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箭神(校对)第4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94/496

  李当户松了一口气,搓搓手。“既然如此,那就不用三天了,算我一个。如果上苍护佑,也许可以让我战死沙场,为儿孙谋一份富贵,也免得回去和我弟弟争爵位。”
  “哈哈,这才像个汉子。”东方朔大笑,拍拍李当户的肩膀,挤挤眼睛。“其实,我更中意你两个弟弟,偏偏梁伯鸣中意你,说你稳重可靠,可战可守。没办法,这种事我当然要听他的,将就着带你玩吧。”
  李当户撇了撇嘴,忍不住放声大笑。
……
  半月后,东方朔到达蒲类海。
  李舒昀领着数十骑兵出迎。在蒲类海边的草地上,两人并肩而行,没等东方朔说完,慨然道:“既然如此,那一定要算我一个。这次战得不过瘾,我也不是做官的人,还是跟着梁伯鸣打仗比较舒服。若能如愿,想来他不会吝惜一个万户侯给我吧。”
  东方朔笑道:“你不再考虑考虑?”
  “考虑?”李舒昀冷笑一声:“你当我真没考虑吗?我只是不知道如何破解而已。若知君侯有此打算,我也不会日日担忧了。你别忘了,我曾是天子身边的期门郎,天子是什么人,我比你还清楚。我本来以为梁君侯再也没有机会回西域,天可怜见,他又回来了。”
  东方朔伸出手,按在李舒昀的肩上。“梁伯鸣很感激你和李当户,若非你们二位,他很难从长安脱身。”
  李舒昀仰天大笑,快慰之极。
……
  玉门关。
  得知东方朔来了,徐乐亲自出迎,出城十里。
  东方朔也不客气,开门见山。“梁伯鸣已经挂官西行,他的印信都在我这里,徐君如果愿意帮他带回长安,他感激不尽。”
  徐乐愣住了。“梁君侯挂官西行,这是为何?”
  “你还不明白?”东方朔哼了一声:“功高震主,兔死狗烹,不挂官归隐,难道要逼得天子杀功臣?梁伯鸣与天子君臣相知,不会让天子为难的。”
  说着,他掏出一个锦囊,扔给徐乐。“这是他的官印,不仅如此,他的冠军侯印也在我这里,如果你需要,一并给你也无妨。”
  徐乐眉头紧皱。梁啸不辞而别,不仅辞了官,还要自免爵位,这是铁了心不回长安啊。
  “官印我可以先收着,爵印我不能受,如何处置,要等长安的消息才行。”
  “随你便。”东方朔无所谓。“对了,还有一件事要通知你,李当户、李舒昀、郭武等人都有意辞官,本想将官印一并交给我带来,可是考虑到他们身负重任,我让他们暂时留任。你上书朝廷的时候,一并向天子说明,请天子立刻派人来接替他们。西域初定,可不能前功尽弃。”
  徐乐大吃一惊,手里的锦囊“啪”的一声落地,正好砸在脚面上,疼得他呲牙咧嘴。他连忙拉着东方朔的袖子。“曼倩先生,这可使不得啊。梁君侯西行,我汉军已经去了顶梁柱,如果李当户、李舒昀、郭武等人再离任,天山南北必乱。他们有的坐镇车师、蒲类多年,素有恩德,有的跟着梁君侯征战多时,经验丰富,新来的将领哪能如此?”
  “你着什么急啊,这不是还留任嘛。”东方朔笑道:“对了,你有什么计划,是准备回长安还是留在西域?”
  徐乐眼珠一转。“梁君侯辞官免爵,他准备去哪里?”
  “去葱岭以西。你也知道的,他有个大宛公主做夫人,还有个大夏重将之女做相好,找吃饭的地方太容易了。别的不说,大夏正与帕提亚作战,对他这种能征善战的名将是求之不得,多了不敢说,封个侯肯定没问题啊。”
  徐乐一脑门子冷汗。汉家名将,刚刚平定了西域,却不为天子所容,只能跑到蛮夷之国谋生存?这要是传到长安,天子的脊梁骨不被人戳烂才怪。天子是个好名声的人,他肯定要找替罪羊,而他徐乐就是最合适的那一个。监军嘛,本来就是天子派在将领身边的耳目。如果说有人说梁啸的不是,他的嫌疑最大。
  徐乐连忙捡起锦囊,塞到东方朔的手中,顺手拽着他的袖子不放。“曼倩先生,这个玩笑可开不得。堂堂的大汉名将、万户侯,跑到蛮夷去做官?知道的,这是梁君侯体谅天子的难处,不知道的,还以为我徐乐进了什么谗言,惹得天子大怒呢。曼倩先生,这可使不得啊。”
  “使不得?那你说,该怎么办?”
