面对弥兰的疑问,梁啸不慌不慌。“这么说吧,大夏畏月氏如虎,可是月氏却畏匈奴如虎,而匈奴人又畏我大汉如虎。眼下我大汉国内有些小困难,所以匈奴人还能喘息一阵子。再过几年,我大汉出兵征讨匈奴,匈奴人无处可逃,唯一的出路就是向西。”
  弥兰迷惑不解。说大夏的事呢,怎么突然扯到大汉和匈奴了。
  梁啸跳下马,在地上画了个草图,把大汉、匈奴以及乌孙、大宛、月氏、大夏的位置一一标注出来。千言万语,不如一图,看到这副示意图,弥兰一下子明白了梁啸的意思,心里咯噔一下。
  “怪不得月氏人如此凶猛,原来也是为了避祸。”
  梁啸有些意外,感慨于弥兰的联想能力。不过,他没有点破,相比于他告诉弥兰的,弥兰自然更相信他自己分析出来的结果。
  “没错,月氏人也是在避祸。”梁啸拍掉手上的尘土。“我觉得你们与其互相残杀,不如讲和,团结起来,一起和匈奴人战斗,这样生存的希望也许更大一些。”
  弥兰摸着虬结的胡须,一声不吭。
  “月氏在北,大夏在南,如果匈奴人杀来,月氏首当其冲。如果能拦住匈奴人,月氏的损失也不小,大夏却可以安然无恙。万一拦不住匈奴人,那月氏恐怕也所剩无几,无法对大夏造成了什么威胁了。”
  弥兰点点头。“话虽如此,月氏人愿意结盟吗?”
  “我想女王会接受的。当初月氏和大宛交战不休,我赶到月氏,也曾经劝得女王与大宛结盟,女王还派了五千骑支援大宛,抗击匈奴人。事实证明,团结起来才有力量。若非如此,匈奴人此刻只怕已经占据大宛了。”
  弥兰打量了梁啸片刻。“如果月氏人不肯结盟呢?”
  “那就先灭了月氏。”梁啸淡淡地说道:“月氏虽强,可是南有大夏,北有大宛,他腹背受敌,又能坚持什么时候?大宛和大夏同源,你们结盟,应该没什么阻碍吧。”
  “除了月氏,的确没什么阻碍。”弥兰想了想。“你这个建议不错,我和大王商量一下,尽快给你答复。”
  “那就拜托将军了。”梁啸笑眯眯地说道:“如果能成功,我保证莫苏耶耶和她的孩子将来会有立足之地,衣食无忧。只要有我吃的,就不会缺了她的。”
  弥兰看看梁啸,哈哈大笑。
  梁啸也笑了。公私两便,弥兰根本拒绝不了这样的诱惑。谈判的技巧千变万化,但归根到底只有一条:威逼利诱。利害,从来都是决定的唯一依据,感情什么的,都要往后让一让。
……
  刘陵收到东方朔的文章,反复思考了很久,最后将文稿送到了窦婴的面前。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3/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