  “该怎么办?”徐乐眨眨眼睛,一时无计。他瞅了东方朔一眼,见东方朔神态轻松,顿时知道他早有定计,立刻笑了起来。“曼倩先生既有良策,何不说出来,让我也学一学?”
  “良策算不上,现在的办法倒是有一个。徐君,你还记得梁伯鸣在长安的时候,为天子出过一个徙藩之计吗?”
  “徙藩?”徐乐品味了一番,如梦初醒。他仰起头,看着东方朔。“哦,原来你是以退为进。封异姓王,这也太……太过份了吧?”
  东方朔眉头一挑。“过份吗?你知道葱岭以西有多少异姓王?朝廷不给,以梁啸的实力,自己挣一个王当当,也就是三五年的事吧。其实这样也好,不是朝廷封的王,就不必听朝廷的号令,以后来往的国书也可以平起平坐,不必低人一头,封侯拜将也毋须朝廷允许,大可自行决定,你说是不是?”
  徐乐愕然,哭笑不得。他搔搔头。“你容我想想,容我想想。来者不善,善者不来,你可是给我出了个棘手的难题啊。”
  东方朔亲热的挽着徐乐的胳膊。“徐君,你我联手,还有什么样的难题不能解决?放心吧,我暂时不走了,你我好好商议商议,看看如何把这件事办得漂亮,皆大欢喜。”
……
  一骑快马冲进了长安城。
  小半个时辰之后,清凉殿里响起天子的咆哮声:“岂有此理,大逆不道,大逆不道!他们都该去死,都该去死!朕要族诛他们,一个不剩!”
  闻讯赶来的主父偃、严安等人面面相觑,一时不敢上前说话,等了好一会儿,还是主父偃沉着,上前捡起被天子扔在地上的奏疏,迅速浏览了一遍,不禁眉头微皱。他迟疑了片刻,上前拉住天子的胳膊。
  “陛下发怒,就因为这个?”
  天子用力甩开主父偃的手,咆哮道:“难道还不够吗?他们竟然合谋要挟朝廷,简直是罪该万死。族诛他们,朕要族诛他们。”
  “陛下,不可!”主父偃“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头,声音又急又响。天子一怔,随即脸色铁青。“怎么,你也要为他们说情?”
  “陛下,臣不是要为他们说情,臣是不忍看着陛下铸下大错啊。”
  “铸下大错?”天子冷笑连连。“难道错的不是他们,反而是朕?结为朋党,威逼君父,难道还不应该族诛?这事你办不了,朕要让张汤去办,让张汤去办。”
  “陛下,不可!”主父偃膝行两步,抱住天子的腿。“陛下,纵使他们的确有朋党之嫌,有要挟之意,可是谁有证据?天下人看到的只是一些厌倦了征伐,想解甲归田的有功之臣。求赏是要挟,自免最多只是邀名,罪不至死啊。陛下若是不满他们,同意了他们的请求便是,何必要杀他们,而且要族诛?”
  天子眼角抽动着,一时答不上话来,看到梁啸等人集体请辞,他一时气晕了头,本能的认为他们是朋党,想要挟朝廷,求不世之赏,一时怒火攻心,这才说出要族诛他们的话,听了主父偃的解释,他才意识到自己有些过激了。
  没错,就算梁啸他们有朋党之嫌,要挟之意,他们也没有明的邀功,反倒是请辞,根本没有杀他们的理由。不赏,是朝廷的权利,有官不做,却是梁啸等人的权利,谁还能强求别人做官不成?
  见天子清醒了些,主父偃连忙给严安等人使眼色。听出话音不对,严安等人也迅速看过了徐乐的奏疏,都觉得天子有些过于敏感了。如果这样就杀人,以后谁还敢说话。
  严安等人虽然没说话,天子却感觉到了气氛不对,知道自己失态了。他干咳了两声,在御案前入座,又赐了座,然后扫视了一圈,沉声道:“诸君可有什么高见?”
  众人面面相觑。见没人愿意说话,主父偃再次开了口。“陛下觉得这是要挟,是不是因为找不到人代替他们,镇守西域?”
  天子绷着脸,半天没说话。主父偃可谓是一语中的。他之所以认为这是要挟,就是因为他清楚西域初定,眼下没有人能代替梁啸、李当户等人。如果这些人同时辞职,西域必然失控,到时候派谁去解决问题?不想西域失控,就只有留任梁啸等人,这不是要挟是什么?
  “既然如此,那陛下族诛他们岂不是授人以柄?”
  天子一听,顿时脸色煞白,惊出一身冷汗。
第654章
大势所趋(大结局)
  他刚才只顾生气,想把梁啸等人全部杀了,可是他却忘了一件事:杀梁啸等人的家人容易,杀他们本人却难。这些人都在西域,根本没打算回长安,他如何杀?杀他们的家人,只会给他们造反的理由,而且有功不赏,反被族诛,天下人也会觉得他们冤屈,觉得他们造反是被朝廷逼的。
  这不是明知梁啸要造反,还帮他扯旗招人吗?随朝廷怎么解释,别人也不会信啊,因为他们不肯做官,你就要杀他们全家,这是什么样的暴君才能干得出这样的事?
  天子越想越觉得可怕,不禁感激的看了主父偃一眼。若非主父偃提醒,且不说他能不能真的杀了梁啸、李当户的家人,只要这道圣旨一出,他这个昏君的恶名就坐实了。
  这哪是请辞,这根本就是一个坑啊。
  一想到梁啸一边笑他蠢,一边集结人马杀向河西、陇右,天子不寒而栗。
……
  刘陵带着梁郁走进了椒房殿,陈皇后立刻迎了出来,两位陈夫人紧随左右,一时间殿中莺声燕语,娇笑连连,一派欢乐景象。
  陈皇后挽着刘陵的胳膊,一起入座,悄声道:“听说冠军侯不打算回来了?”
  刘陵瞅了陈皇后一眼,轻声笑道:“你这又是从哪儿听来的消息?”
  “还不是听我那些兄弟们说的。”
  “他们还说了些什么?”
  陈皇后愣了一下,有些讪讪。刘陵看在眼中,扬了扬眉,四面看了看,笑道:“好了,天子在哪儿,请他出来吧,何必藏着掖着。堂堂天子,还要躲猫猫?”
  殿中顿时鸦雀无声。过了一会儿,脚步声响起,天子从幕后走了出来,瞪了刘陵一眼,说道:“妹妹是不是太有恃无恐了?”
  刘陵若无其事。“我夫妻现在就算是再恭顺,在陛下的眼中也是有恃无恐。”
  天子语塞,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刘陵。刘陵本来就能言善辩,今天更是辞锋犀利,直捣要害,一点迂回的空间也不给天子留,一开口就将天子逼到了墙角。
  天子眼中闪出一抹怒意,脸色也阴了下来。刘陵眯着眼睛,似笑非笑地看着天子。“陛下是不是觉得受到了冒犯,有杀人之心?”
  天子沉默了片刻,强笑道:“你和梁伯鸣果然是天生的夫妻。梁伯鸣在朕面前拔剑求战,你虽然没有拔剑,可这几句话也是诛心之论啊。你说得这么难听,我还不能生气,一生气就是有杀人之心,我有这么好杀吗?”
  刘陵淡淡地说道:“人心隔肚皮,谁能猜得准?我从小被我父王惯坏了,的确不肯饶人。我夫君嘛,更不用说,出身草莽,又是一个武夫,没有那么多弯弯肠子。谈得来,掏心掏肺。谈不来,形同陌路。谁骂他一句,他就踢谁一脚。谁砍他一刀,他就射谁一箭。你知道他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是什么?”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小人报仇,从早到晚。”
  天子心中一紧。“那他是君子还是小人?”
  “他啊……”刘陵拉长了声音。“是宁肯做真小人,不肯做伪君子的。陛下把他赶到西域去也算是知人善任。他这样的人可不适合混朝堂,迟早要闯出祸来,还是去打仗比较好。”
  天子怒形于色,拂袖而去。他真的气坏了,刘陵眼中哪里还有什么君臣之礼,她分明是在故意挑衅,但他却不敢把她怎么样。她说得没错,梁啸出身草莽,可不是什么君子。君子可欺之以方,小人却是会狗急跳墙的。
  主父偃跟在后面,一声不吭。刘陵和天子的对话,他听得清清楚楚,一字不落。天子此刻的心情,他也一清二楚,但是他什么也没说。
  良策待价而沽,不到天子走投无路的时候,他的智慧显不出真正的价值。
  陈皇后追出殿外,看着天子远去的背影,后悔莫及。她本想做个和事佬,借机体现一下自己的价值,没曾想刘陵这么放肆,触怒了天子,也给她带来了莫大的麻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94/49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